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4364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适用于带摄像头的手机等的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摄像装置,公知的有为了减少成为装置误作动的原因的噪 声,用外装封罩体覆盖外壳整体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在这 种装置中,为了确保接地,外装封罩体由焊料或导电性粘接剂与摄像装置 的电路基板接合。
专利文献1专利公开2006 — 332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如上述的摄像装置中,因外装封罩体覆盖外壳整体,所以有 摄像装置大型化的忧虑。而且,为了确保外装封罩体的接地,因釆用焊料 或导电性粘接材料,所以,除工作性不佳外, 一旦装载的外装封罩体难以 拆卸。
因而,本发明是借鉴于这种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 谋求低噪音化的同时,可谋求轻量化和薄型化的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透镜镜筒,其特征在于,具备由 树脂形成并容纳多个透镜的外壳,并且在规定方向上相面对的上述外壳的 外表面,形成有具有导电性的膜。
在此透镜镜筒中,由于具有导电性的膜形成于在规定方向上相对的外 壳的外表面,因此,可谋求影响到透镜镜筒的动作之噪声的低噪声化。进 一步,由于无需用外装封罩体覆盖在规定方向上相对的外壳的外表面,因此,在规定方向可谋求薄型化。进一步,由于外壳由树脂形成,因此可谋 求轻量化。
在此,优选具有导电性的外装封罩体被安装在对于外表面的外壳的侧 部,外装封罩体具有与膜接触的第l连接部。此时,外装封罩体和膜导通 而成为等电位(例如,接地电位),所以可进一步谋求低噪音化。
进一步,优选为外装封罩体具有第1外装封罩及第2外装封罩,通过各 自的一端部安装在上述外壳并且另一端部分别相互挂止,而被安装在上述 外壳的侧部。这样,因第1外装封罩及第2外装封罩的另一端部分别相互挂 止,所以可减少螺丝等部件件数的同时可提高工作性。
而且,本发明所涉及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的透镜镜筒 和检出通过透镜成像的光的摄像元件。
根据此摄像装置,因具备有上述的透镜镜筒,所以,可谋求低噪音化 的同时可谋求轻量化和薄型化。
在此,优选摄像装置具备设置摄像元件的电路基板,外装封罩体具有 与电路基板的接地部接触的第2连接部。此时,外装封罩体及膜确实成为 接地电位,所以可进一步谋求低噪音化。
根据本发明,可谋求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的低噪音化的同时,可谋求 轻量化和薄型化。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摄像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摄像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的摄像装置的内部构成图。
图4是图1的摄像装置的驱动单元的立体图。
图5是图1的摄像装置的外装封罩体的立体图。
图中l一摄像装置,2 —透镜镜筒,3 —摄像元件,4一外壳,ll一固 定透镜,12 —快门,变焦透镜单元,13 —变焦聚焦透镜单元,27 —电路基 板,33、 34 —外装封罩(第l、第2的外装封罩),34e、 34f —臂部(第l连接部),34g —小臂部(第2连接部),60 —外装封罩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另外,在各图中对 同一或相当部分附上同一符号而省略重复说明。
图l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摄像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如图l所示, 摄像装置l具备长方体形状的透镜镜筒2,其相面对的底面为长方形状, 且高度比底面的各边还短;以及CM0S等摄像元件3。在透镜镜筒2适用屈曲 光学系统。由此,在摄像装置l中,沿着与透镜镜筒2的高度方向(以下, 仅称"高度方向")平行的光轴L1从被摄体侧入摄的光被透镜镜筒2屈曲 成90。使得沿与透镜镜筒2的底面的纵方向(以下,单称"纵方向")Y平 行的光轴L2,被摄像元件3检测。
图2是图1的摄像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1的摄像装置的内部构成 图。如图2、 3所示,透镜镜筒2具备有箱状外壳(八々-y义'housing) 4。外壳4具有本体部5,其形成有在纵向朝摄像元件3侧开口的开口部 5a、以及与纵向垂直且在与高度方向垂直的方向朝一方侧开口的开口部 5b;以及盖部6,其覆盖本体部5的开口部5a。本体部5及盖部6,分别由树
脂(例如,玻璃纤维的聚碳酸酯)而成,且通过射出成形一体形成。
在高度方向上相面对的外壳4的外表面,形成具有导电性的膜50、 51。膜50、 51例如由金属而成,通过蒸镀,以数微米程度的膜厚在外壳4 成膜。膜50、 51具有遮断磁力线或电磁波不使之通过的性质,作为EMC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屏蔽膜起作用。所谓EMC为电磁兼 容,对外部不给与电磁影响,而且,不受外部的电磁的影响而显示正常动 作的能力,EMC屏蔽膜为了达成上述能力,遮断磁力线或电磁波,不使之 通过。
在本体部5的表壁(即,具有透镜镜筒2的被摄体侧的底面的壁)形成 有使沿着光轴Ll从被摄体侧行进而来的光进入本体部5内的光通过孔5c, 在本体部5的表壁安装有覆盖光通过孔5c的光透过板7。另外,也可以使用透镜来代替光透过板7。在外壳4内配置有在光轴Ll上位于光通过孔5c的后 侧,使沿着光轴L1从被摄体侧入射的光屈曲9(T以使之沿着光轴L2的棱镜 8。而且,在外壳4内配置有在光轴L2上位于摄像元件3的前侧的固定透镜 11。棱镜8通过本体部5被保持,固定透镜11通过盖部6被保持。
另外,在纵向与摄像元件3相反侧的本体部5的端部通过本体部5的内 壁(即,具有与透镜镜筒2的被摄体相反侧的底面的壁)被屈曲成曲柄状 而形成切口部5d,与本体部5的其他部分相比被薄型化(縮小化)。如 此,在纵向可薄型化与摄像元件3相反侧的本体部5的端部,是因为充分考 虑了配置于本体部5的端部的内部的棱镜8的厚度量。
进一步,在外壳4内配置有在光轴L2上位于棱镜8的后侧的快门'变焦 透镜单元12、及在光轴L2上位于快门,变焦透镜单元12和固定透镜11之间 的变焦聚焦透镜单元13。
快门,变焦透镜单元12包括有选择性地进行沿着光轴L2行进而来的光 的通过及遮断的快门,以及变焦透镜。快门*变焦透镜单元12,具有圆 筒状卡合部12a,其在外壳4内卡合于相对于光轴L2立设在开口部5b侧的导 向轴14;以及U字沟状卡合部12b,其在外壳4内卡合于相对于光轴L2立设 在与开口部5b相反侧的止旋转轴15。由此,快门*变焦透镜单元12以光轴 L2周围的旋转被限制的状态下,可沿着光轴L2移动。
变焦聚焦透镜单元13,包括有变焦聚焦透镜。变焦聚焦透镜单元13具 有圆筒状卡合部13a,其在外壳4内卡合于相对于光轴L2立设在开口部5b 侧的导向轴16;以及U字沟状卡合部13b,其卡合于止旋转轴15。由此,变 焦聚焦透镜单元13以光轴L2周围的旋转被限制的状态下,可沿着光轴L2移 动。另外,导向轴14和导向轴16并设在高度方向。
在本体部5的开口部5b内配置有驱动单元17。图4是图1的摄像装置的 驱动单元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驱动单元17,具有支撑部件18,所述支 撑部件18包括长方形薄板状的安装部18a,立设于纵向的两端的长方形 薄板状的支撑部18b、 18c。支撑部件18通过弯曲不锈钢薄板而被一体形 成。在支撑部18b的外表面安装有步进电机(驱动电机)21。步进电机21 的导向螺杆22的两端部通过支撑部18b、 18c轴支撑,在导向螺杆22的支撑 部18b、 18c间的部分螺合有具有凸部23a的从动螺母23。另一方面,在支 撑部18c的外表面安装有步进电机(驱动电机)24。步进电机24的导向螺 杆25的两端部由支撑部18b、 18c轴支撑,在导向螺杆25的支撑部18b、 18c 间的部分螺合有具有凸部26a的从动螺母26。另外,导向螺杆22和导向螺 杆25并设在支撑部18b、 18c的立设方向。
如图2、 3所示,驱动单元17,使得支撑部18b、 18c的立设方向与高度 方向一致而配置于本体部5的开口部5b内,安装部18a被螺合固定于本体部 5的表壁而安装在本体部5。这样,在驱动单元17中,通过步进电机21和步 进电机24相互不同地配置,而可谋求导向螺杆22和导向螺杆25的接近化。 由此,驱动单元17有助于本体部5乃至透镜镜筒2的薄型化。
螺合于导向螺杆22的从动螺母23的凸部23a嵌合在快门'变焦透镜单元 12所具有的卡合部12c的凹部。由此,若通过步进电机21旋转导向螺杆 22,则快门,变焦透镜单元12成为沿着光轴L2移动。另一方面,螺合于导 向螺杆25的从动螺母26的凸部26a嵌合于变焦聚焦透镜单元13所具有的卡 合部13c的凹部。由此,若通过步进电机24旋转导向螺杆25,则变焦聚焦 透镜单元13沿着光轴L2移动。
在外壳4的盖部6安装有电路基板27,所述电路基板27在内面设置有在 光轴L2上位于固定透镜11的后侧的摄像元件3。在电路基板27的内面还设 有快门驱动电路或电机驱动电路等,在电路基板27的外表面设有用于对电 路基板27输出入电信号的连接器连接端口28。驱动单元17的各步进电机 21、 24和电机驱动电路,通过配置于在本体部5中与开口部5a相面对的侧 壁的外表面及与开口部5b相面对的侧壁外表面的柔性印制基板(以下,称 为「FPC」)31而被电连接。快门,变焦透镜单元12的快门和快门驱动电 路,通过与在本体部5中与开口部5b相面对的侧壁外表面延伸的FPC32、及 与FPC32电连接的FPC31电连接,而被电连接。
配置于本体部5的开口部5b内的驱动单元17、及配置于在本体部5中与开口部5a相面对的侧壁的外表面的FPC31,被外装封罩(第l外装封罩)33 所覆盖,所述外装封罩(第l外装封罩)33通过使由不锈钢而成的薄板弯 曲成L字状而一体形成。而且,配置于在本体部5中与开口部5b相面对的侧 壁的外表面的FPC31、及安装于外壳4的盖部6的电路基板27,被外装封罩
(第2外装封罩)34所覆盖,外装封罩(第2外装封罩)34通过使由不锈钢 而成的薄板弯曲成L字状而一体形成。
图5是图1的摄像装置的外装封罩体的立体图。如图5所示,外装封罩 体60具备有外装封罩33、 34。外装封罩33具有长方形薄板状的侧壁部33c 和立设在侧壁部33c的一端部的长方形薄板止壁部33d。在侧壁部33c的另 一端部侧形成有与形成于盖部6的突起部6a销止(匕。y止&3;Tl^))的穴 部33a,通过将穴部33a挂在(引o力"、3)突起部6a,外装封罩33的另一 端侧被固定在外壳4。另一方面,与外装封罩34卡合的屈曲部33b被形成在 侧壁部33d的另一端部侧。
外装封罩34具有长方形薄板状侧壁部34c和立设在侧壁部34c的另一端 部的长方形薄板状侧壁部34d。在与侧壁部34d的纵向垂直的两端部,在由 侧壁部34c和侧壁部34d而成的L字状的内侧,相面对地立设有长方形薄板 状臂部34e (第l连接部)及臂部(第l连接部)34f。在臂部34e,在侧壁 部34的另一端部侧,沿着与侧壁部34d的立设方向同一方向立设小臂部
(第2连接部)34g,并且立设有与侧壁部34c相面对的小臂部。在此小臂 部形成有销止在形成于盖部6的突起部6a的穴部34a,通过将穴部34a挂在 突起部6a,外装封罩34的另一端侧被固定在外壳4。臂部34e,通过与形成 于在外壳4的高度方向相面对的一方的外表面上的膜51接触,而电连接。 而且,臂部34f,通过与形成于在外壳4的高度方向相面对的一方外表面上 的膜50接触而电连接。另一方面,在侧壁部34d的一端部侧形成有与外装 封罩33卡合的屈曲部34b。
外装封罩33和外装封罩34,在本体部5中与开口部5a相面对的侧壁和 与开口部5b相面对的侧壁交叉的角部中,屈曲部33b和屈曲部34b被挂止
(掛^止&btiT)且可拆卸地卡合,在本体部5以开口部5a和开口部5b所夹的角部中,用突起部6a销止。而且,外装封罩34的小臂部34g与电路 基板27的接地端子电连接,进一步,各外装封罩33、 34,与通过蒸镀等形 成在本体部5的表壁外表面及内壁外表面的膜50、 51电连接。由此,摄像 装置l的各构成部件被静电屏蔽膜覆盖,所以谋求透镜镜筒2乃至摄像装置 l的低噪音化的同时,可谋求轻量化和薄型化。而且,外装外壳33、 34也 作为上述EMC屏蔽膜发挥功能。另外,在外装封罩34中对应于电路基板27 的连接器连接端口28的部分被切口,以使得针对连接器连接端口28的连接 器能够访问(7夕iT7)。
如以上说明,在透镜镜筒2中,由于具有导电性的膜50、 51形成于在 高度方向上相面对的外壳4的外表面,所以,可谋求影响到透镜镜筒2的动 作的噪音的低噪音化。进一步,由于无需用外装封罩体覆盖在高度方向上 相对的外壳4的外表面,因此,在高度方向上可谋求薄型化。进一步,由 于外壳4由树脂而形成,所以可谋求轻量化。
而且,形成在外壳4的外表面的膜50、 51,由于能够遮断在高度方向 将会通过外壳4的磁力线或电磁波,因此,可谋求影响到透镜镜筒2乃至摄 像装置l的动作的噪音的低噪音化的同时,可谋求轻量化和薄型化。
而且,在透镜镜筒2中,具有导电性的外装封罩体60安装在相对于外 表面的外壳4的侧部,外装封罩体60和形成在外壳4的外表面的膜50、 51实 现导通,且通过外装封罩34的侧壁部34d与电路基板27的接地部接触,而 实现各部件接地,所以,可进一步谋求低噪音化。
进一步,在外装封罩体60中,由于外装封罩33、 34的端部33b、 34b分 别相互挂住,因此,可减少螺丝等部件件数的同时可提高安装工作性。进 一步,例如,即使在步进电机21出故障的情况,也可装卸外装封罩33、 34,所以可容易修理。而且,外装封罩体60可覆盖配置在外壳4的侧部的 部件,所以外壳4的侧部即使为复杂的构成也可谋求低噪音化。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例如,表示了在外壳的高度方向上形成的膜由蒸镀成膜的例,但通过 涂装涂布也可,利用喷涂装置或MBE装置成膜也可。而且,外装封罩33、 34不限于由不锈钢而成的长方形薄板状部件,可
通过各种材料形成为各种形状。
而且,透镜镜筒2不限于适用屈曲光学系统,也可以适用折叠式光学系统。
权利要求1. 一种透镜镜筒,其特征在于,具备由树脂形成并容纳多个透镜的外壳,并且在规定方向上相面对的上述外壳的外表面,形成有具有导电性的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镜筒,其特征在于, 具有导电性的外装封罩体,被安装在相对于上述外表面的上述外壳的上述外装封罩体具有与上述膜接触的第l连接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镜筒,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装封罩体具有第1外装封罩及第2外装封罩, 上述第1外装封罩及上述第2外装封罩,通过各自的一端部安装在上述外壳并且另一端部分别相互挂止,而被安装在上述外壳的侧部。
4. 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根据权利要求1 3所述的透镜镜筒;以及对由上述透镜成像的光进行检测的摄像元件。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设置有上述摄像元件的电路基板,上述外装封罩体具有与上述电路基板的接地部接触的第2连接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谋求低噪声化的同时可谋求轻量化和薄型化的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在透镜镜筒(2)中,由于在高度方向相面对的外壳(4)的外表面形成有具有导电性的膜(50、51),因此,可谋求影响透镜镜筒(2)的动作的噪声的低噪声化。进一步,由于没有必要用外装封罩体覆盖在高度方向相对的外壳(4)的外表面,因此,可以在高度方向上谋求薄型化。进一步,由于外壳(4)由树脂形成,因此可谋求轻量化。
文档编号G02B7/02GK201281775SQ20082013714
公开日2009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5日
发明者增泽智成 申请人:富士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