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面波导型光分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6004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面波导型光分路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源光网络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平面波导型光分路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信息需求的增加以及高清电视(HDTV)的普及,以铜缆为基础的通信网络正逐步被光通信网络代替,而且密集波分复用系统被用于高速率大容量光网络中。光通信网络的完善和发展依赖于有源和无源光器件的性能提高。其中,无源光分路器是DWDM无源光网络中连接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单元的核心光器件熔融拉锥型光分路器,由于其插入损耗具有窗口效应,已不适用于DWDM系统。而随着集成光学的发展,出现的平面波导型光分路器则由于其具有工作波长宽插入损耗低和可靠性高等优点,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平面波导型光分路器往往存在使用寿命短、结构复杂、易损坏、适应性差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平面波导型光分路器,包括芯片、波导芯、光纤紫外胶层、尾纤紫外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内设有波导芯,芯片上平面与芯片玻璃盖板下平面相连接,芯片的输出端平面与尾纤基板的输入端平面相连接,芯片的输入端平面与光纤基板的输出端平面相连接,光纤基板上部设有光纤玻璃盖板和光纤紫外胶层,尾纤基板的上部设有尾纤玻璃盖板和尾纤紫外胶层,波导芯的输入端和光纤相连接,波导芯的输出端与尾纤阵列的输入端相连接,尾纤阵列的输出端与尾纤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芯片的输出端平面与芯片的底部平面所成的夹角为95~100度,芯片的输入端平面与芯片的底部平面所成的夹角为95~100度。

进一步的,所述光纤基板的上表面设有V型槽,光纤固定在V型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尾纤基板的上表面设有V型槽,尾纤固定在V型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尾纤的数量为4~32个。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平面波导型光分路器,光纤基板上部设有光纤玻璃盖板和光纤紫外胶层,尾纤基板的上部设有尾纤玻璃盖板和尾纤紫外胶层,光纤基板的上表面设有V型槽,光纤固定在V型槽内,尾纤基板的上表面设有V型槽,尾纤固定在V型槽内,通过设置紫外胶层和V型槽,防止光纤和尾纤松动损坏,延长光分路器的使用寿命;光分路器主要有芯片、波导芯、光纤基板、尾纤基板组成,结构简单;尾纤的数量为4~32个,可满足1×4、1×8、1×16、1×32分光要求,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平面波导型光分路器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平面波导型光分路器的俯视图。

图中,1、光纤,2、光纤紫外胶层,3、光纤基板,4、光纤玻璃盖板,5、芯片玻璃盖板,6、芯片,7、尾纤玻璃盖板,8、尾纤基板,9、尾纤紫外胶层,10、尾纤,11、波导芯,12、尾纤阵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平面波导型光分路器,包括芯片6、波导芯11、光纤紫外胶层2、尾纤紫外胶层9,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6内设有波导芯11,芯片6上平面与芯片玻璃盖板5下平面相连接,芯片6的输出端平面与尾纤基板8的输入端平面相连接,芯片6的输入端平面与光纤基板3的输出端平面相连接,光纤基板3上部设有光纤玻璃盖板4和光纤紫外胶层2,尾纤基板8的上部设有尾纤玻璃盖板7和尾纤紫外胶层9,波导芯11的输入端和光纤1相连接,波导芯11的输出端与尾纤阵列12的输入端相连接,尾纤阵列12的输出端与尾纤10相连接。

所述芯片6的输出端平面与芯片6的底部平面所成的夹角为95~100度,芯片6的输入端平面与芯片6的底部平面所成的夹角为95~100度。

所述光纤基板3的上表面设有V型槽,光纤1固定在V型槽内。

所述尾纤基板8的上表面设有V型槽,尾纤10固定在V型槽内。

所述尾纤10的数量为4~32个。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