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单元和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5527发布日期:2018-06-19 20:24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透镜单元和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个透镜保持于筒状的保持件的透镜单元和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多个透镜保持于筒状的保持件的透镜单元中,有时为了减小像差的目的而使用接合透镜。此外,在使用透镜单元构成摄像装置的情况下,在保持件的像侧的端部配置有红外线过滤器等透光性板状构件。为了制造接合透镜,在两个透镜上分别设置将透镜面包围的凸缘面,并通过粘接剂将透镜面彼此和凸缘面彼此接合。此时,若在透镜面的周围凸缘面彼此仅通过与轴交叉的平面部接触,则粘接剂会向外周侧大量地流出,因而有人提出在比凸缘面的平面靠径向外侧的位置设置凹状的粘接剂积存部(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4-11970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然而,在接合透镜中,在透镜面的周围凸缘面彼此仅通过与光轴交叉的平面部接触的情况下,若在平面部处粘接剂中断而夹有空气,则通过像侧的透光性板状构件等向物体侧反射的光会通过平面部的界面向像侧的特定方向反射,从而存在容易产生光圈散乱的问题。上述问题难以通过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来消除。

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透镜单元和摄像装置,能抑制在接合透镜的透镜面的周围从像侧射入的光向特定方向的反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一种透镜单元,包括:多个透镜;保持件,所述保持件呈筒状,并对上述多个透镜进行保持,在上述多个透镜中包含接合透镜,上述接合透镜是第一透镜与相对于上述第一透镜配置于像侧的第二透镜通过粘接剂接合而成的,上述第一透镜包括:第一透镜面,上述第一透镜面位于上述第二透镜侧;以及第一凸缘面,上述第一凸缘面在外周侧将上述第一透镜面包围,上述第二透镜包括:第二透镜面,上述第二透镜面位于上述第一透镜侧;以及第二凸缘面,上述第二凸缘面在外周侧将上述第二透镜面包围,上述粘接剂设置成:从上述第一透镜面与上述第二透镜面之间起跨越上述第一透镜面与上述第一凸缘面间的第一边界部分及上述第二透镜面与上述第二凸缘面间的第二边界部分直至上述第一凸缘面与上述第二凸缘面之间,在上述第二边界部分,以沿上述第二边界部分延伸的方式设置有向像侧凹陷的凹部和向物体侧突出的凸部中的任一方。

在本发明中,在第二透镜的第二透镜面与第二凸缘面间的边界部分(第二边界部分)中,形成于第二透镜的凹部或凸部通过粘接剂与第一透镜接合,因而第二透镜的第二透镜面与第二凸缘面间的边界部分不存在与光轴交叉的平面部。因而,即使在第二透镜面的周围粘接剂中断而存在空气层的情况下光从像侧射入第二透镜面的周围,光也会射入形成有凹部或凸部的部分。因而,即使在光从像侧射入第二透镜面的周围的情况下,光也会以通过凹部或凸部扩散的方式反射,因而能抑制光向特定方向的反射。因而,能抑制在接合透镜中由透镜面的周围(第一透镜面和第二透镜面的周围)的反射引起的光圈散乱等的产生。

在本发明中,能采用如下实施方式:形成于上述第二透镜的上述凹部的底部或上述凸部的前端部是曲面。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即使在凹部的底部或凸部的前端部存在空气层的情况下,由于在凹部的底部或凸部的前端部产生扩散这种反射,因而能抑制光圈散乱等的产生。

在本发明中,能采用如下实施方式:上述接合透镜是上述多个透镜中的最靠像侧的透镜。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将红外线过滤器等透光性板状构件配置于保持件的像侧的端部的情况下,即使通过透光性板状构件向物体侧反射的光射入接合透镜的透镜面的周围,在透镜面的周围也会产生扩散这种反射。因而,能抑制由接合透镜的透镜面的周围的反射引起的光圈散乱等的产生。

在本发明中,能采用如下实施方式:上述第二透镜面是从上述凹部起连续的凸状的透镜面,或是从上述凸部起连续的凹状的透镜面。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能使第二透镜的形状简化,因而容易高精度地制作第二透镜。

在本发明中,能采用如下实施方式:上述第二透镜是塑料透镜。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只要在第二透镜的成型时形成凹部或凸部即可,因而与在玻璃透镜上设置凹部或凸部的情况相比,在第二透镜上设置凹部或凸部更为容易。

在本发明中,能采用如下实施方式:形成于上述第二透镜的上述凹部或上述凸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上述保持件的像侧开口部的边缘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其中,上述保持件的上述像侧开口部形成于比上述接合透镜靠像侧的位置。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第二透镜面以保持富余的方式位于像侧开口部的内侧,因而能提高光的利用效率。

在本发明中,能采用如下实施方式:在上述第一边界部分,以沿上述第一边界部分延伸的方式设置有嵌入到形成于上述第二透镜的上述凹部中的凸部、或供形成于上述第二透镜的上述凸部嵌入的凹部。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将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接合时,在第一透镜的第一边界部分和第二透镜的第二边界部分中不易残留空气层。因而,能抑制由接合透镜的透镜面的周围的反射引起的光圈散乱等的产生。此外,优选在上述第二边界部分,以沿上述第二边界部分呈圆环状延伸的方式设置有向上述像侧凹陷的上述凹部,在上述第一边界部分,以沿上述第一边界部分呈圆环状延伸的方式设置有嵌入到形成于上述第二透镜的上述凹部中的凸部,上述凸部通过上述粘接剂与上述凹部的内表面接合。

在本发明中,能采用如下实施方式:在将上述第一透镜面与上述第二透镜面的间隔设为Ga,将上述凸部的前端部与上述凹部的底部的间隔设为Gb,将上述第一凸缘面中在径向外侧与上述凸部相邻的部分与上述第二凸缘面中在径向外侧与上述凹部相邻的部分的间隔设为Gc,以及将上述第一凸缘面中在径向外侧与上述凹部相邻的部分与上述第二凸缘面中在径向外侧与上述凸部相邻的部分的间隔设为Gc时,间隔Ga、Gb、Gc满足以下的关系:

Ga<Gb<Gc。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即使在通过分割模具形成第一透镜的第二透镜侧的表面、第二透镜的第一透镜侧的表面时在分割面上产生了飞边,也能将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准确地接合。

在本发明中,能采用如下实施方式:上述第一凸缘面和上述第二凸缘面中的任一侧的凸缘面设有粘接剂积存部,上述粘接剂积存部在比形成于上述第二透镜的上述凹部或上述凸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向与上述第一凸缘面和上述第二凸缘面中的另一侧的凸缘面相反的一侧凹陷。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抑制粘接剂从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向径向外侧大量地流出。因而,在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不易产生粘接剂中断的事态。

在本发明中,能采用如下实施方式:在上述一侧的凸缘面上,在比形成于上述第一透镜的上述凸部或上述凹部靠径向外侧且比上述粘接剂积存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形成有与光轴交叉的平面部。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即使粘接剂在固化时收缩,粘接剂从形成有凹部或凸部的区域向粘接剂积存部被引导,粘接剂也不易中断。因而,在接合透镜的透镜面的周围不易产生粘接剂的中断。

在本发明中,能采用如下实施方式:在上述一侧的凸缘面和上述另一侧的凸缘面上,在比上述粘接剂积存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设有与光轴交叉的平面彼此接触的抵接部。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使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准确地接合。

在本发明的透镜单元用于摄像装置的情况下,在摄像装置中设有:透光性板状构件,上述透光性板状构件相对于上述多个透镜配置于像侧;以及摄像元件,上述摄像元件相对于上述透光性板状构件配置于像侧。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在第二透镜的第二透镜面与第二凸缘面间的边界部分(第二边界部分)中,形成于第二透镜的凹部或凸部通过粘接剂与第一透镜接合,因而第二透镜的第二透镜面与第二凸缘面间的边界部分不存在与光轴交叉的平面部。因而,即使在第二透镜面的周围粘接剂中断而存在空气层的情况下光从像侧射入第二透镜面的周围,光也会射入形成有凹部或凸部的部分。因而,即使在光从像侧射入第二透镜面的周围的情况下,光也会以通过凹部或凸部扩散的方式反射,因而能抑制光向特定方向的反射。因而,能抑制在接合透镜中由透镜面的周围(第一透镜面和第二透镜面的周围)的反射引起的光圈散乱等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透镜单元和摄像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将图1所示的透镜单元的接合透镜等放大表示的剖视图。

图3是将图2所示的接合透镜的端部等放大表示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图2所示的接合透镜所使用的第一透镜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2、3、4、5、6透镜;8保持件;8a物体侧开口部;8b像侧开口部;8c最小开口部分;9透光性板状构件;10透镜单元;612透镜面(第一透镜面);621透镜面(第二透镜面);60接合透镜;61第一透镜;62第二透镜;65粘接剂;100摄像装置;110摄像元件;150第一模具;160第二模具;170分割面;601抵接部;612透镜面(第一透镜面);613第一边界部分;614平面部;615第一凸缘部;616第一凸缘面;617凸部;671a前端部;618粘接剂积存部;619、629平面;621透镜面(第二透镜面);623第二边界部分;625第二凸缘部;626第二凸缘面;627凹部;627a底部;L光轴;L1物体侧;L2像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发明中,在构成接合透镜60的第一透镜61和第二透镜62中的、位于像侧L2的第二透镜62中,于物体侧L1的透镜面621(第二透镜面)与第二凸缘面626之间的边界部分(第二边界部分623)形成有凹部或凸部。在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中,以在透镜面621与第二凸缘面626之间的第二边界部分623形成有凹部627的情况为中心进行说明,并通过其它实施方式对形成有凸部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透镜单元的结构)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透镜单元和摄像装置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透镜单元10包括:沿光轴L配置的多个透镜1、2、3、4、5、6;以及保持件8,上述保持件8呈筒状,并对多个透镜1、2、3、4、5、6进行保持。多个透镜1、2、3、4、5、6中的最靠像侧L2的透镜6由接合透镜60构成。在保持件8的内侧,在透镜4与透镜5之间配置有光圈50。透镜4以保持于筒状构件40的状态配置于保持件8的内侧。在本实施方式中,透镜2、3、5和筒状构件40被压入保持件8的内周并被保持。在将上述透镜单元10用于摄像装置100时,相对于多个透镜1、2、3、4、5、6在像侧L2配置有红外线过滤器等透光性板状构件9,相对于透光性板状构件9在像侧L2配置有摄像元件110。透光性板状构件9固定于保持件8的像侧端部88。在本实施方式中,最靠物体侧L1的透镜1以封堵保持件8的物体侧开口部8a的方式配置,最靠像侧L2的透光性板状构件9以封堵保持件8的像侧开口部8b的方式配置。在上述透镜单元10中,多个透镜1、2、3、4、5、6构成视场角为110°以上的广角透镜。

在本实施方式中,透镜1的物体侧L1的透镜面11由凸状的曲面形成,透镜1的像侧L2的透镜面12由凹状的曲面形成。透镜2的物体侧L1的透镜面21由凸状的曲面形成,透镜2的像侧L2的透镜面22由凹状的曲面形成。透镜3的物体侧L1的透镜面31由凹状的曲面形成,透镜3的像侧L2的透镜面32由凸状的曲面形成。透镜4的物体侧L1的透镜面41和像侧L2的透镜面42由凸状的曲面形成。透镜5的物体侧L1的透镜面51和像侧L2的透镜面52由凸状的曲面形成。

(接合透镜60的结构)

图2是将图1所示的透镜单元10的接合透镜60等放大表示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透镜6由具有正光焦度(positive power)的接合透镜60构成。接合透镜60包括:第一透镜61;第二透镜62,上述第二透镜62相对于第一透镜61配置于像侧L2;以及粘接剂65,上述粘接剂65将第一透镜61和第二透镜62接合。在本实施方式中,粘接剂65是UV固化型粘接剂。粘接剂65优选是固化后具有弹性的材质。

第一透镜61包括:透镜面611,上述透镜面611位于与第二透镜62相反的一侧(物体侧L1);透镜面612(第一透镜面),上述透镜面612位于第二透镜62侧(像侧L2);以及第一凸缘部615,上述第一凸缘部615在外周侧包围透镜面611和透镜面612。因而,第一透镜61包括第一凸缘面616,上述第一凸缘面616在外周侧包围透镜面612。透镜面611由凹状的曲面形成,透镜面612由凹状的曲面形成。第二透镜62包括:透镜面622,上述透镜面622位于与第一透镜61相反的一侧(像侧L2);透镜面621(第二透镜面),上述透镜面621位于第一透镜61侧(物体侧L1);以及第二凸缘部625,上述第二凸缘部625在外周侧包围透镜面621和透镜面622。因而,第二透镜62包括第二凸缘面626,上述第二凸缘面626在外周侧包围透镜面621。透镜面621由凸状的曲面形成。透镜面622由凸状的曲面形成。透镜面621的曲率半径与第一透镜61的透镜面612的曲率半径相等。在本实施方式中,透镜面611、透镜面612(透镜面621)和透镜面622均是非球面。此外,第一透镜61和第二透镜62均由塑料透镜形成。

在将上述第一透镜61和第二透镜62接合时,粘接剂65设于包括透镜面612与透镜面621之间和第一凸缘面616与第二凸缘面626之间在内的第一透镜61与第二透镜62之间的整体。因而,粘接剂65设置成:从透镜面612与透镜面621之间起跨越透镜面612与第一凸缘面616间的边界部分(第一边界部分613)以及透镜面621与第二凸缘面626间的边界部分(第二边界部分623),直至第一凸缘面616与第二凸缘面626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61的外径比第二透镜62的外径大。因而,第一凸缘部615的外周部分与第二凸缘部625相比向径向外侧伸出。另一方面,在保持件8中形成有台阶部86,上述台阶部86在像侧L2对第一凸缘部615中比第二凸缘部625朝径向外侧伸出的外周部分进行支承。此外,通过将第一凸缘部615的外周面压入保持件8的内周从而对第一凸缘部615进行保持。此外,在保持件8中,在比台阶部86靠像侧L2的位置,圆环状的端板部87朝径向内侧突出。在此,在端板部87的中央部分形成有像侧开口部8b,在端板部87的像侧L2的端面固定有透光性板状构件9。像侧开口部8b的直径向物体侧L1缩小,最靠物体侧L1的部分成为最小开口部分8c。

(接合透镜60的详细结构)

图3是将图2所示的接合透镜60的端部等放大表示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图2所示的接合透镜60所使用的第一透镜61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如图3所示,在第一透镜61中,第一凸缘部615在像侧L2设有第一凸缘面616,上述第一凸缘面616在外周侧包围透镜面612。在第二透镜62中,第二凸缘部625在物体侧L1设有第二凸缘面626,上述第二凸缘面626在外周侧包围透镜面621。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透镜62的第二凸缘面626与透镜面621间的第二边界部分623,向与第一透镜61相反的一侧凹陷的凹部627沿第二边界部分623呈圆环状延伸。与此相对,在第一透镜61的第一凸缘面616与透镜面612间的第一边界部分613,向第二透镜62侧突出的凸部617沿第一边界部分613呈圆环状延伸。因而,第一透镜61的凸部617嵌入第二透镜62的凹部627的内侧,并通过粘接剂65与凹部627的内表面接合。

凹部627的截面呈圆弧状。因而,凹部627的底部627a是凹曲面,凹部627的直径从底部627a向开口边缘扩大。凸部617也与凹部627同样,截面呈圆弧状。因而,凸部617的前端部617a是凸曲面,凸部617的直径从前端部617a向根部扩大。在此,第一透镜61的透镜面612的有效直径位于比保持件8的像侧开口部8b的最小开口部分8c的边缘靠径向内侧的位置。此外,第二透镜62的透镜面621的有效直径位于比保持件8的像侧开口部8b的最小开口部分8c的边缘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因而,凸部617的至少一部分和凹部627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最小开口部分8c的边缘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其中,最小开口部分8c在形成得比接合透镜60靠像侧L2的保持件8的像侧开口部8b中位于最靠物体侧L1的位置。即,第一透镜61的第一边界部分613比透镜面612的有效直径靠外周侧,因而凸部617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像侧开口部8b的最小开口部8c的边缘靠径向内侧的位置。此外,第二透镜62的第二边界部分623比透镜面621的有效直径靠外周侧,因而凹部627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像侧开口部8b的最小开口部8c的边缘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凸缘面616和第二凸缘面626中的一侧的凸缘面设有粘接剂积存部618,上述粘接剂积存部618在比凸部617和凹部627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向与第一凸缘面616和第二凸缘面626中的另一侧的凸缘面相反的一侧凹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凸缘面616一侧设有粘接剂积存部618,上述粘接剂积存部618在比凸部617和凹部627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向与第二凸缘面626相反的一侧凹陷。此外,在第一凸缘面616上,在比凸部617和凹部627靠径向外侧且比粘接剂积存部618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形成有与光轴L交叉的平面部614。此外,在第一凸缘面616和第二凸缘面626上,在比粘接剂积存部618靠径向外侧的位置设有与光轴L交叉的平面619、629彼此接触的抵接部601。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第一透镜61与第二透镜62接合时,例如,在对第一透镜61的透镜面612一侧涂覆粘接剂65之后,将第一透镜61和第二透镜62重叠。其结果是,粘接剂65在第一透镜61与第二透镜62之间扩散,因而此后,若使粘接剂65固化,则第一透镜61和第二透镜62通过粘接剂65被接合。在上述接合工序中,当粘接剂65在第一透镜61和第二透镜62之间扩散时,粘接剂65欲从第一透镜61与第二透镜62之间向外侧流出,但粘接剂65会积存在粘接剂积存部618中。因而,由于能减小粘接剂65从第一透镜61与第二透镜62之间向外侧流出的量,因而在第一透镜61与第二透镜62之间不易产生粘接剂65的中断部分。此外,第一透镜61的平面619与第二透镜62的平面629彼此接触,因而能将第一透镜61与第二透镜62之间的间隙控制为适当的尺寸。因而,在第一透镜61与第二透镜62之间不易产生粘接剂65的中断部分。

此外,在接合透镜60中,将透镜面612与透镜面621的间隔设为Ga,将凸部617的前端部617a与凹部627的底部627a的间隙设为Gb,将第一凸缘面616中在径向外侧与凸部617相邻的部分与第二凸缘面626中在径向外侧与凹部627相邻的部分的间隔设为Gc时,间隔Ga、Gb、Gc满足以下的关系:

Ga<Gb<Gc。

在本实施方式中,Ga是数μm~10μm左右,Gb是十多μm~20μm左右,Gc是二十多μm~30μm左右。

因而,如图4所示,即使在通过包括圆筒状的第一模具150和配置于第一模具150内侧的第二模具160(嵌块)的分割模具来形成第一透镜61的第二透镜62侧的表面时产生了飞边,也能将第一透镜61和第二透镜62准确地接合。即,在第一模具150和第二模具160的分割面170位于第一凸缘面616的在径向外侧与凸部617相邻的部分的情况下,在相当于分割面170的部分会产生飞边,但上述飞边产生于第一透镜61与第二透镜62的间隔较大的部分。因而,即使产生飞边,也能将第一透镜61和第二透镜62准确地接合。同样,即使在通过包括圆筒状的第一模具150和配置于第一模具150内侧的第二模具160(嵌块)在内的分割模具来形成第二透镜62的第一透镜61侧的表面时产生了飞边,也能将第一透镜61和第二透镜62准确地接合。即,在第一模具150和第二模具160的分割面170位于第二凸缘面626的在径向外侧与凹部627相邻的部分的情况下,在相当于分割面170的部分会产生飞边,但上述飞边产生于第一透镜61与第二透镜62的间隔较大的部分。因而,即使产生飞边,也能将第一透镜61和第二透镜62准确地接合。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效果)

如上述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接合透镜60中,在像侧L2的第二透镜62的透镜面621与第二凸缘面626间的第二边界部分623中,形成于第二透镜62的凹部627通过粘接剂65与第一透镜61接合,因而第二透镜62的透镜面621与第二凸缘面626间的边界部分不存在与光轴L交叉的平面部。因而,即使在透镜面621的周围粘接剂65中断而存在空气层的情况下光从像侧L2射入透镜面621的周围,光也会射入形成有凹部627的部分。因而,即使在光从像侧L2射入透镜面621的周围的情况下,光也会以通过凹部627扩散的方式反射,因而能抑制光朝向特定方向反射。因而,能抑制在接合透镜60中由透镜面的周围(透镜面612和透镜面621的周围)的反射引起的光圈散乱等的产生。

例如,接合透镜60是最靠像侧L2的透镜6,因而如图2和图3所示,即使在通过透光性板状构件9向物体侧L1反射的光射入接合透镜60的透镜面612、621的周围的情况下,在透镜面612、621的周围也会产生扩散这种反射。因而,能抑制由接合透镜60的透镜面612、621的周围的反射引起的光圈散乱等的产生。因而,凸部617和凹部627能位于比保持件8的像侧开口部8b的边缘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其中,上述保持件8的像侧开口部8b形成于比接合透镜60靠像侧L2的位置。因而,由于透镜面612、621以保持富余的方式位于像侧开口部8b的内侧,因而能提高光的利用效率。

此外,在物体侧L1的第一透镜61中,在透镜面612与第一凸缘面616间的第一边界部分613中形成有嵌入到第二透镜62的凹部627的凸部617,凸部617通过粘接剂65与凹部627接合。因而,在将第一透镜61和第二透镜62接合时,第一透镜61的第一边界部分613和第二透镜62的第二边界部分623中不易残留空气层。因而,能抑制由接合透镜60的透镜面的周围(透镜面612和透镜面621的周围)的反射引起的光圈散乱等的产生。

此外,凹部627的底部627a是凹曲面,凸部617的前端部617a是凸曲面,因而即使在凸部617的前端部617a、凹部627的底部627a存在空气层的情况下,由于在凸部617的前端部617a、凹部627的底部627a会产生扩散这种反射,因而能抑制光圈散乱等的产生。

此外,将凸部617形成于形成有凹状的透镜面612的第一透镜61的像侧L2的表面,将凹部627形成于形成有凸状的透镜面621的第二透镜62的物体侧L1的表面,因而能简化第一透镜61的像侧L2的面形状、第二透镜62的物体侧L1的面形状。因而,容易高精度地制作第一透镜61和第二透镜62。

此外,第一透镜61和第二透镜62均是塑料透镜,因而只要在第一透镜61和第二透镜62的成型时形成凸部617、凹部627即可。因而,与在玻璃透镜上设置凸部617、凹部627的情况相比,在第一透镜61和第二透镜62上设置凸部617、凹部627更为容易。

此外,在第一凸缘面616上,在比凸部617和凹部627靠径向外侧且比粘接剂积存部618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形成有与光轴L交叉的平面部614。因而,在粘接剂65固化时,即使粘接剂65收缩,或者粘接剂65从凸部617与凹部627之间向粘接剂积存部618被引导,也不易产生粘接剂65的中断部分。因而,由于凸部617与凹部627之间不易产生粘接剂65的中断(空气层),因而在透镜面612、621的周围不易产生反射界面。

(其它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62的透镜面621与第二凸缘面626间的边界部分(第二边界部分623)形成有凹部627,但也可以设置朝第一透镜61侧突出的凸部来代替凹部627。此时,优选第一透镜61的透镜面612与第二凸缘面616间的边界部分(第一边界部分)形成供第二透镜62的凸部嵌入的凹部,第二透镜62的凸部通过粘接剂65与第一透镜的凹部的内周面接合。在上述情况下,也优选凸部的前端部和凹部的底部是曲面。此外,优选第二透镜62的透镜面621是与凸部连续的凹曲面,第一透镜61的透镜面612是与凹部连续的凸曲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六组七块的透镜结构,但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五组六块等任意的透镜结构的透镜单元中。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接合透镜60是一个,但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包括多个接合透镜的透镜单元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