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模组的保护硬膜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2818525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面板模组的保护硬膜及其使用方法液晶显示面板模组的保护硬膜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保护硬膜,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适用于液晶显示面板模组的保护硬膜。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具有外形轻薄、耗电量少以及无辐射污染等特性,已被广泛地应用在笔记型计算机(notebook)、个人数位助理(PDA)等携带式信息产品上,而且已经取代了传统的CRT显示器,成为主流产品。一般而言,液晶显示器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模组及背光模组。液晶显示面板模组是由液晶显示面板、框架及各部件所组装而成。液晶显示面板上下各包括上偏光片及下偏光片。背光模组则设置于该下偏光片的下侧。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的光源。液晶显示面板在组装之前,为避免偏光片被刮伤,会在偏光片表面贴覆保护软膜,直到将进行液晶显示面板模组组装时,才将保护软膜撕除。此外,在组装完成之后,在液晶显示面板模组表面上会贴覆一片保护硬膜。图l为绘示贴覆保护硬膜的液晶显示面板模组示意图。如图1所示,保护硬膜10约与框架20形状相同且面积相当,两片美纹胶带30、40分设于保护硬膜10两相对侧以将其黏固于框架20之上,这样在后续液晶显示面板模组一系列的测试中,可以保护上偏光片不被刮伤。然而,美纹胶带的固定并不牢固,保护硬膜相对于液晶显示面板模组会有些许滑动的现象,以致于在之后的测试中,无论是液晶显示面板模组的老化测试、像素检测、偏光片检测等等测试步骤中,都必须撕离保护硬膜进行测试后再回贴保护硬膜。这不仅增加了许多时间及人力的耗费,也增加了偏光片受到损伤及灰尘微粒落在偏光片上的机会。而且,反复地撕贴保护硬膜,也会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面板模组的最终品质。最后,在完成测试后,液晶显示面板模组需置入静电保护袋中进行运送。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护硬膜,能够贴附在液晶显示面板模组之上,以保护液晶显示面板避免刮伤,并在后续液晶显示面板模组测试过程中减少重复撕贴保护硬膜的操作,降低微颗粒掉落液晶显示面板模组发生的机会,进而提高液晶显示面板模组的最终品质。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模组,具有保护硬膜稳定固定于其上,在测试过程中无须反复掀起贴回保护硬膜,用以减少液晶模组生产过程中重复撕贴保护硬膜的操作,降低微颗粒掉落液晶显示面板模组发生的机会,进而提高液晶模组的最终品质。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模组的保护硬膜使用方法,能够减少液晶模组生产过程中重复撕贴保护硬膜的操作,提高液晶显示面板模组的最终品质。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保护硬膜包括本体、凸缘、第一黏着层及第二黏着层。本体的形状与液晶显示面板对应且略大于液晶显示面板,且该本体具有一第一侧边及一位于该第一侧边的相对侧的一第二侧边。凸缘自该本体的第二侧边向外延伸,凸缘长度小于本体第二侧边的长度。黏着层设置于凸缘所在的第二侧边处及第一侧边的下表面上。第一黏着层的长度与第一侧边的长度约略相同,而与凸缘同侧的第二黏着层的长度略大于、等于或小于该凸缘的长度。保护硬膜还包括有离型层,离型层覆盖于第一黏着层和第二黏着层上,离型层的长度可等于或大于黏着层的长度,当离型层的长度大于黏着层的长度时,离型层的一端会超出黏着层以方便黏覆保护硬膜于液晶显示面板模组上时撕离离型层。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模组具有液晶显示面板、框架以及保护硬膜。框架可以为铁框,组设于该液晶显示面板的周缘。保护硬膜搭覆于框架上以保护液晶显示面板,保护硬膜具有本体及凸缘,该本体具有一第一侧边及一位于该第一侧边的相对侧的一第二侧边。凸缘自本体的第二侧边向外延伸,凸缘与本体可以为一体成型。凸缘长度小于第二侧边长度。黏着层用以固定保护硬层于框架之上。位于凸缘所在第二侧边的第二黏着层是位于第一侧边处的本体下表面与该框架的上表面之间。第二侧边的第二黏着层是与凸缘中央对称,且第二黏着层的长度略大于、等于或小于该凸缘的长度。位于第一侧边的第一黏着层则约与本体的第一侧边约略同宽。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模组的保护硬膜使用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在撕离液晶显示面板表面的保护软膜之后,组装液晶显示面板与框架,再将保护硬膜贴覆于液晶显示面板表面的框架上;接着,直接进行液晶显示面板模组的老化试验,无须掀起保护硬膜;再进行该液晶显示面板模组的像素检测,无须掀起保护硬膜;接着,掀开保护硬膜,进行该液晶显示模组的偏光片测试,之后,再将保护硬膜重新黏覆于液晶显示面板模组表面;最后,将该液晶显示面板模组直接装箱运送。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保护硬膜是应用在液晶显示面板模组生产流程中,能够有效地减少生产过程中重复撕贴保护软膜的操作,降低微颗粒掉落液晶显示面板模组及液晶显示面板表面偏光片刮伤发生的机会,提高了液晶显示面板模组的最终品质。在完成测试后,运用本发明所提供的保护硬膜的液晶显示面板模组可直接装箱进行搬运,无须使用静电保护袋。本发明所提供的保护硬膜也具有抗静电的效果。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图1为绘示贴覆现有保护硬膜的液晶显示面板模组的示意图。图2为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模组的保护硬膜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绘示贴覆本发明所提供的保护硬膜的液晶显示面板模组示意图。图4为沿图3中的I-I'剖面线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5为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模组的保护硬膜的使用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例将配合图2至图3作一详细叙述如下。首先请参照图2的示意图,显示了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模组的保护硬膜的俯视情形。如图2所示,液晶显示面板模组的保护硬膜200包括有一本体202、凸缘204、两条设置在本体202上的第一黏着层206和第二黏着层208,以及两条覆盖在第一黏着层206和第二黏着层208上的离型层210和212。本体202具有第一侧边224及位于第一侧边224的相对侧的第二侧边22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黏着层206和第二黏着层208可以为双面背胶带,离型层210和212可以为离型纸。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黏着层206和第二黏着层208可以为一条很薄的不限材质的双面背胶带,离型层210和212也可以为具有一光滑面的易于从黏着层上撕扯下来的材料。请继续参见图2,保护硬膜200的本体202的形状与液晶显示面板相对应且略大于该液晶显示面板。凸缘204自保护硬膜200的本体202的第二侧边225向外延伸,凸缘204设置在第二侧边225的中央,且长度小于第二侧边225长度。第一黏着层206设置于第一侧边224的下表面上,第一黏着层206的长度与第一侧边224的长度约略相同。离型纸210覆盖于第一黏着层206上,离型纸210的长度大于该第一黏着层206,且在一端超出该第一黏着层206。第二黏着层208设置于第二侧边225的下表面上,且与该凸缘204平行对应。该第二黏着层208的长度约略等于凸缘204的长度。另一离型纸212覆盖于第二黏着层208上,离型纸212的长度大于该第二黏着层208的长度,且在一端超出该第二黏着层208。离型纸210、212长度的设计是为方便将离型纸210、212撕离第一黏着层206以及第二黏着层208。图3为绘示贴覆本发明所提供的保护硬膜的液晶显示面板模组示意图,图4则为沿图3中的I-I'剖面线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如图3及图4所示,液晶显示面板模组300则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320、框架322以及保护硬膜306,框架322组设于液晶显示面板320的周缘。保护硬膜306搭覆于框架322上以保护液晶显示面板320。保护硬膜306具有本体302及凸缘304。本体302具有第一侧边324及位于第一侧边324的相对侧的第二侧边325。凸缘304与本体302是一体成型且凸缘304是自本体302的第二侧边325向外延伸。凸缘304设于该保护硬膜306的第二侧边325的中央,凸缘304长度小于第二侧边325长度。第一黏着层308黏着于保护硬膜306的第一侧边324处的下表面与框架322的一侧边的上表面之间。第二黏着层310黏着于保护硬膜306的凸缘304所在第二侧边325处的下表面与框架322的一侧边的上表面之间,且与该凸缘304平行对应,该第二黏着层310的长度约略等于凸缘304的长度。第一黏着层308和第二黏着层310可将保护硬膜306固着于框架322之上。图5为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模组的保护硬膜的使用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首先进行步骤S100,贴附硬式保护膜于该液晶显示面板模组表面。例如将如图2所绘示的保护硬膜200表面第一黏着层206和第二黏着层208上的两条离型纸210、212撕离,以将保护硬膜200贴覆于液晶显示模组表面而形成如图3及图4所示的结构,以防止测试过程中灰尘和颗粒物落于液晶显示面板模组表面或刮伤液晶显示面板模组上的偏光片(未绘制于图上)。接着进行步骤S200,进行该液晶显示模组的老化试验,在此过程中,保持保护硬膜贴附于液晶显示模组表面。然后进行步骤S300,进行该液晶显示模组的像素检测在此过程中,保持保护硬膜贴附于液晶显示模组表面。接着,进行步骤S400,掀开硬式保护膜,进行液晶显示模组的偏光片测试,之后回贴保护硬膜于液晶显示模组表面。通过本发明所揭露的保护硬膜,在老化试验及像素检测时无须掀开保护硬膜即能进行。最后,进行步骤S500,将完成检测的液晶显示模组装箱后进行运送。测试完成的液晶显示模组会装箱运送,在运送的过程中,常因摩擦而积聚静电,静电的累积会对面板上的电路造成伤害,所以均需将液晶显示模组装入静电保护袋后方能装箱运送。但是,运用本发明所提供的保护硬膜的液晶显示面板模组可直接装箱进行搬运,无须使用静电保护袋。本发明所提供的保护硬膜也具有抗静电的效果。为了检测实际使用中本发明的保护硬膜对液晶显示面板的保护作用,将若干片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模组装入一个包装纸箱,放置在一个测试设备上,该设备以各个方位角按1.4米/秒的速度移动,模仿搬运工人在运输液晶显示面板中的情形。一段时间后,开箱检测液晶显示面板模组,得出如下结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检测发现,在本发的保护硬膜的保护下,液晶显示面板运送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外力划伤,同时也未受静电影响而致液晶显示面板的电路受到损伤。由上述本发明实施方式可知,应用本发明具有能有效地减少了生产过程中重复撕贴保护软膜的操作,提高了液晶模组的最终品质的优点。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内容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模组,包含一液晶显示面板、一组设于该液晶显示面板的周缘的框架,以及一搭盖于该框架上以保护该液晶显示面板的保护硬膜,其特征在于该保护硬膜包括一第一侧边、一第二侧边、一凸缘、一第一黏着层及一第二黏着层,其中该第二侧边位于该第一侧边的相对侧;该凸缘是自该第二侧边向外延伸,且该凸缘长度小于该第二侧边长度;该第一黏着层设置于该第一侧边与该框架之间;以及该第二黏着层设置于该第二侧边与该框架之间,且与该凸缘平行对应。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黏着层和第二黏着层均为一双面背胶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凸缘设于该第二侧边的中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黏着层与该凸缘中央对称。5.—种保护硬膜,适用于一液晶显示面板模组,该保护硬膜包含一本体,该本体形状与该液晶显示面板对应且略大于该液晶显示面板,该本体具有一第一侧边及一位于该第一侧边的相对侧的一第二侧边;其特征在于该保护硬膜还包含有一凸缘、一第一黏着层及一第二黏着层,其中该凸缘是自该第二侧边向外延伸,该凸缘长度小于该第二侧边长度;该第一黏着层设置于该第一侧边的下表面上,该第一黏着层的长度与该第一侧边的长度约略相同;以及该第二黏着层设置于该第二侧边的下表面上,且与该凸缘平行对应。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护硬膜,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黏着层和该第二黏着层均为一双面背胶带。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护硬膜,其特征在于该保护硬膜更包括第一离型层覆盖于该第一黏着层上。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护硬膜,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离型层的长度大于等于该第一黏着层,且该第一离型层的一端超出该第一黏着层。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护硬膜,其特征在于该保护硬膜更包括第二离型层覆盖于该第二黏着层上。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护硬膜,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离型层的长度大于等于该第二黏着层,且该第二离型层的一端超出该第二黏着层。1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模组的保护硬膜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贴附保护硬膜于该液晶显示面板模组表面;进行该液晶显示面板模组的老化试验;进行该液晶显示面板模组的像素检测;掀开该保护硬膜,进行该液晶显示面板模组的偏光片测试,之后回贴该保护硬膜于该液晶显示面板模组表面;以及将该液晶显示面板模组直接装箱运送。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模组的保护硬膜,具有一保护硬膜本体、一凸缘、第一黏着层、第二黏着层以及离型层。保护硬膜本体的形状与液晶显示面板对应且略大于液晶显示面板,该本体具有一第一侧边及一位于该第一侧边的相对侧的第二侧边。凸缘自保护硬膜本体的第二侧边向外延伸,凸缘长度小于第二侧边长度。第一黏着层设置于第一侧边的下表面上,第一黏着层的长度与第一侧边的长度约略相同。第二黏着层则设置于凸缘所在第二侧边处的下表面上,第二黏着层的长度略大于、等于或小于凸缘的长度。离型层覆盖于上述黏着层上,离型层的长度大于等于黏着层,且一端超出黏着层。本发明也关于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模组及其保护硬膜的使用方法。文档编号G02F1/13GK101609216SQ20091005394公开日2009年12月23日申请日期2009年6月26日优先权日2009年6月26日发明者易绍光,晶许,星黎申请人:友达光电(上海)有限公司;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