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5094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耦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耦合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将导光单元耦合至基板的耦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利用例如光纤通讯系统进行远距离的数字数据传输,而该数字数据由电子设备所产生。若要使用该光纤传输该数字数据,则该数字数据必须先进行电光调变,以将该数字数据调变成光线,并在该光纤传输该光线。由于该电子设备仅能处理电信号型态的该数字数据。因此,当该光纤传输该光线之后,该光线必须通过光电调变以还原该数字数据,而能够让该电子设备处理该数字数据。传统上,该光纤的一端(即与该电子设备耦合的一端)通过波导结构将该光纤的一端所辐射出的该光线由原来的光入射方向改变(例如利用光线反射的方式或光线折射的方式)成另外一光入射方向,使得该光线能够从该光纤传送至该电子设备;反之亦然,该电子设备所辐射的该光线也能通过该波导结构改变光入射方向,使得该光线能够从该电子设备传送至该光纤。然而,该波导结构所使用的材质或是该波导结构的表面粗糙度等因素,会导致该光线的光强度的衰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可以了解到,该光线的光强度影响该光纤通讯系统的信号传输质量。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耦合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耦合装置,通过座体的孔洞的延伸方向改变导光单元(例如光纤或波导管)的一端朝向基板的方向,以使得该导光单元所辐射的第一出射光能够辐射至该基板及/或该导光单元能接收该基板所辐射出的第二出射光。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的耦合装置,通过在该导光单元与该基板之间设置的透镜单元,以聚焦该第一出射光与该第二出射光。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上述的耦合装置,该孔洞由第一孔洞部与第二孔洞部所组成,且该第一孔洞部的孔径大于该第二孔洞部的孔径。该第一孔洞部与该第二孔洞部通过具有一导角的环状体接合,以使得该导光单元可沿着该环状体从该第一孔洞部被导引至该第二孔洞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耦合装置,将导光单元耦合至基板。该耦合装置包括座体与透镜单元。该座体形成孔洞,且该孔洞供容置该导光单元,当该导光单元自该孔洞的一端插入之后,该导光单元的该端沿着该孔洞的延伸方向而被导引以朝向该基板。该透镜单元设置在该孔洞的相对应的另一端,以供将该导光单元所辐射的第一出射光聚焦至该基板及/或将该基板所辐射的第二出射光聚焦至该导光单元。与现有技术 相较,本实用新型的耦合装置可通过孔洞弯曲导光单元的一端,使得该导光单元的一端能沿着该孔洞的延伸方向而被引导以朝向基板,而能够耦合该导光单元与该基板。当该导光单元与该基板耦合之后,该导光单元的该端所辐射的第一出射光可辐射至该基板的光接收器(例如光二极管),及/或该导光单元的该端可接收来该基板的光发射器(例如镭射二极管)所辐射的第二出射光。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耦合装置让该导光单元直接地耦合至该基板,因此在该第一出射光与该第二出射光的传输过程中,能够改善光衰减的现象。在本实用新型中,该耦合装置可直接地将该导光单元耦合至该基板,而不需要利用现有技术的波导结构间接地耦合该导光单元与该基板。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可明显地简化该耦合装置的制作程序。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耦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说明图1的A-A’剖面示意图。图3为说明图1中第一孔洞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说明图1中第一孔洞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说明图1中座体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说明图1中座体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说明图1中座体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部件附图标 记:2导光单元22第一光纤24第二光纤4基板42光接收器44光发射器10耦合装置12、12,、12,,、12,,,座体122、122,、122,,第一孔洞1222第一孔洞部1224第二孔洞部1226环状体124第二孔洞126凹槽128导引槽130定位单元14透镜单元142第一透镜单元144第二透镜单元FEL第一出射光[0041]SEL第二出射光Θ导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技术效果,这里通过下述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说明如下:请参照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耦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该耦合装置10将导光单元2耦合至基板4。在本实施例中,该导光单元2以第一光纤22与第二光纤24为例说明。该第一光纤22将远程(图未不)所福射的第一出射光FEL(firstemergent light)传送至该基板4,以及该第二光纤24将该基板4所福射该第二出射光SEL(second emergent light)传送至远程。该基板4包含光接收器42与光发射器44。该光接收器42接收该第一出射光FEL,以及该光发射器44辐射该第二出射光SEL。该耦合装置10包括座体12与透镜单元14。该座体12在Y轴方向形成第一孔洞122与第二孔洞124,例如该座体12可为透明材质或半透明材质,以及该第一孔洞122与该第二孔洞124均可为盲孔。在本实施例中,以该第一孔洞122与该第二孔洞124为例说明,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为单一孔洞或超过两个以上的多个孔洞。该第一孔洞122容置该第一光纤22的一端(即福射该第一出射光FEL的一端),以及该第二孔洞124容置该第二光纤24的一端(即接收该第二出射光SEL的一端)。 在图1中,该基板4设置于X轴方向,使得该第一孔洞122与该第二孔洞124垂直于该基板4的表面。因此,当该第一光纤22自该第一孔洞122的一端插入之后,该第一光纤22通过该第一孔洞122的延伸方向而被垂直地引导至该光接收器42。依此类推,当该第二光纤24自该第二孔洞124的一端插入之后,该第二光纤24通过该第二孔洞124的延伸方向而被垂直地引导至该光发射器44。该透镜单元14进一步区分为第一透镜单元142与第二透镜单元144,以配合该第一孔洞122与该第二孔洞124。该第一透镜单元142设置在该第一孔洞122的相对应的另一端,以及该第二透镜单元144设置在第二孔洞124的相对应的另一端。一并可参照图2,其为说明图1中的A-A’剖面示意图。在图2中,该第一透镜单元142将该第一出射光FEL聚焦至该光接收器42,以及该第二透镜单元144将该第二出射光SEL聚焦至该第二光纤24。聚焦的目的是使得该第一出射光FEL可通过该第一透镜单元142完全地被辐射至该光接收器42,以及该第二出射光SEL可通过该第二透镜单元144完全地被辐射至该第二光纤24。因此,该第一光纤22通过该第一孔洞122与该第一透镜单兀142,使得该第一光纤22所辐射出的该第一出射光FEL在无光衰减的情况下,将该第一出射光FEL完全地辐射至该光接收器42,而可维持好的信号传输质量;反之亦然,该第二光纤24能通过该第二孔洞124与该第二透镜单元144,在无光衰减的情况下完全地接收该光发射器44所辐射的该第二出射光SEL,而可同样地维持好的信号传输质量。请参照图3,其为说明图1中该第一孔洞122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图3中,该第一孔洞122’包含第一孔洞部1222与第二孔洞部1224,且该第一孔洞部1222的孔径大于该第二孔洞部1224的孔径。请参照图4,其为说明图1中该第一孔洞122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图4中,该第一孔洞122’’包含第一孔洞部1222、第二孔洞部1224与环状体1226。该第一孔洞部1222的孔径大于该第二孔洞部1224的孔径,以及在该第一孔洞部1222与该第二孔洞部1224之间形成具有一导角Θ的该环状体1226。该导角Θ定义为该环状体1226的斜面与该第一孔洞部1222(或该第二孔洞部1224)内壁之间的夹角,例如该导角Θ的范围可小于90度。请参照图5,其为说明图1中该座体12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图5中,座体12’包含凹槽126。该凹槽126形成在该第一孔洞122与该第二孔洞124之上,以容置该第一光纤22与该第二光纤24。请参照图6,其为说明图1中该座体12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图6中,座体12’ ’包含该凹槽126与导引槽128,该凹槽126的描述同图5所不。该导引槽128形成在该凹槽126的内壁,以使该第一光纤22通过该导引槽128而被导引至该第一孔洞122,以及该第二光纤24通过该导引槽128而被导引至该第二孔洞124。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该导引槽128形成在该凹槽126的单一侧的内壁。在其它实施例中,该导引槽128也可形成在该凹槽126的其它内壁之上。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图5或是图6,该凹槽126可注入胶体(图未示),以将该第一光纤22与该第二光纤24固定在该凹槽126。请参照图7,其为说明图1中该座体12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图7中,座体12’ ’ ’包含定位单元130,例如该定位单元130为定位柱。在本实施例中,以两个该定位单元130为例说明。若该基板4具有定位孔(图未示),则该定位单元130可对应至该定位孔。当该定位单元130与该定位孔结合之后,该座体12’ ’ ’可稳定地被固定在该基板4。
本实用新型在上文中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该实施例仅用于描绘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解读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注意的是,凡是与该实施例等效的变化与置换,均应视为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内容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导光单元耦合至基板,该耦合装置包括: 座体,形成孔洞,该孔洞供容置该导光单元,当该导光单元自该孔洞的一端插入之后,该导光单元的该端沿着该孔洞的延伸方向而被导引以朝向该基板;以及 透镜单元,设置在该孔洞的相对应的另一端,以供将该导光单元所辐射的第一出射光聚焦至该基板及/或将该基板所辐射的第二出射光聚焦至该导光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孔洞包含第一孔洞部与第二孔洞部,该第一孔洞部的孔径大于该第二孔洞部的孔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孔洞部与该第二孔洞部之间形成具有一导角的环状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角的范围小于90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座体包含凹槽,该凹槽形成在该孔洞之上,以供容置该导光单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导引槽,该导引槽形成在该凹槽的至少一内壁上,该导光单元通过该导引槽而被导引至该孔洞。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座体为透明材质或半透明材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孔洞为盲孔。
9.如 权利要求5所述的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胶体,设置于该凹槽,以将该导光单元固定在该凹槽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座体还包含定位单元,该定位单元供与该基板结合。
专利摘要一种耦合装置,将导光单元耦合至基板,该耦合装置包括座体与透镜单元。该座体形成孔洞,且该孔洞供容置该导光单元。当该导光单元自该孔洞的一端插入之后,该导光单元的该端沿着该孔洞的延伸方向而被导引以朝向该基板。该透镜单元设置在该孔洞的相对应的另一侧,以供将该导光单元所辐射的第一出射光聚焦至该基板及/或将该基板所辐射的第二出射光聚焦至该导光单元。故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该导光单元的该端直接地弯折而朝向该基板,除了可以简化该耦合装置的制作程序之外,更可改善当传输该第一出射光与该第二出射光过程中,所造成这些出射光的光强度被衰减的缺陷,进而能够维持好的信号传输质量。
文档编号G02B6/32GK203133317SQ20132012290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8日
发明者杨策航 申请人:至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