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液晶显示模块耐盐雾性能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94029阅读:8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液晶显示模块耐盐雾性能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提高,尤其是一种提高液晶显示器在盐雾、湿热等环境下显示性能和寿命的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提高液晶显示模块耐盐雾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盐雾、湿热等环境是我国南方、沿海和海上的典型气候环境,这种环境也是军用液晶显示模块在寿命期内遇到的主要服役环境,液晶显示模块能否在这种环境下可靠地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盐雾湿热环境的适应能力。

目前液晶显示模块的设计多以不密封为主,即结构设计上设置有很多大尺寸孔洞,盐雾试验时盐水液滴毫无障碍地进入模块内部并不断累积,最终导致模块内部凝露等显示质量问题,甚至造成液晶显示屏、背光等重要件的腐蚀破坏而无法正常工作。

现有技术缺少针对液晶显示模块耐盐雾性能的研究,遇到盐雾试验问题后,多通过密封的方式将金属结构上裸露在外的大尺寸孔洞尽可能堵住以期解决盐雾故障,目的是使模块内部与外界大气隔离,保护内部材料表面和器件不受盐雾腐蚀。然而由于结构缝隙不可避免地存在,因此上述方法做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全密封,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腔体密封不严密,存在微孔或缝隙,极易出现短时间内模块内部大量积水从而导致模块内部器件被严重腐蚀的情况,即呼吸效应。呼吸效应是由于温度升高、降低交替变化引起空气中水蒸气在产品相对密闭的空腔内部积聚的现象,呼吸效应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液晶显示模块的耐盐雾性能。

因此,探索一种适用性强、通用化程度高且环境可靠性高的提高液晶显示模块耐盐雾性能的方法成为了现今的一个研究热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液晶显示模块耐盐雾湿热性能差的问题,发明一种提高液晶显示模块耐盐雾性能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提高液晶显示模块耐盐雾性能的方法,其征是一方面在的金属散热板背部四周间隔设置一定数量的由软质弹性材料包覆的小孔与模块内部结构联通,通过软质弹性材料的变形抵消模块内部的呼吸效应,另一方面在模块的结构缝隙处涂刷疏水材料,从而实现提高液晶显示模块耐盐雾性能的目的。

所述的软质弹性材料与金属散热板的连接为密封连接。

所述的软质弹性材料是硅橡胶(sr)或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中的一种。

所述的小孔数量4~14,小孔尺寸为ϕ3mm~ϕ10mm,相邻小孔的中心间距为2cm~12cm。

所述的疏水材料是氟化聚合物涂层、有机硅溶胶涂层或无机超疏水纳米涂层,无机超疏水纳米涂层包括zno、tio2和al2o3,各类涂层的厚度为700nm~40μm。

所述的密封连接方式包括软质弹性材料与金属散热板之间粘贴双面胶黏带实现预固定,软质弹性材料与金属散热板接触面缝隙连续点涂密封胶实现二次固定,以及配套环形压卡和一定数量螺钉的配合使用实现软质弹性材料与金属散热板之间的密封加固,所述的环形压卡压在软质弹性材料的环形压边上,螺钉将环形压卡固定在金属散热板上。

所述的软质弹性材料硬度为40ha~80ha,弹性模量为1.7mpa~9.4mp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①可根据不同尺寸、不同模式液晶显示模块中的空气含量合理设计不同的小孔数量和尺寸,通用化程度高;②能够减弱模块的呼吸效应,从本质上切断盐雾液滴进入模块内部的条件和路径,保证液晶显示模块在盐雾试验后的正常工作以及画面的高质量显示;③环境适应性强,不会带来新的环境可靠性问题,可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金属散热板背部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减小呼吸效应用小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0为金属散热板,20为软质弹性材料,30为环形压卡,40为螺钉,50为密封胶,60为双面胶黏带,70为被软质弹性材料包覆的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

一种提高液晶显示模块耐盐雾性能的方法,其关键是在一定尺寸的金属散热板10背部四周等间距设置一定数量的由软质弹性材料20包覆的小孔70与模块内部结构联通,如图1所示,通过软质弹性材料20的受热(或冷)变形,减少模块内部的呼吸效应,并且在模块的结构缝隙处涂刷疏水材料。软质弹性材料20与金属散热板10的连接为密封连接:包括软质弹性材料20与金属散热板10之间粘贴双面胶黏60带实现预固定,软质弹性材料20与金属散热板10接触面缝隙连续点涂密封胶50实现二次固定,以及配套环形压卡30和一定数量螺钉40的配合使用实现软质弹性材料20与金属散热板10之间的密封加固;如图2所示,具体实施时,为了包覆方便、密封方便,小孔70最好冲压形成一个向外凸的小凸台,软质弹性材料20设计成带边的球冠状结构,环形压卡30压在软质弹性材料的边上。软质弹性材料20是硅橡胶(sr)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中的一种,硬度为40ha~80ha,弹性模量为1.7mpa~9.4mpa;小孔数量为4~14,小孔尺寸为ϕ3mm~ϕ10mm,相邻小孔的中心间距为2cm~12cm;疏水材料是氟化聚合物/有机硅溶胶涂层或zno、tio2和al2o3等无机超疏水纳米涂层,涂层厚度为700nm~40μm。

实施例2

参照图1,一种提高液晶显示模块耐盐雾性能的方法,在金属散热板背部四周等间距设置4个小孔与模块内部结构联通,小孔尺寸为ϕ3mm,相邻小孔的中心间距为2cm,小孔被硬度40ha,弹性模量1.7mpa的sr膜包覆,sr膜与金属散热板首先通过粘贴双面胶黏带实现预固定,sr膜与金属散热板接触面的缝隙连续点涂密封胶实现二次固定,再配合使用环形压卡和一定数量的螺钉实现sr膜与金属散热板之间的密封加固;此外,在模块的结构缝隙处涂刷氟化聚合物/有机硅溶胶疏水涂层,涂层厚度为700nm。

实施例3

参照图1,一种提高液晶显示模块耐盐雾性能的方法,在金属散热板背部四周等间距设置8个小孔与模块内部结构联通,小孔尺寸为ϕ6mm,相邻小孔的中心间距为6cm,小孔被硬度60ha,弹性模量3.6mpa的sr膜包覆,sr膜与金属散热板首先通过粘贴双面胶黏带实现预固定,sr膜与金属散热板接触面的缝隙连续点涂密封胶实现二次固定,再配合使用环形压卡和一定数量的螺钉实现sr膜与金属散热板之间的密封加固;此外,在模块的结构缝隙处涂刷zno无机超疏水纳米涂层,涂层厚度为5μm。

实施例4

参照图1,一种提高液晶显示模块耐盐雾性能的方法,在金属散热板背部四周等间距设置14个小孔与模块内部结构联通,小孔尺寸为ϕ10mm,相邻小孔的中心间距为12cm,小孔被硬度80ha,弹性模量9.4mpa的tpu膜包覆,tpu膜与金属散热板首先通过粘贴双面胶黏带实现预固定,tpu膜与金属散热板接触面的缝隙连续点涂密封胶实现二次固定,再配合使用环形压卡和一定数量的螺钉实现tpu膜与金属散热板之间的密封加固;此外,在模块的结构缝隙处涂刷tio2无机超疏水纳米涂层,涂层厚度为40μm。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的范围的行为。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形式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