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模组及其装配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4971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模组及其装配治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其装配治具。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模组(IXD Module,简称LCM)—般包括背光组件及液晶面板,背光组件包括胶框,胶框包括主框体及胶框壁,主框体及胶框壁共同形成收容槽,胶框壁的内侧壁为收容槽的侧壁,液晶面板收容于收容槽中。由于液晶面板是脆弱、贵重、需保护组件,在液晶显示模组中,液晶面板的周缘与背光组件的收容槽侧壁,即胶框的内侧壁之间都需要留一定间距,留出的间距可以切断了力的转播途径,这样可以保护液晶面板在跌落、滚筒、软硬压等可靠性测试中尽可能不受到外力冲击。传统的液晶显示模组装配工艺中,通过手工操作,将液晶面板放置于背光组件的 收容槽中,液晶面板的周缘与背光组件的收容槽侧壁之间的间距值与理论值相比有较大偏差,装配液晶显示模组工艺的精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其装配治具,其可通过装配治具对液晶显示模组进行装配,满足了精确装配的需求。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包括背光组件及液晶面板,所述背光组件包括胶框,所述胶框包括主框体及多个胶框壁,所述多个胶框壁间隔地设置在所述主框体上,所述主框体及多个胶框壁共同形成收容槽;其中,所述液晶面板收容于所述收容槽中,所述液晶面板的周缘与所述收容槽侧壁间存在间距,且间距均匀。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晶面板的周缘与所述收容槽侧壁的间距值为O. 15毫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框体为矩形框体,包括相对应的二长边及相对应的
二短边。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胶框包括五个胶框壁,其中,二所述胶框壁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框体的二相对应的长边上,一所述胶框壁设置于一短边上,剩余二所述胶框壁分别设置于另一短边与两长边的连接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胶框包括七个胶框壁,其中,所述主框体的二相对应的长边上各间隔的设置二所述胶框壁,一所述胶框壁设置于一短边上,剩余二所述胶框壁分别设置于另一短边与两长边的连接处。一种用于装配上述液晶显示模组的装配治具,包括基座,其开设有用于收容液晶面板的液晶槽,所述液晶槽的侧壁与液晶面板的周缘相抵持;在所述液晶槽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用于收容胶框壁的胶框槽,所述胶框槽的包括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胶框壁的外侧壁相抵持,所述多个胶框槽与所述液晶槽共同收容背光组件;其中,与胶框槽的第一侧壁相对的液晶槽侧壁所处平面与胶框槽的第一侧壁所处平面间的距离等于其所收容的胶框壁的壁厚加上所述液晶面板的周缘与所述背光组件中收容槽侧壁之间的间距值。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晶面板的周缘与所述背光组件中收容槽侧壁之间的间距值为O. 15毫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上还开设有手指避位槽,所述液晶槽与所述手指避位槽相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晶面板为矩形板体;所述液晶槽为矩形槽,所述液晶槽的侧壁包括二相对应的长边侧壁及第一短边侧壁,所述二长边侧壁与所述第一短边侧壁通过圆角过渡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晶显示模组还连接柔性电路板,所述液晶面板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连接处设有保护胶;所述液晶槽还包括与第一短边侧壁相对应的第二短边侧壁,所述第二短边侧壁上还开设有用于收容保护胶的保护胶收容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其装配治具,通过在装配治具中,与胶框槽的第一侧壁相对的液晶槽侧壁所处平面与胶框槽的第一侧壁所处平面间的距离为所收容的胶框壁的壁厚加上液晶面板的周缘与背光组件中收容槽侧壁之间的所需间距值,使得装配后,液晶面板的周缘与背光组件中收容槽侧壁之间存在均匀的符合要求的间距,满足了精确装配的需求。

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模组的结构图;图2为图I所示背光组件的具体结构图;图3为图I所示背光组件的侧视图;图4为图I所示液晶面板及柔性电路板的具体结构图;图5为图I所示液晶显示模组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具体结构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装配治具的结构图;图8 (a)为液晶面板装配至图7所示装配治具前的示意图;图8 (b)为液晶面板装配至图7所示装配治具后的示意图;图8(c)为背光组件装配至图7所示装配治具前的示意图;图8(d)为背光组件装配至图7所示装配治具后的示意图;图9为图7所示装配治具的侧视图;图10为图9所示装配治具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1为图7所示装配治具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通过中间的元件实现固定。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模组,包括背光组件20、液晶面板30及柔性电路板40。请一并参阅图2,背光组件20包括胶框(图未标),胶框包括主框体231及多个胶框壁233,多个胶框壁233间隔地设置在主框体231上,与主框体231共同形成收容槽(图未标)。一并参看附图3,胶框壁233包括内侧壁233a及外侧壁233b,内侧壁233a为收容槽的侧壁,同时,胶框壁233直接连接于主框体231上,使得收容槽的侧壁具有多个缺口 235。请一并参阅图4,液晶面板30收容于背光组件20的收容槽中,收容槽的槽底设有遮光胶带(图未示),液晶面板30通过遮光胶带贴合于收容槽的槽底。液晶面板30上还连接有柔性电路板40,液晶面板30与柔性电路板40的连接处设有保护胶。液晶面板30的周缘与收容槽侧壁,即与胶框壁233的内侧壁233a间存在间距,且间距均匀。具体的,请参阅图5,液晶面板30的周缘与内侧壁233a的间隔距离为O. 15毫米。请再次参阅图2,胶框的主框体231为矩形框体,包括二相对应的长边及二相对应的短边。主框体231上共间隔地设置了五个胶框壁233,其中,二胶框壁233分别设置于主框体231的二相对应的长边上,一胶框壁233设置于一短边,剩余二胶框壁233分别设置于另一短边与两长边的连接处。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具体结构图,主框体231上共间隔地设置了七个胶框壁233,其中,主框体231的二相对应的长边上各间隔的设置二胶框壁233。需要指出的是,胶框壁233的数量也不限于五或者七个,同时,主框体231的形状不限于矩形框体,其均可根据液晶面板30的形状及实际生产需求而变化。液晶面板30的周缘与内侧壁233a的间隔距离不限为O. 15毫米,其具体值可根据产品实际需求而定,在一般情况下,液晶面板的尺寸越大,其所需求的间隔距离也就越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装配上述液晶显示模组的装配治具,请参阅图7,本实施例的装配治具10,包括基座100,其上开设有液晶槽110。请一并参阅图8(a)及图8(b),液晶槽110用于收容液晶面板30,液晶槽110的侧壁与液晶面板30的周缘相抵持。在液晶槽110的侧壁上还竖向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胶框槽130,用于收容胶框壁。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液晶槽110为矩形槽,液晶槽110的侧壁包括二相对应的长边侧壁113,以及二相对应的第一短边侧壁111、第二短边侧壁115。第二短边侧壁115上开设有保护胶收容部170,保护胶收容部170用于在装配时收容液晶面板与柔性电路版连接处上的保护胶。[0043]请参阅图11,二长边侧壁113与短边侧壁111通过圆角112过渡连接,以防止在装配时防止因磕碰导致液晶面板的角的磨损。多个胶框槽130开设的位置及数量根据需装配的背光组件中胶框壁的位置及数量而定。具体的装配过程如图8(c)及图8(d)所示,液晶面板30收容于液晶槽110中后,装配上背光组件20,胶框槽130包括第一侧壁131a,第一侧壁131a与胶框壁的外侧壁233b相抵持,多个胶框槽130与液晶槽110共同收容背光组件20。胶框槽130的数量与胶框壁233的相一致,开设的位置与胶框壁233设置在主框体231上的位置相对应。一并参看附图9及10,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一侧壁131a相对的液晶槽110侧壁所处平面与胶框槽130的第一侧壁131a所处平面间的距离D等于其所收容的胶框壁233的壁厚加上O. 15毫米。如,若胶框槽130开设于短边侧壁111上时,其第一侧壁131a所处平面与短边侧壁111所处平面间的距离等于其所收容的胶框壁233的壁厚加上O. 15毫米;若胶框槽130开设于一长边侧壁113上时,则该长边侧壁113所处平面与该胶框壁130的第一侧壁131a所处平面间的距离等于其所收容的胶框壁233的壁厚加上O. 15毫米。在背·光组件20及液晶面板30装配入装配治具10时,胶框壁233的外侧壁233b与胶框槽130的第一侧壁131a相抵持,液晶面板30的周缘与液晶槽110的侧壁相抵持,从而使液晶面板30收容于背光组件20并相对固定后,液晶面板30的周缘与胶框壁233的内侧壁233a间存在O. 15毫米的间距。最后,将相对固定的背光组件20及液晶面板30从装配治具10上取出,装配完毕。需要指出的是,与胶框槽130的第一侧壁131a相对的的液晶槽110侧壁所处平面与胶框槽130的第一侧壁131a所处平面间的距离根据实际产品中液晶面板30的周缘与收容槽侧壁的间距值的大小而变化,其可为所收容的胶框壁233的壁厚加上液晶面板30的周缘与收容槽侧壁的所需求的间距值。上述背光组件20及液晶面板30通过装配治具10进行装配,避免了手工装配所带来的误差。在装配治具10中,与胶框槽130的第一侧壁131a相对的液晶槽110侧壁所处平面与胶框槽130的第一侧壁131a所处平面间的距离为所收容的胶框壁233的壁厚加上液晶面板30的周缘与背光组件20中收容槽侧壁的所需间距值,使得通过装配治具10装配后,液晶面板30的周缘与背光组件20中收容槽侧壁之间存在均匀的符合要求的间距,满足了精确装配的需求。请再次参阅图7,基座100上还开设有二个手指避位槽150,液晶槽110与二个手指避位槽150相通。通过在基座100上开设手指避位槽150,方便了操作人员在装配治具10中进行背光组件20与液晶面板30的装配和取出等操作。可以理解,液晶槽110不限于为矩形槽,其形状可根据所需装配的液晶面板的形状而改变。在液晶槽110的侧壁开设胶框槽130后,可在液晶槽110的槽底上开设分别与多个胶框槽130相通的多个避位槽(图未示),用于防止胶框壁233与液晶槽110的槽底间因触碰而导致的破损。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包括背光组件及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组件包括胶框,所述胶框包括主框体及多个胶框壁,所述多个胶框壁间隔地设置在所述主框体上,所述主框体及多个胶框壁共同形成收容槽; 其中,所述液晶面板收容于所述收容槽中,所述液晶面板的周缘与所述收容槽侧壁间存在间距,且间距均匀。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面板的周缘与所述收容槽侧壁的间距值为O. 15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体为矩形框体,包括相对应的二长边及相对应的二短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包括五个胶框壁,其中,二所述胶框壁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框体的二相对应的长边上,一所述胶框壁设置于一短边上,剩余二所述胶框壁分别设置于另一短边与两长边的连接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包括七个胶框壁,其中,所述主框体的二相对应的长边上各间隔的设置二所述胶框壁,一所述胶框壁设置于一短边上,剩余二所述胶框壁分别设置于另一短边与两长边的连接处。
6.一种用于装配权利要求I所述液晶显示模组的装配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其开设有用于收容液晶面板的液晶槽,所述液晶槽的侧壁与液晶面板的周缘相抵持; 在所述液晶槽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用于收容胶框壁的胶框槽,所述胶框槽的包括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胶框壁的外侧壁相抵持,所述多个胶框槽与所述液晶槽共同收容背光组件; 其中,与胶框槽的第一侧壁相对的所述液晶槽侧壁所处平面与所述胶框槽的第一侧壁所处平面间的距离等于其所收容的胶框壁的壁厚加上所述液晶面板的周缘与所述背光组件中收容槽侧壁之间的间距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面板的周缘与所述背光组件中收容槽侧壁之间的间距值为O. 15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还开设有手指避位槽,所述液晶槽与所述手指避位槽相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面板为矩形板体;所述液晶槽为矩形槽,所述液晶槽的侧壁包括二相对应的长边侧壁及第一短边侧壁,所述二长边侧壁与所述第一短边侧壁通过圆角过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模组还连接柔性电路板,所述液晶面板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连接处设有保护胶; 所述液晶槽还包括与第一短边侧壁相对应的第二短边侧壁,所述第二短边侧壁上还开设有用于收容保护胶的保护胶收容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包括背光组件及液晶面板;所述背光组件包括胶框,所述胶框包括主框体及多个胶框壁,所述多个胶框壁间隔地设置在所述主框体上,所述主框体及多个胶框壁共同形成收容槽。同时还提供了一种装配该液晶显示模组的装配治具。上述液晶显示模组及其装配治具,通过在装配治具中,与第一侧壁相对的液晶槽侧壁所处平面与胶框槽的第一侧壁所处平面间的距离为所收容的胶框壁的壁厚加上液晶面板的周缘与背光组件中收容槽侧壁之间的所需间距值,使得装配后,液晶面板的周缘与背光组件中收容槽侧壁之间存在均匀的符合要求的间距,满足了精确装配的需求。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202693956SQ20122035768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9日
发明者张雷 申请人:Tcl显示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惠州泰科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