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横屏的LCD模组及其用排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0861发布日期:2018-07-11 03:47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LCD模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横屏的LCD模组及其用排线。



背景技术:

LCD背光模组(简称LCD模组)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其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液晶显示器面板能正常显示影像。排线是LCD模组的重要组件之一。目前,很多液晶显示器面板都呈薄、轻的趋势,LCD模组也要随之改变。一般常用的模组都是纵向型安装模组,不能实现横屏效果,另外,现有的LCD模组排线,主要存在应力大、不便于弯折组装的缺陷。

因此,基于上述现有的LCD模组的缺陷,需要对现有的LCD模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横屏的LCD模组,该横屏的LCD模组解决了现有的LCD模组所存在的:不能实现横屏效果等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横屏的LCD模组用排线,包括主体,主体的顶部具有水平接头,主体的下部一侧具有纵向排线,纵向排线的右侧纵向设置有金手指。

具体的,主体中部具有U字型分隔孔,分隔孔围住的区域形成活动舌,活动舌上具有焊盘。

更具体的,主体呈方形,主体的下部一侧向下延伸,通过连接部与纵向排线连接。

进一步的,纵向排线的右侧向外凸出形成右凸部,右凸部相对主体凸出,金手指位于该右凸部上。

更进一步的,活动舌上开设有水平孔,水平孔位于焊盘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横屏的LCD模组,包括胶框、排线,排线包括主体,主体的顶部具有水平接头,主体的下部一侧具有纵向排线,纵向排线的右侧纵向设置有金手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纵向排线的金手指与水平接头垂直,这样在连接的时候,一个采用横向连接、一个采用纵向连接,快速实现横屏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排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排线弯折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横屏的LCD模组包括:主体1、分隔孔2、活动舌3、水平接头4、焊盘5、纵向排线6、连接部7、右凸部8、金手指9、水平孔10、胶框11。

本实用新型的排线包括主体1,主体1的顶部具有水平接头4,主体1的下部一侧具有纵向排线6,纵向排线6的右侧纵向设置有金手指9,通过这种设计,水平接头4与金手指9呈90角,从而实现横屏连接效果。

主体1中部具有U字型分隔孔2,分隔孔2围住的区域形成活动舌3,活动舌3上具有焊盘5,焊盘5用于焊接LED,活动舌3上还开设有水平孔10,减少活动舌3弯折时的应力,便于LED组装,水平孔10位于焊盘5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主体1呈方形,主体1的下部一侧向下延伸,通过连接部7与纵向排线6连接,连接部7采用三角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纵向排线6的右侧向外凸出形成右凸部8,右凸部8相对主体1凸出,金手指9位于该右凸部8上。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排线与胶框11组合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状态下弯折组装的示意图。图中所示,活动舌3向胶框11的前部弯折,使LED定位,主体1的下部连同纵向排线6向胶框11的后部弯折,此时,金手指9位于图中胶框11的左侧边缘位置,便于后续组装。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快捷,能够实现横屏效果。

当然,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