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玻璃幕墙投影成像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03331阅读:1224来源:国知局
实用玻璃幕墙投影成像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投影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用玻璃幕墙投影成像膜。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进程化的逐渐加快,楼宇的数量逐年剧增。与此同时,楼宇的层数也越来越多,有些巨型建筑楼宇已经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城市地标)。 伴随着城市进程化的发展,商业媒体也日益盛行,采用巨型LED屏幕或液 晶屏幕投影出最新时尚产品或者企业标志已经成为一种流行风尚。

为了提高投影质量,人们制作出了反光膜(例如铝箔反光纸), 反光膜的表面可以形成漫反射,通过将反光膜贴置于楼宇的玻璃窗上,可以 大幅度提高楼宇的反光率,因此对投影机功率的要求则大幅度降低。

然而,上述在高层楼宇和商业媒体的影响下,人们将投影技术(例如3D投影)应用于楼宇,投影出各式各样的艺术造型,以便形成绚丽多彩的媒体广告或灯光秀,进而宣传和美化城市生活。鉴于城市楼宇的高度一般都在几十米至几 百米,因此悬挂LED屏幕会造成玻璃窗的巨大承重,悬挂投影幕布又会随风摇摆。

在现有的投影过程中,多个高功率投影机将高流明的光束直接地聚焦至 楼宇上,在楼宇的墙壁和玻璃窗上形成艺术造型或影像。在投影时,砂砾墙 壁的楼宇存在反光率较低以及成像质量较差的问题;玻璃幕墙的楼宇存在镜 面反射率和透射率高(光线折射到天空和透射至楼宇内部)的问题,严重时, 砂砾墙壁的楼宇和玻璃墙壁的楼宇成像质量很差,甚至根本不能成像。

为了降低成本和提升投反光膜又存在透光率差的问题,在白天办公时,由于光线无 法透过反光膜进入楼宇内部,因此楼宇内部的光照度较低,影响了正常办公 和人们对阳光的基本需求。

现有专利号为:CN203520005U公开了一种建筑玻璃幕墙投影成像膜,该投影成像膜包括一个基膜层,该基膜层上阵列有多个透光基元,该基膜层上还阵列有多个反光基元,该些透光基元和该些反光基元相互间隔设置,该些透光基元能够透射光线,保持楼宇内部正常的光照强度,保证了正常办公和人们对阳光的需求。

然而我们都知道白天时这样确实没问题,可以满足外部投影和内部正常采光的需求;但到了晚上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建筑物内开有LED灯照明,灯光通过透光单元折射到外部空间,因而与外部投影光线交叉造成视觉混乱;第二,室内光线通过反光基元下反射回去,从外部看我们的玻璃幕墙薄膜底部明暗相间的背景条纹,一方面影响美观,另一方面,也会给外部观众造成视觉误差。因此,研究并开发一种兼具利用投影仪光线进行室内照明和避免楼宇内光线与投影光线交叉污染的高效投影成像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玻璃幕墙投影成像膜夜晚楼宇内用LED灯照明时,灯光通过透光基元折射到外部空间,因而与外部投影仪光线交叉造成视觉混乱;另外,楼宇内光线大部分在反光基元处反射回去,外部观看投影屏幕就会在玻璃幕墙成像膜底部范围内看到明暗相间的背景条纹;一方面影响美观,另一方面,也会给外部观众造成视觉误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实用玻璃幕墙投影成像膜,包括一个基膜层,该基膜层上阵列有多个透光基元,该基膜层上还阵列有多个反光基元,透光基元和该些反光基元相互间隔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基元按不同角度设置,每个透光单元都对应设置有一个聚光通道,所有的聚光通道指向设置在中间的散光凹镜处。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在于:设置的透光基元能够透射光线,保持楼宇内部正常的光照强度,反光基元能够反射投影光线,且反光基元面积远远大于透光基元的,因此大大提高了建筑玻璃幕墙的投影质量;夜晚时,可以将楼宇内的LED灯关闭,外部投影的光线照射在设置的不同角度的透光基元上,光线通过透光基元被折射进入聚光通道底部的散光凹镜中,散光凹镜将光线散射进楼宇内,进而照亮楼宇。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夜晚时,通过设置的凹凸镜利用外部投影光线照明楼宇内,避免用LED灯照明的光线与投影仪光线的交叉造成的外部观看者的视觉错乱。

方案二: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每一透光基元为基膜层上开置的通光孔,每一反光基元为连接两个通光孔之间的区域,这样设计满足投影成像问题时。解决白天室内光线进入的问题。

方案三: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透光基元的面积均为0.07mm2至2mm2,我们都知道投影屏幕最好是完整的,但为了解决楼宇内采光问题,我们可以在屏幕上开通光孔解决这这问题,但通光孔开的过大会影响投影效果,开的小了,又会影响楼宇内采光的量,因此,我们做了大量试验,从而得出透光基元在0.07mm2至2mm2是两个方面的临界点。

方案四:此为方案三的优选,所述透光基元的孔径设置成0.8毫米,相邻的两个透光基元相聚0.2毫米,这是依据试验结果索取的折中的数据,可以同时保证投影效果及透光率。

方案五: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透光基元从中间向两边,每隔一个透光基元向内偏移12-20度,这个角度范围内我们可以将光线折射到下部设置的散光凹镜上。

方案六: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透光基元从中间向两边,每隔一个透光基元向内偏移最佳为15度,透光基元设置成15度时,可以就爱过你外部投影的光线聚焦到散光凹镜上很小的范围内,利于散光凹镜增强散光的效果。

方案七: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基膜层上部设有漫反射涂层,基膜层下部设有胶层和底层,所述慢反射层、基膜层、胶层和底层依次相互粘结,主要用于提高投影成像质量,确保一定的增益、投影画面的色彩饱和度和对比度以及提升摩尔纹抑制率。

方案八: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漫反射层内设置有反光粒子,反光粒子可以增加反光效率,换句话说,可以提高投影的质量。

方案九: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反光粒子为矿物质碎石,如石英和云母等,一方面矿物质碎石反射光线效率高,另一方面石英和云母造价较低,方便大规模生产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实用玻璃幕墙投影成像膜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实用玻璃幕墙投影成像膜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玻璃幕墙投影成像膜1、漫反射层11、基膜层12、胶层13、底层14、玻璃幕墙15、透光基元120、散光凹镜121、聚光通道122、反光基元123。

如图1所示,一种实用玻璃幕墙成像膜,包括一个基膜层12,该基膜层12上阵列有多个透光基元120,该基膜层12上还阵列有多个反光基元123,透光基元120和反光基元123相互间隔设置,所述透光基元120按不同角度设置,每个透光单元都对应设置有一个聚光通道122,所有的聚光通道122指向设置在中间的散光凹镜121处,这里所述的透光单元是基膜上开置的通光孔,每一反光基元123为连接两通光孔之间的区域,基膜层12上部设有漫反射涂层,基膜层12下部设有胶层13和底层14,所述慢反射层、基膜层12、胶层13和底层14依次相互粘结,漫反射层11上还设有反光粒子。

通过大量试验,我们得到在保证透光率和投影质量的情况下,透光基元120的面积在0.07mm2至2mm2范围内,这两个数值是个临界值,所以综合考虑我们取通光孔孔径为0.8毫米,相邻的两个透光基元120相聚0.2毫米,这样就能保证两方面的要求,孔径确定后依据当地自然光角度,我们首先计算并实验后得出透光基元120依次向内偏移12-20度区间能保证外部投影光线折射到散光凹镜121上,偏移角度为15度时,可以将投影光线折射后聚集到散光凹镜121很小的范围内,从而,散光凹镜121可以更好的想楼宇内发散光,即,此时效果最好。

具体实施例

基膜层12上阵列有多个透光基元120,阳光能透过透光基元120,从而保证楼宇内的自然采光,基膜层12上还阵列有多个反光基元123,可以反射投影光线;即保证投影效果;夜晚时,楼宇内照明用的LED灯开启,灯光通过透光基元120折射到外部空间,因而与外部投影仪光线交叉造成视觉混乱;另外,楼宇内光线大部分在反光基元123处反射回去,外部观看投影屏幕就会在玻璃幕墙成像膜底部范围内看到明暗相间的背景条纹;一方面影响美观,另一方面,也会给外部观众造成视觉误差,因此,当夜晚需要投影是,楼宇内可以关掉LED灯,投影的光线通过透光基元120折射进入聚光通道122底部的散光凹镜121,当透光基元120角度调为15度时,各方向的光线聚集在散光凹镜121上很小的点上,进而为楼宇提供照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