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3200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背景技术
近年来,包括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技术在内的平板显示技术 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图1绘示了现有技术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如图1所示 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块。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11、驱动电路板12及连接所 述显示基板11和所述驱动电路板12的软性电路板13 ;背光模块具有出光面21和位于所 述出光面之外的定位区22 ;显示基板11定位于出光面21上,驱动电路板12定位于所述定 位区22 ;驱动电路板12上具有多个卡合孔125,定位区上设置有多个螺丝孔225,多个卡合 孔125分别通过螺丝(未绘示)锁固在多个螺丝孔225上。显示装置的移动和运输是不可 避免的,而移动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震动会使显示基板11与背光模块之间会有相对位移。 由于驱动电路板12被紧紧的锁固在定位区22,不会与显示基板联动,所以显示基板11与驱 动电路板12之间也会有相对位移,这就对软性电路板13产生了拉扯,严重时会将软性电路 板13上的部分线路扯断,造成显示装置损坏。因此业界在积极研发具有较强耐震性的显示
直ο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强耐震性的显示装置,其包括具有出光面的背 光模块,所述背光模块具有位于所述出光面之外的定位区;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 示基板、驱动电路板及连接所述显示基板和所述驱动电路板的软性电路板;所述显示基板 定位于所述出光面上,所述驱动电路板定位于所述定位区;所述驱动电路板上具有卡合孔, 所述定位区上设置有卡合结构;所述卡合结构具有本体,所述本体的基部固定在所述定位 区;所述卡合结构具有由所述本体的侧壁向外伸出的至少两个压合臂;所述卡合结构具有 至少两个缓冲臂,所述缓冲臂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压合臂上,所述缓冲臂的第二端朝向所 述定位区并远离所述本体;所述压合臂和所述缓冲臂夹持所述卡合孔的侧缘。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背光模块具有相邻于所述出光面的第一侧面,所述定 位区位于所述第一侧面上。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背光模块具有相对于所述出光面的底面,所述定位区 位于所述底面上。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卡合结构为塑胶卡合结构。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软性电路板为覆晶薄膜(Chip On Film ;COF)。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卡合孔为长圆型卡合孔;所述卡合结构具有位于所述 本体两侧的两个压合臂,所述两个压合臂伸出方向平行于所述长圆型卡合孔的长径方向。 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软性电路板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长圆型卡合孔的长径方 向。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背光模块具有设置在所述定位区的凹槽,所述卡合结 构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显示装置包括螺栓;所述本体具有由顶部向基部的 螺孔,所述螺栓旋在所述螺孔内。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本体具有由顶部向基部的开口。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中的驱动电路板与背光模块通过卡合结构固定,卡 合结构的所述压合臂和所述缓冲臂夹持所述卡合孔的侧缘。所述缓冲臂具有一定形变空 间,所以驱动电路板可以随显示基板一起与背光模块之间相对位移。这样就减小了对软性 电路板的拉扯力,大大减少由于软性电路板上的部分线路扯断造成显示装置损坏。因此,本 发明的显示装置具有较强耐震性。

图1绘示了现有技术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2绘示了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3绘示了图2中显示装置分解状态下的局部放大图;图4绘示了图2中显示装置组合状态下的局部剖面图;图5绘示了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组合状态下的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绘示了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3绘示了图2 中显示装置分解状态下的局部放大图;图4绘示了图2中显示装置组合状态下的局部剖面 图。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包括具有出光面41的背光模块,所述背光 模块具有位于所述出光面之外的定位区42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31、驱 动电路板32及连接所述显示基板31和所述驱动电路板32的软性电路板33 ;所述显示基 板31定位于所述出光面41上,所述驱动电路板32定位于所述定位区42 ;所述驱动电路板 32上具有卡合孔325,所述定位区42上设置有卡合结构425 ;所述卡合结构425具有本体 4251,所述本体4251的基部固定在所述定位区42 ;所述卡合结构425具有由所述本体4251 的侧壁向外伸出的两个压合臂4252 ;所述卡合结构425具有两个缓冲臂4253,所述缓冲臂 4253的第一端42531固定在所述压合臂4252上,所述缓冲臂4253的第二端42532朝向所 述定位区42并远离所述本体4251 ;所述压合臂4252和所述缓冲臂4253夹持所述卡合孔 325的侧缘3251。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压合臂和缓冲臂可以有三个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区42位于相邻于所述出光面41的第一侧面43上。在 其它实施方式中,定位区可以位于相对于所述出光面41的底面45上,只要软性电路板长度 足够即可。定位区是在背光模块表面上与驱动电路板对应的一个区域,其不必需具有物理 结构上的边界。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卡合结构425为塑胶卡合结构,具有较好的形变能力。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软性电路板33例如为覆晶薄膜。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包括螺栓49 ;所述本体4251具有由顶部向基部的螺孔 42511,所述螺栓49旋在所述螺孔42511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4251具有由顶部向基部的开口 42512。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在组装时,由于开口 42512的存在,两个压合臂4252可以 相向移动并从卡合孔325伸出,使压合臂4252和缓冲臂4253夹持所述卡合孔325的侧缘 3251。螺栓49旋在所述螺孔42511内后,两个压合臂4252难以相向移动,使两个压合臂 4252不致再从卡合孔325中脱出。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螺栓49不是必需的。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开口 42512不是必需的,例如采用较有弹性的材料来制造卡合结构也 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卡合孔325为长圆型卡合孔;所述两个压合臂4252伸出方 向平行于所述长圆型卡合孔的长径方向(即图中X方向)。所述软性电路板33延伸方向 (即图中Y方向)垂直于所述长圆型卡合孔的长径方向。这是因为软性电路板33在X方 向的抗拉能力弱于在Y方向的抗拉能力,需要优先保护。当显示基板31与背光模块沿X方 向产生相对位移时,由于所述缓冲臂4253具有一定形变空间,所以驱动电路板32可以随显 示基板31 —起与背光模块之间相对位移。这样就减小了对软性电路板33在X方向的拉扯 力,大大减少由于软性电路板上的部分线路扯断造成显示装置损坏。图5绘示了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组合状态下的局部剖面图。本 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与第一种实施方式显示装置的差异在于所述背光模块具有设置在定 位区42’的凹槽46,其余元件结构相同,仍沿用在图2至图4中的标号。卡合结构425设置 于所述凹槽46内。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相比,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缓冲臂4253的第二端42532 位于凹槽46内,这能够防止驱动电路板32向本体4251的基部方向移动导致卡合孔325的 侧缘3251从缓冲臂4253的第二端42532滑脱。
权利要求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出光面的背光模块,所述背光模块具有位于所述出光面之外的定位区;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驱动电路板及连接所述显示基板和所述驱动电路板的软性电路板;所述显示基板定位于所述出光面上,所述驱动电路板定位于所述定位区;所述驱动电路板上具有卡合孔,所述定位区上设置有卡合结构;所述卡合结构具有本体,所述本体的基部固定在所述定位区;所述卡合结构具有由所述本体的侧壁向外伸出的至少两个压合臂;所述卡合结构具有至少两个缓冲臂,所述缓冲臂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压合臂上,所述缓冲臂的第二端朝向所述定位区并远离所述本体;所述压合臂和所述缓冲臂夹持所述卡合孔的侧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块具有相邻于所述出光面 的第一侧面,所述定位区位于所述第一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块具有相对于所述出光面 的底面,所述定位区位于所述底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结构为塑胶卡合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电路板为覆晶薄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孔为长圆型卡合孔;所述卡 合结构具有位于所述本体两侧的两个压合臂,所述两个压合臂伸出方向平行于所述长圆型 卡合孔的长径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电路板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 长圆型卡合孔的长径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块具有设置在所述定位区 的凹槽,所述卡合结构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栓;所述本体具有由顶部向基 部的螺孔,所述螺栓旋在所述螺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具有由顶部向基部的开口。
全文摘要
一种显示装置,涉及液晶显示装置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较强耐震性的显示装置,其包括具有出光面的背光模块,所述背光模块具有位于所述出光面之外的定位区;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驱动电路板及连接所述显示基板和所述驱动电路板的软性电路板;所述显示基板定位于所述出光面上,所述驱动电路板定位于所述定位区;所述驱动电路板上具有卡合孔,所述定位区上设置有卡合结构;所述卡合结构具有本体,所述本体的基部固定在所述定位区;所述卡合结构具有由所述本体的侧壁向外伸出的至少两个压合臂;所述卡合结构具有至少两个缓冲臂。
文档编号G02F1/13GK101907787SQ200910146698
公开日2010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4日
发明者李建功 申请人: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