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机构和图像形成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057019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送风机构和图像形成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送风机构和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o.2011-64748所公开的图像形成设备包括风扇(轴流式风扇)。风扇设置在设备主体的前侧且在盖的内侧,盖用于打开和封闭开口。风扇将空气输送到设备主体中。在风扇周围沿径向设置有多个整流板,整流板的取向沿着风扇的旋转方向。当风扇旋转时,将外部空气从吸气口吸入设备主体中,吸气口设置在盖的相对于整流板位于下侧的位置。因此,空气被输送至设置在设备主体中的图像形成单元,从而冷却图像形成单元。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o.2011-107511所公开的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板安装空间,其设置在壁部件与面向壁部件的盖部件之间,板安装空间相对于图像形成空间及纸张馈送空间隔开;电路板,多个器件以面向板安装空间中的盖部件的方式设置在电路板上;吸气口,其设置成更靠近壁部件而非更靠近电路板,并允许被吸入板安装空间中的空气吹向盖部件;排气口,其设置在盖部件中,以使排气口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装置中最上面一个装置的上端上方;以及吸气单元,其经由吸气口从纸张馈送空间吸入空气,并将空气吹向盖部件,以便向排气口输送空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如下送风机构和图像形成设备:该送风机构和图像形成设备均包括送风单元和壁部件;壁部件面向送风单元并且相对于送风单元设置在送风方向上的下游侧。在该送风机构和图像形成设备中,减少了在沿与送风方向交叉的方向送风的过程中出现的气压损失。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送风机构,包括:送风单元,其包括旋转轴和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的多个叶片部件,所述送风单元构造为通过产生随着所述多个叶片部件的旋转而围绕所述旋转轴打漩的涡流来送风;壁部件,其相对于所述送风单元设置在送风方向上的下游侧,从而面向所述送风单元;以及整流部件,其设置在所述送风单元与所述壁部件之间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弯折部或弯曲部,通过将所述整流部件偏折或弯曲来提供所述至少一个弯折部或弯曲部,使得沿着与所述送风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引导由所述送风单元产生的涡流。所述整流部件具有由多个整流板隔开的多个空间,并且所述多个空间中的至少一对彼此相邻的空间经由设置在所述整流板中的孔彼此连通。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述整流部件和所述壁部件彼此相连并且组合提供风道。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所述整流部件覆盖限定于所述送风单元的送风侧的表面与所述壁部件之间的空间。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所述整流部件包括沿不同方向取向的多个整流板。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当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看去时,所述整流部件面向所述送风单元的叶片部件的旋转区域。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所述壁部件包括沿所述交叉方向引导涡流的引导表面。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所述壁部件包括向所述送风单元引导涡流的另一引导表面。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所述整流部件与送风道相连,所述送风道由沿所述整流部件引导涡流的引导方向延伸的周壁提供。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一些涡流经由所述孔从所述彼此相邻的空间中的一个空间进入另一个空间,所述另一个空间的整流板朝设置在所述另一个空间中的排气口偏折或弯曲,从而将所述涡流朝向所述排气口引导。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图像形成部,其形成图像并将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定影部,其将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电源部,其向所述图像形成部和所述定影部供应电能;以及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至第九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送风机构,其向所述图像形成部、所述定影部和所述电源部中的至少一者送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与涡流在送风单元和壁部件之间不受引导的情况相比,在包括送风单元和壁部件的机构中,可以使得在沿与送风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送风的过程中出现的气压损失变小,其中,壁部件面向送风单元并且相对于送风单元设置在送风方向上的下游侧。另外,与整流部件的多个空间均不彼此连通的情况相比,可以增大沿预定方向输送的空气量。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与壁部件和整流部件没有设置风道的情况相比,可以更容易地沿预定方向送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与送风单元的送风侧的表面和壁部件之间所限定的空间没有被覆盖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空气泄漏。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与整流部件不包括多个整流板的情况相比,可以更容易地沿多个方向送风。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与叶片部件不面向整流部件的情况相比,可以使得送风机构变小。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与壁部件不包括引导表面的情况相比,可以更容易地沿交叉方向引导流向壁部件的空气。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与壁部件不包括向送风单元引导涡流的任何其它引导表面的情况相比,可以更容易地向送风单元的外周送风。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与限定送风风道的周壁不沿周壁引导涡流的引导方向延伸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整流部件的下游侧出现的气压损失。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与整流部件仅向引导涡流的方向偏折或弯曲的情况相比,可以更容易地沿涡流难以被重新引导的方向输送涡流。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与不包括整流部件的情况相比,在送风单元的位置有限制的构造中,可以更容易地冷却图像形成部、定影部和电源部中的至少一者。附图说明下面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外观图;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整体构造;图3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设备主体(已移除盖部件)的侧视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设备主体的一部分的仰视透视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设备主体的一部分的俯视透视图;图6是设置在多个图像形成单元中相邻图像形成单元之间的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送风路径的透视图;图7示出从送风风扇延伸至电源侧风道的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送风路径;图8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送风风扇的透视图;图9是沿着送风风扇的轴向看到的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整流部件的放大图;图10是从设备主体的内侧看到的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整流部件的透视图;图11是从设备主体的内侧看到的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风道框架和风道基座的透视图;图12是从更靠近整流部件的一侧看到的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风道框架和风道基座的透视图;图13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风道框架的透视图;图14A和图14B是分别从外侧和内侧看到的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中间转印侧风道的透视图;图15示出空气如何从送风风扇送入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源侧风道中;图16A和图16B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整流部件的透视图;图17示出空气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侧部中如何流动;图18示意性示出空气如何围绕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中间转印带和定影单元流动;以及图19示出空气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如何流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送风机构和图像形成设备。<整体构造>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0。X方向、-X方向、Y方向、-Y方向、Z方向和-Z方向用附图中的箭头来表示。在附图中示出的带圈的X和带圈的点分别表示从近侧指向远侧的箭头和从远侧指向近侧的箭头。当从用户(未示出)站立侧观看图像形成设备10时,X方向对应于向右方向,-X方向对应于向左方向,Y方向对应于向上方向,-Y方向对应于向下方向,Z方向对应于向后方向并且-Z方向对应于向前方向。在以下描述中,当无需在X方向与-X方向之间、Y方向与-Y方向之间、以及Z方向与-Z方向之间进行区分时,将成对的方向分别简称为X方向、Y方向和Z方向。图像形成设备10通常具有箱型形状,并且包括设置在-Z方向侧的前盖12、设置在Z方向侧的后盖(未示出)、设置在-X方向侧的左盖(未示出)、设置在X方向侧的右盖14、设置在Y方向侧的顶盖16以及设置在-Y方向侧的底盖(未示出)。前盖12包括上部和下部,具体地说包括上盖部12A和下盖部12B。上盖部12A包括中央部、中央下部和外周部。中央部和中央下部一体地形成设置有铰链部件(未示出)且可向-Z方向打开的第一第一开闭盖12C。第一开闭盖12C可通过使其上部向-Z方向侧倾斜来打开。第一开闭盖12C还形成手动馈送部(未示出)的-Z方向侧部分,用户从该手动馈送部手动地馈送用作示例性记录介质的记录纸张P(参见图2)。下盖部12B形成纸张容器22(稍后描述)的-Z方向侧部分。右盖14包括中央部和外周部。中央部形成设置有铰链部件(未示出)且可向X方向打开的第二开闭盖14A。第二开闭盖14A通过使其上部向X方向侧倾斜来打开。右盖14具有设置在外周部的-Z方向侧和Y方向侧(上前侧)的位置处的吸气口15。吸气口15包括沿X方向延伸贯穿右盖14的多个狭缝。顶盖16的中央部朝-Y方向凹陷。顶盖16的凹陷部分形成输出部分17,记录纸张P输出到该输出部分17上。输出部分17包括设置在Z方向侧且沿Y方向直立的直立壁17A。直立壁17A具有输出狭缝17B,记录纸张P朝-Z方向从该输出狭缝17B输出。顶盖16在-Z方向侧和-X方向侧(左前侧)的位置处设置有供用户操作的操作面板18。顶盖16具有位于输出部分17的-X方向侧的位置处的左吸气口16A以及位于输出部分17的Z方向侧的位置处的后吸气口16B。左吸气口16A和后吸气口16B均包括沿Y方向延伸贯穿顶盖16的多个狭缝。参考图2,图像形成设备10包括设备主体10A。上述盖(参见图1)设置在设备主体10A的外侧。在设备主体10A中还设置有其他部件。图像形成设备10还包括:纸张容器22,其容纳记录纸张P;图像形成部24,其用于在记录纸张P上形成图像;传送部26,其将记录纸张P从纸张容器22传送至图像形成部24;定影装置60,其用作示例性定影部且将由图像形成部24形成的图像定影在记录纸张P上;控制器20,其控制由图像形成设备10的各部件执行的操作;电源部70,其将电能供应至图像形成部24和定影装置60;以及送风机构100,其将空气送向图像形成部24、定影装置60和电源部70。图像形成部24包括:图像形成单元32Y、32M、32C和32K,其分别形成具有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青色)(C)和黑色(K)不同颜色的显影剂图像(下文中称为色调剂图像);中间转印带34,由图像形成单元32Y、32M、32C和32K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4上;一次转印辊36,其将分别由图像形成单元32Y、32M、32C和32K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4上;以及二次转印辊38,其将由一次转印辊36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4上的色调剂图像从中间转印带34转印到记录纸张P上。图像形成部24不一定如上述来构造,而是可以以其它方式来构造,只要图像形成部24在记录纸张P上形成图像即可。图像形成单元32Y、32M、32C和32K在设备主体10A中沿相对于Z方向成角度的假想线排列。图像形成单元32Y、32M、32C和32K均包括朝一个方向(例如,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感光体31。图像形成单元32Y、32M、32C和32K均具有相同的构造。因此,在图2中,省略了表示图像形成单元32Y、32M、32C和32K所包括的部件的用于附图标记的后缀Y、M、C和K。在以下描述中,当部件之间无需用后缀Y、M、C和K来进行区分时,省略后缀Y、M、C和K。感光体31包括导电的支撑部件以及设置在支撑部件的表面上的感光层。感光体31构造为以预定速度旋转。感光体31从旋转方向上的上游侧起依次被如下部件围绕:充电辊33,其对感光体31充电;曝光装置42,其对经充电辊33充电的感光体31的外周面执行曝光;显影装置44,其将通过曝光装置42执行的曝光处理形成在感光体31上的静电潜像显影并由此形成色调剂图像;以及清洁单元45,其用于清洁已经过色调剂图像的一次转印处理的感光体31的外周面。充电辊33包括例如导电轴和围绕轴设置的导电弹性层。当电压施加单元(未示出)将使得轴放电的电压施加到轴上时,由于与接地的感光体31的电压差而发生放电,从而使感光体31的外周面例如带负电。曝光装置42设置在图像形成单元32Y、32M、32C和32K的斜下方并且对被充电辊33充电的感光体31的外周面执行曝光处理,从而在各个感光体31上形成静电潜像。更具体地说,曝光装置42包括全部具有相同构造且为四个对应的图像形成单元32Y、32M、32C和32K设置的四个半导体激光器(未示出)。半导体激光器分别根据灰度数据发射激光束LB-Y、LB-M、LB-C和LB-K。从半导体激光器射出的激光束LB-Y、LB-M、LB-C和LB-K经过柱面透镜(未示出)施加到可旋转的多棱镜42A上,并且经多棱镜42A而发生扫描偏转。经多棱镜42A而发生扫描偏转的激光束LB-Y、LB-M、LB-C和LB-K穿过成像透镜(未示出)传播,被平面镜(未示出)反射,穿过玻璃窗口43Y、43M、43C和43K传播,并且从斜下方扫描施加到限定在对应感光体31上的曝光点。基于从控制器20发送来的图像信号形成感光体31上的静电潜像。利用控制器20从例如外部设备获取上述从控制器20发送来的图像信号。显影装置44包括显影辊44A和多个传送部件44B,显影辊44A将显影剂(例如色调剂)供应至感光体31,多个传送部件44B在搅拌待供应的显影剂的同时将显影剂循环并传送至显影剂辊44A。清洁单元45包括清洁刮板45A。清洁刮板45A的末端与感光体31的外周面接触。于是,清洁刮板45A将色调剂残余、纸屑等从感光体31的外周面上刮除。中间转印带34是环形的(具有环形形状)并且可旋转地设置在图像形成单元32Y、32M、32C和32K的上方(相对于图像形成单元位于Y方向侧)。中间转印带34围绕设置在内侧的张紧辊52、53、54和55张紧。张紧辊52、53、54和55可围绕各自沿X方向延伸的轴线旋转。当张紧辊52、53、54和55中任一者受驱动旋转时,中间转印带34在与感光体31接触的同时朝一个方向(例如沿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沿箭头A所示的方向))旋转。张紧辊52用作与二次转印辊38相对设置的对置辊。相对于张紧辊53隔着中间转印带34设置有清洁单元57,清洁单元57用于移除附着在中间转印带34的已经过二次转印处理的外周面上的色调剂残余、纸屑等。清洁单元57包括清洁刮板57A。清洁刮板57A的末端与中间转印带34的外周面接触。于是,清洁刮板57A将色调剂残余、纸屑等从感光体31的外周面上刮除。相对于各个感光体31隔着中间转印带34设置有一次转印辊36。在限定于一次转印辊36与感光体31之间的各个一次转印位置处,感光体31上所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4上。电压施加单元(未示出)将电压施加至每个一次转印辊36。利用接地的感光体31与被施加电压的一次转印辊36之间的电位差将感光体31上的色调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4上。相对于张紧辊52隔着中间转印带34设置有二次转印辊38。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