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镜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2094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式镜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相机镜头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复合式镜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电话愈来愈普遍,照相功能也已成为行动电话的基本配备。轻薄短小是 目前移动电话的流行趋势,所以手机上的相机也必须随之愈做愈小,制作的困难度也愈来愈高。一般应用于手机相机的感光组件不外乎是CMOS或CXD两种,由于半导体制造技术 的进步,使得感光组件的像素面积缩小,小型化相机镜头逐渐往高像素领域发展。但是手机 相机的镜头仍属于传统的光学系统,在制作上仍受 到许多的限制。一般高分辨率的手机相机镜头多使用前置光圈,且是由复数个镜片所组成的透镜 组。在制作微小的镜头镜片时,如何定蕊变成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所谓的定蕊是指镜片上 曲面的轴心能与镜片外径同蕊,这样在组成透镜组时,能够很轻易的取得所想要的光学效 果。塑料镜片已广泛应用于手机相机等的镜头,此种塑料镜片多以模具射出成型的方式制 作,由于在射出成形时因材料注入模具时为熔融状态,冷却后再行取出,因而成形后的塑料 镜片会因应力而产生时效偏蕊。也有少部分的镜片是以玻璃模造所制成,此种镜片是将半 熔融状的基材进行模压,所以内应力相当大,同时制作过程中的温度相当高,造成模具的设 计无法满足精密要求。常见的复合镜片大致可分为非耐热型的复合镜片与耐热型的复合镜片,非耐热型 的复合镜片包括有1、球面玻璃+树脂在球面玻璃上能达到非球面镜片的光学效果。镜片制作时,在其中一面以UV系列 树脂配合非球面模仁,经过UV光源照射固化后,该树脂即呈现非球面形式,这样便产生一 非球面镜片。2、球面玻璃+树脂+球面玻璃一种镜片为了消除色差或空气间隔关系,而将两玻璃片中间填入树脂来接合。此 处的树脂呈薄膜状。球面玻璃与树脂两者为接合状态,前者将造成光学性的影响,后者则因 其厚度极薄而可忽略。属于耐热型的复合镜片包括有1、玻璃基材+耐热树脂此类光学镜片的结构以玻璃基材作为主体,在其一侧或二侧铺成具有光学性质的 耐热树脂。2、耐热树脂此类光学镜片以耐热树脂为主,不包含其它基材。3、耐热树脂+光学玻璃以耐热树脂包覆光学玻璃的光学耐热镜片。
上述现有的各类复合镜片,在制造过程中为了确保镜片的光学性能,在模具设计 与制作参数上均作了相当程度的努力与研究,以求镜片曲面的轴心能够与镜片的外观形状 具有适当几何关系,然而均难以达到光学设计的精度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式镜片,其可确保镜片上的光学曲面能精确 定位。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复合式镜片,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透明基 材,其一侧具有一透镜区;所述透镜区的中央具有一定位部,以及一周围部环绕着所述定位 部;所述定位部具有一中心轴;所述周围部上设置有一疏离层,所述疏离层能使异分子间 的吸引力小于同分子间的吸引力;一透镜,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材的透镜区,其一侧紧密与所 述透镜区的表面贴合,另一侧则具有一光学曲面;所述透镜的光学曲面分别具有一中心轴, 所述光学曲面的中心轴与所述定位部的中心轴成同轴状态。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部上设置有一亲和层,能使异分子间的吸引 力大于同分子间的吸引力。所述疏离层由若干并排的纳米销构成。所述透镜区为一凸面或是一凹面,所述透镜则与之对应为一凸透镜或是一凹透
^Mi ο本发明提供了第二种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式镜片,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透明基 材,其一侧具有一透镜区;所述透镜区的中央具有一定位部,以及一周围部环绕着所述定位 部;所述定位部具有一中心轴;所述定位部上设置有一亲和层,所述亲和层能使异分子间 的吸引力大于同分子间的吸引力;一透镜,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材的透镜区,其一侧紧密与所 述透镜区的表面贴合,另一侧则具有一光学曲面;所述透镜的光学曲面分别具有一中心轴, 所述光学曲面的中心轴与所述定位部的中心轴成同轴状态。所述定位部上设置有一疏离层,能使异分子间的吸引力小于同分子间的吸引力。所述疏离层由若干并排的纳米销构成。所述透镜区为一凸面或是一凹面,所述透镜则与之对应为一凸透镜或是一凹透
^Mi ο本发明还提供了第三种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式镜片,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透明基材,其一侧具有至少一透镜区,其具有一中心轴;所述透明基材的每一个透镜区上设置有 一透镜,其一侧紧密与所述透镜区的表面贴合,另一侧则具有一光学曲面;所述透镜的光学 曲面分别具有一中心轴,所述光学曲面的中心轴与所述透镜区的中心轴成同轴状态。所述透镜区具有一疏离层,能使异分子间的吸引力小于同分子间的吸引力。所述透镜区具有一亲和层,能使异分子间的吸引力大于同分子间的吸引力。所述疏离层由若干并排的纳米销构成。每一个纳米销的宽度在1000纳米以下。每一个纳米销的长宽比为5 1。相邻两个纳米销间的间距在800纳米以下。本发明第四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式镜片,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透明基材,其两侧各具有一透镜区;各所述透镜区的中央具有一定位部,以及一周围部环绕着所述定位 部;所述二定位部各具有一中心轴,且所述二中心轴成同轴的状态;二透镜,分别设置于所 述透明基材的透镜区,其一侧紧密与所述透镜区的表面贴合,另一侧则具有一光学曲面;所 述二透镜的光学曲面各具有一中心轴,所述二光学曲面的中心轴与所述二定位部的中心轴 成同轴状态。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利用其上的透镜区中与树脂的亲水、疏水性质相互配 合,可以使得置入透镜区内的树脂在不施加任何外界力量的状态下自然定位至基准点,从 而达到树脂自动定位的目的。本发明可轻易地达到制作具有理想基准复合镜片的目的。在 制作时,透明基材两侧的树脂不需施加任何外界力量便能够自然达到定位的效果。这样除 了能够使得制作过程较为简化与精确之外,同时,能使生产出的复合镜片具有良好的光学 性能与尺寸精度。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透明基材的侧面剖视图;
12中,落在周围部20的树脂会因疏离层28的作用而不会沾黏在疏离层28上,而 定位部16上的亲和层24则会吸引树脂34,最后所有的树脂34均会集中在定位部16上。如图5、图6所示,接着用一模具36模压透镜区12中的树脂34。模具36具有与 预定成形的透镜曲面成互补的模压面38,模压面38具有一轴心,在模压的过程中,模压面 38的轴心与透镜区12的中心轴L成同轴的状态。接着,将透明基材10翻转,在另一侧的透镜区14中重复进行注入树脂34’与以另 一模具36’进行模压的步骤(如图7、图8所示)。待树脂固化后,即可移开模具,此时在透 明基材10两侧的透镜区12、14中会各形成一透镜40、42,每一个透镜40、42的外侧面具有 一光学曲面44、46,而二光学曲面44、46的中心轴会与二透镜区12、14的中心轴L成共轴的 状态(如图9所示)。如图10所示,为本发明另一种型态的复合式镜片2,其透明基材50的两侧具有一 凹面的透镜区52与一凸面的透镜区54,因此凹面透镜区52中所形成的透镜为凹透镜56, 而凸面透镜区54中所形成的透镜为凸透镜58,其中,两透镜区52、54与两透镜56、58具有 相同的中心轴L。另外,在图11所显示的复合式镜片3中,透明基材60的两侧均为成凸面 的透镜区62,所形成的透镜也均为凸透镜64。如图12所示,为本发明的第四种复合式镜片4,在透明基材66的一侧设置有两个 透镜区68、70,各透镜区68、70上各有一透镜72、74。透明基材66的另一侧设置有光学导 引部76,可将穿过一透镜72的光线导引至另一透镜74。图中所显示的透镜为二凸透镜,实 际上可以是双凹透镜或是一凹透镜与一凸透镜。如图13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五种复合式镜片5,其结构与第四种镜片4大致相同, 具有一透明基材76,其一侧具有两个透镜区78、80,各透镜区78、80上各有一透镜82、84。 透明基材76的另一侧设置有光学导引部86。差异在于光学导引部86为凸出的三角镜。本发明主要利用透明基材作为基础,并以其上的透镜区中与树脂的亲水、疏水性 质相互配合,可以使得置入透镜区内的树脂在不施加任何外界力量的状态下自然定位至基 准点,从而达到树脂自动定位的目的。尔后,再施加模具定型与树脂固化的程序,即可得到一具有理想基准的复合镜片。本发明可轻易地达到制作具有理想基准复合镜片的目的。在制作时,透明基材两侧的树脂不需施加任何外界力量便能够自然达到定位的效果。这样除 了能够使得制作过程较为简化与精确之外,同时,能使生产出的复合镜片具有良好的光学 性能与尺寸精度。
权利要求
一种复合式镜片,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透明基材,其一侧具有一透镜区;所述透镜区的中央具有一定位部,以及一周围部环绕着所述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具有一中心轴;所述周围部上设置有一疏离层,所述疏离层能使异分子间的吸引力小于同分子间的吸引力;一透镜,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材的透镜区,其一侧紧密与所述透镜区的表面贴合,另一侧则具有一光学曲面;所述透镜的光学曲面分别具有一中心轴,所述光学曲面的中心轴与所述定位部的中心轴成同轴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上设置有一亲和层,能使 异分子间的吸引力大于同分子间的吸引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疏离层由若干并排的纳米销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区为一凸面或是一凹面,所 述透镜则与之对应为一凸透镜或是一凹透镜。
5.一种复合式镜片,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透明基材,其一侧具有一透镜区;所述透镜区的中央具有一定位部,以及一周围部环 绕着所述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具有一中心轴;所述定位部上设置有一亲和层,所述亲和层能使异分子间的吸引力大于同分子间的吸 引力;一透镜,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材的透镜区,其一侧紧密与所述透镜区的表面贴合,另一侧 则具有一光学曲面;所述透镜的光学曲面分别具有一中心轴,所述光学曲面的中心轴与所述定位部的中心 轴成同轴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式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上设置有一疏离层,能使 异分子间的吸引力小于同分子间的吸引力。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式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疏离层由若干并排的纳米销构成。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式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区为一凸面或是一凹面,所 述透镜则与之对应为一凸透镜或是一凹透镜。
9.一种复合式镜片,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透明基材,其一侧具有至少一透镜区,其具有一中心轴;所述透明基材的每一个透镜区上设置有一透镜,其一侧紧密与所述透镜区的表面贴 合,另一侧则具有一光学曲面;所述透镜的光学曲面分别具有一中心轴,所述光学曲面的中心轴与所述透镜区的中心 轴成同轴状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式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区具有一疏离层,能使异 分子间的吸引力小于同分子间的吸引力。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式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区具有一亲和层,能使异分子间的吸引力大于同分子间的吸引力。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复合式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疏离层由若干并排的纳米销 构成。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复合式镜片,其特征在于每一个纳米销的宽度在1000纳米 以下。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复合式镜片,其特征在于每一个纳米销的长宽比为5 1。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复合式镜片,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纳米销间的间距在800 纳米以下。
16.一种复合式镜片,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透明基材,其两侧各具有一透镜区;各所述透镜区的中央具有一定位部,以及一周围 部环绕着所述定位部;所述二定位部各具有一中心轴,且所述二中心轴成同轴的状态;二透镜,分别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材的透镜区,其一侧紧密与所述透镜区的表面贴合,另 一侧则具有一光学曲面;所述二透镜的光学曲面各具有一中心轴,所述二光学曲面的中心轴与所述二定位部的 中心轴成同轴状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式镜片,其包含有一透明基材,其一侧具有一透镜区;所述透镜区的中央具有一定位部,以及一周围部环绕着所述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具有一中心轴;所述周围部上设置有一疏离层,所述疏离层能使异分子间的吸引力小于同分子间的吸引力;一透镜,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材的透镜区,其一侧紧密与所述透镜区的表面贴合,另一侧则具有一光学曲面;所述透镜的光学曲面分别具有一中心轴,所述光学曲面的中心轴与所述定位部的中心轴成同轴的状态。如此可使透镜的光学曲面的中心轴、该光学曲面的中心轴与该透镜区的中心轴成同轴状态。
文档编号G02B3/00GK101833123SQ20091011924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9日
发明者陈琼惠 申请人:王翠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