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装置以及内窥镜装置用连接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9169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窥镜装置以及内窥镜装置用连接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窥镜装置以及内窥镜装置用连接单元。
背景技术
以往,内窥镜装置不仅在医疗领域,而且在工业领域中也被广泛利用。例如,工业领域的内窥镜装置用于飞机引擎内的叶片的检修等。内窥镜装置具有插入部,该插入部的前端部设置有摄像元件。用户能够使设置于插入部的前端部的摄像元件接近被摄体附近,将通过该摄像元件拍摄到的图像显示在监视器。另外,内窥镜装置不仅将通过设置于插入部的前端部的摄像元件进行拍摄所获得的被摄体的图像显示在监视器,而且还能够将该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装置。例如,如日本特开2009-6118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存在如下的内窥镜装置能够 在装置主体安装存储卡等存储介质,用户能够将拍摄到的图像数据记录在作为外部存储器的存储介质。然而,图像数据一般包含机密信息的情况多,但是会担心用户在使用内窥镜装置检查了对象物之后忘记消除记录在外部存储器的图像数据。因此,希望出现能够提高内窥镜装置的内置存储器的图像数据的安全性的内窥镜装置以及内窥镜装置用连接单元。

发明内容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内窥镜装置,该内窥镜装置具有内窥镜装置主体部,其是连接有前端部具有摄像元件的插入部或者能够连接上述插入部的主体部,具有第一连接器;以及连接单元,其是能够通过用于与上述第一连接器进行连接的第二连接器连接到上述内窥镜装置主体部的单元,具有非易失性存储器、CPU以及显示数据输出部,其中,该非易失性存储器能够记录或者临时保存对经由上述第二连接器输入的上述摄像元件的摄像数据进行处理的程序和通过该程序进行处理所获得的图像数据,该显示数据输出部经由上述第二连接器输出用于将上述图像数据显示在显示装置的显示数据。


图I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装置的外观结构图。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核心单元11的外观图。图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装置I的电路结构的框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22的内部结构的框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快闪存储器63的存储区域的结构的存储器映射。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装置I记录以及再现图像数据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修理等时的用户与厂商之间的主体部2、观测器单元3以及核心单元11的流程的图。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做了表示要破坏的位置的标记的核心单元11的外观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过将核心单元11连接PC来根据来自PC的指示进行图像数据的发送等的处理时的核心单元11的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的变形例的外观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结构)首先,基于图I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装置的结构。图I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装置的外观结构图。如图I所示,内窥镜装置I构成为包括作为主单元的主体部2以及连接主体部2的观测器单元3。主体部2具有作为显示内窥镜图像、操作菜单等的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以下简称为LCD) 4。如后文所述,在LCD 4中安装有触摸面板(图3)。观测器单元3具有通过作为连接线缆的通用线缆6与主体部2相连接的操作部5,以及包括可挠性的插入管的插入部7。由此,插入部7能够经由观测器单元3的操作部5和通用线缆6与主体部2相连接。此外,在图I中IXD 4设置于主体部2,但是IXD 4也可以与主体部2相独立并通过连接线缆等与主体部2相连接。插入部7的前端部8设置有照相机。具体地说,前端部8内置有未图示的摄像元件、例如(XD、CMOS等。另外,在摄像元件的摄像面侧配置有透镜等摄像光学系统。前端部8的基端侧设置有弯曲部9。光学适配器10能够安装于前端部8。操作部5设置有释放按钮、上下左右(U/D/L/R)方向弯曲按钮等各种操作按钮。内窥镜装置I例如用于在汽车生产工厂引擎内的检查、在飞机场喷气式引擎内的涡轮叶片的检查等等。用户能够操作操作部5的各种操作按钮来进行被摄体的摄影、静止图像记录等。另外,用户能够操作触摸面板来指示内窥镜装置I的各种操作。即,触摸面板构成指示内窥镜装置I的动作内容的指示部。由触摸面板构成操作部5,由此与由操纵杆构成操作部5相比,内窥镜检查的初学者能够容易地操作内窥镜装置I。作为连接单元的核心单元11能够装卸自由地安装于主体部2。S卩,核心单元11是能够连接于主体部2的单元。用户能够将核心单元11安装于主体部2并且能够从主体部2卸下核心单元11。如后文所述,作为连接单元的核心单元11是安装具有中央处理装置(以下称为CPU)的单片的半导体装置的单元。该单片半导体装置包括快闪存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器作为内置存储器。此外,内置存储器不限于内置于单片半导体装置自身的存储器,只要设置在核心单元11内即可。例如,内置存储器也可以在安装了内置CPU的半导体装置的基板上作为与该半导体装置不同的半导体装置进行安装。另外,如后文所述,作为外部存储器的存储卡14(图2)能够安装于核心单元11。主体部2在一个侧面部设置有能够通过铰链机构开闭的盖部2a。用户能够打开设置于主体部2的盖部2a,来从插入口 IP将核心单元11安装于主体部2的内部以及从主体部2卸下。核心单元11具有用于与设置于主体部2内部的连接器2d(图3)相连接的连接器12。通过连接器12和连接器2d相连接,由此核心单元11与内窥镜装置I的照相机、IXD 4、操作部5等进行电连接。另外,将核心单元11从主体部2卸下时,用户能够通过按下主体部2的弹出按钮2b,使弹出机构发挥作用,来从主体部2内部的连接器2d卸下核心单元11的连接器12,从而将核心单元11从主体部2卸下。此外,这里,通过连接器12与连接器2d之间的连接来将主体部2和核心单元11直接进行连接,但是也可以通过连接线缆等使连接器12与连接器2d之间相连接。用户能够将内窥镜装置I的插入部7的前端部8靠近检查对象装置内的观察对象部位并在LCD 4显示内窥镜图像,来进行对象部位的检查。 图2是核心单元11的外观图。这里,核心单元11的壳体20由树脂构成,具有大致长方体的形状。在壳体20的一个侧面突出设置有连接器12。而且,在与设置有连接器12的侧面相反一侧的侧面突出设置有USB连接器13。在壳体20的另一侧面设置有存储卡14用的安装口 20a,存储卡14能够经由安装口 20a安装于核心单元11。USB连接器13是能够与图像数据管理用或者图像数据保存用计算机等计算机(以下称为PC)的USB连接器的插座相连接的公头的USB连接器。核心单元11具有固定在壳体20内的基板21,在该基板21上安装有单片的半导体装置22。基板21固定安装有连接器12、USB连接器13以及存储卡用连接器23。通过壳体20的安装口 20a安装的存储卡14连接到存储卡用连接器23。当核心单元11安装于主体部2时,连接器12与主体部2内的连接器2d相连接。S卩,连接器12是用于将核心单元11连接到主体部2的连接器。另外,USB连接器13是用于将核心单元11连接到PC的连接器。存储卡用连接器23是用于将存储卡14连接到核心单元11的连接器。这里,核心单元11是例如宽度和深度分别为5cm、高度为Icm左右的箱型。并且,如后文所述,使用内窥镜装置I获得的图像数据是检查对象的检查数据,内窥镜装置I能够将该图像数据记录在内置存储器或存储卡14,或者,内置存储器和存储卡14两者。图3是用于说明内窥镜装置I的电路结构的框图。通过主体部2侧的连接器2c与观测器单元3的通用线缆6的基端侧的连接器6a相连接,由此主体部2与观测器单元3进行电连接。并且,通过设置在主体部2内部的连接器2d与核心单元11的连接器12相连接,由此主体部2与核心单元11进行电连接。另外,触摸面板33和用于连接触摸面板33的触摸面板用连接器34设置于主体部
2。触摸面板用连接器34连接到连接器2d。而且,主体部2设置有IXD 4和用于连接IXD4的IXD用连接器35。IXD用连接器35连接到连接器2d。如后文所述,安装于核心单元11的基板21的半导体装置22是具有照相机控制单元和控制部的功能以及触摸面板33和LCD4的控制功能的单片1C、即单片的半导体装置。设置于插入部7的前端部8的照相机31和作为照明元件的LED 32经由连接器12、2d、2c、6a与半导体装置22相连接。操作部5也经由连接器12、2d、2c、6a与半导体装置22相连接。IXD4经由连接器12、2d以及35与半导体装置22相连接。触摸面板33经由连接器12、2d以及34与半导体装置22相连接。此外,在主体部2内设置有电池36。电池36经由DC-DC转换器(未图示)向主体部2内的IXD用连接器35等各种电路提供电源。同时,电池36同样地经由连接器2d、12向核心单元11内的半导体装置22等各种电路提供电源。单片的半导体装置22安装在一张基板21上,半导体装置22经由连接器12、2d、2c以及6a与照相机31、IXD 4等装置相连接。即,半导体装置22与照相机31等装置通过一张基板21上的布线和与该布线连接的信号线缆进行电连接。半导体装置22向照相机31输出各种驱动信号0UT1,照相机31向半导体装置22输出图像信号等各种输入信号INP1。这里,照相机31是CMOS传感器。如后文所述,半导体装置22内部包含照相机31的驱动电路使得向照相机31直接提供驱动信号,直接输入来自包含CMOS传感器的摄像元件的照相机31的摄像信号。 LED 32作为对观察对象的被摄体进行照明的照明部而设置在插入部7的前端部10内,经由DC驱动电路(未图示)来连接。半导体装置22向DC驱动电路输出LED 32的驱动信号0UT2。另外,LED 32由于DC驱动电路的输出而被驱动。DC驱动电路(未图示)安装在电路基板21上。操作部5与半导体装置22相连接。操作部5向半导体装置22输出表示对于操作部5的操作内容的各种操作信号即输入信号INP2。触摸面板33配置安装于IXD 4的表面,经由触摸面板用连接器34和DC电极驱动电路(未图示)与半导体装置22相连接。半导体装置22向DC电极驱动电路输出用于驱动触摸面板33的各电极的驱动信号0UT3,由于DC电极驱动电路的输出而经由触摸面板用连接器34来驱动触摸面板33。DC电极驱动电路(未图示)安装在电路基板21上。DC电极驱动电路是将来自半导体装置22的驱动信号0UT3转换为能够驱动触摸面板33的各电极的电压信号的电路。来自触摸面板33的触摸位置的检测信号即输入信号INP3经由触摸面板用连接器34输入到半导体装置22。因而,半导体装置22与触摸面板33通过信号线进行电连接,半导体装置22包含触摸面板33的驱动电路使得向触摸面板33提供驱动信号0UT3,直接输入来自触摸面板33的输入信号INP3。IXD 4经由IXD用连接器35连接到半导体装置22。向IXD用连接器35提供背光用的DC电源。半导体装置22与LCD 4之间进行各种命令信号的通信,并且半导体装置22输入来自IXD 4的输入信号INP4,向IXD 4输出各种驱动信号0UT4。因而,半导体装置22与IXD 4通过信号线进行电连接,半导体装置22包含IXD 4的驱动电路使得向IXD 4直接提供驱动信号0UT4。触摸面板用连接器34和IXD用连接器35固定于主体部2内的基板或者框架。存储卡14是用于记录内窥镜图像的存储介质,经由存储卡用连接器23连接到半导体装置22。由此,存储卡用连接器23是能够安装外部存储器的连接器。此外,如上所述,在半导体装置22没有内置非易失性存储器而在基板21上与半导体装置22相独立地设置非易失性存储器芯片的半导体装置的情况下,或者,在除了内置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半导体装置22之外还将其它非易失性存储器芯片设置在基板21上的情况下,也可以如在图3中以虚线所示,将快闪存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器40安装在基板21上。电池36向主体部2内的一个或者两个以上的DC/DC电路(未图示)提供电源,各DC/DC电路提供主体部2内的各电路以及核心单元11内的基板21上的各电路所需的电源。接着,使用图4来说明半导体装置22的内容。图4是表示半导体装置22的内部结构的框图。如上所述,半导体装置22是单片1C。半导体装置22的内部具有作为CPU的CPU核心61、RAM 62、作为非易失性的可重写的存储器的快闪存储器63、图像处理部64、视频输入输出处理器65、图形处理部66、密码处理部67以及其它电路68。CPU核心61和各电路部通过内部总线或者信号线组相连接,电路部之间也通过内部总线或者信号线组相连接。如上所述,半导体装置22控制内窥镜装置I整体,并且还具有以往的照相机控制单元的功能。如后文所述,半导体装置22内置有各装置的驱动电路和定时调整电路,因此内置各装置的驱动电路和定时调整电路的半导体装置22在EMC应对上也是优选的。CPU核心61是进行各种运算等处理的控制部,执行内窥镜装置I的各功能的动作。RAM 62是用于CPU核心61的工作用的存储区域的存储器。快闪存储器63中预先存储有用于控制内窥镜装置I整体的动作的程序、用于处理摄像元件的摄像数据的程序、用于对各驱动电路以及各定时调整电路设定各种调整参数的程序等各种程序以及各种参数数据。而且,快闪存储器63中还记录或者临时保存通过用于处理上述摄像数据的程序进行处理所得到的图像数据。用于设定调整参数的程序作为设定各种调整参数的参数设定部而发挥功能。CPU核心61将该处理程序等从快闪存储器63读出并展开在RAM 62来执行。此外,RAM 62也可以位于半导体装置22的外部。·图像处理部64是对通过照相机31拍摄到的动态图像以及静止图像进行处理的电路,包含静止图像编码部64a、静止图像解码部64b、动态图像编码部64c以及动态图像解码部64d。图像处理部64对所输入的JPEG格式等的静止图像以及MPEG4格式等的动态图像的图像数据进行编码,对存储在作为内置存储器的快闪存储器63或者作为外部存储器的存储卡14中的图像数据进行解码。经过编码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快闪存储器63或者存储卡38,经过解码的图像数据输出到IXD 4使图像显示在画面上。视频输入输出处理器65是控制针对照相机31、IXD 4的图像数据的输入输出的处理器,包含照相机I/F 65a、显示器控制器65b、缩放器65c以及增强器65d等。照相机I/F 65a经由照相机31用的驱动电路71a和定时调整电路72a驱动照相机31,并且经由定时调整电路72a接收摄像信号。此外,在来自照相机31的摄像信号为模拟信号的情况下,接收该摄像信号的A/D转换器包含在定时调整电路72a中。驱动电路71a是输出与所设定的调整参数数据相应的电压的驱动信号OUTl的、用于驱动照相机31的电路。定时调整电路72a设置在半导体装置22内,调整驱动电路71a的驱动信号的输出定时。另外,定时调整电路72a是调整来自照相机31的输入信号的输入定时的调整电路。通过作为参数设定部的程序对定时调整电路72a设定调整参数的数据,由此该定时调整电路72a根据所设定的该调整参数的数据调整输入输出信号的定时。该定时调整电路72a以与所设定的调整参数相应的定时调整各种驱动信号OUTl的基准信号的定时,以与所设定的调整参数数据相应的定时输出各种驱动信号0UT1,且以与所设定的调整参数数据相应的定时接收输入信号INPl。在驱动电路71a和定时调整电路72a中根据与分别设定的调整参数数据相对应的位值来进行放大器的增益调整、延迟电路的延迟量的调整、脉宽、脉冲的占空比的调整等。显示器控制器65b驱动IXD 4用的驱动电路71b,来经由定时调整电路72b向IXD4输出显示用数据。驱动电路71b是用于驱动显示通过照相机31拍摄到的被摄体的图像的显示部即LCD4的电路,驱动电路71b输出与所设定的调整参数数据相应的电压的驱动信号0UT4。CPU核心61、快闪存储器63以及显示器控制器65b构成经由连接器12输出用于将图像数据显示在IXD 4的显示数据的显示数据输出部。定时调整电路72b与定时调整电路71a同样地以与所设定的调整参数数据相应的定时输出各种驱动信号0UT4,且以与所设定的调整参数数据相应的定时接收输入信号INP4。 图形处理部66包含字符重叠部66a。密码处理部67具有对图像数据进行加密以及解密的电路。密码处理部67内的加密处理电路在记录图像数据时在CPU核心61的控制下进行图像数据的加密处理。密码处理部67内的解密处理电路在再现图像数据时在CPU核心61的控制下进行图像数据的解密处理。由此,在再现图像数据时,构成显示数据输出部的显示器控制器65b输出在密码处理部67中解密后得到的图像数据。其它电路68包含存储卡控制器68a、并行I/O 68b、串行I/068c、USBI/F 68d、计时器68e以及触摸面板控制器68f等。存储卡控制器68a是控制与存储卡14之间的数据的输入输出的电路。并行I/0(PI0)68b是用于输入来自操作部5的操作按钮信号、输入输出未图示的并行信号的接口电路,串行I/0(SI0)68c是用于输入输出未图示的串行信号的接口电路。USBI/F 68d是用于与USB标准的设备之间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的接口电路。计时器68e是用于内部的时间管理的电路。触摸面板控制器68f经由触摸面板33用的驱动电路71c和定时调整电路72c向触摸面板33输出驱动信号0UT3,经由定时调整电路72c输入输入信号INP3。驱动电路71c是对指示内窥镜装置I的动作内容的指示部进行驱动的电路,输出与所设定的调整参数数据相应的电压的驱动信号0UT3。定时调整电路72c与定时调整电路71a同样地以与所设定的调整参数数据相应的定时输出各种驱动信号0UT3,且以与所设定的调整参数数据相应的定时接收输入信号INP3。此外,存在不需要对各输入信号INP进行定时调整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如在图4中双点划线所示,也可以不经由定时调整电路而向视频输入处理器65或者其它电路68输入输入信号。另外,在通过LVDS等的串行通信来进行照相机31、IXD 4或者触摸面板33与半导体装置22之间的数据的发送接收的情况下,该LVDS等的电路设置在各定时调整电路72与照相机31、IXD 4或者触摸面板33之间。而且,此外,在对照明用的LED 32进行PWM驱动的情况下,该PWM驱动用的I/F包含在其它电路68中,半导体装置22直接对LED 32进行PWM驱动,或者经由另外设置的驱动电路来驱动LED 32。图5是表示快闪存储器63的存储区域的结构的存储器映射。快闪存储器63包括程序存储区域63a,其存储用于执行内窥镜装置I整体的动作的程序等;以及图像数据存储区域63b,其存储加密后的图像数据。存储在程序存储区域63a的程序包含用于控制内窥镜装置I整体的动作的程序、用于对上述的各驱动电路以及各定时调整电路设定各种调整参数的程序、以及对后述的图像数据进行记录及再现处理的程序。(动作)接着说明上述的内窥镜装置I的动作。图6是表示内窥镜装置I记录以及再现图像数据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通过CPU核心61按照用户的指示读出存储在快闪存储器63的程序存储区域63a中的程序并展开在RAM 62上执行,由此进行图6的处理。当用户接通内窥镜装置I的电源时,首先执行用户的认证处理。 S卩,如图6所示,CPU核心61将用户登录画面显示在IXD 4上(步骤(以下简称为S) I)。在未图示的用户登录画面上显示用于输入用户ID及其密码的两个输入区,因此用户能够输入自己的用户ID和密码。当用户输入自己的用户ID和密码时,CPU核心61执行用户ID以及密码的输入处理(S2)。CPU核心61根据所输入的ID和密码来执行认证处理,判断所输入的ID和密码是否与规定的数据一致(S3)。如果不一致,则认证不成功,因此处理返回到SI。如果一致,则作为得到认证,用户能够使用内窥镜装置I进行检查。内窥镜装置I具有各种功能,但是这里仅就图像数据的记录处理和再现处理进行说明。执行是否进行了记录或者再现图像数据的指示的判断(S4)。当用户在触摸面板33或者操作部5进行记录图像数据的指示时,CPU核心61处理来自照相机31的摄像数据来获取图像数据(S5)。例如,是进行了通过定格按钮获取静止图像并记录该静止图像的指示的情况。接着,CPU核心61使用密码处理部67对获取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加密(S6)。例如使用256位的加密技术AES来进行加密。CPU核心61将加密后的图像数据记录在由用户指定的快闪存储器63或存储卡14,或者,快闪存储器63和存储卡14两者(S7)。如上所述,内窥镜装置I能够将图像数据记录在作为内置存储器的快闪存储器63和作为外部存储器的存储卡14中的任一个。之后,判断是否进行了结束处理的指示,CPU核心61在没有进行结束的指示时返回到S4(S8 否”),在进行了结束的处理时处理结束(S8 是”)。当用户在触摸面板33或者操作部5进行再现图像数据的指示时,CPU核心61读出记录在快闪存储器63或者存储卡14的图像数据(S9)。接着,CPU核心61使用密码处理部67对读出的图像数据进行解密(SlO)。使用用于加密的加密技术进行解密。CPU核心61将解密后得到的图像数据显示在IXD 4的画面上(Sll)。之后,判断是否进行了结束处理的指示,CPU核心61在没有进行结束的指示时返回到S4(S8 否”),在进行了结束的处理时处理结束(S8 是”)。如上所述,用户能够利用内窥镜装置I加密图像数据并进行记录,且解密该图像数据并进行再现来将图像显示在IXD 4。这样,一般图像数据包含机密信息的情况多,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装置,通过每个用户持有核心单元,能够抑制机密信息外流事故的发生。S卩,用户能够从主体装置卸下具有外部存储器以及内置存储器的核心单元,来将内窥镜装置I借给其它部门、相关公司,因此能够抑制机密信息外流事故的发生。另外,由于小型化的内窥镜装置有可能其自身丢失,因此容易导致机密信息外流事故的发生。然而,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装置能够从主体装置卸下具有外部存储器以及内置存储器的核心单元,因此特别适于小型化的内窥镜装置。另外,存在当内窥镜装置I发生故障等时,用户委托厂商对内窥镜装置I进行检 修、修理等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用户从内窥镜装置I的主体部2卸下核心单元11,将卸除了核心单元11的主体部2和观测器单元3交给厂商或者该厂商的检查者。图7是用于说明修理等时的用户与厂商之间的主体部2、观测器单元3以及核心单元11的流程的图。如图7所示,用户从主体部2卸下核心单元11,将主体部2和观测器单元3交给厂商或者检查者。检查者能够不使用用户的核心单元11而使用其它的核心单元IlA来进行检查等。一般主体部2或者观测器单元3的机械部件多,因此与核心单元11相比发生故障的概率高。检查者将核心单元IlA安装于主体部2,使内窥镜装置的主体部2和观测器单元3进行动作,如果主体部2和观测器单元3不存在异常,则能够判断为用户的核心单元11有可能发生故障。另外,使用核心单元IlA使主体部2和观测器单元3进行动作,如果判断为主体部2或者观测器单元3存在异常,则检查者能够修理主体部2或者观测器单元3。另外,在厂商处,作为主体部2或者观测器单元3存在异常,用户接收到经过修理的主体部2或者观测器单元3的情况下,能够将核心单元11安装于主体部2来确认内窥镜装置I的动作。检查者或者用户使用核心单元11使经过修理的主体部2和观测器单元3进行动作,如果内窥镜装置I没有恰当地进行动作,则能够判断为用户的核心单元11也可能发生故障。在核心单元11存在故障的情况下,用户以不发生机密信息泄露的方式对该被判断为故障的核心单元11恰当地进行废弃处置。恰当地进行废弃处置例如是在用户的管理下进行破坏使得读不出图像数据的处理。关于破坏核心单元11,可以使用锤子等进行破坏使得单元整体破碎,但是也可以只破坏存储了图像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某个部分。图8是做了表示要破坏的位置的标记的核心单元11的外观图。如图8所示,在核心单元11的壳体20的表面、即存储了图像数据的快闪存储器63附近的位置印刷或者刻印有表示要破坏的位置的标记DM。在图8中在内置快闪存储器63的半导体装置22附近的位置处将“ X ”记号标示在壳体20的表面。在基板21上设置有快闪存储器40的情况下,不仅在半导体装置22附近的位置处,也在快闪存储器40附近的位置处将标记DM设置在壳体20的表面。此外,也可以将壳体20设为透明的壳体。这是因为如果是透明的壳体,则用户能够通过从壳体20的外侧观察确认必须破坏的芯片的位置。而且,此外,壳体20也可以是透明的壳体且附加了上述标记DM的壳体。没有故障的核心单元11能够连接到PC来读出内部的图像数据。如图2所示,核心单元11能够经由USB连接器13连接到与内窥镜装置相互分离配置的PC 41。图9是表示在核心单元11连接PC并根据来自作为显示装置的PC的指示进行发送图像数据等处理时的核心单元11的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当核心单元11连接到PC 41时,从PC 41提供电源来启动核心单元11。CPU核心61能够检测USB连接器13连接至IJ PC 41。CPU核心61判断USB连接器13是否连接到PC 41的USB连接器(S21)。USB连接器的连接判断也可以是检测来自PC 41的电源供给状态。当CPU核心61判断出USB连接器13连接了 PC 41时,CPU核心61对USBI/F 68d设定设备功能来启动USB设备功能(S22)如果没有判断出USB连接器13连接到PC 41,则作为USB连接器的连接错误而CPU 核心61不进行任何处理就结束(S21 否”)。在PC 41中核心单元11被识别为USB设备之后,用户能够执行该用户登录画面生成程序,在PC 41的监视器上显示用户登录画面。在核心单元11支持USB大容量存储等级的情况下,核心单元11具有用户登录画面生成程序,用户也可以在PC 41上执行该程序。PC 41的用户能够利用显示在监视器上的用户登录画面来输入用户ID和密码。CPU核心61接收到或者等待接收用户所输入的用户ID和密码(S23 否”)。在判断出接收到用户ID和密码的情况下,CPU核心61根据所接收到的用户ID和密码执行认证处理,判断所接收到的用户ID和密码是否与规定的数据一致(S24)。如果不一致,则认证不成功,因此处理向PC 41发送认证不成功(S31),返回到S23。如果一致,则作为得到认证,CPU核心61允许来自PC 41的访问(S25)。判断通过来自PC 41的访问进行的指令是否为发送图像数据(S26),在指令是发送图像数据的情况下(S26 是”),将图像数据从快闪存储器63中读出并通过密码处理部67进行解密(S27)。CPU核心61经由USB连接器13输出解密后得到的图像数据(S28)。图像数据的传送处理例如是将数据向PC 41移动、复制等。并且,CPU核心61判断USB连接器13与PC 41的USB连接器之间的连接是否断开、即是否切断了 USB连接(或者是否接收到切断请求信号)(S29)。如果没有切断USB连接(329:“否”),则处理返回到326。如果切断了 USB连接(或者接收到切断请求信号),则处理结束(S29 :“是”)。另外,在通过来自PC 41的访问进行的指令是发送图像数据以外的指令的情况下(S26 否”),CPU核心61执行与所接收到的指令相对应的除传送以外的处理(S30)。除传送以外的处理例如是消除处理。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装置,在多个其它部门之间、相关公司中使用内窥镜装置I的情况下,或在修理等时,用户能够卸下内置了存储图像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核心单元11而只将主体部2和观测器单元3交给厂商等。图像数据记录在核心单元11内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即快闪存储器63或者40中,因此图像数据不会错误地转给其它人。在修理的情况等,厂商的检查者能够不使用用户的核心单元而使用其它的核心单元来进行内窥镜装置I的检修等。
另外,存储图像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器63内置于单片的半导体装置22,因此使得极难从该芯片读出图像数据。而且,非易失性存储器内的图像数据被加密,因此安全性更高。另外,如果如图8所示在壳体20带有表示要破坏的位置的标记DM、或者使用透明的壳体使得用眼睛观察判断芯片的位置,则在用户废弃核心单元11时,用户用锤子等敲击壳体的带有标记DM的地方,或者用锤子敲击透过透明的壳体看到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位置,由此能够可靠地破坏存储图像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因此废弃时的安全性也高。而且,另外,用户仅通过USB连接将核心单元11连接到PC,就能够读出核心单元11内的图像数据。
此外,上述的内窥镜装置I中,主体部2和观测器单元3分开构成,操作部5设置于观测器单元3,但是本实施方式的核心单元还能够应用于如图10所示的结构的内窥镜装置。图10是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的变形例的外观图。图10所示的内窥镜装置IA包括主体部2A以及软性或硬性的插入部7A。在插入部7A的基端部设置有防折断部14,插入部7A设置成从主体部2A延伸。主体部2A设置有作为监视器的IXD 4A、作为操作部的各种操作按钮5A、操纵杆5B等。而且,主体部2A具有作为把持部的把手15。核心单元11能够经由主体部2A的侧面部的插入口 IP来进行装卸。核心单元11的结构与图2相同。由此,通过内窥镜装置IA拍摄到的图像数据经过加密而存储在核心单元11内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并且,当为了修理等而将内窥镜装置IA转交给厂商时,用户只要卸下核心单元11并只将带有插入部7A的主体部2A交给厂商即可。如上所述,根据上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所涉及的内窥镜装置,能够实现能够提高内置存储器的图像数据的安全性的内窥镜装置以及内窥镜装置用连接单元。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改变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进行各种变更、改变等。
权利要求
1.一种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内窥镜装置主体部,其是连接有前端部具有摄像元件的插入部或者能够连接上述插入部的主体部,具有第一连接器;以及 连接单元,其是能够通过用于与上述第一连接器进行连接的第二连接器连接到上述内窥镜装置主体部的单元,具有非易失性存储器、CPU以及显示数据输出部,其中,该非易失性存储器能够记录或者临时保存对经由上述第二连接器输入的上述摄像元件的摄像数据进行处理的程序和通过该程序进行处理所获得的图像数据,该显示数据输出部经由上述第二连接器输出用于将上述图像数据显示在显示装置的显示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CPU和上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内置于单片半导体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非易失性存储器是与内置上述CPU的半导体装置不同的半导体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广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密码处理部,该密码处理部用于将上述图像数据进行加密而记录在上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并且对记录在上述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加密后的上述图像数据进行解密, 上述显示数据输出部所输出的上述显示数据是通过上述密码处理部解密后得到的图像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装置是个人计算机, 上述显示数据输出部是向上述个人计算机发送上述解密后得到的图像数据的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广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装置是个人计算机, 还具有密码处理部,该密码处理部用于将上述图像数据进行加密而记录在上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并且对记录在上述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加密后的上述图像数据进行解密, 上述显示数据输出部根据上述个人计算机的指示输出的上述显示数据是通过上述密码处理部进行解密的图像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广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装置设置于上述内窥镜装置主体部。
8.根据权利要求广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核心单元还具有能够安装外部存储器的第三连接器, 上述CPU能够将上述图像数据记录在连接于上述第三连接器的上述外部存储器。
9.一种内窥镜装置用连接单元,能够连接于内窥镜装置主体部,该内窥镜装置用连接单元的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连接器,其用于与上述内窥镜装置主体部的连接器进行连接; 非易失性存储器,其能够记录或者临时保存对经由上述第一连接器输入的上述摄像元件的摄像数据进行处理的程序和通过该程序进行处理所获得的图像数据;CPU ;以及 显示数据输出部,其经由上述第一连接器输出用于将上述图像数据显示在显示装置的显示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窥镜装置用连接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CPU和上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内置于单片半导体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窥镜装置用连接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非易失性存储器是与内置上述CPU的半导体装置不同的半导体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扩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装置用连接单元,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用于与计算机进行连接的第二连接器, 上述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图像数据能够在上述CPU的控制下由上述计算机经由上述第二连接器读出。
13.根据权利要求扩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装置用连接单元,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密码处理部,该密码处理部用于将上述图像数据进行加密而记录在上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并且对记录在上述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加密后的上述图像数据进行解密, 上述显示数据输出部所输出的上述显示数据是通过上述密码处理部解密后得到的图像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扩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装置用连接单元,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能够安装外部存储器的第三连接器, 上述CPU能够将上述图像数据记录在连接于上述第三连接器的上述外部存储器。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内窥镜装置的内置存储器的图像数据的安全性的内窥镜装置以及内窥镜装置用连接单元。内窥镜装置(1)具有主体部(2)和核心单元(11),该主体部(2)连接有前端部(8)具有照相机的插入部(7)。核心单元(11)是能够通过用于与主体部(2)的连接器进行连接的连接器(12)来连接主体部(2)的单元。核心单元(11)具有CPU核心和快闪存储器,该快闪存储器能够记录或者临时保存对经由连接器(12)输入的照相机的摄像数据进行处理的程序和通过该程序进行处理所获得的图像数据,该核心单元(11)经由连接器(12)输出用于将图像数据显示在LCD(4)的显示数据。
文档编号G02B23/24GK102934006SQ201080067220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日
发明者佐藤佐一 申请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