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光镜片、镜头模组及具有该镜头模组的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4280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光镜片、镜头模组及具有该镜头模组的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光镜片、具有该折光镜片的镜头模组以及具有该镜头模组的成
像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成像装置的小型化、薄型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成像装置薄型化的一种手段是缩短镜头模组的长度,进而缩短成像装置的总体厚度以达到薄型化的目的。而现有的镜头模组内镜片等光学元件均是沿镜筒的中轴排列,光线自所述镜筒的一端沿直线依次穿过所述镜筒内的各光学元件到达成像面。为达到变焦及保证成像质量等目的,各光学元件间需要保持一定的间距,因此镜筒的总体长度只能缩短至一定程度,因此单纯依靠缩短镜筒长度的方式,成像装置的总体厚度仍然难以让人满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适于降低成像装置的总体厚度的折光镜片、具有该折光镜片的镜头模组以及具有该镜头模组的成像装置。一种折光镜片,包括一三棱镜、一入光透镜及一出光透镜,所述三棱镜包括一入光面、一出光面及一全反射面,所述入光透镜固定于所述入光面,所述出光透镜固定于所述出光面,所述全反射面用于将经过所述入光透镜的入射光全反射至所述出光透镜。一种镜头模组,其包括一镜筒以及设置于所述镜筒内的镜片组件。所述镜筒的侧壁开设有一用于供入射光进入且贯穿该侧壁的入光孔,所述镜片组件包括一折光镜片,所述折光镜片包括一三棱镜、一入光透镜及一出光透镜,所述三棱镜包括一入光面、一出光面及一全反射面,所述入光透镜固定于所述入光面,所述出光透镜固定于所述出光面,所述入光透镜正对所述入光孔,所述出光透镜正对所述镜筒远离所述入光孔的一端,所述全反射面用于将经过所述入光透镜的入射光全反射至所述出光透镜。一种成像装置,其包括一上述的镜头模组,所述成像装置具有一物侧表面。所述镜头模组以所述镜头模组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物侧表面平行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成像装置内。由于镜头模组通过在其镜筒侧壁开设入光孔,同时通过所述折光镜片将入射光偏折,因此所述镜头模组更适用于以长度方向与所述物侧表面平行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成像装置内。因此,所述成像装置的总体厚度可以进一步降低。


图1是本发明镜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镜头模组包括的折光镜片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具有图1的镜头模组的一种成像装置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镜头模组100
镜筒10
入光孔101
物侧端11
像侧端12
台阶13
镜片组件20
折光镜片21
三棱镜210
入光面2100
出光面2102
全反射面2104
入光透镜212
入光曲面2120
胶合面2122
出光透镜214
出光曲面2140
胶合面2142
凹槽215
第一镜片22
第二镜片23
第三镜片24
成像装置200
物侧表面20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一具体介绍。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镜头模组100的结构图,所述镜头模组100包括一个镜筒10以及多个设置于所述镜筒10内分别具有正、负光焦度的镜片组件20。所述镜筒10包括一个物侧端11以及一个与所述物侧端11相背的像侧端12。所述镜筒10的侧壁上靠近所述物侧端11开设有一个贯穿的入光孔101,所述镜筒10的内表面形成一个台阶13,所述台阶13位于所述入光孔101靠近所述像侧端12的一侧。请一并参考图2,所述镜片组件20包括一个折光镜片21。所述折光镜片21包括一个三棱镜210、一个入光透镜212及一个出光透镜214。所述三棱镜210包括一个入光面 2100、一个出光面2102及一个全反射面2104。所述入光面2100、出光面2102均为透光平面,所述全反射面2104为平面。所述入光透镜212包括一个透镜曲面2120和一个胶合面 2122,所述出光透镜214包括一个透镜曲面2140和一个胶合面2142。所述胶合面2122、 2142均为平面。所述入光透镜212的胶合面2122、出光透镜214的胶合面2142通过胶合的方法分别固定于所述三棱镜210的入光面2100及出光面2102。所述入光透镜212的垂直平分线与所述出光透镜214的垂直平分线互相垂直且分别与所述全反射面2104呈45度角。所述入光透镜212、三棱镜210、出光透镜214之间形成有一个对应于所述台阶13的凹槽215。所述折光镜片21自所述镜筒10的物侧端11装入所述镜筒10,所述镜筒10的台阶13抵靠于所述凹槽215内,所述入光透镜212正对所述入光孔101,所述出光透镜214正对所述镜筒10的像侧端1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透镜曲面2120、2140均为非球面的凸面, 因此所述折光镜片21具有正光焦度。所述镜片组件20还包括一个第一镜片22,一个第二镜片23以及一个第三镜片 24。所述第一镜片22、第二镜片23及第三镜片M自所述折光镜片21的出光透镜214向所述镜筒10的像侧端12依次排列。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镜片22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二镜片23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三镜片M具有负光焦度。当然,所述镜筒10内包括的镜片的数量及形状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中的描述,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作其他的变化。组装完成后的镜头模组100的镜筒10的物侧端11封闭。工作时,光线自所述入光孔101进入所述镜筒10内折光镜片21的入光透镜212,经过所述全反射面2104的全反射自所述出光透镜214射出,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镜片22、所述第二镜片23、所述第三镜片M 到达影像感测器(图未示)的成像面。请参阅图3,所示为具有本发明的镜头模组100的一种成像装置200的示意图。所述成像装置200包括拍摄时朝向被摄物体的一个物侧表面201。由于镜头模组100通过在其镜筒10侧壁开设入光孔101,同时通过所述折光镜片21 (见图1)将入射光偏折,因此所述镜头模组100更适用于以其长度方向与所述物侧表面201平行的方式设置与所述成像装置200内。因此,所述成像装置200的总体厚度可以进一步降低。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折光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三棱镜、一入光透镜及一出光透镜,所述三棱镜包括一入光面、一出光面及一全反射面,所述入光透镜固定于所述入光面,所述出光透镜固定于所述出光面,所述全反射面用于将经过所述入光透镜的入射光全反射至所述出光透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光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透镜、三棱镜、出光透镜之间形成有一凹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光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反射面为平面,所述入光透镜的垂直平分线与所述出光透镜的垂直平分线互相垂直且分别与所述全反射面呈45度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光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透镜包括一透镜曲面,所述出光透镜包括一透镜曲面,所述入光透镜的透镜曲面与所述出光透镜的透镜曲面均为非球面的凸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光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透镜包括一胶合面,所述出光透镜包括一胶合面,所述入光透镜的胶合面通过胶合方式固定于所述三棱镜的入光面,所述出光透镜的胶合面通过胶合方式固定于所述三棱镜的出光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光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透镜的胶合面、所述出光透镜的胶合面、以及所述三棱镜的入光面、出光面均为平面。
7.一种镜头模组,其包括一镜筒以及设置于所述镜筒内的镜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的侧壁开设有一用于供入射光进入且贯穿该侧壁的入光孔,所述镜片组件包括一折光镜片,所述折光镜片包括一三棱镜、一入光透镜及一出光透镜,所述三棱镜包括一入光面、一出光面及一全反射面,所述入光透镜固定于所述入光面,所述出光透镜固定于所述出光面,所述入光透镜正对所述入光孔,所述出光透镜正对所述镜筒远离所述入光孔的一端, 所述全反射面用于将经过所述入光透镜的入射光全反射至所述出光透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包括一物侧端以及一与所述物侧端相背的像侧端,所述入光孔靠近所述镜筒的物侧端,所述镜筒的内表面形成一台阶, 所述台阶位于所述入光孔靠近所述像侧端的一侧,所述入光透镜、三棱镜、出光透镜之间形成有一对应于所述台阶的凹槽,所述台阶抵靠于所述凹槽内。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反射面为平面,所述入光透镜的垂直平分线与所述出光透镜的垂直平分线互相垂直且分别与所述全反射面呈45度角。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透镜包括一透镜曲面,所述出光透镜包括一透镜曲面,所述入光透镜的透镜曲面与所述出光透镜的透镜曲面均为非球面的凸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透镜包括一胶合面,所述出光透镜包括一胶合面,所述入光透镜的胶合面通过胶合方式固定于所述三棱镜的入光面, 所述出光透镜的胶合面通过胶合方式固定于所述三棱镜的出光面。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透镜的胶合面、所述出光透镜的胶合面、以及所述三棱镜的入光面、出光面均为平面。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组件还包括一第一镜片,一第二镜片以及一第三镜片,所述第一镜片、第二镜片及第三镜片自所述出光面向所述镜筒的像侧端依次排列。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二镜片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三镜片具有负光焦度。
15.一种成像装置,其包括一个如权利要求7-14任一项所述的镜头模组,所述成像装置具有一个物侧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模组以所述镜头模组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物侧表面平行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成像装置内。
全文摘要
一种镜头模组包括一个镜筒以及设置于镜筒内的镜片组件。镜筒的侧壁开设有一个用于供入射光进入且贯穿该侧壁的入光孔,所述镜片组件包括一个折光镜片。折光镜片包括一个三棱镜、一个入光透镜及一个出光透镜。三棱镜包括一个入光面、一个出光面及一个全反射面。入光透镜固定于入光面,出光透镜固定于出光面。入光透镜正对入光孔,出光透镜正对镜筒远离入光孔的一端,所述反射面用于将经过入光透镜的入射光全反射至出光透镜。由于镜头模组通过在其镜筒侧壁开设入光孔,同时通过折光镜片将入射光偏折,因此所述镜头模组更适用于以长度方向与成像装置物侧表面平行的方式设置与所述成像装置内。因此,所述成像装置的总体厚度可以进一步降低。
文档编号G02B13/18GK102243349SQ201010168448
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0日
发明者赖正益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