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投影播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2423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媒体投影播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创作是有关一种多媒体投影播放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一般的投影方式分前投影和背投影二种,用这二种方法作来投影时,我 们知道当单台投影机要投射出一个大的影像画面时,由于投影距离和投影影像成正比的关 系,必须使投影机和投影幕之间有较大的距离才能实现,前投影时不仅需要前方有较大空 间距离外,因为投影机设在投影幕之前方,构成影像的光系从投影幕的前方照射到投影幕 上,观众亦从投影幕前观赏影像,对于主讲人而言,因为系正对着投射出来的影像光,光害 于焉产生。背投影时虽无光害的问题,但必需在投影幕的后方形成足够的空间。而无论是 前投影、背投影,距离越长,光衰均越大,故亮度不足也成了两者共同的问题。因此有利用短 焦投影来克服距离上的限制,也有利用光学反射的效应做成单台背投影电视。目前市场上有利用多台投影机作影像融合,来减少投影距离及增加亮度,但是其 每台投影机与投影幕之间,仍需要有相当的距离,而距离无法减少的结果,仍然不能使影像 面积达到最大化,同时使投影机和投影幕之间的投影距离尽可能为最小。

实用新型内容本创作即旨在提供一种多媒体投影播放装置,其具有多数台影像投影机,一影像 边缘无缝融合器,以及多数反射镜组;利用影像边缘无缝融合器(Edge BlendingApparatus For Video Signals)配合光学反射的效应,使多台背投影机投射出来的影像面积达到最大 化,同时达到使投影机和投影幕之间的投影距离尽可能为最小。依本创作之此种多媒体投影播放装置,其中所述之影像边缘无缝融合器系先接收 影像信号,再将影像信号输出至多数台投影机,再由多数台投影机将影像信号输出至多数 组反射镜;反射镜组可以为一次反射镜或两次反射镜,若为两次反射镜,其一次反射镜和两 次反射镜俩俩形成一个反射角度;当投影机投出的影像经过一次反射镜反射后,其影像再 被投射到两次反射镜上,再经过两次反射镜的反射,最后影像乃投射到实际上所看到的投 影幕上,而此经二次反射所投射于投影幕上的集合影像,已将多数台投影机所投射出来的 影像集合成为最大化。依本创作之多媒体投影播放装置,其投影幕可设置成横向IXN个或者纵向MXl 个单行或单列,经反射镜反射的影像组合。如此便可以最后投射出横向IXN个或是纵向 MX 1个无缝融合影像,此为本创作之另一目的。依本创作之多媒体投影播放装置,其投影幕也可把横向IXN个或者纵向MXl个 单行或单列,经过反射镜反射的影像组合,得到经放大的横向纵向NXM个单独影像的组 合,如此最后可以投射出矩阵NXM个影像所结合而成的单一无缝放大影像,此为本创作之 又一目的。依本创作之此种多媒体投影播放装置,其影像系从投影幕的背后投射到投影幕,因此,在投影幕前方观赏影像的观众与利用影像演讲的主讲人不会受到光害的影响,此更 为本创作之另一目的。依本创作之此种多媒体投影播放装置,其观众所欣赏的影像系由多数台投影机所 投射出来之影像经一次或两次反射所组成之无缝放大影像,其投影机与投影幕之间的距离 可以尽可能为最小,影像即不会有因投影距离长,亮度减低的情形,此为本创作之再一目 的。

图1为本创作之多媒体投影播放装置的架构示意图。图2为本创作之多媒体投影播放装置的一实施例立体状态图。图3为本创作之多媒体投影播放装置之投影机配置与投射影像实施状态图。图4为本创作之多媒体投影播放装置之另一实施例影像成像示意图。图5为本创作之多媒体投影播放装置与习见影像成像之作用比较图。图6为本创作之多媒体投影播放装置之又一实施例配置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700:影像融合器100、200、300、400 投影机10、20、30、40 反射镜组500 投影幕600:机架101、201、301、401 —次反射镜组102、202、302、402 二次反射镜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创作之此种多媒体投影播放装置,主要包括有一影像边缘无缝融 合器(Edge Blending Apparatus For Video Signals) 700 ;多数台投影机 100、200、300、 400 ;多数组反射镜10、20、30、40,以及一投影幕500。其中,影像边缘无缝融合器700系用 以接收影像信号S后,再将影像信号分别输出至投影机100、200、300、400 ;投影机100、200、 300,400则分别将影像投射到反射镜组10、20、30、40分别做一次或两次的反射;而经反射 后的影像,最后投射在投影幕500上,以供人们于投影幕前观赏。再配合图2所示,影像边缘无缝融合器(Edge Blending Apparatus For VideoSignals)700,投影机 100、200、300、400,反射镜组 10 (101、102)、20 (201、202)、 30 (301、302)、40 (401、402),投影幕500均装设于一机架600上。其中,每一组作两次反射 之反射镜10、20、30、40均分别具有两个反射镜单元101,102 ;201, 202 ;301, 302 ;401,402 ; 其中,一反射镜单元101、201、301、401位于投影机100、200、300、400的前方,以便将投影机 100、200、300、400投射出来的影像作一次反射,称为一次反射镜单元101、201、301、401 ’另 一反射镜单元102、202、302、402,较佳的系分别位于投影机100、200、300、400上方,可接受 一次反射镜单元101、201、301、401所反射影像,同时将一次反射镜单元101、201、301、401 所反射影像作二次反射,而此二次反射之影像系到达投影幕500,且不受到阻挡的状态,其称为二次反射镜单元102、202、302、402 ;而为了可校正投影误差,一次反射镜单元101、 201、301、401,二次反射镜单元102、202、302、402,甚至投影机100、200、300、400,均可作成 可调式。在此种情形,若去除一次反射镜单元101、201、301、401而仅使用二次反射镜单元 102、202、302、402作一次反射时,乃如图6所示,亦有减少投影机和投影幕间的投影距离之功能。如图3所示,本创作之此种多媒体投影播放装置,可以将投影机及反射镜组配置 成为仅只水平方向有M组投影机及反射镜组100M、200M、300M、400M之状态;也可以将投影 机及反射镜组配置成为仅只垂直方向有N组投影机及反射镜组100N、200N、300N的状态。 更可以将投影机及反射镜组配置成为水平方向有M组投影机及反射镜组100M、200M、300M、 400M,同时垂直方向有N组投影机及反射镜组100N、200N、300N的状态。在当投影机及反射 镜组配置成为仅只水平方向有M组投影机及反射镜组之状态时,其配置乃如图3之(A)图 所示,而其影像系呈图3之(C)图中的单一横向长条形M。若当投影机及反射镜组配置成为 仅只垂直方向有N组投影机及反射镜组之状态时,其配置乃如图3之(B)图所示,而其影像 系呈图3之(C)图中的单一纵向长条形N。而若当投影机及反射镜组配置成为水平方向有 M组投影机及反射镜组之状态,而垂直方向有N组投影机及反射镜组之状态时,其配置产生 的影像即是图3之(C)图所示之MXN矩阵图。创作之效果比较例1请参考图4与图5之㈧图所示,若要得到高度(h)为229公分,宽度(w)为305 公分的影像,以单一投影机(采用一般长度为43公分的投影机)投影时,投影幕到投影机 镜头的距离(dl)需要达到243公分,投影幕到投影机后端的距离(d2)需要达到286公分。 因此,需要286公分X229公分X305公分的空间,同时,因为投影机到投影幕的距离较大, 导致影像光度的减弱,造成投影效果不佳。比较例2请参考图4与图5之⑶图所示,若同样要得到高度(h)为229公分,宽度(w)为 305公分的影像,以四部2X2上下排列的投影机(仍采用一般长度为43公分的投影机) 直接投影时,可看出单一投影机的投影宽度(w)为168公分,单一投影高度(hi)为126公 分,两个影像的水平融接宽度(《O)为31公分,垂直融接宽度(wp)为23分分;投影幕到投 影机镜头的距离(d3)需要达到131公分,投影幕到投影机后端的距离(d4)需要达到174 公分。其距离与比较例1相较,虽有改进,但是投影所需空间仍然要达到174公分X229公 分X 305公分才可。实施例1请参考图4与图5之(C)图所示,若同样要得到高度(h)为229公分,宽度(w)为 305公分的影像,以四部2X2上下排列,并配置有一次与二次反射镜组(复如图2所示)之 本创作多媒体投影播放装置投影时,投影幕到投影机后端的距离为88公分,而投影幕到二 次反射镜末端之距离仅为85公分,其投影距离大为减少,所需空间仅为比较例1的三分之 一不到,而为比较例2的二分之一不到。实施例2请参考图4与图5之⑶图所示,若同样要得到高度(h)为229公分,宽度(w)为 305公分的影像,以四部2X2上下排列,仅配置有二次反射镜组之本创作多媒体投影播放装置投影时,投影幕到投影机后端的距离为100公分,而投影幕到二次反射镜末端之距离 为91公分,其投影距离同样可大为减少,所需空间仅为比较例1之2. 8分之一,而为比较例 2之1.7分之一。综合上所述,本创作之多媒体投影播放装置,利用影像边缘无缝融合器 (EdgeBlending Apparatus For Video Signals)和一次或二次反射镜组的巧妙结合,确 实具以前所未有之创新构造,其既未见于任何刊物,且市面上亦未见有任何类似的产品,是 以,其具有新颖性应无疑虑。另外,本创作所具有之独特特征以及功能远非习用所可比拟, 所以其确实比习用更具有进步性,而符合专利法有关新型专利之申请要件之规定,乃依法 提起专利申请。以上所述,仅为本创作较佳具体实施例,惟本创作之装置及其方法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该项技艺者在本创作领域内,可轻易思及之变化或修饰,皆可涵盖在以下本案之 专利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多媒体投影播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影像边缘无缝融合器,多数台投影 机,多数个以一次反射镜单元和二次反射镜单元构成的反射镜组,以及一投影幕,其中一次 反射镜设在投影机镜头之前方,二次反射镜设在投影机之上方;投影机所投射出的影像系 经过一次反射镜之反射后,影像被投射到二次反射镜上,复经过二次反射镜之反射投影效 应而被再次放大,最后投射到实际上观看的投影幕上,并利用影像边缘无缝融合器,使放大 后的影像成为边缘无缝融合的影像,达到使投射出来的影像面积达到最大化,而投影机和 投影幕之间的投影距离尽可能为最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媒体投影播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反射镜组仅为二次反 射镜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媒体投影播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之投影机与反 射镜组系设置成单排横向多数组之排列。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媒体投影播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之投影机及反射镜 组系设置成单列纵向多数组之排列。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媒体投影播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之投影机与反 射镜组系设置成多行横向多数组与多列纵向多数组之排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媒体投影播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横向多数组配置 与纵向多数列配置之投影机与反射镜镜系成为矩阵排列。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媒体投影播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影像边缘无缝 融合器,投影机,反射镜组,投影幕均设于一机架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媒体投影播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反射镜组之反射镜单 元与投影机均分别为可调整或不可调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媒体投影播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是种多媒体投影播放装置具有一影像边缘无缝融合器(Edge Blending Apparatus For Video Signals)、多数部投影机、多数组反射镜、一投影幕,其利用光学投影的效应,将多台投影机投射出来的影像,经过复数组反射镜之反射处理,使投射于投影幕的影像面积达到最大化,同时达到使投影机和投影幕之间的投影距离尽可能为最小。
文档编号G03B21/28GK201788350SQ20102050319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3日
发明者叶洋志 申请人:叶洋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