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现实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65630发布日期:2018-06-01 19:37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强现实眼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增强现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镜腿可向外翻转的增强现实眼镜。



背景技术:

随着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技术的发展,增强现实眼镜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但由于人种、年龄、胖瘦的原因,人们头部的大小不一致而两镜腿之间的宽度一致,在佩戴眼镜时会出现过松或过紧的现象,影响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增强现实眼镜,该增强现实眼镜的镜腿可向外翻转,自动调节到适合角度,可适应头部大小不同的人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增强现实眼镜,包括镜腿和安装有镜片的镜框,所述镜框上连接有与所述镜框垂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和镜腿之间连接有活页,所述活页包括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的第一活页片和第二活页片,所述第一活页片和所述第二活页片分别连接在所述镜腿和所述连接部的内侧,所述第一活页片上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镜腿上设有可移动的插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孔中的第一固定柱;所述镜腿和所述第一活页片之间连接有延伸方向与所述镜腿的延伸方向一致的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孔为长形孔,所述长形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弹簧的延伸方向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为拉伸弹簧,所述镜腿和所述第一活页片上分别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一活页片表面的连接柱,所述拉伸弹簧两端的挂钩分别挂在两所述连接柱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包括一端连接在所述镜腿或所述第一活页片上的柱体,所述柱体的另一端连接有直径大于所述柱体的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活页片上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可插接在所述第二固定孔中的第二固定柱。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柱与所述第二固定柱分别设有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镜腿的内侧连接有可将所述第一活页片和所述弹簧覆盖的第一内壳,所述连接部的内侧连接有可将所述第二活页片覆盖的第二内壳,所述第一内壳与所述第二内壳分别将所述第一活页片与所述第二活页片压合在所述镜腿与所述连接部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壳与所述第二内壳靠近所述转轴的一端分别设有斜面,所述镜腿向内折叠与所述连接部垂直时两所述斜面相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镜框的一端连接有光机。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增强现实眼镜包括镜腿和安装有镜片的镜框,镜框上连接有与镜框垂直的连接部,连接部和镜腿之间连接有活页,活页包括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的第一活页片和第二活页片,第一活页片和第二活页片分别连接在镜腿和连接部的内侧,第一活页片上设有第一固定孔,镜腿上设有可移动的插接在第一固定孔中的第一固定柱;镜腿和第一活页片之间连接有延伸方向与镜腿的延伸方向一致的弹簧。由于活页的设置,镜腿可折叠与打开,在镜腿打开与连接部位于同一直线及其向内折叠的过程中,弹簧均处于自然状态;当头部较大的用户佩戴该增强现实眼镜时,镜腿向外翻转,第一固定柱在第一固定孔内移动,使弹簧处于拉伸状态,且弹簧拉紧镜腿自动调节到适合用户头部的角度,使镜腿与头部的侧面贴合;且由于弹簧的存在,用户摘下增强现实眼镜时在弹簧的拉动下镜腿可自动复位到与连接部位于同一直线的位置。

由于第一固定孔为长形孔,长形孔的延伸方向与弹簧的延伸方向一致,可限制第一固定柱的移动方向,使得第一固定柱只会在与弹簧延伸方向一致的直线上移动。

由于弹簧为拉伸弹簧,便于安装与拆卸,容易更换,避免增强现实眼镜在使用了长时间后弹簧失去弹力导致镜腿过松的情况。

由于连接柱包括一端连接在镜腿或第一活页片上的柱体,柱体的另一端连接有直径大于柱体的端部,可防止拉伸弹簧的两个挂钩从连接柱上滑落。

由于第一固定柱与第二固定柱分别设有多个,可防止第一活页片与第二活页片在镜腿与连接部上旋转,避免增强现实眼镜的变形。

由于镜腿的内侧连接有可将第一活页片和弹簧覆盖的第一内壳,连接部的内侧连接有可将第二活页片覆盖的第二内壳,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分别将第一活页片与第二活页片压合在镜腿与连接部上。可防止第一活页片与第二活页片在第一固定柱与第二固定柱上滑动,并起到保护与美观的作用。

由于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相对的端面与其内侧面之间和第二内壳与第一内壳相对的端面与其内侧面之间均设有倒角斜面,在镜腿折叠与连接部垂直时,两斜面相贴合,避免影响镜腿的折叠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增强现实眼镜的镜腿可向外翻转,可以适应头部大小不同人群,不需要手动去调节,会自动根据头部大小向外翻转直到贴合头部为止,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佩戴时可以折叠镜腿使产品更小,方便包装存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增强现实眼镜的内部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增强现实眼镜的镜腿向外翻转的内部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增强现实眼镜的镜腿安装内壳后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增强现实眼镜的镜腿折叠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10-镜腿,11-第一固定柱,12-弹簧,13-连接柱,14-第一内壳,20-连接部,21-第二固定柱,22-第二内壳,30-转轴,31-第一活页片,311-第一固定孔,32-第二活页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在本说明书中,靠近增强现实眼镜中心位置的方向为内侧,远离增强现实眼镜中心位置的方向为外侧。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一种增强现实眼镜,包括镜腿10和安装有镜片的镜框,镜框上连接有与镜框垂直的连接部20,连接部20和镜腿10之间连接有活页。活页包括通过转轴30转动连接的第一活页片31和第二活页片32,第一活页片31和第二活页片32分别连接在镜腿10和连接部20的内侧。第一活页片31上设有第一固定孔311,镜腿10上设有可移动的插接在第一固定孔311中的第一固定柱11;第二活页片32上设有第二固定孔,连接部20上设有可插接在第二固定孔中的第二固定柱21。其中,第一固定柱11与第二固定柱21分别设有多个,本实施例优选第一固定柱11与第二固定柱21分别设有两个。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镜腿10和第一活页片31之间连接有延伸方向与镜腿10的延伸方向一致的弹簧12,第一固定孔311为长形孔,长形孔的延伸方向与弹簧12的延伸方向一致。由于第一固定孔311为长形孔,第一活页片31可在弹簧12的拉动下相对第一固定柱21移动。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弹簧12为拉伸弹簧,镜腿10和第一活页片31上分别设有垂直于第一活页片31表面的连接柱13,拉伸弹簧两端的挂钩分别挂在两连接柱13上。连接柱13包括一端连接在镜腿10或第一活页片31上的柱体,柱体的另一端连接有直径大于柱体的端部,可防止挂钩从该连接柱13上滑落。

由于活页的设置,镜腿10可折叠与打开,在镜腿10打开与连接部20位于同一直线及其向内折叠的过程中,弹簧12均处于自然状态,此时第一固定柱11位于第一固定孔311靠近转轴30的一端;当头部较大的用户佩戴该增强现实眼镜时,镜腿10向外翻转,第一固定柱11移动到第一固定孔311远离转轴30的一端,使弹簧12处于拉伸状态,此时,用户佩戴上该增强现实眼镜后弹簧12拉筋镜腿10使其自动调节到适合用户头部的角度,使镜腿10与头部的侧面贴合;且由于弹簧12的存在,用户摘下该增强现实眼镜时在弹簧12的拉动下镜腿10可自动复位到与连接部20位于同一直线的位置。

如图3和图4共同所述,镜腿10的内侧连接有可将第一活页片31和弹簧12覆盖的第一内壳14,连接部20的内侧连接有可将第二活页片32覆盖的第二内壳22。其中,第一内壳14与第二内壳22分别将第一活页片31与第二活页片32压合在镜腿10与连接部20上,防止第一活页片31与第二活页片32在第一固定柱11与第二固定柱21上滑动。第一内壳14与第二内壳22靠近转轴30的一端分别设有斜面,镜腿10向内折叠与连接部20垂直时两斜面相贴合,可避免影响镜腿10的折叠效果,并防止镜腿10向内折叠的角度过大划伤镜片。

连接部20靠近镜框的一端连接有光机,光机通过将虚拟影像投射到人眼中,人眼将虚拟影像与现实场景相结合后即可产生增强现实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增强现实眼镜通过在镜腿与连接部之间设置活页,且第一活页片可在弹簧的拉动下移动实现镜腿的向外翻转及自动复位,能够自动调节角度以适应头部大小不同的人群的使用。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这些仅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在没有经过任何创造性的劳动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