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屏蔽功能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0863发布日期:2018-07-11 03:47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LCD显示面板,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屏蔽功能的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LCD产品在撕保护膜时会产生静电,导致整个LCD显示面板花屏,而且要很长时间才能消除。由于LCD的液晶受到外来的静电压影响,产生液晶反转现象。在撕除保护膜时,保护膜与偏光片分离瞬间产生静电压,该静电压施加在LCD显示面板上,使液晶发生反转,即LCD常见的静电现象,影响客户端使用效果。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本实用新型基于此而研发。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屏蔽功能的显示面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屏蔽功能的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及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基板的上表面设有上层上ITO,下表面设有上层下ITO;所述第二基板的上表面设有下层上ITO,并朝向上层下ITO;所述上层下ITO与下层上ITO的夹缝中设有导电金球;所述上层上ITO、上层下ITO电极引脚上连接有向外伸出的金属管脚。

应用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均为单层玻璃。

应用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基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基板的长度。

应用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上层上ITO将外来静电屏蔽,并将表面产生的感应电荷通过金属管脚与PCB地线连接导出。

应用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上层下ITO通过环地ITO连通至金属管脚。

应用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下层上ITO通过所述导电金球导通至上层下ITO,并通过环地ITO连通至金属管脚。

应用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ITO的厚度均小于1μm。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利用上层导电ITO将外电场静电屏蔽,外表面产生的感应电荷通过金属导电PIN流入大地,使LCD显示面板不受外来静电的影响。中间两层通过环地ITO,也通过金属导电PIN使盒内所带电荷消除。该上层ITO不对LCD显示面板外观显示效果产生影响,且LCD显示面板表层和盒内无静电产生,无静电产生就不对LCD显示面板盒内的液晶产生影响,从而有效屏蔽静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a)主视图、及(b)右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a)上层上ITO蚀刻图、(b)上层下ITO蚀刻图、及(c)下层上ITO蚀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屏蔽功能的LCD显示面板,其包括第一基板1、及与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2;其中,第一基板1为单层玻璃双面ITO导电玻璃基板,即其上表面设有上层上ITO 101,下表面设有上层下ITO 102;所述第二基板2为单层玻璃单面ITO导电玻璃基板,其上表面设有下层上ITO 201,并朝向上层下ITO 102。

上层上ITO 101通过黄光蚀刻去掉COM PIN、SEG PIN导电区域内的ITO,即为屏蔽层ITO,屏蔽层ITO通过屏蔽PIN连通至金属管脚3。上层下ITO 102通过黄光蚀刻去掉SEG走线和环地线以外的ITO,环地线连接金属管脚3。

上层下ITO 102与下层上ITO 201的夹缝中设有导电金球4。下层上ITO 201通过黄光蚀刻去掉COM走线和环地线以外的ITO,该环地线通过可以上下导通的导电金球4导通至显示面板的上层下ITO 102PIN,并连接金属管脚3。屏蔽层ITO、环地线均通过金属管脚3与PCB地线连接导出,从而起到很好的屏蔽作用。此方法上层上ITO屏蔽了显示面板外来的外界静电干扰,又能通过上层下ITO和下层上ITO屏蔽显示面板内部静电干扰,屏蔽效果非常显著。

综上所述,与传统的LCD结构相比,上层导电玻璃基板材料由单面ITO改变成了双面ITO,下层装脚改变成了上层装脚,屏蔽PIN金属管脚导通面由原来的单层ITO PIN改变成上下双层ITO PIN,但不会影响整个装配结构。此外,与贴抗静电膜相比,本实用新型无需贴附任何防静电材料,不会改变产品厚度(镀的ITO层非常薄一般1μm以下),不会降低产品透过率,利用最少的材料成本达到最好的屏蔽静电效果,减少材料因素对产品可靠性的影响。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