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收纳的拍摄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20908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收纳的拍摄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拍摄箱,尤其是一种便于收纳的拍摄箱。



背景技术:

随着淘宝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投入淘宝大军。而对于一个合格的卖家而言,产品发布前都需要进行拍照、修图等一系列处理,然后通过美工师的处理,保证图片能以最佳的状态发布到网上。

在处理过程中,拍照、修图是必不可少的过程,而修图虽然是决定最终效果的关键一步,但是拍照环境的好坏,将决定修图的难易,甚至能影响到修图的最终效果。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是一种拍摄箱,首先搭建一个立方体框架,然后在框架外挂围挡,再补以灯光,从而实现简易拍摄箱的设置。虽然拍摄箱能快速搭建起一个相对独立的拍摄环境,但是,对于产品门类多,更新快的店主,拍摄箱的组装和拆卸还是过于繁琐,无法快速的展开和收拢,更加无法实现人性化的功能和服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为产品拍摄提供场景,且展开和收纳方便,使用人性化的拍摄箱。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收纳的拍摄箱,包括立方体结构、且中空的箱本体,箱本体包括有:

底座;

位于底座上方的顶盖;

围绕箱本体周向设置的侧板,各侧板间互不相连,且侧板依次为左侧板、后侧板和右侧板,其中左侧板和右侧板均为折叠侧板;

折叠侧板通过位于顶盖和底座之间的折叠侧板中心轴分割为上下分离、且对称的上折叠侧板和下折叠侧板,上折叠侧板和下折叠侧板间通过铰接轴实现转动配合,上折叠侧板的上部与顶盖铰接配合,下折叠侧板的下部与底座铰接配合;

用于上折叠侧板和下折叠侧板保持展开静止状态的限位单元;

所述后侧板的上部与顶盖之间、及后侧板的下部与底座之间至少有一处为可拆卸连接,则剩余处为铰接配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后侧板的上部与顶盖之间、及后侧板的下部与底座之间至少有一处为可拆卸连接,则剩余处为铰接配合,指的是,后侧板的上部与顶盖之间、及后侧板的下部与底座之间若有一处为可拆卸连接,则另一处为铰接配合;若两处都为可拆卸连接,则没有剩余处,也即不存在铰接配合的情形。即无论哪种情况,后侧板都可以采用翻转放倒、或拆卸放倒的形式收纳。而折叠侧板可以绕自身铰接轴转动,同时可通过限位单元实现上折叠侧板和下折叠侧板间保持展开静止状态,所谓展开静止状态即上折叠侧板和下折叠侧板绕铰接轴转动,当翻转至同一平面状态时,即为展开状态、且静止。通过折叠侧板绕铰接处向内折叠翻转,从而使顶盖随着折叠而下降并收拢,当折叠侧板绕铰接轴180°翻转并完全处于同一平面时,即顶盖下降至底座处,并与底座完全合拢成一个只有顶盖和底座体积大小的箱体。本发明,展开时为产品拍摄提供场景,收拢时则只有顶盖和底座压缩体积大小的箱体,且展开和收纳方便,使得使用人性化。

其中,限位单元包括:位于上折叠侧板处、且靠近下折叠侧板边缘设置的第一磁性件;位于下折叠侧板处、且靠近上折叠侧板边缘设置的第二磁性件,该第二磁性件与第一磁性件相互磁性吸引配合。

另一种方案是,限位单元包括:位于上折叠侧板处、且靠近下折叠侧板边缘设置的销孔;位于下折叠侧板处、且靠近上折叠侧板边缘设置的插销,该插销与销孔相配合。

另一种方案是,限位单元包括:位于顶盖处、且靠近上折叠侧板边缘设置的第三磁性件;位于上折叠侧板处、且靠近顶盖设置的第四磁性件,第四磁性件与第三磁性件相互磁性吸引配合;位于下折叠侧板处、且靠近底座设置的第五磁性件;位于底座处、且靠近下折叠侧板边缘设置的第六磁性件,第六磁性件与第五磁性件相互磁性吸引配合。上述无论哪一种方案,限位单元可以在上折叠侧壁和顶盖、上折叠侧壁和下折叠侧板、或下折叠侧板和底座间自由替换选择。

为了减少组装材料,提升自身功能,则箱本体内安装有光源。

优选为,光源为LED灯板,该LED灯板分布于侧板内表面。

其中,侧板还包括有前侧板,该前侧板的上部与顶盖之间、及前侧板的下部与底座之间至少有一处为可拆卸连接,则剩余处为铰接配合;该前侧板处开设有侧开口。通过前侧板的设置,不仅使得箱本体更加美观,而且能辅助支撑顶盖,提升顶盖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是,前侧板上部、且靠近顶盖的位置设有主磁性件,顶盖上靠近前侧板边缘位置设有与主磁性件相配合的辅磁性件;前侧板的下部与底座之间为铰接配合。

当顶盖上升或下降时,是通过折叠侧板辅助进行的,若左侧板和右侧板间没有相互配合的联动件,则顶盖升降时左右不平衡,容易出现一边高一边低,影响升降效率和稳定,因此,其中左侧板上部和右侧板上部均通过铰接轴与顶盖转动配合;左侧板处铰接轴为左上铰接轴,左上铰接轴与左侧板固定连接;右侧板处铰接轴为右上铰接轴,右上铰接轴与右侧板固定连接;左上铰接轴和右上铰接轴相互平行设置,在左上铰接轴和右上铰接轴之间架设有上同步轴,该上同步轴与左上铰接轴垂直交错设置,且上同步轴和左上铰接轴接合处、及上同步轴和右上铰接轴接合处均设有用于垂直交错轴间扭矩传递的扭矩垂直传递机构。

其中,扭矩垂直传递机构包括固定于左上铰接轴端部或右上铰接轴端部处的主动卡爪,及固定于上同步轴端部、且与主动卡爪相配合的从动卡爪;主动卡爪包括与左上铰接轴端部或右上铰接轴端部固定的主动座,及凸设于主动座上、且绕左上铰接轴轴向对称分布的主动凸爪;从动卡爪包括与上同步轴端部固定的从动座,及凸设于从动座上、且绕上同步轴轴向对称分布的从动凸爪;主动卡爪上相邻两主动凸爪间为齿隙,从动卡爪上至少有一个从动凸爪位于齿隙内。通过主动卡爪和从动卡爪的配合,能满足大部分恶劣环境下的使用,同时不影响其基本的左右联动升降的功能。

扭矩垂直传递机构其中一种方案是,扭矩垂直传递机构为蜗杆机构。

扭矩垂直传递机构另一种方案是,扭矩垂直传递机构为交错轴斜齿轮机构。

其中,左侧板下部和右侧板下部均通过铰接轴与底座转动配合;左侧板处铰接轴为左下铰接轴,左下铰接轴与左侧板固定连接;右侧板处铰接轴为右下铰接轴,右下铰接轴与右侧板固定连接;左下铰接轴和右下铰接轴相互平行设置,在左下铰接轴和右下铰接轴之间架设有下同步轴,该下同步轴与左下铰接轴垂直交错设置,且下同步轴和左下铰接轴接合处、及下同步轴和右下铰接轴接合处均设有用于垂直交错轴间扭矩传递的扭矩垂直传递机构。

在顶盖上开设有与箱本体内部相连通的上开口,顶盖上铰接有与上开口相配合的上盖。

在底座处开设有供侧板容纳的沉槽,该沉槽位于箱本体内。沉槽的设置,能用来存储后侧板或前侧板或折叠后的折叠侧板,为整体小巧的体积提供便利。

为了防止上折叠侧板和下折叠侧板在折叠过程中朝向箱本体外侧翻折,因此,上折叠侧板和下折叠侧板间设有用于防止向箱本体外翻折的辅助限位单元,该辅助限位单元包括:位于上折叠侧板处、且靠近下折叠侧板的部位凸设的第一限位凸起,及位于下折叠侧板处、且与第一限位凸起位置相配合的第二限位凸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收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折叠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局部透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扭矩垂直传递机构的局部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立方体结构、且中空的箱本体1(箱本体1可以采用透光、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如PVC、PVE等),箱本体1包括有底座5、位于底座上方的顶盖4、及围绕箱本体1周向设置的侧板,各侧板间互不相连,且侧板依次为前侧板6、左侧板3、后侧板7和右侧板2,其中左侧板3和右侧板2均为折叠侧板0。其中,折叠侧板0通过位于顶盖4和底座5之间的折叠侧板中心轴01分割为上下分离、且对称的上折叠侧板02和下折叠侧板03,上折叠侧板02和下折叠侧板03间通过铰接轴实现转动配合,上折叠侧板02的上部与顶盖4铰接配合,下折叠侧板03的下部与底座5铰接配合。图中所示,折叠侧板中心轴01为水平线。同时,上折叠侧板02和下折叠侧板03间还设有限位单元04,该限位单元04用于上折叠侧板02和下折叠侧板03展开静止状态,所谓展开静止状态即上折叠侧板02和下折叠侧板03绕铰接轴转动,当翻转至同一平面状态时,即为展开状态、且静止。后侧板7的下部与底座5铰接配合,而后侧板7的上部与顶盖4间通过磁性件实现可拆卸连接;同样的,前侧板6的下部与底座5铰接配合,前侧板6的上部与顶盖4间通过磁性件实现可拆卸连接。前侧板6处开设有侧开口61,该侧开口61可用于拍摄时取景用。磁性件包括位于前侧板6上部、且靠近顶盖4的位置设有主磁性件,顶盖4上靠近前侧板6边缘位置设有与主磁性件相配合的辅磁性件。此处,磁性件(即主磁性件和辅磁性件)可以为相互吸引的磁铁,或者为铁或钴或镍与磁铁的组合。当然,除此之外,采用其他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如卡扣、销孔、过盈配合、魔术贴等等。

本实施例中,限位单元04包括第一磁性件041和第二磁性件042,第一磁性件041位于上折叠侧板02处、且靠近下折叠侧板03边缘设置;第二磁性件042位于下折叠侧板03处、且靠近上折叠侧板02边缘设置,该第二磁性件042与第一磁性件041相互磁性吸引配合。当然,限位单元04的方案已经相对成熟,除了前述方案外,还可以采用限位单元04方案二:限位单元04包括位于上折叠侧板02处、且靠近下折叠侧板03边缘设置的销孔,及位于下折叠侧板03处、且靠近上折叠侧板02边缘设置的插销,该插销与销孔相配合。限位单元04方案三:限位单元04包括:位于顶盖4处、且靠近上折叠侧板02边缘设置的第三磁性件;位于上折叠侧板02处、且靠近顶盖4设置的第四磁性件,第四磁性件与第三磁性件相互磁性吸引配合;位于下折叠侧板03处、且靠近底座5设置的第五磁性件;位于底座5处、且靠近下折叠侧板03边缘设置的第六磁性件,第六磁性件与第五磁性件相互磁性吸引配合。除了前述的限位单元04方案外,限位单元04可以在上折叠侧板02和顶盖4、上折叠侧板02和下折叠侧板03、或下折叠侧板03和底座5间自由替换选择。同时,限位单元04还可以采用任何现有技术或方案中,任何能实现绕铰接轴相对转动的两件物体在某一位置保持相对静止的方案。为了提升自身功能,则箱本体1内安装有光源,本实施例中光源为LED灯板,该LED灯板分布于侧板内表面。当然,为了提高箱本体1内的补光效果,还可以在顶盖4内侧或底座5内侧设置LED灯板。另外,光源除了采用LED灯板外,还可以采用外挂的照明灯、补光灯,光源可以挂设于箱本体1内;若箱本体1采用透光材料制成,则光源可以安置于箱本体1外。

本实施例中,当顶盖4上升或下降时,是通过折叠侧板0辅助进行的,若左侧板3和右侧板2间没有相互配合的联动件,则顶盖4升降时左右不平衡,容易出现一边高一边低,影响升降效率和稳定,因此,其中左侧板3上部和右侧板2上部均通过铰接轴与顶盖4转动配合;左侧板3端部处铰接轴为左上铰接轴31,左上铰接轴31与左侧板3固定连接;右侧板2端部处铰接轴为右上铰接轴21,右上铰接轴21与右侧板2固定连接;左上铰接轴31和右上铰接轴21相互平行设置,在左上铰接轴31和右上铰接轴21之间架设有上同步轴41,该上同步轴41与左上铰接轴31垂直交错设置,且上同步轴41和左上铰接轴31接合处、及上同步轴41和右上铰接轴21接合处均设有用于垂直交错轴间扭矩传递的扭矩垂直传递机构8。如图6所示,扭矩垂直传递机构8包括固定于左上铰接轴31端部或右上铰接轴21端部处的主动卡爪82,及固定于上同步轴41端部、且与主动卡爪82相配合的从动卡爪81;主动卡爪82包括与左上铰接轴31端部或右上铰接轴21端部固定的主动座821,及凸设于主动座821上、且绕左上铰接轴31轴向对称分布的主动凸爪822,主动凸爪822采用四个较佳,也可以采用六个;从动卡爪81包括与上同步轴端部41固定的从动座811,及凸设于从动座811上、且绕上同步轴41轴向对称分布的从动凸爪812,从动凸爪812数量与主动凸爪822数量相一致;主动卡爪82上相邻两主动凸爪822间为齿隙,从动卡爪81上至少有一个从动凸爪812位于齿隙内。通过主动卡爪82和从动卡爪81的配合,能满足大部分恶劣环境下的使用,同时不影响其基本的左右联动升降的功能。为了保证折叠侧板0上下分别与顶盖4和底座5间保持左右联动,因此,左侧板3下部和右侧板2下部均通过铰接轴与底座5转动配合;左侧板3端部处铰接轴为左下铰接轴32,左下铰接轴32与左侧板3固定连接;右侧板2端部处铰接轴为右下铰接轴22,右下铰接轴22与右侧板2固定连接;左下铰接轴32和右下铰接轴22相互平行设置,在左下铰接轴32和右下铰接轴22之间架设有下同步轴51,该下同步轴51与左下铰接轴32垂直交错设置,且下同步轴51和左下铰接轴32接合处、及下同步轴51和右下铰接轴22接合处均设有用于垂直交错轴间扭矩传递的扭矩垂直传递机构8。本实施例中,扭矩垂直传递机构8均采用主动凸爪82和从动凸爪81相互配合的形式进行扭矩传动。扭矩垂直传递机构8除了前述方案外,扭矩垂直传递机构8还可以采用蜗杆机构,或交错轴斜齿轮机构。其中,蜗杆机构用于左上铰接轴31和上同步轴41间动力和运动的传递、及右上铰接轴21和上同步轴41间动力和运动的传递,从而实现左上铰接轴31和右上铰接轴21转动的同步。另外,交错轴斜齿轮机构即交错轴呈90°夹角的斜齿轮机构,其作用同样是用于交错轴间动力和运动的传递,其工作原理及达到的效果如前述蜗杆机构,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施例中,在顶盖4上开设有与箱本体1内部相连通的上开口42,顶盖4上铰接有与上开口42相配合的43。在底座5处开设有供侧板容纳的沉槽53,该沉槽53位于箱本体1内。沉槽53的设置,能用来存储后侧板7或前侧板6或折叠后的折叠侧板0,为整体小巧的体积提供便利。为了防止上折叠侧板02和下折叠侧板03在折叠过程中朝向箱本体1外侧翻折,因此,上折叠侧板02和下折叠侧板03间设有用于防止向箱本体1外翻折的辅助限位单元05,该辅助限位单元05包括:位于上折叠侧板02处、且靠近下折叠侧板03部位凸设的第一限位凸起051,及位于下折叠侧板03处、且与第一限位凸起051位置相配合的第二限位凸起052。当上折叠侧板02和下折叠侧板03绕铰接轴翻转到一定角度后,第一限位凸起051将与第二限位凸起052相抵触,并由此形成限制上折叠侧板02和下折叠侧板03继续绕铰接轴转动的限位,由此能防止折叠侧板0外翻。

本发明中,后侧板7的上部与顶盖4之间、及后侧板7的下部与底座5之间至少有一处为可拆卸连接,则剩余处为铰接配合,指的是,后侧板7的上部与顶盖4之间、及后侧板7的下部与底座5之间若有一处为可拆卸连接,则另一处为铰接配合;若两处都为可拆卸连接,则没有剩余处,也即不存在铰接配合的情形。即无论哪种情况,后侧板7都可以采用翻转放倒、或拆卸放倒的形式收纳。通过折叠侧板0绕铰接处向内折叠翻转,从而使顶盖4随着折叠而下降并收拢,当折叠侧板0绕铰接轴180°翻转并完全处于同一平面时,即顶盖4下降至底座5处,并与底座5完全合拢成一个只有顶盖4和底座5体积大小的箱体。本发明,展开时为产品拍摄提供场景,收拢时则只有顶盖4和底座5压缩体积大小的箱体,且展开和收纳方便,使得使用人性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