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手机窄边框的液晶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1511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手机窄边框的液晶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手机窄边框的液晶显示模组,包括一胶框、设于胶框内从下至上依次层叠的带网点的导光板、扩散片、下增光膜、上增光膜、设于导光板一侧端部的光源、设于导光板及胶框下方的反射膜、搭接在上增光膜与胶框之间的三边遮光膜,所述遮光膜的两面均为黑色遮光膜,所述导光板靠近光源一侧的端部设有平滑端、其他三个侧边在所述网点外围设有平滑区。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解决手机窄边框液晶显示模组的漏光问题,并且不会导致成本增加,有利于促进手机窄边框的发展。
【专利说明】—种用于手机窄边框的液晶显示模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显示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窄边框手机的液晶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手机的发展趋势,现有的手机都朝着超轻超薄发展,并且手机屏幕也在有限范围内,做得越来越大,因此,目前手机屏幕的窄边框设计都十分流行。
[0003]因此,很多厂商都在手机尺寸的范围内尽量将手机两侧的边框变窄,以符合当前用户的需求,而由于手机的边框变窄也会使得液晶显示模组的玻璃黑边宽度缩小,背光结构由原来的带挡墙转变为无挡墙,并且无铁框,而背光的外形与LCD外形都基本相当,背光的亮度也越来越高,导致当60°角观察显示屏时,显示区域A.A区会产生非常明显的亮线,导致视觉效果不佳,目前国内几大手机品牌商都出现同样的问题,导致批量手机退货,损失惨重。若要做到不漏光,增光膜+扩散边(B尺寸)须大于0.6mm,这样在60度角度内才不会观察到漏光,而目前三边遮光膜的宽度(C)多数在1.3mm之内。理论黑白遮光膜的V.A边缘处要达做到无亮边效果,C最小尺寸为:1+0.05 (LGP与HOUSING间隙)+0.6_(遮光膜最小粘贴宽度)=1.65mm,无法满足手机窄边框的要求。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用在手机窄边框上而且不会漏光的液晶显示模组是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用于手机窄边框的液晶显示模组,包括一胶框、设于胶框内从下至上依次层叠的带网点的导光板、扩散片、下增光膜、上增光膜、设于导光板一侧端部的光源、设于导光板及胶框下方的反射膜、搭接在上增光膜与胶框之间的三边遮光膜,所述遮光膜的两面均为黑色遮光膜,所述导光板靠近光源一侧的端部设有平滑端、其他三个侧边在所述网点外围设有平滑区。
[0006]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胶框截面为方形,所述遮光膜距离胶框外边缘的距离小于或等于0.1mm,所述扩散片、下增光膜、上增光膜距离胶框内边缘的距离小于或等于0.15mm0
[0007]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胶框截面为两级阶梯型,所述胶框内侧的厚度低于外侧的厚度,所述遮光膜距离胶框两级阶梯交界处的距离为0.05mm,所述扩散片、下增光膜、上增光膜距离胶框内边缘的距离小于或等于0.15mm。
[0008]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用于液晶显示模组的黑白遮光膜替换为两面都为黑色的遮光膜,使得V.A区的边缘的反射光大大减少,从而减轻漏光的现象,并且对液晶显示模组结构进行了优化,使得液晶显示模组之间的位置距离更加合理,既能够满足窄边框的宽度需求,又不会产生任何漏光,符合用户的需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
[001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用于手机窄边框的液晶显示模组包括一胶框1,该胶框I的截面为方形,胶框内设有导光板2、扩散片3、上增光膜4及下增光膜5,并且导光板I至下增光膜5都是按照从下至上的次序依次层叠的,导光板2的一侧端部设有光源(图中未示出),该端部被称为进光端,进光端表面进行了平滑处理,为一平滑端,该平滑结构可以优化导光板,使得进光端表面无锯齿,光可以直射进入导光板2内部,而现有的导光板2并未设置平滑端,光在进光端进入时,容易受到影响被打散,向导光板2四周发射。导光板2上表面密布着网点,可以使发光更均匀,在导光板2上表面其他三个没有设置光源的侧边,在网点的外围都设置了平滑区,同样也减少导光板2折射的光不被打散,不容易产生亮边。导光板2及胶框I下方设有反射膜6,在导光板2非进光端的其他三个侧边,相对应的上增光膜4与胶框I之间还搭接着三边遮光膜7,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遮光膜7的两面均为黑色遮光膜,可以减少触摸区V.A区边缘光的反射,减轻亮边的现象,遮光膜的上方设有LCD玻璃8。
[0014]除此以外,由于手机液晶显示模组的各部件配合尺寸都偏小,因此,微小的尺寸不合适也同样会导致模组四周漏光,为此,本实施例中,遮光膜7距离胶框I外边缘的距离小于或等于0.1mm,扩散片、下增光膜、上增光膜距离胶框内边缘的距离小于或等于0.15mm。
[0015]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胶框截面为两级阶梯型,胶框内侧的厚度低于外侧的厚度,由于胶框形状的变化,手机液晶显示模组各部件的配合尺寸也相应地进行调整,遮光膜距离胶框两级阶梯交界处的距离为0.05mm,扩散片、下增光膜、上增光膜距离胶框内边缘的距离小于或等于0.15mm。
[0016]如图3所示,在上述两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V.A区距离导光板可以做到0.25-0.3mm,符合现有窄边框的宽度要求,并且还不会产生边缘亮线问题。
[0017]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本实用新型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他各种各样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手机窄边框的液晶显示模组,包括一胶框、设于胶框内从下至上依次层叠的带网点的导光板、扩散片、下增光膜、上增光膜、设于导光板一侧端部的光源、设于导光板及胶框下方的反射膜、搭接在上增光膜与胶框之间的三边遮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膜的两面均为黑色遮光膜,所述导光板靠近光源一侧的端部设有平滑端、其他三个侧边在所述网点外围设有平滑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手机窄边框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截面为方形,所述遮光膜距离胶框外边缘的距离小于或等于0.1mm,所述扩散片、下增光膜、上增光膜距离胶框内边缘的距离小于或等于0.15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手机窄边框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截面为两级阶梯型,所述胶框内侧的厚度低于外侧的厚度,所述遮光膜距离胶框两级阶梯交界处的距离为0.05mm,所述扩散片、下增光膜、上增光膜距离胶框内边缘的距离小于或等于.0.15mm0
【文档编号】G02F1/1335GK204086754SQ201420424176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0日
【发明者】李顺义 申请人:深圳市立德通讯器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