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lc型单件式光纤转接器的方法

文档序号:2755904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造lc型单件式光纤转接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LC型单件式光纤转接器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在组装LC 型单件式光纤转接器上更形简易,以较为简易的制造方法制造出该LC型单件式光纤转接器,
背景技术
光纤已使得通讯产生革命性的变革。当光纤的使用增加后,能够重复地对接光纤已经越来越重要。若要两根光纤连接在一起,可使用例如光纤连接器与光纤转接器来达成。 光纤连接器通常设在光纤的两端,可插入光纤转接器的开口中。光纤转接器具有两个开口, 每个开口各与一个光纤连接器连接。现有习知的LC型光纤转接是包含两个相同的部分,每一部分是由矩形的壳体所组成,每一端上并有一凸缘。在光纤转接器每一部分的内部设有半个内壳体。内壳体具有一圆柱体,并由圆柱体中间部分向外延伸有一凸缘。每个半个转接器在其内部有一脊部,使得内部的壳体能够通过靠近在凸缘的开口放置在转接器内。一旦内壳体放入每个半个转接器内,借由超声波熔接每个半个转接器上的凸缘而将转接器熔接在一起。上述的设计具有如下的问题当转接器固定的时候,插入转接器的连接器上的光纤引线通常会很自然地弯曲。在此情况下,相关的应力会使得两个相同部分的转接器在一段时间后分开。对此问题现有习知的解决方式,是使用金属的转接器以增强对这些应力的抵抗。然而,相较于塑胶制成的转接器,金属制成的转接器其材料成本与铸造成本较高。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较为简易的制造方法制造LC型单件式光纤转接器,使得该LC 型单件式光纤转接器具有较少的组件,进而在组装上较为简易,以解决现有习知技术所面临的瓶颈,是目前所要解决的一项议题。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光纤转接器在方法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制造LC型单件式光纤转接器的方法,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光纤转接器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制造LC 型单件式光纤转接器的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用较少的组件组装,在方法上较为简易,借此可避免现有习知技术相关的问题,即应力使得两个相同部分的半部在一段时间后会分开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制造LC型单件式光纤转接器的方法,其中包括提供一本体(main body),该本体具有一轴向空腔(axial cavity),该轴向空腔是由一顶部侧壁(top side-wall)、一底部侧壁(bottom side-wall)、一右侧侧壁(right side-wall)与一左侧侧壁(left side-wall) 所定义而成;经由一分隔壁(compartment wall)区隔该轴向空腔为二半部(half),该分隔壁是平行在该右侧侧壁与该左侧侧壁,且与该顶部侧壁与该底部侧壁相连接,并具有一表面(surface);经由顶部侧壁、底部侧壁、分隔壁与右侧侧壁形成轴向空腔的该一半部, 即一右轴向空腔(right axial cavity),其中,一第一右开口 (first right opening)与一第二右开口(second right opening)分别形成在该右轴向空腔的二端(end);经由顶部侧壁、底部侧壁、分隔壁与左侧侧壁形成轴向空腔的该一半部,即一左轴向空腔(left axial cavity),其中,一第一左开口 (first left opening)与一第二左开口 (second left opening)分别形成在该左轴向空腔的二端(end);在本体的外部(exterior)形成一对突耳(tab),其中,该一突耳位在右侧侧壁,该另一突耳位在左侧侧壁;在本体的轴向空腔的底部侧壁的一内表面上形成一对平行脊部(parallel ridge),以定义一沟槽(groove),其中,该对平行脊部与该沟槽垂直在底部侧壁,并将分隔壁分为二半部,该沟槽位在第一右开口与第二右开口的中间与第一左开口与第二左开口的中间处;在右侧侧壁与左侧侧壁上分别形成一沟槽,其中,该二沟槽与平行脊部定义的沟槽是共线性的(collinear);形成四对突起(protrusion),其中,该第一对突起是邻近在该右侧侧壁与该底部侧壁交接处的第一右开口处与该分隔壁和底部侧壁交接处,该第二对突起是邻近在该左侧侧壁与该底部侧壁交接处的第一左开口(left opening)处与该分隔壁和底部侧壁交接处,该第三对突起是邻近在该右侧侧壁与该底部侧壁交接处的第二右开口(left opening)处与该分隔壁和底部侧壁交接处,及该第四对突起是邻近在该左侧侧壁与该底部侧壁交接处的第二左开口处与该分隔壁和底部侧壁交接处;在顶部侧壁上形成一开口,其中,该开口的位置是相对在该二突耳;提供二部分内壳体,该部分内壳体可经由该开口插入该本体的该轴向空腔,其中,该部分内壳体是对等的,每一该部分内壳体包括至少二中空圆柱体(hollow cylinder),一凸缘形成在圆柱体同侧的二端,组合内壳体的该二凸缘后,其二凸缘加起来的厚度等在二沟槽的总宽度;提供二衬套(sleeve),其中,每一部分内壳体的二圆柱体在本体中是同轴的 (coaxial),因此定义出此二圆柱形体,以分别容置该二中空衬套;将二部分内壳体组合; 经由部分内壳体的凸缘与共轴的二沟槽对位(aligning),以将组合的二部分内壳体置入本体中;及将一盖子组合在本体的开口,其中,该盖子包括一底平面,分隔壁的该表面与该底平面相互牢固固定。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制造LC型单件式光纤转接器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本体是以一塑胶射出成型工艺制成。前述的制造LC型单件式光纤转接器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在该突耳与该顶部侧壁交接处及该突耳与顶部侧壁交接处分别在突耳上形成一凹口,其中,该二凹口与该二沟槽是共线性的。前述的制造LC型单件式光纤转接器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开口是以一射出成型工艺制成。前述的制造LC型单件式光纤转接器的方法,其中所述的二部分内壳体是以一塑胶射出成型工艺制成。前述的制造LC型单件式光纤转接器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凸缘是一长方体。前述的制造LC型单件式光纤转接器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盖子具有二肋,该二肋是嵌入该二凹口。
前述的制造LC型单件式光纤转接器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盖子与该本体的该开口的组合是采用超声波焊接技术。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可知,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造LC型单件式光纤转接器的方法,使得该LC型单件式光纤转接器具有较少的组件,进而在组装上提供较为简易的程序,而解决现有习知技术所面临的瓶颈。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 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一现有习知的LC型光纤转接器;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制造LC型单件式光纤转接器的方法的光纤转接器的一本体的一立体图;图3是本发明的该制造LC型单件式光纤转接器的方法的光纤转接器的一分解图;图4是本发明的制造LC型单件式光纤转接器的方法的光纤转接器的一立体图,其中,二内壳体已组装该本体内 ’及
图5是本发明的制造LC型单件式光纤转接器的方法的一
100 现有习知的LC型光纤连接器110 壳体
111:开口 120:闩子121 突起
125 枢纽 1 突耳130 盖体 140:套管 150:中心轴线 200 双工型光纤转接器 201 突耳202 突耳
205:本体 207a:第一右开口208a:第二右开口 207b:第一左开口 208b:第二左开口
流程图。
211 底部侧壁 214 分隔壁 236 脊部 2391 凹口 300 盖板 410 部分内般体 440 圆柱体
212 右侧侧壁 2141 表面 238 沟槽 250 接取开口 3001 肋
420 部分内般体 450 凸缘
210 顶部侧壁 213 左侧侧壁 235 脊部 239 沟槽 262 突起 3002 底平面
500 衬套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制造LC型单件式光纤转接器的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
、方法、步骤、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所示,是一现有习知的LC型光纤转接器。该LC型光纤连接器100大致具有矩形外型,其截面为正方形。连接器100的外表面上设有一具弹性的闩子120,闩子120与连接器100的外壳体形成一体,其底部具有一个会活动的枢纽125,可让突耳(tab) 126垂直连接器的中心轴线150-150上下运动。另外,一套管(ferrule) 140则由一两件式组合物的开口 111伸出,该两件式组合物包含一壳体110及一盖体130,两者是以超声波熔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该两件式组合物的内部还包含一弹簧(图未示),可让套管140穿过开口 111前后来回运动。闩子120包括一对突起121,位于突耳126的相对两侧。参阅图2至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双工型光纤转接器200包含一个一体形成模造的本体205及一盖板300。在较佳实施例中,本体205是由顶部侧壁210、底部侧壁211、右侧侧壁212及左侧侧壁213所围绕界定。本体205内部具有轴向的空腔,由平行于右侧侧壁212与左侧侧壁213、且与顶部侧壁210及底部侧壁211相连的一分隔壁214分隔为两部分。由顶部侧壁210,底部侧壁211、分隔壁214与右侧侧壁212所界定的为右轴向空腔,在轴向方向具有两相对的一第一右开口 207a与一第二右开口 208a;而由顶部侧壁210、底部侧壁211、分隔壁214与左侧侧壁213所界定的为左轴向空腔,在轴向方向具有两相对的一第一左开口 207b与一第二左开口 208b。本体外部设有一对突耳201与202。一突耳202位于右侧侧壁212上,另一突耳 201位于左侧侧壁213上。突耳201与202是用在将转接器100固定在一表面上。本体205 的空腔的内部包含一对脊部235与236,位于底部侧壁211的内表面上,其穿过分隔壁214 将分为两部分,且大体上垂直于本体205的轴向空腔。平行的脊部235与236界定一沟槽238,其垂直于本体205的轴向空腔。沟槽238 位于第一开口 207a、207b与第二开口 208^20 之间的中问位置处。沟槽238的宽度相等于内般体的两个部分内般体410与420的凸缘450结合后的厚度。每个右侧侧壁212与左侧侧壁213均具有沟槽239,其与沟槽238成一直线。位于第一右开口 207a的右侧侧壁212与底部侧壁211的连接处以及分隔壁214 与底部侧壁211的连接处,分别设有一段突起沈2 ;而位于第一左开口 207b的左侧侧壁213 与底部侧壁211的连接处以及分隔壁214与底部侧壁211的连接处,亦分别设有一段突起 262.同样地,位于第二右开口 208a的右侧侧壁212与底部侧壁211的连接处以及分隔壁 214与底部侧壁211的连接处,分别设有一段突起沈2 ;而位于第二左开口 208b的左侧侧壁 213与底部侧壁211的连接处以及分隔壁214与底部侧壁211的连接处,亦分别设有一段突起 262。一接取开口 250位于顶部侧壁210上,可允许两个部分内壳体410与420置入本体205的轴向空腔内,亦可允许射出成型的方式形成本体205。两个部分内壳体410与420是相同的,并以射出成型的方式以塑胶形成。每个部分的内壳体包括两中空的圆柱体440,在圆柱体440的一端则设有大致呈矩形的一凸缘450。 两个部分内壳体410、420是借由各自的凸缘450连接在一起,以便界定出两共同的圆柱体。 两凸缘450的总厚度是相等于沟槽238与239的宽度。要放置内壳体410与420的组合体在本体205内时,是将一部分的内壳体410的凸缘450滑入本体205的沟槽238与239内, 而另一部分的内壳体420也以相同的方式放入本体205内。两个部分的内壳体410与420的圆柱体440在本体205内是共轴,并界定出两共同的圆柱体。圆柱形的衬套(sleeve) 500位于共同圆柱体内。盖板300则是覆盖接取口 250, 并可以超声波熔接的方式固定在本体205上。
请参阅图5所示,是本发明的一种制造LC型单件式光纤转接器的方法的流程图。 该方法包括提供一本体(main body) 205,该本体具有一轴向空腔(axial cavity),该轴向空腔是由一顶部顶部侧壁(top side-wall) 210、一底部底部侧壁(bottom side-wall) 211、一右侧侧壁(right side-wall) 212与一左侧侧壁(left side-wall) 213所定义而成,其中, 该本体205是以一塑胶射出成型工艺制成;经由一分隔壁(compartment wall) 214区隔该轴向空腔为二半部(half),该分隔壁214是平行于该右侧侧壁212与该左侧侧壁213,且与该顶部侧壁210与该底部侧壁211 相连接,并具有一表面(surface) 2141 ;经由顶部侧壁210、底部侧壁211、分隔壁214与右侧侧壁212形成轴向空腔的该一半部,即一右轴向空腔(right axial cavity),其中,一第一右开口(first right opening) 207a与一第二右开口(second right opening) 208a分别形成于该右轴向空腔的二端(end);经由顶部侧壁210、底部侧壁211、分隔壁214与左侧侧壁213形成轴向空腔的该一半部,即一左轴向空腔(left axial cayity),其中,一第一左开口(first left opening) 207b与一第二左开口(second left opening) 208b分别形成于该左轴向空腔的二端(end);在本体205的外部(exterior)形成一对突耳(tab) 201,202,其中,该一突耳202 位于右侧侧壁212,该另一突耳201位于左侧侧壁213 ;在该突耳201与该顶部侧壁210交接处及该突耳202与顶部侧壁210交接处分别在突耳201,202上形成一凹口(indentation) 2391,其中,该二凹口 2391与该二沟槽239是共线性的;在本体205的轴向空腔的底部侧壁211的一内表面上形成一对平行脊部 (parallel ridge) 235,236,以定义一沟槽(groove) 238,其中,该对平行脊部235,236与该沟槽238垂直于底部侧壁211,并将分隔壁214分为二半部,该沟槽238位于第一右开口 207a与第二右开口 208a的中间与第一左开口 207b与第二左开口 208b的中间处;在右侧侧壁212与左侧侧壁213上分别形成一沟槽239,其中,该二沟槽239与平行脊部235,236定义的沟槽238是共线性的(collinear);形成四对突起(protrusion)沈2,其中,该第一对突起262邻近于该右侧侧壁212 与该底部侧壁211交接处的第一右开口 207a处与该分隔壁214和底部侧壁211交接处, 该第二对突起262邻近于该左侧侧壁213与该底部侧壁211交接处的第一左开口(left opening) 207b处与该分隔壁214和底部侧壁211交接处,该第三对突起262邻近于该右侧侧壁212与该底部侧壁211交接处的第二右开口(left opening) 208a处与该分隔壁214 和底部侧壁211交接处,及该第四对突起262邻近于该左侧侧壁213与该底部侧壁211交接处的第二左开口 208b处与该分隔壁214和底部侧壁211交接处;在顶部侧壁210上形成一开口 250,其中,该开口 250的位置相对在该二突耳201, 202,且是以一射出成型工艺制成;提供二部分内壳体410,420,该部分内壳体410,420可经由该开口 250插入该本体 205的该轴向空腔,其中,该部分内壳体410,420是对等的,且是以一塑胶射出成型工艺制成,每一该部分内壳体410/420包括至少二中空圆柱体(hollow cylinder) 440,一凸缘450 形成于圆柱体440同侧的二端且是一长方体,组合内壳体410,420的该二凸缘后,其二凸缘加起来的厚度等于二沟槽238,239的总宽度;提供二衬套(sleeve)500,其中,每一部分内壳体410,420的二圆柱体440在本体 205中是同轴的(coaxial),因此定义出此二圆柱形体,以分别容置该二中空衬套500 ;将二部分内壳体410,420组合;经由部分内壳体410的凸缘450与共轴的二沟槽238,239对位(aligning),以将组合的二部分内壳体410,420置入本体205中;及将一盖子300经由超声波焊接技术组合于本体205的开口 250,其中,该盖子300 包括二肋(rib) 3001及一底平面3002,该二肋(rib) 3001是嵌入该二凹口 2391,且分隔壁 214的该表面2141与该底平面3002相互牢固固定,如图4所示。使用光纤转接器200时,将连接器100从第一右开口 207a推入本体205内,此时位于闩子120的突耳126的两相对侧上的突起121会因突起沈2的作用偏斜向下,连接器 100的套管140则会穿入转接器200的衬套500内。当突起121通过突起262后,由于未受到其限制,突起121会因为自身的弹力而向上弹起,而使得突起121位于突起沈2的后方, 防止连接器100向后拉出。另一个连接器100亦是以同样的方式插入本体205的第二右开口 208a内,使其套管140穿入衬套500的另一端,与另一端连接器100的套管140相接触, 达到对接的目的。同样地,连接器100亦可插入本体205的第一左开口 207b与第二左开口 208b内,达到对接的目的。本发明的光纤转接器还可设计成可对接四对(八个)光纤连接器(图未示),亦即本体内的轴向空腔被三个彼此相互平行的分隔壁分隔为四部分,八个光纤连接器可插入被四个分隔壁所分隔的轴向空腔的两轴向端的开口内形成对接。由于此部分的光纤转接器的其他结构与光纤转接器200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叙述。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制造LC型单件式光纤转接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提供一本体,该本体具有一轴向空腔,该轴向空腔是由一顶部侧壁、一底部侧壁、一右侧侧壁与一左侧侧壁所定义而成;经由一分隔壁区隔该轴向空腔为二半部,该分隔壁是平行于该右侧侧壁与该左侧侧壁,且与该顶部侧壁与该底部侧壁相连接,并具有一表面;经由顶部侧壁、底部侧壁、分隔壁与右侧侧壁形成轴向空腔的该一半部,即一右轴向空腔,其中,一第一右开口与一第二右开口分别形成于该右轴向空腔的二端;经由顶部侧壁、底部侧壁、分隔壁与左侧侧壁形成轴向空腔的该一半部,即一左轴向空腔,其中,一第一左开口与一第二左开口分别形成于该左轴向空腔的二端;在本体外部形成一对突耳,其中,该一突耳位于右侧侧壁,该另一突耳位于左侧侧壁; 在本体的轴向空腔的底部侧壁的一内表面上形成一对平行脊部,以定义一沟槽,其中, 该对平行脊部与该沟槽垂直于底部侧壁,并将分隔壁分为二半部,该沟槽位于第一右开口与第二右开口中间与第一左开口与第二左开口的中间处;在右侧侧壁与左侧侧壁上分别形成一沟槽,其中,该二沟槽与平行脊部定义的沟槽是共线性的;形成四对突起,其中,该第一对突起是邻近于该右侧侧壁与该底部侧壁交接处的第一右开口处与该分隔壁和底部侧壁交接处,该第二对突起是邻近于该左侧侧壁与该底部侧壁交接处的第一左开口处与该分隔壁和底部侧壁交接处,该第三对突起是邻近于该右侧侧壁与该底部侧壁交接处的第二右开口处与该分隔壁和底部侧壁交接处,及该第四对突起是邻近于该左侧侧壁与该底部侧壁交接处的第二左开口处与该分隔壁和底部侧壁交接处; 在顶部侧壁上形成一开口,其中,该开口的位置是相对于该二突耳; 提供二部分内壳体,该部分内壳体可经由该开口插入该本体的该轴向空腔,其中,该部分内壳体是对等的,每一该部分内壳体包括至少二中空圆柱体,一凸缘形成于圆柱体同侧的二端,组合内壳体的该二凸缘后,其二凸缘加起来的厚度等于二沟槽的总宽度;提供二衬套,其中,每一部分内壳体的二圆柱体在本体中是同轴的,因此定义出此二圆柱形体,以分别容置该二中空衬套; 将二部分内壳体组合;经由部分内壳体的凸缘与共轴的二沟槽对位,以将组合的二部分内壳体置入本体中;及将一盖子组合于本体开口,其中,该盖子包括一底平面,分隔壁的该表面与该底平面相互牢固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LC型单件式光纤转接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本体是以一塑胶射出成型工艺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LC型单件式光纤转接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 在该突耳与该顶部侧壁交接处及该突耳与顶部侧壁交接处分别在突耳上形成一凹口,其中,该二凹口与该二沟槽是共线性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LC型单件式光纤转接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开口是以一射出成型工艺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LC型单件式光纤转接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二部分内壳体是以一塑胶射出成型工艺制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LC型单件式光纤转接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凸缘是一长方体。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LC型单件式光纤转接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盖子具有二肋,该二肋是嵌入该二凹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LC型单件式光纤转接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盖子与该本体的该开口组合是采用超声波焊接技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制造LC型单件式光纤转接器的方法,其步骤包括一本体,一轴向空腔,经由一分隔壁区隔该轴向空腔为二半部,经由顶部侧壁、底部侧壁、分隔壁与右侧侧壁形成轴向空腔的该一半部,经由顶部侧壁、底部侧壁、分隔壁与左侧侧壁形成轴向空腔的该一半部,在本体外部形成一对突耳,在本体轴向空腔的底部侧壁一内表面上形成一对平行脊部,在右侧侧壁与左侧侧壁上分别形成一沟槽,形成四对突起,在顶部侧壁上形成一开口,提供二部分内壳体,提供二衬套,将二部分内壳体组合;经由部分内壳体的凸缘与共轴的二沟槽对位,及将一盖子组合于本体的开口,该盖子包括一底平面,分隔壁的该表面与该底平面相互牢固固定。
文档编号G02B6/38GK102338910SQ20101023609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2日
发明者林依恩, 间宫智之 申请人:扇港元器件有限公司, 普泰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