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色剂盒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60719发布日期:2019-07-13 09:19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调色剂盒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收容调色剂的调色剂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调色剂盒以用来收容调色剂。

一般来说,当调色剂盒在非使用时或保管时将调色剂排出口朝下长时间放置时,存在如下问题:调色剂的流动性丧失,即便利用安装在主体的最初的调色剂补给动作使螺杆旋转也无法排出调色剂,进而调色剂因螺杆的压力凝固并与驱动部锁在一起。

尤其,最近的调色剂因提升了低温定影性,所以反而会牺牲保存稳定性,并且即便在自然放置时,调色剂容易凝结的倾向也趋于增强。

已于专利文献1中,针对调色剂盒提出了防止根据保管状况产生的调色剂排出口附近侧的调色剂凝结的技术。所述专利文献1的调色剂盒具备:用于将盒主体内的调色剂t向螺杆轴侧送入的搅拌(puddle)部件,及连结于该搅拌部件的一部分的调色剂流入阻止部件,调色剂流入阻止部件构成为如下:配置于在盒主体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前的状态下覆盖排出口附近螺杆轴的一部分而阻止调色剂t向调色剂排出口侧流入的阻止位置,且在盒主体已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后的状态下,与搅拌部件一起旋转而离开所述阻止位置。

然而,认为所述专利文献1中有如下不良情况:虽覆盖螺杆轴的一部分,但因调色剂与螺杆轴相接,所以长期放置使用前的调色剂盒而丧失该调色剂的流动性时调色剂凝结从而调色剂无法顺畅地从排出口排出。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3764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能够防止在调色剂盒的使用初期时排出口附近的调色剂的凝结的调色剂盒及使用该调色剂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是一种调色剂盒,在箱状的盒主体内具有调色剂搬送螺杆、及与所述螺杆大致平行地配置且利用旋转动作搅拌调色剂的调色剂搅拌部件,将所述经搅拌的调色剂利用所述螺杆进行搬送并从排出口排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螺杆与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之间设置分隔壁,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在其初始位置处,在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与所述分隔壁的顶部相接的状态下从上方覆盖所述螺杆,由此,成为使所述螺杆周围的空间封闭而与收容调色剂的其他盒主体内空间隔开的状态,当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在初期进行旋转动作时,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从所述螺杆上方移动,由此使螺杆周围的空间露出在盒主体内空间,而能够向所述螺杆侧供给调色剂。

而且,本发明是具备所述调色剂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盒或具备该调色剂盒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在其初始位置处,在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与所述分隔壁的顶部相接的状态下从上方覆盖所述螺杆,由此,成为使所述螺杆周围的空间封闭而与收容调色剂的其他盒主体内空间隔开的状态,而且,当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在初期进行旋转动作时,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从所述螺杆上方移动,由此使螺杆周围的空间露出在盒主体内空间,而能够利用所述螺杆向所述排出口搬送调色剂,因而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在初始位置处,成为使所述螺杆周围的空间封闭而与收容调色剂的其他盒主体内空间隔开的状态,因而在调色剂搅拌部件的初始位置处,调色剂排出口附近并无调色剂,因而能够防止调色剂的凝结。因此,在调色剂盒的使用初期时从螺杆周围到排出口附近均能够防止调色剂的凝结。

而且,因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从初期开始移动并由螺杆输送所述调色剂,所以可发挥能够利用所述螺杆向所述排出口搬送调色剂这一优异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调色剂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图2是所述调色剂盒的说明图,(a)是在与螺杆的轴垂直的面的横截面,(b)是沿着螺杆的轴的纵截面。

图3(a)~图3(j)是所述调色剂盒具备的调色剂搅拌部件的各实施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说明图,图2是调色剂盒说明图,图3是调色剂搅拌部件的各实施例的说明图。

本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是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采用具有本发明的特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该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在表面形成静电潜像的感光鼓3,使感光鼓3表面带电的带电器(带电装置)5,在感光鼓3表面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单元(曝光装置)1,对感光鼓3表面的静电潜像供给调色剂而形成调色剂像的显影装置(显影剂收容装置)2,具有收容调色剂且对显影装置2补给调色剂的功能的调色剂盒22,将感光鼓3表面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介质的中间转印带单元(转印装置)8,以及使调色剂像定影到记录介质的定影单元(定影装置)12,且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00利用电子照相方式使用调色剂来形成图像。

该图像形成装置100根据从外部传递的图像数据在特定的片材(记录用纸、记录介质)形成多色或单色的图像。另外,也可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上方具备扫描仪等。

首先,对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

图像形成装置100如图1所示,对黑色(k)、青色(c)、洋红色(m)及黄色(y)的每种颜色成分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形成黑色图像、青色图像、洋红色图像、黄色图像,并通过使各种颜色成分的图像重叠而形成彩色图像。

因此,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如图1所示,为了形成各种颜色成分的图像,而分别逐各设置着四个显影装置2(2a、2b、2c、2d)、感光鼓3(3a、3b、3c、3d)、带电器5(5a、5b、5c、5d)、清洁单元4(4a、4b、4c、4d)。换句话说,设置四个各包含一个显影装置2、感光鼓3、带电器5及清洁单元4的图像形成站(图像形成部)。

另外,关于所述a~d的符号,a表示黑色图像形成用的部件,b表示青色图像形成用的部件,c表示洋红色图像形成用的部件,d表示黄色图像形成用的部件。而且,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具备曝光单元1、定影单元12、片材搬送路径s、供纸盘10及排纸盘15。

带电器5使感光鼓3的表面均匀地带特定的电位。

作为带电器5,除了图1所示的接触辊型的带电器以外,有时也使用接触刷型的带电器、或者非接触充电器型的带电器等。

曝光单元1如图1所示,是具备激光照射部及反射镜的激光扫描单元(lsu:laserscanningunit)。然而,除了激光扫描单元以外,还能够将发光元件呈阵列状排列而成的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或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写入头作为曝光单元1。曝光单元1根据所输入的图像数据使带电的感光鼓3曝光,由此在感光鼓3的表面形成与图像数据相应的静电潜像。

显影装置2是利用k、c、m、y中的任一种颜色的调色剂将形成在感光鼓3的静电潜像显影化(developing)的装置。在显影装置2(2a、2b、2c、2d)的上部具备调色剂移送机构102(102a、102b、102c、102d)、调色剂盒22(22a、22b、22c、22d)、及显影槽(显影剂收容部)111(111a、111b、111c、111d)。

调色剂盒22配置得比显影槽111靠上方,贮存未使用的调色剂(粉体状的调色剂)。如后述那样,调色剂盒22(22a、22b、22c、22d)分别在调色剂盒主体内具备调色剂搅拌部件34(参照图2)及调色剂搬送部件的螺杆32。从所述调色剂盒22经由调色剂移送机构102向显影槽111供给调色剂。

清洁单元4在显影及图像转印步骤后将残留于感光鼓3的表面的调色剂去除并回收。

在感光鼓3的上方配置着中间转印带单元8。中间转印带单元8具备中间转印辊6(6a、6b、6c、6d)、中间转印带7、中间转印带驱动辊71、中间转印带从动辊72、中间转印带张力机构73及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9。

中间转印辊6、中间转印带驱动辊71、中间转印带从动辊72、中间转印带张力机构73将中间转印带7拉伸,使中间转印带7向图1的箭头b方向旋转驱动。

中间转印辊6可旋转地支承于中间转印带单元8的中间转印带张力机构73中的中间转印辊安装部。中间转印辊6中被施加有用于将感光鼓3的调色剂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上的转印偏压。

中间转印带7以与各感光鼓3接触的方式设置。通过在中间转印带7上依次重叠转印有形成在感光鼓3的各种颜色成分的调色剂像,而形成彩色的调色剂像(多种颜色的调色剂像)。中间转印带7使用厚度例如为100μm~150μm左右的膜而形成为环状。

从感光鼓3向中间转印带7的调色剂像的转印是通过与中间转印带7的背侧接触的中间转印辊6而进行。为了转印调色剂像而对中间转印辊6施加高电压的转印偏压(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为相反极性(+)的高电压)。

中间转印辊6是以直径例如为8mm~10mm的金属(例如不锈钢)轴为基础而形成的,表面被导电性弹性材料(例如epdm(ethylenepropylenedienemonomer:三元乙丙橡胶)、发泡氨基甲酸乙酯等)所覆盖。利用该导电性弹性材料,中间转印辊6能够对中间转印带7均匀地施加高电压。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使用的是辊形状者(中间转印辊6)来作为转印电极,但是除此以外也能够使用刷等。

如所述那样,各感光鼓3上的静电潜像在被与各种颜色成分相应的调色剂显影化后分别成为调色剂像,这些调色剂像重合地叠层在中间转印带7上。这样,经叠层的调色剂像利用中间转印带7的旋转而移动到被搬送来的用纸与中间转印带7的接触位置(转印部),且由配置在该位置的转印辊11而转印到用纸上。该情况下,中间转印带7与转印辊11以特定辊隙彼此压接,并且转印辊11被施加用于将调色剂像转印到用纸的电压。该电压是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为相反极性(+)的高电压。

为了稳定地获得所述辊隙,转印辊11或中间转印带驱动辊71中的其中一者由金属等硬质材料形成,而另一者由弹性辊等软质材料(弹性橡胶辊或发泡性树脂辊等)形成。

通过中间转印带7与感光鼓3的接触而附着在中间转印带7的调色剂、及调色剂像从中间转印带7向用纸转印时未被转印而残留在中间转印带7上的调色剂会成为下一步骤中产生调色剂混色的原因,因此利用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9来去除并回收所述调色剂。

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9中具备与中间转印带7接触的清洁刮刀(清洁部件)。中间转印带7中的与清洁刮刀接触的部分,由中间转印带从动辊72从背侧进行支承。

供纸盘10用来累积图像形成中使用的片材(例如记录用纸),设置于图像形成部及曝光单元1的下侧。另一方面,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上部的排纸盘15用来面朝下地载置印刷过的片材。

而且,图像形成装置100中设置着用于将供纸盘10的片材及手动送纸盘20的片材经由转印部或定影单元12向排纸盘15引导的片材搬送路径s。另外,转印部位于中间转印带驱动辊71与转印辊11之间。

进而,片材搬送路径s中配置着拾取辊16(16a、16b)、对齐辊(resistroller)14、转印部、定影单元12、及搬送辊25(25a~25h)等。

搬送辊25是用来促进、辅助片材的搬送的小型辊,沿着片材搬送路径s设置有多个。拾取辊16a是配备于供纸盘10的端部,从供纸盘10将片材逐片地供给到片材搬送路径s的调用辊。拾取辊16b是配备于手动送纸盘20的附近,从手动送纸盘20将片材逐片地供给到片材搬送路径s的调用辊。对齐辊14暂时保持沿片材搬送路径s搬送的片材,在对准中间转印带7上的调色剂像的前端与片材的前端的时机将片材搬送到转印部。

定影单元12具备热辊81及加压辊82等,这些热辊81及加压辊82夹着片材进行旋转。热辊81由控制部(未图示)控制以达到特定的定影温度。该控制部基于来自温度检测器(未图示)的检测信号控制热辊81的温度。

热辊81通过与加压辊82一起对片材进行热压合,而使转印到片材的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像熔融、混合、压接,从而对片材进行热定影。另外,已定影多种颜色的调色剂像(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像)的片材被多个搬送辊25搬送到片材搬送路径s的反转排纸路径上,在已反转的状态(使多种颜色的调色剂像朝下侧的状态)下排出到排纸盘15上。

接下来,对利用片材搬送路径s进行的片材搬送动作进行说明。

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如图1所示,如所述那样配置着预先收纳片材的供纸盘10及在进行少数张印刷的情况下等所使用的手动送纸盘20。所述两盘中分别配置着拾取辊16(16a、16b),利用所述拾取辊16将片材逐片地供给到片材搬送路径s。

在单面印刷的情况下,从供纸盘10搬送的片材被片材搬送路径s中的搬送辊25a搬送到对齐辊14,且在利用对齐辊14将片材的前端与中间转印带7上的经叠层的调色剂像的前端对准的时机,搬送到转印部(转印辊11与中间转印带7的接触位置)。转印部将调色剂像转印到片材上,该调色剂像由定影单元12定影在片材上。然后,片材从排纸辊25c经由搬送辊25b排出到排纸盘15上。

而且,从手动送纸盘20搬送来的片材被多个搬送辊25(25f、25e、25d)搬送到对齐辊14。之后的片材搬送动作,经过与从所述供纸盘10供给的片材相同的经过而排出到排纸盘15。

另一方面,在两面印刷的情况下,以所述方式结束单面印刷并通过了定影单元12的片材的后端被排纸辊25c夹紧。接下来,片材通过排纸辊25c进行逆旋转而被引导至搬送辊25g、25h,并再次经由对齐辊14进行背面印刷后排出到排纸盘15。

此处,对实施方式的调色剂盒22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调色剂盒22的说明图。

调色剂盒22如图2所示,在箱状的调色剂盒主体30内具有调色剂搬送螺杆32、及与所述螺杆32大致平行配置且利用旋转动作搅拌调色剂的调色剂搅拌部件34。使图2(b)f方向位于图像形成装置的前侧,r位于后侧,在箭头方向上进行安装。

安装后,排出口36将挡板36a打开而开口,初始状态下由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搅拌的调色剂利用所述螺杆32进行搬送并从所述排出口36排出。所述挡板36a如图2所示,向图中箭头o、c方向移动而进行开闭作动。

所述调色剂盒主体30是由壁面包围的箱状且内部空间收容着所述螺杆32及调色剂搅拌部件34,成为在所述螺杆32与调色剂搅拌部件34的轴向上较长的箱形状。

而且,所述调色剂盒主体30中,所述螺杆32的轴向一端侧延伸出(延伸出部分30a),在该延伸出部分30a的下表面部形成着利用挡板36a开闭的排出口36。

在所述螺杆32与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之间设置分隔壁38,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在发货后且使用前的初始位置处,在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与所述分隔壁38的顶部38a相接的状态下从上方覆盖所述螺杆32,由此,成为使所述螺杆32周围的空间(由符号“g1”表示)封闭而与收容调色剂的其他盒主体30内空间隔开的状态。盒主体30内所述空间g1以外的空间由符号g0来表示。关于调色剂,在所述使用前的初始位置处,所述螺杆32周围的空间g1是无调色剂的空间,收容在所述其他空间g0中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的周围。因所述螺杆32周围的空间g1并无调色剂,所以在所述初始位置处,排出口36附近无调色剂。能够防止调色剂流入到排出口36附近。

而且,当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在初期进行旋转动作时,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从所述螺杆32上方移动,由此使螺杆32周围的空间g1露出在收容调色剂的盒主体内空间g0,从而能够向所述螺杆32侧供给调色剂。而且,利用所述螺杆32的旋转能够向所述排出口36搬送调色剂。

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在其初始位置处,在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与所述分隔壁38的顶部38a相接的状态下,从上方覆盖所述螺杆32时,所述分隔壁38的顶部38a设定得高于连结所述螺杆32旋转中心32o与所述搅拌部件34旋转中心34o的虚拟直线(图2中由符号“vl”表示)。

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将其初始位置设为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触碰到壁部或覆盖螺杆32上表面的部位,利用初始的旋转动作使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移动,由此能够利用所述螺杆32向所述排出口36搬送调色剂。

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优选由塑性片材部件(树脂制等)形成。

使用图3(a)~图3(j)对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的各实施例1~10进行说明。

在实施例1中,如图3(a)所示,所述螺杆32配置于调色剂盒22的调色剂盒主体30内侧的壁面30i与所述分隔壁38之间。而且,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在其初始位置处,在所述调色剂搅拌部34与所述分隔壁38的顶部38a相接的状态下从上方覆盖所述螺杆32时,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的前端34a)与所述内侧的壁面30i接触(由虚线的符号p表示)。

利用该状态下的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能够简单地构成使所述螺杆32周围的空间g1封闭而与收容调色剂的他盒主体内空间g0隔开的状态。该情况下,调色剂搅拌部件34平坦而不需要特别固定机构,因而结构简单。

在实施例2中,如图3(b)所示,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在其初始位置处,在所述调色剂搅拌部34与所述分隔壁38的顶部38a相接的状态下从上方覆盖所述螺杆32时,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在与调色剂盒主体30的内侧的壁面30i接触的附近处弯曲(弯曲部34b),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的前端34a)与壁面30i接触(由符号p表示的范围)。

利用该状态下的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能够成为如下结构:对于使所述螺杆32周围的空间g1封闭而与收容调色剂的其他盒主体内空间g0隔开的状态,能够利用弯曲部34b使前端34a挂在壁面而加以牢固地固定。

在实施例3中,如图3(c)所示,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在位于所述螺杆32上表面的部分以外的部分,通过减低力矩等设置着孔或狭缝34c。在实施例3中,是在调色剂搅拌部件34的旋转中心34o侧设置孔或狭缝34c。在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进行旋转时,调色剂穿过所述孔或狭缝34c而能够有效地进行搅拌。

在实施例4中,如图3(d)所示,在所述壁面30i突出设置着突起40。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在其初始位置处,在所述调色剂搅拌部34与所述分隔壁38的顶部38a相接的状态下从上方覆盖所述螺杆32时,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的前端34a)与壁面30i接触,前端34a卡止于所述突起40的下方(由符号p表示的范围)。因此,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在初始位置处,所述前端34a卡止于突起40,因而即便移送过程中等调色剂盒22发生振动,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也不易脱落。

在实施例5中,如图3(e)所示,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在其初始位置处,在所述调色剂搅拌部34与所述分隔壁38的顶部38a相接的状态下从上方覆盖所述螺杆32时,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的前端34a侧与所述调色剂搬送螺杆32接触(由符号p表示的范围)。该状态下,因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的前端34a侧被卷绕,所以能够减少所述螺杆32周围的空间g1。

在实施例6中,如图3(f)所示,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具有供所述分隔壁38的顶部38a进入的狭缝或孔34f。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在其初始位置处,在所述调色剂搅拌部34与所述分隔壁38的顶部38a相接的状态下从上方覆盖所述螺杆32时,所述顶部38a进入到狭缝或孔34f中,因而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卡止于所述顶部38a(由符号p表示的范围)。

因此,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在初始位置处,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卡止于所述顶部38a,因而即便移送过程中等调色剂盒22发生振动,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也不易脱落。

在实施例7中,如图3(g)所示,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是如下结构:在其初始位置处,在所述调色剂搅拌部34与所述分隔壁38的顶部38a相接的状态下从上方覆盖所述螺杆32时,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的前端34a卷绕在所述螺杆32(由符号p表示的范围)。因此,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在初始位置处,所述前端34a卷入并卡止于所述螺杆,因而即便移送过程中等发生振动,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也不易脱落。

在实施例8中,如图3(h)所示,在所述调色剂盒主体30的内侧的壁面30i,形成着凹部30b来作为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的前端34a的卡止结构。所述凹部30b的形成位置是如下位置:在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的初始位置处,在所述调色剂搅拌部34与所述分隔壁38的顶部38a相接的状态下从上方覆盖所述螺杆32时,供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的前端34a插入的位置。此时通过将所述前端34a插入到所述凹部30b,在所述初始位置处,所述前端34a卡止而不易拔出,因而即便移送过程中等发生振动,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也不易脱落。

所述凹部30b的切开的方向能够形成为各种,例如可以如图3(i)那样所述凹部30b是向上的凹部,也可以如(j)那样所述凹部30b是向下的切口。在如图3(i)那样所述凹部30b是向上的凹部的情况下,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的前端34a向上弯曲,因而比起水平的情况更不易拔出。另一方面,在(j)的向下的情况下,因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的前端34a不需要弯曲,所以具有装附及拔出顺畅的优点。

所述实施方式的调色剂盒22是如下结构:通过所述调色剂搬送螺杆32进行旋转,而将调色剂从形成于所述调色剂盒主体30一端的所述延伸出部分30a的所述排出口36排出。

然后,通过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螺杆32附近的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覆盖所述螺杆32上表面,而能够防止调色剂向所述调色剂排出口36附近流入。而且,是如下结构:通过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进行旋转动作,所述螺杆32上表面的覆盖脱落,能够将调色剂从所述排出口36排出。

因此,根据实施方式的调色剂盒22,当调色剂盒长期放置时,即便调色剂的流动性丧失,初期所述螺杆32周围被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覆盖而不会有调色剂,且在利用所述调色剂搅拌部件34搅拌调色剂以使流动性恢复的状态下由所述螺杆32搬出。

因此,即便如现有这样使调色剂排出口朝下长时间放置调色剂盒从而丧失了调色剂的流动性,由于在螺杆的周围并不存在调色剂,所以利用最初的调色剂补给动作使螺杆旋转,经调色剂搅拌部件搅拌的调色剂被顺畅地排出。而且,因不会产生螺杆的压力,所以调色剂不会凝固,不会与驱动部锁在一起。即便是如最近的调色剂这样提升了低温定影性的调色剂,相对于自然放置时调色剂容易凝结的倾向趋于增强,而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初期时所述螺杆32周围存在空间,所以不会受到调色剂的凝结的影响,在利用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的最初的调色剂补给动作使螺杆32旋转时可排出调色剂。

所述实施方式中,已对将图2、图3所示的调色剂盒应用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调色剂盒除了图3所示的例子之外,还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变形实施,能够应用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外的装置。

工业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调色剂盒能够用于如下的调色剂盒:可更换地安装在复印机打印机多功能机等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符号说明

2(2a、2b、2c、2d)显影装置

22(22a、22b、22c、22d)调色剂盒

100图像形成装置

102调色剂移送机构

111显影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