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面镜片粘合品外观不良返修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5377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面镜片粘合品外观不良返修工艺。



背景技术:

针对粘合品的不良返修,传统返修工艺在不良面别区分后,需要泡二氯甲烷(时间2-3天)或用电磁炉高温剥离胶合组的镜片,擦胶及处理不良洁净度、洗净、全检外观、还要将剥离返修后的镜片再次粘合,直接影响返修的时效性与返修良品率,返修时投入的人员、时间较多,返修后可以再次粘合的良品较少,在返修时产生的裂边不良、被溶剂泡坏的不良比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球面镜片粘合品外观不良返修工艺,不仅操作简单,而且高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球面镜片粘合品外观不良返修工艺,所述的返修工艺为:(1)取外观不良的镜片胶合组,在不将胶合组剥离的基础上区分镜片的不良面别与良好面别;(2)对镜片的良好面别涂覆保护膜进行保护;(3)将镜片胶合组先返砂挂8-15秒,然后再返研磨30-90秒,进行不良面别的加工处理;(4)研磨后全检返修后的面别的寸法;(5)将返修后的面别的寸法合格的镜片胶合组进行洗净;(6)对洗净的镜片胶合组的外观进行全面检查。

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所述的保护膜材料为熔化的沥青液体,涂覆在良好面别上的沥青液体变硬后形成一层覆盖在良好面别表面的保护膜。

进一步的,所述沥青液体的温度为40℃。

进一步的,在步骤(6)后,对返修后的面别进行镀膜处理。

进一步的,返修后的面别所镀的膜为减反射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球面镜片粘合品外观不良返修工艺缩短并优化了粘合品外观不良的返修流程,提升粘合品外观不良返修的良品率,解决了粘合不良品需要泡二氯甲烷、返修剥离时间长、易泡坏或用电磁炉高温剥离易炸裂、烤裂、而后还要将剥离返修后的镜片再次粘合的技术难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一种球面镜片粘合品外观不良返修工艺,所述的返修工艺为:(1)取外观不良的镜片胶合组,在不将胶合组剥离的基础上区分镜片的不良面别与良好面别;(2)对镜片的良好面别涂覆保护膜进行保护,防止在后续对不良面别加工处理时受到破坏;(3)粘合品(即镜片胶合组)不需剥离开,将整组镜片胶合组先返砂挂8-15秒,然后再返研磨30-90秒,进行不良面别的加工处理;(4)研磨后全检返修后的面别的寸法;(5)将返修后的面别的寸法合格的镜片胶合组进行洗净;(6)对洗净的镜片胶合组的外观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是否克服了原不良缺陷。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2)中,所述的保护膜材料为熔化的沥青液体,涂覆在良好面别上的沥青液体变硬后形成一层覆盖在良好面别表面的保护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沥青液体的温度为40℃。

在本实施例中,粘合品在返修时需找到可确保亚斯等寸法品质的条件,以便于后续的寸法检查。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6)后,对返修后的面别进行镀膜处理,该膜为减反射膜。

在本实施例中,该球面镜片粘合品外观不良返修工艺与传统的返修工艺相比,返修周期大约缩短了两天,返修良率提升了40%-50%,减少了损品不良率20-30%,缩短并优化了粘合品外观不良的返修流程,提升粘合品外观不良返修的良品率,解决了粘合不良品需要泡二氯甲烷、返修剥离时间长、易泡坏或用电磁炉高温剥离易炸裂、烤裂、而后还要将剥离返修后的镜片再次粘合的技术难题。

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