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光源投影光引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6201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合光源投影光引擎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合光源投影光引擎系统。



背景技术:

微型投影机对亮度、分辨率、体积、功耗、成本以及散热等都有严格的要求。要实现高亮度、高分辨率、小体积、低功耗和低成本的微型投影系统,就必须在光源、光调制器件、光学系统和光学器件等多方面做很大的改进甚至革新。

目前的微型投影大多采用led作为照明光源。led具有体积小、寿命长、响应快及节能环保等优点,但在微型投影应用上,仍然存在led光通量不高,且单位光学扩展量上的光通量低于传统投影光源,以及发热量过大等问题。为提升led发光效率,可采用荧光粉技术。利用某些波长led发光效率高的优点来制备其他波长的led,以提高该波段的发光效率。通常,绿色波段led发光效率较低,但绿光在投影系统中占的比重却最大。用蓝光led激发绿光荧光粉来获得绿光已经商用化,虽然亮度有所提升,但也存在不足:光谱范围过宽,虽然主波长在绿光范围,但其他波长范围内仍然存在部分能量,荧光粉激发绿光led的半高宽度(fwhm)增大两倍多到100nm,而普通绿光led仅为44nm;色彩纯度大大降低,且其他基色范围内的能量也不能被系统有效利用;荧光粉激发led的发光角度有所增加,使得光源的光学扩展量增大,给后续系统的设计带来压力。

另一种新兴的光源是激光。激光作为光源的投影系统具有非常高亮度、无需对焦和色域宽广等显著优点,这都是led投影系统无法比拟的。但是,激光投影也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真绿激光仍未商业化,成本过高,目前的绿激光大多基于倍频技术产生;存在安全问题;出现图像散斑,由于激光的强相干特性,显示图像画面受到干扰而呈现明暗颗粒状,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感官舒适度大大降低。

由此看来,led作为光源的投影系统已经不能满足高亮度市场需求,而纯激光投影系统的种种缺陷无法商用。因此,如何在光源方面做改进,提高系统输出亮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光源投影光引擎系统,可以获得很高的光通量,很好的热稳定性,具有数倍亮度的提升,提高了系统光能利用率。其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混合光源投影光引擎系统,包括:光源发射模块,光线控制模块、图像信息模块和投影显示模块;其中,所述光源发射模块至少包括用于发出激光光束的激光器、设置在所述激光光束的传输光路上的发光陶瓷;所述激光光束和所述发光陶瓷的颜色不同;

所述光源发射模块,用于通过激光器和发光陶瓷提供混合光源,所述混合光源传输至所述光线控制模块;

所述光线控制模块,用于对所述光源发射模块传输的混合光源进行分光合光处理,处理完后传输至所述图像信息模块,并将所述图像信息模块反射回的光线传输至所述投影显示模块进行投影显示。

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混合光源投影光引擎系统中,所述光源发射模块具体包括:第一激光器和第二激光器,第一红色发光二极管,第一绿色发光陶瓷,第一扩束透镜,第二扩束透镜以及准直透镜;

所述第一激光器,用于发出第一蓝色激光光束,所述第一蓝色激光光束传输至所述第一绿色发光陶瓷;

所述第一绿色发光陶瓷,用于将所述第一蓝色激光光束转化成绿色光线,所述绿色光线经过所述第一扩束透镜后传输至所述光线控制模块;

所述第二激光器,用于发出第二蓝色激光光束,所述第二蓝色激光光束经过所述第二扩束透镜后传输至所述光线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红色发光二极管,用于发出红色光线,所述红色光线经过所述准直透镜后传输至所述光线控制模块。

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混合光源投影光引擎系统中,所述光源发射模块具体包括:第三激光器,第二绿色发光陶瓷,第二红色发光二极管,第一分光镜,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三扩束透镜,第四扩束透镜以及准直透镜;

所述第三激光器,用于发出第三蓝色激光光束,所述第三蓝色激光光束传输至所述第一分光镜;

所述第一分光镜,用于将所述第三蓝色激光光束进行分光,分成第一蓝色光线和第二蓝色光线;

所述第一反射镜,用于将所述第一蓝色光线反射至所述第三扩束透镜后,传输至所述光线控制模块;

所述第二反射镜,用于将所述第二蓝色光线反射至所述第二绿色发光陶瓷;

所述第二绿色发光陶瓷,用于将所述第二蓝色光线转化成绿色光线,所述绿色光线经过所述第四扩束透镜后传输至所述光线控制模块;

所述第二红色发光二极管,用于发出红色光线,所述红色光线经过所述准直透镜后传输至所述光线控制模块。

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混合光源投影光引擎系统中,所述光源发射模块具体包括:第四激光器、第五激光器、第六激光器,第三绿色发光陶瓷,第一红色发光陶瓷,第五扩束透镜,第六扩束透镜以及第七扩束透镜;

所述第四激光器,用于发出第四蓝色激光光束,所述第四蓝色激光光束传输至所述第三绿色发光陶瓷;

所述第三绿色发光陶瓷,用于将所述第四蓝色激光光束转化成绿色光线,所述绿色光线经过所述第五扩束透镜后传输至所述光线控制模块;

所述第五激光器,用于发出第五蓝色激光光束,所述第五蓝色激光光束经过所述第六扩束透镜后传输至所述光线控制模块;

所述第六激光器,用于发出第六蓝色激光光束,所述第六蓝色激光光束传输至所述第一红色发光陶瓷;

所述第一红色发光陶瓷,用于将所述第六蓝色激光光束转化成红色光线,所述红色光线经过所述第七扩束透镜后传输至所述光线控制模块。

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混合光源投影光引擎系统中,所述光源发射模块具体包括:第七激光器,第四绿色发光陶瓷,第二红色发光陶瓷,第二分光镜,第三分光镜,第三反射镜,第四反射镜,第八扩束透镜,第九扩束透镜以及第十扩束透镜;

所述第七激光器,用于发出第七蓝色激光光束,所述第七蓝色激光光束传输至所述第二分光镜;

所述第二分光镜,用于将所述第七蓝色激光光束进行分光,分成第三蓝色光线和第四蓝色光线;

所述第三反射镜,用于将所述第三蓝色光线反射至所述第八扩束透镜后,传输至所述光线控制模块;

所述第三分光镜,用于将所述第四蓝色光线进行分光,分成第五蓝色光线和第六蓝色光线,所述第五蓝色光线传输至所述第四绿色发光陶瓷;

所述第四绿色发光陶瓷,用于将所述第五蓝色光线转化成绿色光线,所述绿色光线经过所述第九扩束透镜后传输至所述光线控制模块;

所述第四反射镜,用于将所述第六蓝色光线传输至所述第二红色发光陶瓷;

所述第二红色发光陶瓷,用于将所述第六蓝色光线转化成红色光线,所述红色光线经过所述第十扩束透镜后传输至所述光线控制模块。

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混合光源投影光引擎系统中,所述光源发射模块具体包括:第八激光器,背面为高反射面的第五绿色发光陶瓷,与所述第五绿色发光陶瓷的背面连接的第一散热器,背面为高反射面的第三红色发光陶瓷,与所述第三红色发光陶瓷的背面连接的第二散热器,第四分光镜,第五分光镜,第六分光镜,第五反射镜,第十一扩束透镜,第十二扩束透镜以及第十三扩束透镜;

所述第八激光器,用于发出第八蓝色激光光束,所述第八蓝色激光光束传输至所述第四分光镜;

所述第四分光镜,用于将所述第八蓝色激光光束进行分光,分成第七蓝色光线和第八蓝色光线;

所述第五反射镜,用于将所述第七蓝色光线反射至所述第十一扩束透镜后,传输至所述光线控制模块;

所述第五分光镜,用于将所述第八蓝色光线进行分光,分成第九蓝色光线和第十蓝色光线,所述第九蓝色光线传输至所述第五绿色发光陶瓷,所述第十蓝色光线传输至所述第六分光镜;

所述第五绿色发光陶瓷,用于将所述第九蓝色光线转化成绿色光线,所述绿色光线经过所述第一散热器后反射回所述第五分光镜,再经过所述第十二扩束透镜后传输至所述光线控制模块;

所述第六分光镜,用于将所述第十蓝色光线进行分光,分成的光包括第十一蓝色光线,所述第十一蓝色光线传输至所述第三红色发光陶瓷;

所述第三红色发光陶瓷,用于将所述第十一蓝色光线转化成红色光线,所述红色光线经过所述第二散热器后反射回所述第六分光镜,再经过所述第十三扩束透镜后传输至所述光线控制模块。

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混合光源投影光引擎系统中,所述光源发射模块具体包括:第九激光器,背面为高反射面的第六绿色发光陶瓷,与所述第六绿色发光陶瓷的背面连接的第三散热器,背面为高反射面的第四红色发光陶瓷,与所述第四红色发光陶瓷的背面连接的第四散热器,第七分光镜,第八分光镜,第九分光镜,第六反射镜,第七反射镜,第十四扩束透镜,第十五扩束透镜以及第十六扩束透镜;

所述第九激光器,用于发出第九蓝色激光光束,所述第九蓝色激光光束传输至所述第七分光镜;

所述第七分光镜,用于将所述第九蓝色激光光束进行分光,分成第十二蓝色光线和第十三蓝色光线;

所述第八分光镜,用于将所述第十二蓝色光线进行分光,分成的光包括第十四蓝色光线,所述第十四蓝色光线传输至所述第四红色发光陶瓷;

所述第四红色发光陶瓷,用于将所述第十四蓝色光线转化成红色光线,所述红色光线经过所述第四散热器后反射回所述第八分光镜,再经过所述第十四扩束透镜后传输至所述光线控制模块;

所述第九分光镜,用于将所述第十三蓝色光线进行分光,分成第十五蓝色光线和十六蓝色光线,所述第十五蓝色光线传输至所述第六绿色发光陶瓷,所述十六蓝色光线传输至所述第六反射镜;

所述第六绿色发光陶瓷,用于将所述第十五蓝色光线转化成绿色光线,所述绿色光线经过所述第三散热器后反射回所述第九分光镜,再经过所述第十五扩束透镜后传输至所述光线控制模块;

所述第六反射镜,用于将所述第十六蓝色光线反射至所述第七反射镜;

所述第七反射镜,用于将所述第十六蓝色光线经过所述第十六扩束透镜后传输至所述光线控制模块。

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混合光源投影光引擎系统中,所述光线控制模块具体包括:合色器件,匀光器件,汇聚透镜以及分光棱镜;

所述合色器件,用于将所述光源发射模块传输的混合光源合成共路光,并传输至所述匀光器件;

所述匀光器件,用于将所述共路光进行匀光,并传输至所述汇聚透镜;

所述汇聚透镜,用于将所述匀光器件传输的光线进行汇聚,并传输至分光棱镜;

所述分光棱镜,用于将所述汇聚透镜传输的光线传输至所述图像信息模块,并将所述图像信息模块反射回的光线传输至投影显示模块。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混合光源投影光引擎系统,包括:光源发射模块,光线控制模块、图像信息模块和投影显示模块;其中,光源发射模块至少包括用于发出激光光束的激光器、设置在激光光束的传输光路上的发光陶瓷;激光光束和发光陶瓷的颜色不同;光源发射模块,用于通过激光器和发光陶瓷提供混合光源,混合光源传输至光线控制模块;光线控制模块,用于对光源发射模块传输的混合光源进行分光合光处理,处理完后传输至图像信息模块,并将图像信息模块反射回的光线传输至投影显示模块进行投影显示。通过上述四个模块的相互作用,以及采用激光结合发光陶瓷作为光源,可以充分消除激光散斑,获得很高的光通量,很好的热稳定性,并且提升光学引擎亮度,降低光学扩展量,增加使用寿命,提高系统光能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混合光源投影光引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混合光源投影光引擎系统的具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混合光源投影光引擎系统的具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混合光源投影光引擎系统的具体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混合光源投影光引擎系统的具体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混合光源投影光引擎系统的具体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混合光源投影光引擎系统的具体结构示意图之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光源投影光引擎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光源发射模块1,光线控制模块2、图像信息模块3和投影显示模块4;其中,光源发射模块1至少包括用于发出激光光束的激光器、设置在激光光束的传输光路上的发光陶瓷;激光光束和发光陶瓷的颜色不同;

光源发射模块1,用于通过激光器和发光陶瓷提供混合光源,混合光源传输至光线控制模块;

光线控制模块2,用于对光源发射模块1传输的混合光源进行分光合光处理,处理完后传输至图像信息模块3,并将图像信息模块3反射回的光线传输至投影显示模块4进行投影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发光陶瓷为一种新型光电功能材料,与荧光粉相比,发光陶瓷在热学、力学和光学性能等方面具有优势,这是因为发光陶瓷的热淬灭温度普遍高于荧光粉,而且由于发光陶瓷为单一组分,结构致密,导热及散热能力较好;并且发光陶瓷为全无机材料,化学性质温度,且发光陶瓷制造过程中,更容易控制均一性。因此,使用发光陶瓷制作的器件,其耐热性能和产品的一致性都较显著。发光陶瓷配合蓝光激光二极管,可制造出流明值在数万以上的白光光源,而其体积和能耗只是传统白光led数分之一。

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混合光源投影光引擎系统中,光源发射模块至少包括用于发出激光光束的激光器、设置在激光光束的传输光路上的发光陶瓷;激光光束和发光陶瓷的颜色不同;这样采用激光结合发光陶瓷作为光源,可以充分消除激光散斑,获得很高的光通量,很好的热稳定性,并且提升光学引擎亮度,降低光学扩展量,增加使用寿命,提高系统光能利用率。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混合光源投影光引擎系统中,如图2至图7所示,光线控制模块2具体包括:合色器件11,匀光器件12,汇聚透镜13以及分光棱镜14;

合色器件11,用于将光源发射模块1传输的混合光源合成共路光,并传输至匀光器件12;

匀光器件12,用于将共路光进行匀光,并传输至汇聚透镜13;

汇聚透镜13,用于将匀光器件12传输的光线进行汇聚,并传输至分光棱镜14;

分光棱镜14,用于将汇聚透镜13传输的光线传输至图像信息模块3,并将图像信息模块3反射回的光线传输至投影显示模块4。

需要说明的是,合色器件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形式,附图中列举了两种结构,图2、图3和图7的相同,均为x-cube结构,而图4至图6的相同,均为双dm结构。合色器件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光源发射模块的实际情况而定,在此不做限定。

下面列举六种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光源发射模块中的具体结构,以及整个光路图:

在第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在具体实施时,如图2所示,光源发射模块具体包括:第一激光器21和第二激光器22,第一红色发光二极管23,第一绿色发光陶瓷24,第一扩束透镜25,第二扩束透镜26以及准直透镜;

第一激光器21,用于发出第一蓝色激光光束001,第一蓝色激光光束001传输至第一绿色发光陶瓷24;

第一绿色发光陶瓷24,用于将第一蓝色激光光束001转化成绿色光线002,绿色光线002经过第一扩束透镜25后传输至光线控制模块;

第二激光器22,用于发出第二蓝色激光光束003,第二蓝色激光光束003经过第二扩束透镜26后传输至光线控制模块;

第一红色发光二极管23,用于发出红色光线004,红色光线004经过准直透镜后传输至光线控制模块。

具体地,绿色光线002、第二蓝色激光光束003和红色光线004进入后续合色器件11,合色器件11采用x-cube结构,将三路不同方向的基色光合成共路光后,进入后续匀光器件12及汇聚透镜13等器件,透过分光棱镜14入射于图像信息模块3,被调制的光反射后再次通过分光棱镜14,由于入射与出射角度不同,被调制的光进入投影镜头,被放大后投射于屏幕上。

在第二种具体实施例中,在具体实施时,如图3所示,光源发射模块具体包括:第三激光器31,第二绿色发光陶瓷32,第二红色发光二极管33,第一分光镜34,第一反射镜35,第二反射镜36,第三扩束透镜37,第四扩束透镜38以及准直透镜;

第三激光器31,用于发出第三蓝色激光光束005,第三蓝色激光光束005传输至第一分光镜34;

第一分光镜34,用于将第三蓝色激光光束005进行分光,分成第一蓝色光线006和第二蓝色光线007;

第一反射镜35,用于将第一蓝色光线006反射至第三扩束透镜37后,传输至光线控制模块;

第二反射镜36,用于将第二蓝色光线007反射至第二绿色发光陶瓷32;

第二绿色发光陶瓷32,用于将第二蓝色光线007转化成绿色光线008,绿色光线008经过第四扩束透镜38后传输至光线控制模块;

第二红色发光二极管33,用于发出红色光线009,红色光线009经过准直透镜后传输至光线控制模块。

具体地,绿色光线008、第一蓝色光线006和红色光线009进入后续合色器件11,合色器件11采用x-cube结构,将三路不同方向的基色光合成共路光后,进入后续匀光器件12及汇聚透镜13等器件,透过分光棱镜14入射于图像信息模块3,被调制的光反射后再次通过分光棱镜14,由于入射与出射角度不同,被调制的光进入投影镜头,被放大后投射于屏幕上。

在第三种具体实施例中,在具体实施时,如图4所示,光源发射模块具体包括:第四激光器41、第五激光器42、第六激光器43,第三绿色发光陶瓷44,第一红色发光陶瓷45,第五扩束透镜46,第六扩束透镜47以及第七扩束透镜48;

第四激光器41,用于发出第四蓝色激光光束010,第四蓝色激光光束010传输至第三绿色发光陶瓷44;

第三绿色发光陶瓷44,用于将第四蓝色激光光束010转化成绿色光线011,绿色光线011经过第五扩束透镜46后传输至光线控制模块;

第五激光器42,用于发出第五蓝色激光光束011,第五蓝色激光光束011经过第六扩束透镜47后传输至光线控制模块;

第六激光器43,用于发出第六蓝色激光光束012,第六蓝色激光光束012传输至第一红色发光陶瓷45;

第一红色发光陶瓷45,用于将第六蓝色激光光束012转化成红色光线013,红色光线013经过第七扩束透镜48后传输至光线控制模块。

具体地,绿色光线011、第五蓝色激光光束011和红色光线013进入后续合色器件11,合色器件11采用双dm结构,将三路不同方向的基色光合成共路光后,进入后续匀光器件12及汇聚透镜13等器件,透过分光棱镜14入射于图像信息模块3,被调制的光反射后再次通过分光棱镜14,由于入射与出射角度不同,被调制的光进入投影镜头,被放大后投射于屏幕上。

在第四种具体实施例中,在具体实施时,如图5所示,光源发射模块具体包括:第七激光器51,第四绿色发光陶瓷52,第二红色发光陶瓷53,第二分光镜54,第三分光镜55,第三反射镜56,第四反射镜57,第八扩束透镜58,第九扩束透镜59以及第十扩束透镜60;

第七激光器51,用于发出第七蓝色激光光束014,第七蓝色激光光束014传输至第二分光镜54;

第二分光镜54,用于将第七蓝色激光光束014进行分光,分成第三蓝色光线015和第四蓝色光线016;

第三反射镜56,用于将第三蓝色光线015反射至第八扩束透镜58后,传输至光线控制模块;

第三分光镜55,用于将第四蓝色光线016进行分光,分成第五蓝色光线017和第六蓝色光线018,第五蓝色光线017传输至第四绿色发光陶瓷52;

第四绿色发光陶瓷52,用于将第五蓝色光线017转化成绿色光线019,绿色光线019经过第九扩束透镜59后传输至光线控制模块;

第四反射镜57,用于将第六蓝色光线018传输至第二红色发光陶瓷53;

第二红色发光陶瓷53,用于将第六蓝色光线018转化成红色光线020,红色光线020经过第十扩束透镜60后传输至光线控制模块。

具体地,绿色光线019、第三蓝色光线015和红色光线020进入后续合色器件11,合色器件11采用双dm结构,将三路不同方向的基色光合成共路光后,进入后续匀光器件12及汇聚透镜13等器件,透过分光棱镜14入射于图像信息模块3,被调制的光反射后再次通过分光棱镜14,由于入射与出射角度不同,被调制的光进入投影镜头,被放大后投射于屏幕上。

在第五种具体实施例中,在具体实施时,如图6所示,光源发射模块具体包括:第八激光器61,背面为高反射面的第五绿色发光陶瓷62,与第五绿色发光陶瓷62的背面连接的第一散热器63,背面为高反射面的第三红色发光陶瓷64,与第三红色发光陶瓷64的背面连接的第二散热器65,第四分光镜66,第五分光镜67,第六分光镜68,第五反射镜69,第十一扩束透镜70,第十二扩束透镜71以及第十三扩束透镜72;

第八激光器61,用于发出第八蓝色激光光束021,第八蓝色激光光束021传输至第四分光镜66;

第四分光镜66,用于将第八蓝色激光光束021进行分光,分成第七蓝色光线022和第八蓝色光线023;

第五反射镜69,用于将第七蓝色光线022反射至第十一扩束透镜70后,传输至所述光线控制模块;

第五分光镜67,用于将第八蓝色光线023进行分光,分成第九蓝色光线024和第十蓝色光线025,第九蓝色光线024传输至第五绿色发光陶瓷62,第十蓝色光线025传输至第六分光镜68;

第五绿色发光陶瓷62,用于将第九蓝色光线024转化成绿色光线026,绿色光线026经过第一散热器63后反射回第五分光镜67,再经过第十二扩束透镜71后传输至光线控制模块;

第六分光镜68,用于将第十蓝色光线025进行分光,分成的光包括第十一蓝色光线026,第十一蓝色光线026传输至第三红色发光陶瓷64;

第三红色发光陶瓷64,用于将第十一蓝色光线026转化成红色光线027,红色光线027经过第二散热器65后反射回第六分光镜68,再经过第十三扩束透镜72后传输至光线控制模块。

具体地,绿色光线026、第七蓝色光线022和红色光线027进入后续合色器件11,合色器件11采用双dm结构,将三路不同方向的基色光合成共路光后,进入后续匀光器件12及汇聚透镜13等器件,透过分光棱镜14入射于图像信息模块3,被调制的光反射后再次通过分光棱镜14,由于入射与出射角度不同,被调制的光进入投影镜头,被放大后投射于屏幕上。其中,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的设置可以很快将光线照射发光陶瓷的热量导出,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在第六种具体实施例中,在具体实施时,如图7所示,光源发射模块具体包括:第九激光器73,背面为高反射面的第六绿色发光陶瓷74,与第六绿色发光陶瓷74的背面连接的第三散热器75,背面为高反射面的第四红色发光陶瓷76,与第四红色发光陶瓷76的背面连接的第四散热器77,第七分光镜78,第八分光镜79,第九分光镜80,第六反射镜81,第七反射镜82,第十四扩束透镜83,第十五扩束透镜84以及第十六扩束透镜85;

第九激光器73,用于发出第九蓝色激光光束028,第九蓝色激光光束028传输至第七分光镜78;

第七分光镜78,用于将第九蓝色激光光束028进行分光,分成第十二蓝色光线029和第十三蓝色光线030;

第八分光镜79,用于将第十二蓝色光线029进行分光,分成的光包括第十四蓝色光线031,第十四蓝色光线031传输至第四红色发光陶瓷76;

第四红色发光陶瓷76,用于将第十四蓝色光线031转化成红色光线032,红色光线032经过第四散热器77后反射回第八分光镜79,再经过第十四扩束透镜83后传输至光线控制模块;

第九分光镜80,用于将第十三蓝色光线030进行分光,分成第十五蓝色光线033和十六蓝色光线034,第十五蓝色光线033传输至第六绿色发光陶瓷74,十六蓝色光线034传输至第六反射镜81;

第六绿色发光陶瓷74,用于将第十五蓝色光线033转化成绿色光线035,绿色光线035经过第三散热器75后反射回第九分光镜80,再经过第十五扩束透镜84后传输至光线控制模块;

第六反射镜81,用于将第十六蓝色光线034反射至第七反射镜82;

第七反射镜82,用于将第十六蓝色光线034经过第十六扩束透镜85后传输至光线控制模块。

具体地,绿色光线035、第十六蓝色光线034和红色光线032进入后续合色器件11,合色器件11采用x-cube结构,将三路不同方向的基色光合成共路光后,进入后续匀光器件12及汇聚透镜13等器件,透过分光棱镜14入射于图像信息模块3,被调制的光反射后再次通过分光棱镜14,由于入射与出射角度不同,被调制的光进入投影镜头,被放大后投射于屏幕上。其中,第三散热器和第四散热器的设置可以很快将光线照射发光陶瓷的热量导出,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合光源投影光引擎系统,包括:光源发射模块,光线控制模块、图像信息模块和投影显示模块;其中,光源发射模块至少包括用于发出激光光束的激光器、设置在激光光束的传输光路上的发光陶瓷;激光光束和发光陶瓷的颜色不同;光源发射模块,用于通过激光器和发光陶瓷提供混合光源,混合光源传输至光线控制模块;光线控制模块,用于对光源发射模块传输的混合光源进行分光合光处理,处理完后传输至图像信息模块,并将图像信息模块反射回的光线传输至投影显示模块进行投影显示。通过上述四个模块的相互作用,以及采用激光结合发光陶瓷作为光源,可以充分消除激光散斑,获得很高的光通量,很好的热稳定性,并且提升光学引擎亮度,降低光学扩展量,增加使用寿命,提高系统光能利用率。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混合光源投影光引擎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