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17850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电子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显示面板通过将公共电极复用为触控电极以实现触控功能,比如,自容式电容触摸屏增加一层触控信号线,通过过孔连接至呈矩阵排布的公共电极,以实现触摸功能。同时,将显示区的数据线通过扇出(fanout)区的连线连接至驱动电路,以实现显示功能。为了方便布线,触控信号线一般会和数据线平行经过扇出区。其中,由于触控信号线和数据线的宽度不一致,因此,在布线时,触控信号线会覆盖在数据线的布线间隙上。然而,在实际工艺中,还需要使用封框胶涂布在扇出区中,以贴合显示面板中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触控信号线对数据线的布线间隙的覆盖,使得封框胶在布线间隙间的透过率下降,影响了封框胶的固化。因此,如何提升封框胶的封框效果,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一种显示装置,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触控信号线对数据线的布线间隙的覆盖影响封框胶的固化效果的技术问题,能够减少触控信号线对数据线的布线间隙的覆盖面积,提升封框胶的透过率,从而获得良好的封框效果。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扇出区,所述扇出区包括封框胶涂布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第一信号线、多条第二信号线以及驱动电路,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从所述显示区延展到所述扇出区并与所述驱动电路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线沿第一方向延伸并穿过所述封框胶涂布区,以及至少一条所述第二信号线包括位于所述扇出区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通过第一节点相连;所述第一段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其投影与所述第一信号线的布线间隙投影具有重叠部分;所述第二段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有第一夹角。第二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以上技术方案,针对相关技术中的触控信号线对数据线的布线间隙的覆盖影响封框胶的固化效果的技术问题,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基板的方向上,在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同时从显示区延展到扇出区并与驱动电路电连接的情况下,设置第二信号线的第一段与第一信号线沿第一方向同向延伸,设置第二信号线的第二段沿第二方向延伸,与第一信号线不同向,当第二信号线沿着第一方向延展到第一节点后,不再与第一信号线平行。由此,第二信号线也不再平行地整体覆盖在第一信号线的布线间隙上,而是斜穿过布线间隙上方,减小了第二信号线对布线间隙的覆盖面积,从而使得布线间隙的未被第二信号线覆盖的面积增大,由于在涂布封框胶时,封框胶只能在布线间隙的未被第二信号线覆盖的位置处透过,因此,可使得封框胶从布线间隙透过的面积增大了,即增大了封框胶的透过率,从而提升了封框效果,整体加固了显示面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整体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布线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布线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布线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单条第二信号线的延伸图;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布线示意图;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还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布线示意图;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触控电极分布图;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整体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1包括显示区14与扇出区15,其中,显示区14用于执行显示功能。一般地,显示面板1通过将公共电极复用为触控电极,具体地,可增加一层触控信号线,通过过孔连接至呈矩阵排布的公共电极,以实现触控功能,将获得的触控信号通过触控信号线传输至ic驱动电路16,该ic驱动电路16就位于扇出区15。扇出区15是一个用于放置延伸出的走线的区域,在显示面板1中,扇出区15放置有显示区14中的数据线延伸出的走线,ic驱动电路16可根据触控信号通过该走线向显示区14传递显示信号,从而实现显示功能。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的布线示意图。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1包括显示区14和扇出区15,扇出区15包括封框胶涂布区151(图中虚线框所示区域)。显示面板1还包括多条第一信号线11、多条第二信号线12以及ic驱动电路16,第一信号线11和第二信号线12从显示区延展到扇出区15并与ic驱动电路16电连接,其中,第一信号线11沿第一方向延伸并穿过封框胶涂布区151,以及第二信号线12包括位于扇出区15的第一段121和第二段122,第一段121与第二段122通过第一节点b相连;第一段121沿第一方向延伸,其投影与第一信号线11的布线间隙13投影具有重叠部分;第二段122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交叉有第一夹角α。其中,封框胶涂布区151用于涂布封框胶,换句话说,封框胶可以涂布在扇出区15,从扇出区15的布线间隙13中透过,实现封框效果,封框胶涂布区151和ic驱动电路16平行,封框胶涂布区151域的长度可覆盖扇出区15的长度,从而能够在全部长度的扇出区15都进行封框胶的涂布,拓展了封框胶的分布区域,以实现良好的封框效果。具体来说,在第一信号线11和第二信号线12同时从显示区14延展到扇出区15并与ic驱动电路16电连接的情况下,设置第二信号线12的第一段121与第一信号线11沿第一方向同向延伸,设置第二信号线12的第二段122沿第二方向延伸,与第一信号线11不同向,换句话说,当第二信号线12沿着第一方向延展到第一节点b后,将此后的走向更改为偏转了第一夹角α的第二方向,不再与第一信号线11平行。由此,第二信号线12也不再平行地整体覆盖在第一信号线11的布线间隙13上,而是斜穿过布线间隙13上方,减小了第二信号线12对布线间隙13的覆盖面积,从而使得布线间隙13未被第二信号线12覆盖的面积增大,由于在涂布封框胶时,封框胶只能在布线间隙13的未被第二信号线12覆盖的位置处透过,因此,可使得封框胶从布线间隙13透过的面积增大了,即增大了封框胶的透过率,从而提升了封框效果,整体加固了显示面板。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列出了全部的第二信号线12均具有延展方向不同的第一段121和第二段122的情况,但是,本发明的实现方式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每条第二信号线12的第一节点b到封框胶涂布区151的边缘的最小距离均大于400μm,如图2所示,此处所述的最小距离为封框胶涂布区151内的第一节点b到封框胶涂布区151边缘的距离a。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3所示,此处所述的最小距离,还包括封框胶涂布区151外的第一节点b封框胶涂布区151边缘的距离b。当第一节点b与封框胶涂布区151的边缘的距离小于400μm时,说明第一节点b与封框胶涂布区151的边缘的距离过低,此时进行封框,很容易使得边缘处的封框胶与第一节点b发生黏连等情况,影响封框效果。因此,只要将第一节点b与边缘距离限制在400μm以上,就可以留给封框胶足够的缓冲区域,避免边缘处的封框胶与第一节点b发生黏连等情况,从而提升封框的牢固性。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段122直接与ic驱动电路16连接,而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二信号线12还包括与第二段122相连的第三段123,第二段122与第三段123通过第二节点c相连,第三段123沿第三方向延伸,实现第二信号线12与ic驱动电路16电性连接。当然,在实际结构中,第一信号线11和第二信号线12的数量不会只是图2至图4中示出这么少,图2至图4以及下面实施例中的各图只是示出了第一信号线11和第二信号线12的整体结构,而不决定其数量。下面,选取一条第二信号线12对其在封框胶涂布区151的走向进行进一步描述。如图5所示,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交叉有第二夹角β,第二夹角β的范围为70°至83°,如果第二夹角β大于83°,根据余弦原理可知,第二夹角β越大,第一段121的长度越长,增加了走线的成本,如果第二夹角β小于70°,在图5中,减小第二夹角β虽然减小了第一段121的长度,但是相应地,会使得第一段121进入封框胶涂布区151的位置右移,即会使得第二段122的起始位置右移,在第二段122的终止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根据三角形原理,第二段122的长度就会增加,从而增加了布线成本。因此,令第二夹角β的范围为70°至83°,可以有效减少布线成本。当然,第二夹角β的范围也可以是根据需要除此之外的其他值。对于图5中的一条第一节点b位于封框胶涂布区151内的第二信号线12,封框胶涂布区151的宽度为第一参数d1,第二段122的长度为第二参数d2,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的比值的反余弦角等于第二夹角β与第一夹角α的差:在实际场景中,在扇出区15中,第一信号线11的布线宽度与布线间隙13的比为2.0:1.9,使用上述方案后,三次实验结果如下表1所示。表1相关技术中封框胶的透过率使用上述方案后封框胶的透过率34.2%40.7%33.2%40.2%36.8%41.7%由此可见,使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封框胶的透过率得到了稳步增加,大大提升了封框效果。在本发明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6所示,只要至少一条第二信号线12能够在扇出区15改变延伸方向,不完全覆盖在数据线的布线间隙13上,就能够实现减小第二信号线12对布线间隙13的覆盖面积的目的,从而增大封框胶的透过率。因此,在实际工艺中,可根据实际的制造成本、工艺水平、产品所需的封框牢固程度等,来设置不完全覆盖在数据线的布线间隙13上的第二信号线12的数量,以满足生产方和用户的实际需求。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一夹角α的大小。可选地,第一夹角α的范围为0°至45°。比如,图6中示出的第一夹角α均为45°,第一节点b位于封框胶涂布区151外时,所有的第二段122均从封框胶涂布区151斜穿过,由此可知,在第一夹角α相同的情况下,第一节点b位于封框胶涂布区151外时,第二段122覆盖的布线间隙13的面积最小,从而获得最佳的封框胶透过率,使得封框胶对显示面板1的封装最为牢固。再比如,图7中示出的第一夹角α均为30°,此时,第二段122的偏转角度较图6中减少,根据反余弦的原理,第二段122的长度也随之比图6中减小,因此,在增加了封框胶透过率的基础上,第一夹角α越小,第二段122越短,布线材料成本也就越低。在第一夹角α相同的情况下,每条第二信号线12的第一节点b均位于封框胶涂布区151外,这样,封框胶涂布区151内全是偏离第一方向的第二段122,使得第二信号线12对布线间隙13的覆盖程度最低,从而增大了封框胶所能够透过的布线间隙13的面积,从而获得最佳的封框胶透过率。另外,对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均具有以下实现方式:第一信号线11为数据线,第二信号线12为触控信号线。由此,触控信号线可以接收来自触摸屏的触摸信号,并将其传输至ic驱动电路,再由ic驱动电路向数据线发送显示命令,最终显示触摸信号所对应的显示内容。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触控电极分布图。如图8所示,触控电极复用为公共电极17,呈m*n的阵列排布,其中,m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且该块状公共电极17优选为矩形。每个块状公共电极17可以对应覆盖i*j个子像素区域,其中i>2,j>2,且i、j均为自然数。由于在显示阶段,每个公共电极17需要和像素电极之间形成电场,因此,每个公共电极17需要覆盖各个子像素的开口区域,即,相邻两个公共电极17之间形成的狭缝,在垂直于阵列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可与数据线重叠。每个公共电极17通过一条第二信号线12也就是触控线连接到ic驱动电路16,在显示阶段,ic驱动电路16向每个公共电极17输入公共电极17信号,以此和各个像素电极之间形成电场。在触控阶段,ic驱动电路16向各个公共电极17同时或者分时输入触控信号,通过检测每个公共电极17,也即触控电极上的自电容变化,来检测触控位置。由于各个公共电极17呈矩阵排列,且每个公共电极17分别通过对应的触控走线13连接到ic驱动电路16,可以同时检测各个公共电极17上的自电容变化,以此实现多点触控检测。当然,图8中只是示意性地给出了触控电极分布的结构,在实际产品中,触控电极分布数量则非常大,其原理与图8所述相同。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如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示出的显示面板1,因此,显示装置2具有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示出的显示面板1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增大了封框胶的透过率,从而提升了封框效果,整体加固了显示面板。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信号线,但这些信号线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信号线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号线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号线,类似地,第二信号线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号线。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