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纤能收放式光分路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13363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尾纤能收放式光分路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无源器件领域,涉及一种光分路器组件,是将光讯号从一条尾纤中分至多条尾纤中的元件,具体涉及一种尾纤能收放式光分路器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FTTx(光纤接入网)建设的逐步展开,三大运营商及广电系统都确定了“加快光进铜退、推进接入网战略转型”的思路,实现FTTC(光纤到路边)、FTTB(光纤到大楼)、FTTH(光纤到家庭)、FTTD(光纤到桌面)、三网融合(语音网、数据网、有线电视网)等多媒体传输以及PDS(综合布线系统)方案。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应用的快速兴起,网络数据流的“井喷式增长”给信息通信网络带来了巨大挑战和机遇。

光通信网络具有通信容量大、中继距离长、保密性能好、适应能力强体积小及重量轻等优点。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光通信网络的发展将十分迅猛,光通信将全面普及,走入寻常百姓家,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传输和交换需要。光通信网络本身也具有通信容量大、中继距离长、保密性能好、适应能力强体积小及重量轻等优点。

光通信网络系统需要将光信号进行耦合、分支、分配,这就需要光分路器来实现。光分路器又称分光器,是光通信链路中最重要的无源器件之一,是具有多个输入端和多个输出端的光纤汇接器件。

但现有技术中的尾纤汇接器件在使用时均只是用于收纳尾纤,无法根据实际情况简单有效的调节尾纤长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使用新型提供一种尾纤能收放式光分路器装置,其能实现收放尾纤,既能随时调节尾纤长度又能避免调节尾纤的缠绕而造成的尾纤损伤。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尾纤能收放式光分路器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盖板、绕线盘以及光分路器;外壳的中间位置设有绕线盘安装孔,外壳的侧壁上设有尾纤出入口;外壳盖板安装于外壳上,外壳与外壳盖板共同形成用于安装绕线盘的容纳腔;绕线盘的一面的中心位置设有底座,另一面设有若干个均匀布设于绕线盘周线上的立柱;绕线盘以能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容纳腔中,并且底座以能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安装孔处;光分路器安装于绕线盘设有立柱的一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改进的技术方案,底座的端部设有十字型转动柄。

作为本实用新型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中央立柱,中央立柱的一端安装于绕线盘设有立柱一面的中心位置;另一端以能转动的方式贴附于外壳盖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改进的技术方案,外壳盖板在面向外壳一面的中心位置设有凹槽;中央立柱的一端安装于绕线盘上,另一端以能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凹槽中。

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装置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尾纤长度,即能实现方便的将分路器尾纤从分路器外壳中拉出使用,也可方便的通过旋转绕线盘将分路器尾纤收拢入外壳中;需要多长的尾纤就拉出多长,避免尾纤相互缠绕,节约有限的机柜空间。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将光分路器装于绕线盘上,将绕线盘置于外壳中,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将绕线盘与光分路器分别装于壳体中,结构更加简单,整个组件体积小巧,可应用于较小的机柜空间内;同时,本申请结构简单,加工难度低,可控制成本。

附图说明

图1 本申请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 本申请装置使用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 本申请装置安装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 本申请装置安装后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5 绕线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 绕线盘的正面视图;

图7 外壳盖板的主视图;

图8 外壳盖板的正面视图;

图中:1、外壳;2、外壳盖板;3、绕线盘;4、立柱;5、安装孔;6、中央立柱;7、尾纤出入口;8、底座;9、凹槽;10、输入端尾纤;11、输出端尾纤;12、光分路器;13、转动柄;14、辅助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内、外”的含义指的是相对于设备本身而言,指向设备内部的方向为内,反之为外,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

如图1-8所示的一种尾纤能收放式光分路器12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盖板2、绕线盘3以及光分路器12;

外壳1的中间位置设有绕线盘3用安装孔5,外壳1的侧壁上设有尾纤出入口7,具体使用时,尾纤通过尾纤出入口7收入外壳1中;

外壳盖板2安装于外壳1上,外壳1与外壳盖板2共同形成用于安装绕线盘3的容纳腔,绕线盘3以能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容纳腔中,具体的是:容纳腔的高度与绕线盘3的高度一致,容纳腔(本实施例中容纳腔为长方体结构)在长宽方向的尺寸大于绕线盘3(本实施例中绕线盘3为圆形)的直径,这样有效避免绕线盘3在容纳腔中发生高度方向的晃动;

为了避免绕线盘3在容纳腔中沿长/宽方向的活动,绕线盘3的一面的中心位置设有底座8,并且底座8以能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安装孔5处;具体的是,底座8为圆柱型结构,安装孔5为圆柱型,底座8的尺寸与安装孔5的尺寸匹配,转动底座时,底座带动绕线盘转动进而实现收放尾纤;由于现有技术中光分路器12装置普遍采用ABS树脂材料制备而成,其自身具备一定的摩擦力,有效保证了绕线盘3不会在尾纤自身微小的重力作用下发生转动;且由于ABS树脂的立柱4结构,使得尾纤能稳定缠绕于立柱4上不发生滑落;而为了方便转动底座8,底座8的端部设有十字型转动柄13。

绕线盘3的另一面设有若干个均匀布设于绕线盘3的圆周线上的立柱4;光分路器12安装于绕线盘3设有立柱4的一面;为了保证绕线盘3转动时的稳定性,还包括中央立柱6,中央立柱6的一端安装于绕线盘3设有立柱4一面的中心位置;另一端以能转动的方式贴附于外壳盖板2上;进一步的外壳盖板2在面向外壳1一面的中心位置设有凹槽9(这里凹槽9可以是内陷与外壳盖板2表面的,也可以是凸出式设于外壳盖板2上的槽);中央立柱6的一端安装于绕线盘3上,另一端以能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凹槽9中。

具体使用时,将光分路器12通过胶固定于绕线盘3立柱所在的最大外径上(原因为光分路器尾纤盘纤对缠绕半径有要求,缠绕半径过小会影响分路器使用,设计绕线盘的时候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绕线盘,使得绕线盘直径能够保证尾纤缠绕半径符合要求),然后通过转动底座8带动绕线盘3转动实现将输入端尾纤10与输出端尾纤11同方向转动。

在用于非如ABS树脂材质的装置中时,为了避免尾纤自动滑动底座8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于安装孔5中;或者绕线盘3在与外壳1接触的表面设有防滑层。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尾纤在尾纤出入口7处不会缠绕,在外壳1中还设有辅助立柱14,辅助立柱14设于安装孔5的旁,在尾纤盘绕与绕线盘3后通过辅助立柱14捋顺后通过尾纤出入口7牵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