便携式投影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3728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投影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整投影幕尺寸的便携式投影幕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便携式投影幕装置通常使用一三脚支架撑挂一仅可纵向伸縮的投影幕,而此投影 幕通常做成标准尺寸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其横向尺寸无法随投影仪的投影范围调整,当投影 幕的横向尺寸较小时,使用范围得到限制,当投影幕的横向尺寸较大时,图像两边出现的白 边会影响观看效果,且不便于收藏及携带。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收藏及携带、投影幕尺寸可以随投影面尺寸调整的 投影幕装置。
一种便携式投影幕装置,其包括一投影幕及一巻筒,所述便携式投影幕装置还包括两第 一套筒及一由若干杆体铰接而成的折叠杆,所述两第一套筒分别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巻筒的两 端,所述折叠杆装设于所述巻筒上,所述折叠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两第一套筒的自由端 ,所述投影幕钩挂于所述折叠杆。
上述便携式投影幕装置,通过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巻筒的两端的第一套筒及装设于所述巻 筒上的折叠杆,将投影幕可折叠的巻存于所述巻筒上,从而得到一便于收藏及携带、投影幕 尺寸可以随投影面尺寸调整的投影幕装置。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l是本发明便携式投影幕装置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便携式投影幕装置较佳实施方式的巻筒及各套筒部分展开的立体组装图。
图3是图2沿m-m线的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便携式投影幕装置较佳实施方式的巻筒及各套筒完全展开的立体组装图。 图5是图4沿V-V线的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便携式投影幕装置较佳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照图i,本发明便携式投影幕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一投影幕io、 一巻存部、两第二套筒30及一第三套筒20。所述投影幕10的一边缘处设有若干固定部12。
所述巻存部包括一巻筒40、两第一套筒50、 一折叠杆70、若干转动体60、两滑块52及两 弹性元件。所述巻筒40的两端各向内凸设有一第一内台阶43 (参见图5),所述巻筒40沿轴 向设有一贯穿其两端的切口41。每一第一套筒50的一端设有一配合于所述巻筒40的第一内台 阶43的第一外台阶53 (参见图5),所述每一第一套筒50沿轴向分别设有一贯穿所述第一外 台阶53的切口51。所述折叠杆70由若干杆体首尾铰接。每一转动体60均包括一球体62及连接 于其上的转动轴64。每一滑块52的一表面固定一固定杆520。所述两弹性元件可以是两弹簧 或其他具有弹性的元件,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两弹性元件是两弹簧54。
每一第二套筒30的一端向外凸设一第二外台阶34,所述第二套筒30沿轴向设一贯穿所述 第二外台阶34的切口31,所述第二套筒30另一端固定一基板36,所述基板36的外表面设有一 把手32。
所述第三套筒20两端各向内凸设一第二内台阶22,所述第三套筒20沿轴向设一贯穿其两 端的切口21。
请结合参照图2至图5,组装时,沿径向挤压所述两第一套筒50,所述两第一套筒50由于 所述两切口51的原因弹性收縮,所述两第一套筒50的两第一外台阶53向内收縮,将所述两第 一套筒50分别装入巻筒40的两端,所述两第一套筒50弹性恢复,所述两第一外台阶53分别卡 挡于所述巻筒40的两第一内台阶43,所述第一套筒50可自由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巻筒40且切口 51及41在同一直线上。将所述转动体60的球体62滑入第一套筒50及巻筒40中,连接于球体 62上的转动轴64分别穿过切口41、 51伸出于第一套筒50及巻筒40。使所述两滑块52的固定杆 520相对,将两滑块52分别套设于所述两第一套筒50上,并将所述两弹簧54分别套设于所述 两第一套筒50且将每一弹簧54的一端固定于相邻的滑块52的外侧。将所述转动体60的转动轴 64的自由端分别铰接于折叠杆70的各对应杆体的中间处,每一杆体可以对应的转动体60的转 动轴64为旋转轴作任意角度转动。将折叠杆70的两自由端分别铰接于两滑块52上的固定杆 520,巻存部组装完成。将投影幕10的固定部12分别固定于折叠杆70的每两杆体的铰接处。 将所述巻存部及投影幕10由第三套筒20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三套筒20内,使投影幕10穿过第三 套筒20的切口21而伸出于第三套筒20。沿径向挤压所述两第二套筒30,所述两第二套筒30由 于其切口31的原因弹性收縮,所述两第二套筒30的两第二外台阶34向内收縮,将所述两第二 套筒30分别装入第三套筒20中,所述两第二套筒30弹性恢复,所述两第二外台阶34分别卡挡 于对应的第三套筒20的两第二内台阶22,两第二套筒30可自由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三套筒 20且切口31及21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投影幕10可穿过所述切口31。将两弹簧54的自由端及两第一套筒50的伸出端均分别固定于两第二套筒30的基板36的内侧。
请结合参照图6,使用时,将第三套筒20钩挂于一三脚支架或其他支撑结构,首先通过 手动转动两第二套筒30,将投影幕10沿纵向垂下,向外拉动两把手32,两第二套筒30受拉沿 第三套筒20的内壁向外侧滑动,同时固定于所述第二套筒30的基板36上的两第一套筒50也受 拉沿巻筒40的内壁向外侧作伸展滑动,同时两基板36还分别给固定于其上的两弹簧54施加一 拉力,弹簧54受拉变形,从而带动连接于弹簧54的两滑块52向外侧滑动,两滑块52带动折叠 杆70向两侧伸展,从而使得投影幕l0横向伸展至理想的宽度。
使用结束时,向里推动两把手32,两第二套筒30及两第一套筒50分别沿所述第三套筒 20及巻筒40的内壁向内侧滑动,两基板36分别给固定于其上的两弹簧54施加一压力,弹簧54 受压变形,从而推动连接于弹簧54的两滑块52向内侧滑动,折叠杆70受挤压收縮,从而使得 投影幕10得到横向的收縮,直至两第二套筒30及巻存部完全收容于第三套筒20内,通过手动 转动两第二套筒30或现有的转动结构(图未示)将投影幕10巻存于所述巻存部上。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套筒20、两第二套筒30、两弹簧54及两滑块52均可舍去, 此时只需将所述折叠杆7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两第一套筒50的自由端,所述巻筒40、两第 一套筒50、折叠杆70、转动体60及投影幕10的组装及使用过程与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相同。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巻筒40、两第一套筒50、转动体60、两弹簧54及两滑块52均可 舍去,将所述折叠杆7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两第二套筒30的自由端,所述第三套筒20、两 第二套筒30及折叠杆70的组装及使用过程与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相同。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球体62可以是正方体等其他非球体结构;或者转动体60可省略,只 需在折叠杆70及巻筒40的中部固定一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将折叠杆70连接于巻筒40上,此时 巻筒40及第一套筒50的切口41、 51也可省略。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投影幕装置,其包括一投影幕及一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投影幕装置还包括两第一套筒及一由若干杆体铰接而成的折叠杆,所述两第一套筒分别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卷筒的两端,所述折叠杆装设于所述卷筒上,所述折叠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两第一套筒的自由端,所述投影幕钩挂于所述折叠杆。
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便携式投影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 投影幕装置还包括两第二套筒及一第三套筒,所述巻筒及折叠杆收容于所述第三套筒内,所 述两第二套筒分别连接于所述两第一套筒且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三套筒的两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投影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第二 套筒及第三套筒均沿轴向开设一切口,所述各切口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投影幕伸出于所述各 切口。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投影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第二 套筒的自由端分别固定一带有把手的基板,所述两第一套筒的自由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两基板 的内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投影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第一 套筒的自由端均滑动套设一滑块及一一端与所述滑块外表面相连的弹性元件,所述折叠杆的 两自由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两滑块的内表面,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固定于对应的第二套筒的 基板的内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投影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 件为一弹簧。
7.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便携式投影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 投影幕装置还包括若干转动体,每一转动体均包括一球体及一固定于所述球体上的转动轴, 所述两第一套筒及巻筒沿轴向均开设一切口,所述各切口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球体滑动地收 容于所述两第一套筒及巻筒内,所述转动轴的自由端自所述巻筒及两第一套筒的切口伸出并 铰接于折叠杆的对应杆体的中间处。
8. 一种便携式投影幕装置,其包括一投影幕及一第三套筒,其特征 在于所述便携式投影幕装置还包括两第二套筒及一收容于所述第三套筒及两第二套筒的折 叠杆,所述两第二套筒分别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三套筒的两端,所述折叠杆由若干杆体铰接 而成,所述折叠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两第二套筒的自由端,所述投影幕钩挂于所述折叠 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投影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套 筒的两端分别设一内台阶,每一第二套筒的一端设有一卡挡于对应内台阶的外台阶。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投影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 套筒及两第二套筒均沿轴向开设一切口,所述各切口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投影幕伸出于所述 各切口。
全文摘要
一种便携式投影幕装置,其包括一投影幕、一卷筒、两第一套筒及一由若干杆体铰接而成的折叠杆,所述两第一套筒分别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卷筒的两端,所述折叠杆装设于所述卷筒上,所述折叠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两第一套筒的自由端,所述投影幕钩挂于所述折叠杆。本发明通过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卷筒的两端的第一套筒及装设于所述卷筒上的折叠杆,将投影幕可折叠的卷存于所述卷筒上,从而得到一便于收藏及携带、投影幕尺寸可以随投影面尺寸调整的投影幕装置。
文档编号G03B21/58GK101419388SQ20071020226
公开日2009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25日
发明者何友光, 强 朱, 甘小林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