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光纤耦合器测试机器人的全自动光纤切刀切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1779发布日期:2018-08-21 17:33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光纤耦合器测试机器人的全自动光纤切刀切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进步,伴随着网络经济已经普及消费者日常生活中,使得网络设备已经成为网络经济中必不可少的设备。而光纤耦合器是网络设备中重要元器件。所述光纤耦合器又称分歧器,主要是将光迅信号从一条光纤中分至到多条光纤中的元件,实现光信号功率在不同光纤件的分配或组合的光器件。利用不同光纤面紧邻光纤芯区中导波能量的相互交换作用构成。所述光纤耦合器的加工工序包括剥纤工序,清洁工序,切断工序,以及检测工序。现有光纤耦合器加工整个过程都是采用手工流水线作业方式完成剥纤,清洁,切断及检测等工序。在此过程中,由于人工在切断工序的时间比较长,导致切断光纤工序效率比较低。又由于人为因素参与切断工序,容易残留一些杂物或污垢于光纤表面,导致切断工序的切断精度比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提高切断光纤工序的工作效率,提高切断工序的切断精度的用于光纤耦合器测试机器人的全自动光纤切刀切断装置。

为此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所采用一种用于光纤耦合器测试机器人的全自动光纤切刀切断装置,其包括安装在光纤耦合器测试机器人内部的核心组件板;所述核心组件板设置有用于切断光纤的光纤切刀切断结构;所述光纤切刀切断结构包括两个切断滑动台机构,安装在两个切断滑动台机构上方的工装件,分别安装在切断滑动台机构上面的至少两个切断盒机构,分别安装在切断盒机构侧面的切刀刀片气动机构。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所述切断电动滑台机构包括滑台支座,安装在滑台支座下端面的滑台电机,安装在滑台支座侧面的垂直方向设置的滑台支撑板,安装在滑台支座上端面的滑台板。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所述工装件包括直接安装在滑台支撑板上端面的工装,安装在工装两端的光纤耦合器。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所述切断盒机构包括安装在滑台板上面的切刀底座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切刀底座固定板上面的开盖电机固定件,安装在开盖电机固定件上端的开盖电机,与开盖电机连接的开关盖支杆,安装在开关盖支杆一端与开盖电机之间的传感器感应片,安装在开关盖支杆下端的零位传感器,安装在开关盖支杆上端的切刀盖连接杆,安装在切刀盖连接杆上的切刀盖板,安装在切刀盖板上面的切刀盖胶皮,安装在切刀盖板背面的切刀盖。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所述切刀刀片气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切刀底座固定板上面的切刀底座,安装在切刀底座上一端的与切刀盖胶皮相互对应的底座胶皮,安装在位于底座胶皮同侧的切刀底座固定板上的切刀旋转电机,与切刀旋转电机连接的切刀电机转轴,安装在切刀电机转轴上的切刀,安装在切刀的外围的切刀滑块,安装在切刀旋转电机一侧的断纤维脱离片;安装在切刀底座底部的推进气缸固定件,安装在推进气缸固定件上的切片滑块推进气缸,安装在推进气缸固定件的外侧的气缸滑块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因所述核心组件板设置有用于切断光纤的光纤切刀切断结构;所述光纤切刀切断结构包括两个切断滑动台机构,安装在两个切断滑动台机构上方的工装件,分别安装在切断滑动台机构上面的至少两个切断盒机构,分别安装在切断盒机构侧面的切刀刀片气动机构。工作时,切刀盒机构沿着开盖电机的转轴,向切刀刀片气动机构旋转闭合,驱使置于切刀刀片气动机构上面的光导纤维,在切刀盒机构与切刀刀片气动机构挤压作用下,利用切刀将所述光导纤维切断,完成切断工序。在此光导纤维切断工序过程中,不需要人工参与,避免了因人为因素在此光导纤维切断工序过程引起误差工序产生,从而有利于提高切断工序的切断光导纤维精度。与现有技术中人工所完成光导纤维切断工序相互,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光纤切刀切断机构能够节省大量时间和人力物力,有利于提高切断光导光纤工序的工作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光纤耦合器测试机器人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主体框架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核心组件板的内部安装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全自动光纤切刀切断装置的装配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全自动光纤切刀切断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切断滑动台机构与切断盒机构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切断滑动台机构与切断盒机构的俯视方向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切断滑动台机构与切断盒机构的仰视方向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切断滑动台机构与切断盒机构的侧面示意图;

图10至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中全自动光纤切刀切断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至图18所示,下面结合实施例说明一种用于光纤耦合器测试机器的全自动光纤切刀切断装置,此装置主要使用在光纤耦合器测试机器人上,该光纤耦合器测试机器人主要是对1个或2个单模融拉型光纤耦合器产品进行检测的一种设备,所述的光纤耦合器测试机器人包括主体框架1,安装在主体框架1内部的核心组件板2,分别安装在核心组件板2上面的电动夹爪剥纤装置3,纯机械光纤清洁装置11,全自动光纤切刀结构4,功率器光源自动检测装置5,电吸盘送料装置,十字模组分选装置,上下传送带出料装置,短长纤自动检测装置,光路测试软件,视觉放大系统,进料工装件等机构。

所述光纤切刀切断结构4包括两个切断滑动台机构6,安装在两个切断滑动台机构6上方的工装件7,分别安装在切断滑动台机构6上面的至少两个切断盒机构8,分别安装在切断盒机构9侧面的切刀刀片气动机构10。

所述切断电动滑台机构6包括滑台支座,安装在滑台支座下端面的滑台电机,安装在滑台支座侧面的垂直方向设置的滑台支撑板,安装在滑台支座上端面的滑台板。所述工装件7包括直接安装在滑台支撑板上端面的工装,安装在工装两端的光纤耦合器。所述切断盒机构8包括安装在滑台板上面的切刀底座固定板80,固定安装在切刀底座固定板80上面的开盖电机固定件802,安装在开盖电机固定件802上端的开盖电机803,与开盖电机803连接的开关盖支杆804,安装在开关盖支杆804一端与开盖电机803之间的传感器感应片805,安装在开关盖支杆804下端的零位传感器806,安装在开关盖支杆804上端的切刀盖连接杆807,安装在切刀盖连接杆807上的切刀盖板808,安装在切刀盖板808上面的切刀盖胶皮809,安装在切刀盖板808背面的切刀盖810。

所述切刀刀片气动机构10包括安装在切刀底座固定板80上面的切刀底座101,安装在切刀底座101上一端的与切刀盖胶皮809相互对应的底座胶皮102,安装在位于底座胶皮102同侧的切刀底座固定板101上的切刀旋转电机103,与切刀旋转电机103连接的切刀电机转轴104,安装在切刀电机转轴104上的切刀105,安装在切刀105的外围的切刀滑块106,安装在切刀旋转电机103一侧的断纤维脱离片107;安装在切刀底座101底部的推进气缸固定件108,安装在推进气缸固定件108上的切片滑块推进气缸109,安装在推进气缸固定件108的外侧的气缸滑块连接件110。

安装时,所述的切刀滑动台机构6安装在核心组件板2上面,所述的工装件7安装在切刀滑动台机构6上方,所述的两个切断盒机构8分别安装在切刀滑台机构6上面,所述的切刀刀片气动机构10分别安装在切刀滑台机构6上面,且所述的切刀刀片气动机构10位于切断盒机构8的侧面。

工装件7被电磁吸盘进料装置吸住,并送入光纤切刀切断装置工作位后,切断电动滑台机构6向上推进,切断盒机构8关闭,切刀刀片气动机构10推出切端光导纤维多余长度,切断盒机构8打开,切刀刀片气动机构10退回,切断电动滑台机构6向下收回;完成切断工序,通过电磁吸盘进料装置吸住,送入下一工序。在此过程中,切断盒机构8沿着开盖电机803的转轴,向切刀刀片气动机构10旋转闭合,驱使置于切刀刀片气动机构10上面的光导纤维,在切端盒机构8与切刀刀片气动机构10挤压作用下,利用切刀105将所述光导纤维切断,完成切断工序。在此光导纤维切断工序过程中,不需要人工参与,避免了因人为因素在此光导纤维切断工序过程引起误差工序产生,从而有利于提高切断工序的切断光导纤维精度。与现有技术中人工所完成光导纤维切断工序相互,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光纤切刀切断机构能够节省大量时间和人力物力,有利于提高提高切断光导光纤工序的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因所述核心组件板2设置有用于切断光纤的光纤切刀切断结构4;所述光纤切刀切断结构4包括两个切断滑动台机构6,安装在两个切断滑动台机构6上方的工装件7,分别安装在切断滑动台机构6上面的至少两个切断盒机构8,分别安装在切断盒机构9侧面的切刀刀片气动机构10。工作时,切断盒机构8沿着开盖电机803的转轴,向切刀刀片气动机构10旋转闭合,驱使置于切刀刀片气动机构10上面的光导纤维,在切端盒机构8与切刀刀片气动机构10挤压作用下,利用切刀105将所述光导纤维切断,完成切断工序。在此光导纤维切断工序过程中,不需要人工参与,避免了因人为因素在此光导纤维切断工序过程引起误差工序产生,从而有利于提高切断工序的切断光导纤维精度。与现有技术中人工所完成光导纤维切断工序相互,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光纤切刀切断机构能够节省大量时间和人力物力,有利于提高提高切断光导光纤工序的工作效率。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实质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