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用弹性铰链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4165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眼镜用弹性铰链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镜的构成部件,特别涉及一种眼镜架上连接庄头 和镜笔的弹性铰链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眼镜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用品,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 步,人们对眼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正因为如此,眼镜生产商及设计者对眼 镜的每一构成部件均精益求精,以使之配带更为舒适和方便。
在现有技术中,眼镜架的折叠部位,也就是在镜框与镜腿的连接处设置 的连接装置,大多使用各种弹性铰链,使得镜框与镜腿形成弹性的活动连 接,也就是说,弹簧铰链的弹力可帮助镜框和镜腿的折叠收拢动作。
但是,由于在眼镜的使用过程中,镜框和镜腿被无数次打开和收拢,镜 框和镜腿连接处内部的弹簧易磨损,常常需要更新。现有的铰链常将铰链的 轴芯、弹簧等部件装设于眼镜架中,与眼镜架(通常是镜腿)之间成较难拆 卸的连接,非专门的修理人员不易拆装或者是不破坏结构难以拆卸,这给更 换易损的弹簧带来不便。
同时,由于收拢时弹性力的大小主要由弹簧的大小来决定,所以需要大 的弹性力,必然要增大弹簧的大小,而对于大部分眼镜架整体结构而言,为 了美观、轻便等考虑,很难增大其尺寸,也就无法提高其弹性力。
综上可知,所述现有技术的眼镜架弹性铰链,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 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提供一种不使用内置弹簧的眼镜用弹性铰链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面的技术结构 一种眼镜用弹性铰链结构,设置在眼镜的庄头和镜笔之间,其中,该弹 性铰链结构至少包括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该第一弹性臂与第二弹性臂
一端都与镜笔固连在一起,另一端分别与庄头枢接在一起。
所述的眼镜用弹性铰链结构,其中,该第一弹性臂与庄头的枢接点为第
一枢接点,该第二弹性臂与庄头的枢接点为第二枢接点;该第一弹性臂与第 二弹性臂与镜笔的固接在一起的位置为固接点;当该固接点和该第一枢接
点、该第二枢接点为一条直线时,该第二枢接点与固接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第 二弹性臂的长度。
所述的眼镜用弹性铰链结构,其中,所述的弹性铰链结构还包括第三弹 性臂,该第三弹性臂和第一弹性臂在同一枢接点与庄头连接。
所述的眼镜用弹性铰链结构,其中,所述的庄头处延伸出一安装部,该 安装部的头部与第一弹性臂枢接,该安装部的尾部与第二弹性臂枢接。
所述的眼镜用弹性铰链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二弹性臂与庄头连接的一 端延伸出一连接部,该连接部与庄头枢接。
采用了上面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 方便更换,由于本实用新型不再象现有技术一样采用内置弹簧,而是 利用两个外置的弹性臂来施加弹性力,更换实施简单和方便;
2、 延长使用寿命,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外置的弹性臂,克服了现有 技术中弹簧在连接装置内部与连接装置的磨损问题,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
3、 增加弹性力,由于本实用新型可以改变两弹性臂与庄头的枢接点之间 的间距,从而改变第二弹性臂在运动时弯曲的程度,从而根据使用者的不同 需求改变了工作时的弹性力,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铰链结构第一实施例安装在眼镜上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铰链结构第一实施例安装在眼镜上的侧视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铰链结构第二实施例安装在眼镜上的主视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铰链结构第二实施例安装在眼镜上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
如图1至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 一种眼镜用弹性铰 链结构,设置在眼镜的庄头和镜笔之间。图中所示的为安装了本实施例的眼 镜,包括两个镜片1和包围镜片1外侧的眼镜架。该眼镜架包括连接装设 于两个镜片1之间的中梁2,连接装设于两个镜片1内侧供架设于使用者鼻 梁上的鼻托3,连接装设在两个镜片1外侧的庄头4,供架设于使用者耳后的
镜笔5,连接庄头4和镜笔5的弹性铰链结构6。该庄头4上有延伸出的一安 装部41。眼睛架还有可能包括或不包括包覆在镜片1外缘的镜框7,前者通 常称为有框眼镜架,后者称为无框眼镜架,图中所示为有框眼镜架。
该弹性铰链结构6包括第一弹性臂61和第二弹性臂62。该第一弹性臂 61的长度大于该第二弹性臂62的长度。如图所示,该两弹性臂为条状结 构,每一弹性臂都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
这两弹性臂的第一端均与镜笔5固接在一起。本实施例采用的是在镜笔 中设有一个凸台8,两弹性臂中一个弹性臂在固接点9用销钉固连在凸台8 上,该固接点9设在凸台8上;另-一个弹性臂从该凸台8上延伸出来。本实 施例中两弹性臂虽然采用一个延伸, 一个固定的方式,但是并不局限于这种 方式,只要保证两弹性臂的第一端都与镜笔5固定在一起即可。
该第一弹性臂61与第二弹性臂62分别在第一枢接点10、第二枢接点11 与庄头4枢轴连接在一起,第一枢接点10、第二枢接点11都设在庄头4 上。该庄头4可延伸出一安装部41。由于第一弹性臂61的长度大于该第二 弹性臂62的长度,而两弹性臂第一端均与镜笔5固接在一起,这样就让第一 弹性臂61的第二端的与第二弹性臂62的第二端错开一定距离;如图1所 示,该第一弹性臂61的第二端的枢接在庄头4的安装部41的头部411,该 头部411也就是安装部41与庄头4相交的位置。该第二安装臂62的第二端 的枢接在庄头4的安装部41的尾部412,该尾部412也就是安装部41从庄 头4延伸出来的最远端的位置;也就是说,第一枢接点10和第二枢接点11 错开一定距离。
当该固接点9和该第一枢接点10、该第二枢接点11落在一条直线时, 该第二枢接点11与固接点9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弹性臂62的长度。在镜笔折叠的时候,因为如上所述的第一弹性臂61的第二端的与第二弹 性臂62的第二端的错开一定距离,这时,第一弹性臂61在靠近镜片的位 置,也就是说,在空间位置上,第一弹性臂61这时处在镜片1和第二弹性臂 62之间。这样在打开镜笔5的时候,由于两弹性臂与庄头4是枢接在一起, 而镜笔5是与两弹性臂固接在一起,镜笔5相对于庄头4转动。当镜笔5转 动一个角度之后,第一弹性臂61与第二弹性臂62与镜笔5的固定点9,还 有它们与庄头的枢轴连接的第一枢接点10和该第二枢接点11,当这三点落 在一条直线上时,由于该第二枢接点11与固接点9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弹性 臂62的长度,所以该第二弹性臂62因为外力的压迫而弯曲并产生弹性压 力,阻止使用者打开镜笔。
当使用者的外力大于第二弹性臂62的弹性力的时候,第一弹性臂61最 终会转动到远离镜片的位置,也就是说,在空间位置上,第二弹性臂62处在 第一弹性臂61与镜片5之间。在第一弹性臂61转动的时候,第一弹性臂61 和第二弹性臂62在空间上有一交叉阶段。在外力大于第二弹性臂62的弹性 力的时候,弯曲的第二弹性臂62会展开,这个时候,第二弹性臂62对镜笔 5施加一镜笔5打开方向的力,以方便镜笔5的打开。
按照上述相反的过程,镜笔从打开状态改变成折叠状态。这样本实用新 型利用两个不一样长度的弹性臂和两弹性臂的安装位置,实现了不用弹簧就 可以实现眼镜的镜笔弹性折叠。这样就有了如下的优点
1、 方便更换,由于本实用新型不再象现有技术一样采用内置弹簧,而是 利用两个外置的弹性臂来施加弹性力,更换实施简单和方便;
2、 延长使用寿命,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外置的弹性臂,克服了现有 技术中弹簧在连接装置内部与连接装置的磨损问题,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
3、 增加弹性力,由于本实用新型可以改变两弹性臂与庄头的枢接点之间 的间距,从而改变第二弹性臂在运动时弯曲的程度,从而根据使用者的不同 需求改变了工作时的弹性力,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实施例2
如图3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该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 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有三根弹性臂。该第一弹性臂61的长度与第三弹
性臂63的长度相等,该第一弹性臂61和第三弹性臂63的长度都大于该第二 弹性臂的长度,该第一弹性臂61、第二弹性臂62和第三弹性臂63都与庄头 4枢轴连接在一起。第一弹性臂61和第三弹性臂63通过同一根轴与庄头4 连接在一起,在动作过程中相当于实施例1中的第一弹性臂。为了安装方便 和工作稳定,在第二弹性臂62与庄头4连接的一端延伸出一连接部621,该 连接部621与庄头4的安装部41枢轴连接在一起。该连接部621与第二弹性 臂62形成一个角度,这样在镜笔完全打开的时候,如图3所示,第一弹性臂 61、第二弹性臂62和第三弹性臂63三者处在一个平面内。
由于三个弹性臂在一个平面内,相比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弹性臂看 上去如一体一样,更加美化了眼镜的整体外观。同时,本实施例的三个弹性 臂都比较长,这样就增加了弹性力。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臂比第 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都要宽,这样也是增加了弹性力。除此之外,本实施 例釆用三个弹性臂,第一弹性臂和第三弹性臂长度一样通过一根轴线与庄头 的连接在一起,第一弹性臂和第三弹性臂是联动的,这样保证了工作的稳 定。
以上实施例中第一弹性臂都比第二弹性臂长,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第二 弹性臂也可以与第一弹性臂有相同的长度,甚至第二弹性臂比第一弹性臂 长。由于弹性臂不同的尺寸,弹性臂和庄头的形状都可以发生相应的结构变 化和枢接方式的变化,例如弹性臂做成类"L"形等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不能因此即局限本 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对熟悉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举凡运用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做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 变和变形都应属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眼镜用弹性铰链结构,设置在眼镜的庄头和镜笔之间,其特征在于,该弹性铰链结构至少包括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该第一弹性臂与第二弹性臂一端都与镜笔固连在一起,另一端分别与庄头枢接在一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用弹性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弹 性臂与庄头的枢接点为第一枢接点,该第二弹性臂与庄头的枢接点为第二枢 接点;该第一弹性臂与第二弹性臂与镜笔的固接在一起的位置为固接点;当 该固接点和该第一枢接点、该第二枢接点为一条直线时,该第二枢接点与固 接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弹性臂的长度。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镜用弹性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 性铰链结构还包括第三弹性臂,该第三弹性臂和第一弹性臂在同一枢接点与 庄头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眼镜用弹性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庄头处延伸出一安装部,该安装部的头部与第一弹性臂枢接,该安装部的 尾部与第二弹性臂枢接。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镜用弹性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 二弹性臂与庄头连接的一端延伸出一连接部,该连接部与庄头枢接。
专利摘要一种眼镜用弹性铰链结构,设置在眼镜的庄头和镜笔之间,其中,弹性铰链结构至少包括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第一弹性臂与第二弹性臂一端都与镜笔固连在一起,另一端分别与庄头枢接在一起。采用了上面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更换、延长使用寿命以及增加弹性力的优点。
文档编号G02C5/22GK201063077SQ20072000186
公开日2008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22日
发明者李宇光, 黄志云 申请人:得怡国际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