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85501发布日期:2018-11-27 22:22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显示装置由显示面板及设置在显示面板背面、且为显示面板提供亮度的背光模组组成。随着显示装置朝向薄型化、窄边框的方向发展,因此,中小尺寸的显示装置(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通常采用单侧入光的背光结构,即侧入式背光源。侧入式背光源、及位于侧入式背光源入光侧的导光板,将线光源转换为面光源,使得光线均匀分布在显示面板中。而现在人们对于显示装置的多功能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显示装置需要额外配置电子组件,例如配置摄像头、听筒等,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在显示装置上挖孔用于放置这些电子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侧入式发光源,侧入式发光源的出光面与导光板相对设置;镂空部,在垂直于背光模组的方向上,镂空部贯穿导光板;电子组件,电子组件嵌设于镂空部中;微型发光器件,微型发光器件嵌设于电子组件的一侧,且微型发光器件的出光面位于电子组件背离侧入式发光光源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

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在电子组件的侧面凹槽中嵌设有至少一个微型发光器件,该微型发光器件的出光面为背离所述侧入式发光源的一侧,该微型发光器件组装后的中心位置与导光板的中心位置平齐,该微型发光器件与该侧入式背光源点亮同时点亮,故通过微型发光器件发出的光能够补偿背光模组挖孔区后面的暗区,消除或者减小由于开孔导致的背光模组的孔后阴影区域,使得背光模组提供的光线更均匀,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性能,提升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沿剖面线MM’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提供的显示装置沿剖面线NN’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提供的显示装置在区域P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组件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提供的显示装置沿剖面线QQ’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中,背光模组因为背光开孔,因此孔后面的区域光线被阻断无法正常传播,因此,挖孔区域的背光一侧会出现暗区,并且挖孔区域越大暗区越明显。请参见图1,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背光模组01,背光模组01的光源02发出的光线L在经过挖孔区03时,光线L被挖孔区03阻断,因此挖孔区03背离光源02的一侧所在区域S即为形成的暗区。

因此,如何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请参见图2-图3,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沿剖面线MM’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100,背光模组100包括导光板1和侧入式发光源2,侧入式发光源2的出光面与导光板1相对设置;镂空部C,在垂直于背光模组100的方向上,镂空部C贯穿导光板1;电子组件3,电子组件3嵌设于镂空部C中;微型发光器件4,微型发光器件4嵌设于电子组件3的一侧,且微型发光器件4的出光面S1位于电子组件3背离侧入式发光光源2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电子组件可以是能够独立于背光模组工作的电子元件,例如听筒、摄像头、麦克风等,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可选的,请继续参见图3,该微型发光器件4与侧入式背光源2同时点亮。

具体的,如图2-图3所示,背光模组100上的镂空部C贯穿导光板1,电子组件3嵌设于镂空部C,并且在电子组件3背离侧入式发光源2的一侧,设置了一个微型发光器件4。可选的,微型发光器件4与侧入式发光源2同时点亮。可以理解的是,微型发光器件4可以是发光二极管等能提供光源的发光器件。

现有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由于设置了镂空部C,从而使得镂空部C背离侧入式发光源2的一侧的区域B会出现阴影或者光线比较暗。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在电子组件3的侧面凹槽中嵌设有至少一个微型发光器件4,该微型发光器件4的出光面S1为背离所述侧入式发光源2的一侧,该微型发光器件4组装后的中心位置与导光板1的中心位置平齐,该微型发光器件4与该侧入式背光源2同时点亮,故通过微型发光器4件发出的光能够补偿背光模组100镂空部C后面的暗区,因此,可以在不改变背光模组其他组件的情况下,消除或减小由于开孔导致的背光模组的孔后阴影区域,使得整个背光模组中的光线分布更均匀,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性能,提升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

可选的,请继续参见图3,微型发光器件4组装后的中心位置与导光板1的中心位置平齐,即微型发光器件4发光源的中心点与导光板剖面的中心位置平齐,能使得微型发光器件4所发出的线光源充分的转化为面光源。

本实施例中,微型发光器件4的中心与导光板1的中心平齐,使得微型发光器件4发出的光能够更均匀的分布在导光板中,使得背光模组整体的光线分布更均匀,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性能,提升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

可选的,请继续参见图2-图3,背光模组100包括支撑铁框5和胶框6,胶框6与支撑铁框5相嵌合;支撑铁框5包括第一支撑部51,第一支撑部51在镂空部C的边缘沿垂直于导光板1所在平面的方向向上弯折;胶框6包括第一子部61,第一子部61与第一支撑部51相嵌合,第一支撑部51位于第一子部61和电子组件3之间;第一支撑部51朝向微型发光器件4的出光面S1的一侧包括第一开口K1,第一子部61朝向微型发光器件4的出光面S1的一侧包括第二开口K2,第一开口K1和第二开口K2重叠,且微型发光器件4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开口K1内。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00上的镂空部C贯穿导光板1,电子组件3嵌设于镂空部C,并且在电子组件3背离侧入式发光源2的一侧,设置了一个微型发光器件4。可选的,微型发光器件4与侧入式发光源2同时点亮。可以理解的是,微型发光器件4可以是发光二极管等能提供光源的发光器件。背光模组100包括支撑铁框5和胶框6,支撑铁框5和胶框6设有重叠的开口,并且开口朝向区域B(区域B即为背光模组的背光开孔所形成的暗区)所在的方向,将微型发光器件4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开口K1内,则微型发光器件4发出的光能够在区域B内的导光板1中传递,点亮区域B所在区域,消除暗区或者阴影,使得整个背光模组中的光线分布更均匀,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性能,提升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

可选的,请继续参见图3,还包括遮光胶带71,遮光胶带71设置在镂空部C的周围,以防止镂空部C漏光。

可选的,在显示装置的边缘也设有遮光胶带72。

可选的,请继续参见图3,还包括反射膜8、扩散膜9、下棱镜10、上棱镜2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示例性的说明背光模组还可以包括哪些光学膜片,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具体采用何种光学膜片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遮光胶带7,遮光胶带是一种具有遮光功能的黑色单/双面胶带,采用独特印刷工艺制作的黑膜作为基材,有优良的遮蔽性及绝缘性,不仅能起到遮光的作用,防止光线从镂空部C透出,还能起到粘合固定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具体采用何种材质的遮光胶带不作具体限制。

可选的,请参见图4、图5、图6,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提供的显示装置沿剖面线NN’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提供的显示装置在区域P的放大示意图。如图4-图6所示,导光板1上的镂空部C朝向微型发光器件4的出光面S1的一侧包括锯齿形边缘11,且锯齿形边缘11位于第一开口K1内。

具体的,如图4-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00上的镂空部C贯穿导光板1,电子组件3嵌设于镂空部C,并且在电子组件3背离侧入式发光源2的一侧,设置了一个微型发光器件4。可选的,微型发光器件4与侧入式发光源2同时点亮。可以理解的是,微型发光器件4可以是发光二极管等能提供光源的发光器件。背光模组100包括支撑铁框5和胶框6,支撑铁框5和胶框6设有重叠的第一开口K1和第二开口K2,并且开口朝向微型发光器件4的出光面S1的一侧,根据第一开口K1(或第二开口K2)的大小,将导光板1上朝向微型发光器件4的出光面S1的一侧的边缘设置为锯齿形,有利于扩散微型发光器件4发出的光线,从而使得背光模组中的光线分布更均匀,消除暗区或者阴影,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性能。

可选的,请继续参见图4,微型发光器件4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根据第一开口K1的大小,可以调节微型发光器件4的数量。

可选的,请参见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组件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电子组件3包括听筒和/或摄像头。

可选的,请参见图8,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镂空部C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在电子组件上嵌设了微型发光器件,因此,镂空部C朝向微型发光器件出光面的一侧可以设有凸起结构。

请参见图9-图10,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提供的显示装置沿剖面线QQ’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9-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还包括沿垂直于背光模组所在平面上方的显示面板200,显示面板200包括镂空区D,镂空区D对应于镂空部C的位置设置,该显示面板200的镂空区D可通过在显示面板200上挖孔的方式形成,也可以通过在需要形成镂空区D的区域通过光刻图形的方式形成,本申请不进行限制。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包括背光模组100、显示面板200。显示面板包括镂空区D,镂空区D与背光模组100上的镂空部C对应设置。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通过在电子组件中设置微型发光器件,能够点亮显示装置的暗区,消除或者减小显示装置的阴影,使得显示装置在显示时亮度更均一,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性能,提升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在电子组件的侧面凹槽中嵌设有至少一个微型发光器件,该微型发光器件的出光面为背离所述侧入式发光源的一侧,该微型发光器件组装后的中心位置与导光板的中心位置平齐,该微型发光器件与该侧入式背光源点亮同时点亮,故通过微型发光器件发出的光能够补偿背光模组挖孔区后面的暗区,消除或者减小由于开孔导致的背光模组的孔后阴影区域,使得背光模组提供的光线更均匀,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性能,提升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