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用于防夹和防光组合保护的盖件的显微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1668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带有用于防夹和防光组合保护的盖件的显微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微镜,其包括台座基体、可围绕旋转轴转动的物镜旋座和承载该物镜旋座的旋座支架,通过该旋座支架,物镜旋座相对于台座基体在显微镜的光轴方向上可移动地支撑在该显微镜上。当旋座支架移调时,在台座基体和旋座支架以及物镜旋座之间的间隙的大小发生改变。物镜旋座倾斜地固定在旋座支架上,从而显微镜的光轴和物镜旋座的旋转轴相对于彼此倾斜地伸展。



背景技术:

就显微镜而言,对于物体的聚焦来说必需的是,移调物体与显微镜物镜之间的距离。这例如可以按如下方式来进行:在旋座支架上固定着物镜旋座,该旋座支架能相对于台座基体移动,进而相对于显微镜台移动。在此通常存在较低的位置,在该位置,旋座支架接触台座基体,或者相距台座基体只有较小的距离。如果旋座支架向上移动,在旋座支架与台座基体之间就产生间隙。这个间隙通常如此之大,以至于操作人员能毫无问题地将其手指伸入。这导致了如下问题:当旋座支架随后向下移动时,手指可能就会被夹在旋座支架与台座基体之间。这种间隙的另一问题是,光线由此会向外透出。这特别是当为了观察和/或处理和/或操纵样本而采用激光时是紧要的。

由DE 10 2007 028 402 B4已知一种立式显微镜,就其而言,在物镜旋座上或者在显微镜台上设置有盘形弹簧式的部件作为防夹装置,这些部件设置在间隙中,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封闭该间隙,使得操作人员不能伸入到间隙中。防光特别是防激光的问题根本就未予论述。

这种防夹装置具有如下缺点:其不能容易地应用于带有总是倾斜地安置的物镜旋座的倒置式显微镜。就这种倾斜地安置的物镜旋座而言,这些物镜旋座通常侧向地突出于旋座支架,从而在其底面上不能容易地安置这种盘形弹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显微镜,就其而言,可靠有效地封闭了在聚焦时产生的间隙,并且既提供了防止使用者伸入的防护,又提供了防止光线特别是激光射出的防护。

该目的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显微镜得以实现。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根据本发明,显微镜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盖件和第二盖件,其中,第一盖件固定在台座基体上,并至少部分地封闭台座基体与旋座支架之间的间隙,当旋座支架相对于台座基体移调时,在这两个部件之间产生该间隙。第一盖件具有凹缺,当旋座支架布置在下部位置时,物镜旋座的部分区域和/或旋座支架的部分区域布置在该凹缺中。而第二盖件固定在物镜旋座和/或旋座支架上,并且至少当旋座支架布置在上部位置时,至少部分地、优选完全地封闭第一盖件的凹缺。第一和第二盖件尤其可以重叠。

由此通过第一和第二盖件的配合实现了以简单的方式有效可靠地封闭间隙和凹缺。由此实现了防夹,且对于旋座或旋座支架的所有位置来说,都防止了光线特别是激光的射出。

旋座支架优选能够在下部位置与上部位置之间直线地移调,在下部位置处,该旋座支架相距台座基体的表面只有最小的距离,在上部位置处,该旋座支架相距该表面具有最大的距离。因而在上部位置处,间隙具有最大的尺寸,而在下部位置处具有最小的尺寸。术语“下部”和“上部”以显微镜的符合规定的方向、即所谓的z方向为参照。

第二盖件在此可以经过适当构造,从而利用它仅仅封闭凹缺,其中,在旋座支架与台座基体的面向旋座支架的表面之间的间隙被第一盖件封闭。在一种替代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利用第二盖件封闭间隙的一部分,从而第一盖件在该区域中可以相应地较小地构造。

第一盖件和第二盖件特别是在一定程度上封闭间隙和凹缺,从而即使在最大可能的间隙情况下也防止操作人员的手指被夹住,和/或避免光线从间隙中射出。由此保证可靠的防夹和可靠的射线防护。

第一盖件和第二盖件特别是设置在旋座支架的相同侧。此外有利的是,第一和第二盖件至少部分地重叠,从而可靠地封闭间隙和凹缺。如果仅仅设置第一盖件,虽然会封闭间隙,但是无法实现可靠的防夹和射线防护,因为在凹缺的区域中,在第一盖件的上边缘与物镜旋座之间就会发生夹紧,并且光线会从此射出。只有通过两个盖件的配合才能得到可靠的防护。

第一盖件特别是设置在旋座支架和第二盖件之间,其中,间距被选择得尽可能小,特别是小到不能伸到间隙中,因而防止被夹住。

第一盖件为此优选直接设置在旋座支架之前。同样,第二盖件特别是直接设置在第一盖件之前。

第一盖件的形状特别是与旋座支架的轮廓适配,使得第一盖件贴靠在旋座支架上,因而不产生间隙,否则光线会从这些间隙中射出或者操作人员会伸入到这些间隙中。相应地,第二盖件具有第一盖件的和/或物镜旋座的轮廓,从而在这些盖件之间的重叠区域中尽可能无缝地对间隙或凹缺进行封闭。

当旋座支架布置在下部位置时,特别是物镜旋座的参照旋转轴与光轴相对的部分设置在第一盖件的凹缺内。“相对的部分”尤其是指,旋转轴设置在光轴和该相对的部分之间,从而相对的部分相距光轴具有最大的距离。

物镜旋座可旋转地安置在旋座支架上,使得物镜旋座的物镜可以有选择地旋转到显微镜的光轴中。

在另一设计中,物镜旋座利用操作部件突出于旋座支架、第一盖件和第二盖件,其中,为了手动地转动物镜旋座,该突出的部分是可操作的。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虽然可靠地封闭间隙,但即使在手动地操作情况下也完全保证物镜旋座的功能性。替代地或附加地,可以给物镜旋座配设电机,该电机允许机动地移调物镜旋座。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台座基体上设有用于封闭间隙的第三盖件,其中,第一和第三盖件参照旋座支架设置在旋座支架的不同侧。由此实现一侧被第三盖件封闭,另一侧通过第一和第二盖件的配合被封闭。第三盖件特别是与旋座支架的轮廓适配,从而也在该侧实现尽可能严密地封闭间隙。由此减小操作人员的手指夹住和/或光线射出的风险。

第一盖件、第二盖件和/或第三盖件特别是分别构造成盖板,由此实现了简单的制造和尽可能良好的造型和稳固性。

第一、第二或第三盖件特别是设置在间隙之外,因而使得间隙保持空留,也就是说,它们并不设置在旋座支架的下面,特别是并不固定在旋座支架的底面上,由此可在间隙中放置附加的光学器件。这些器件例如可以是分光器、滤光器、钢型的附加光学机构等。于是利用盖件来防护这些器件免受从外部射入的光。

有利的是,第一盖件、第二盖件和/或第三盖件在旋座支架相对于座架基体移动时并不变形。特别地,第一、第二和第三盖件被构造成刚性体,这些刚性体在旋座支架移调时并不弹性地变形。

第一盖件、第二盖件和第三盖件、旋座支架、物镜旋座和台座基体特别是经过配合作用,使得间隙被完全包围,从而保证全面的防夹和可靠的激光防护,以免无意中光线射出。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可由如下附图得到,本发明将借助实施例结合附图予以详述。

其中:

图1以朝向第一侧的视角示意性地示出当旋座支架在下部位置时的显微镜;

图2以朝向第一侧的视角示意性地示出当旋座支架在上部位置时根据图1的显微镜;

图3示意性地示出根据图1和2的显微镜的一部分;

图4以朝向第二侧的视角示意性地示出当旋座支架在上部位置时根据图1~3的显微镜;

图5以朝向第二侧的视角示意性地示出当旋座支架在上部位置时根据图1~4的显微镜;

图6以朝向第二侧的视角示意性地示出根据图1~5的显微镜的一部分;

图7示意性地示出根据图1~6的显微镜的第一盖件;

图8示意性地示出根据图1~6的显微镜的第二盖件;

图9示意性地示出根据图1~6的显微镜的第三盖件;

图10示意性地示出根据图1~6的显微镜的旋座支架;

图11以朝向第一侧的视角示意性地示出在盖件消隐时当旋座支架在上部位置的情况下根据图1~6的显微镜;

图12以朝向第二侧的视角示意性地示出在盖件消隐时当旋座支架在上部位置的情况下根据图1~6的显微镜;

图13以朝向第一侧的视角示意性地示出在第二盖件消隐时当旋座支架在上部位置的情况下根据图1~6的显微镜的一部分;

图14以朝向第一侧的视角示意性地示出在第二盖件消隐时当旋座支架在下部位置的情况下根据图1~6的显微镜的一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以朝向第一侧的视角示意性地示出显微镜10。该显微镜10包括台座基体12,在该台座基体上刚性地固定着显微镜台14,特别是物体载片形式的待观察的物体可以放置在该显微镜台上。

此外提出了物镜旋座16,它具有多个凹缺,这些凹缺中的一个示例性地标有附图标记22。在这些凹缺22中分别可容纳物镜18,其中,为明了起见,在图1中只示出了一个物镜18。物镜旋座16在此可旋转地固定在旋座支架20上,从而可以有选择地使得物镜18之一旋转到显微镜10的光轴中。物镜旋座16在此倾斜地固定在旋座支架20上,从而旋转轴相对于显微镜10的光轴倾斜地伸展,物镜旋座16可以围绕该旋转轴旋转。

物镜旋座16的旋转特别是借助于操作部件手动地进行,为此,在该操作部件的边缘设有锉纹26,该锉纹旨在防止操作人员打滑。另外,物镜旋座16为了便于操作而在显微镜的第一侧的方向上突出于旋座支架20,这样就能让操作人员简便地转动物镜旋座16。

此外,显微镜10包括目镜30和镜筒32,通过它们,操作人员可以观察物体。另外,为了给物体照明,一方面设有固定至透射光照明臂34的透射光源36,另一方面设有垂直照明单元38。

旋座支架20适当地固定至台座基体12,使得它能相对于台座基体12、进而也相对于显微镜台14在双箭头P1的方向上移动,其中,该移动方向P1平行于显微镜10的光轴而指向。通过对旋座支架20的、进而对物镜旋座16的相应的移调,可以对待观察的物体进行聚焦。

为了移调旋座支架20,在显微镜10的第一侧设有移调旋钮24,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该移调旋钮来控制旋座支架20的在z方向上的(即向上和向下的)移动。在此,该移动可以有选择地纯机械地进行,或者也可以机动地进行。

在图1中示出旋座支架20的下部位置,在该位置,旋座支架20相距台座基体12的面向旋座支架20的表面40只有最小的距离,特别是与该表面接触。

而在图2中以朝向第一侧的视角示意性地示出了显微镜10,其中,示出了旋座支架20在上部位置,在该位置,旋座支架相距表面40具有其最大的距离。如在图11和12中可见,通过对旋座支架20的移调,在台座基体12的表面40和旋座支架20的底面之间产生了间隙60。为了从第一侧封闭该间隙60,在第一侧设有第一盖件50和第二盖件52,且在第二侧设有第三盖件58。在图11和12中,这些盖件50、52、58被消隐,以便能够看到间隙60。如在图11和12中清楚地可见,间隙60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如果没有各个盖件50、52、58,显微镜10的操作人员会将手指伸入到间隙60中,且当旋座支架20从上部位置移调到下部位置时会夹住手指。另外,如果没有盖件50、52、58,光线特别是激光会从间隙60射出。

为了可靠地防止这两个问题,即夹住和光射出,在第一侧设有在图1至3、7和9中示出的第一和第二盖件50、52。图3以朝向第一侧的视角示出了显微镜10的一部分,其中,第一盖件50和第二盖件52的区域在此被放大地示出。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第一盖件50,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第二盖件52。

第一盖件50牢固地固定在台座基体12上,且优选被构造为刚性的盖板,该盖板在旋座支架20的移调期间不变形。原则上也可行的是,第一盖件(第二和第三盖件同样)由另一种不透光的材料制成。

而第二盖件52固定在物镜旋座16的不可旋转的部分上。替代地或附加地,第二盖件52也可以固定在旋座支架20上。因而在箭头P1移调时,第二盖件52与旋座支架20和物镜旋座16一起移调。

第一盖件50在物镜旋座16的区域中具有凹缺54,从而即使当旋座支架20在下部位置时,该物镜旋座也不会受到第一盖件50的妨碍,并且可以突出于该第一盖件,从而随时都可以旋转物镜旋座16。

第一盖件50用于封闭间隙60,而第二盖件52特别是封闭第一盖件50的凹缺54。但第二盖件52也可以至少部分地一同封闭间隙60。因而通过第一盖件50与第二盖件52的配合在第一侧可靠地避免光射出和夹住。如果略去第二盖件52,就会存在如下危险:至少当旋座支架20布置在上部位置时,在旋座支架20向下移动的情况下,操作者的手指会在旋座支架20的凹缺的区域中被夹在物镜旋座16与第一盖件50之间,和/或光线会在该区域中射出。这个问题在图13和14中被示出,在这些附图中分别以朝向第一侧的视角示出了显微镜10的一部分,其中,第二盖件52被消隐。在图13中示出了旋座支架20在上部位置,在图14中示出了旋座支架20在下部位置。如果没有第二盖件52,在旋座支架20从上部位置移动到下部位置的情况下,操作者的手指会在凹缺54的区域中被夹在物镜旋座16与第一盖件50之间,并且光线会在该区域中射出。只有第一盖件50与第二盖件52的配合才能提供完全的可靠性。

第一盖件50就其形状而言特别是与旋座支架20的轮廓适配,且直接设置在该旋座支架之前,从而在旋座支架20和第一盖件50之间只有一个小缝隙,因而这里无不会出现夹住。相应地,第二盖件52与物镜旋座16的、旋座支架20的和第一盖件50的形状适配,并且特别是直接设置在第一盖件50之前,从而这里同样也只有一个尽可能小的缝隙,且可靠地避免夹住。

在图4和5中分别以朝向第二侧的视角示意性地示出了显微镜10,其中,该第二侧与第一侧相对。旋座支架20在图4中布置在下部位置,在图5中布置在上部位置。图6也示出了物镜旋座16周围区域的一部分。

在第二侧设有第三盖件58,其也牢固地设置在台座基体12上。该第三盖件58还用于从第二侧封闭间隙60,从而一方面实现防夹,另一方面防止光线射出。在图9中示意性地示出了该第三盖件58。

第三盖件58也构造为刚性的盖板,并且与旋座支架20的轮廓适配。此外,第三盖件58特别是直接设置在旋座支架20之前,从而只有一个极小的缝隙。

由于在第二侧斜立的物镜旋座16在下部区域中不突出于旋座支架20,与第一盖件50相反,第三盖件58不需要具有凹缺。因此,在第二侧仅仅设置单个盖件58就足够了,这是因为该盖件提供了完全的防夹。

附图标记清单

10 显微镜

12 台座基体

14 显微镜台

16 物镜旋座

18 物镜

20 旋座支架

22 凹缺

24 旋钮

26 锉纹

30 目镜

32 镜筒

34 透射光照明臂

36 透射光源

38 垂直照明单元

40 表面

50 第一盖件

52 第二盖件

54 凹缺

58 第三盖件

60 间隙

P1 移动方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