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2996发布日期:2019-01-23 00:03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导光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导光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LGP)是中小型背面光源中将点光源或线光源转化为面光源的主要部件,可应用于液晶显示器、笔记型电脑、数码相机、监视器以及投影仪等平面显示设备中,用于提供均匀亮度的面光源输出,使平面显示设备能够正常显示影像。

在导光板制作过程中,通常会在导光板的表面(如上表面、下表面或侧面)设置网点,以提高导光板出光的均匀程度,但如何在导光板内部制作形成网点仍存在难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光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中如何在导光板内部形成网点的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清晰,或者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导光结构,包括:

至少两层导光层;以及

相邻的导光层之间设置有多个网点。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相邻的导光层包括第一导光层和第二导光层,所述第一导光层在朝向所述第二导光层的第一内表面上具有多个第一凹点,所述第二导光层在朝向所述第一导光层的第一内表面上具有多个第二凹点,所述多个第一凹点和所述多个第二凹点的位置相对应并构成所述多个网点。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相邻的导光层之间通过经加热处理的软化层连接而成,具体的,所述相邻两的光层通过如下方法形成:所述第一导光层的第一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一软化层,所述第一软化层位于所述多个第一凹点之间的间隔区域,所述第二导光层的第一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二软化层,所述第二软化层位于所述多个第二凹点之间的间隔区域,且所述第一软化层和所述第二软化层经所述第一导光层和所述第二导光层压合及加热后形成为一体。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网点的大小相等,且直径大小为10μm~200μm。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网点的大小相等,疏密程度不等,随着网点到光源的距离的变大所述网点的疏密程度变密,其中所述光源为直下式或侧入式。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网点的大小不等,随着网点到所述光源的距离变大所述网点的直径变大,其中所述光源为直下式或侧入式。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导光结构的厚度为0.2mm~6mm。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以上所述的导光结构。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

反射涂层,设置在所述导光结构的表面。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反射涂层为白色油墨或白漆,厚度为至少0.02mm。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以上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

显示面板,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

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提供的导光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一方面,通过至少两层导光层构成导光结构,并在相邻的导光层之间设置多个网点,实现导光结构的网点设置在导光结构内部,可以提高产品显示良率;另一方面,由多层导光层构成导光结构可以提升产品的遮蔽性,还可以提升光效,达到高亮度的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示例实施例提供的导光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示例实施例提供的导光结构的压合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示例实施例提供的导光结构的制作流程图。

图4示出本示例实施例提供的导光结构的另一种制作流程图。

图5示出本公开另一示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结构的示意图。

图6示出本公开另一示例实施例提供的导光结构的压合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本示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装置、实现、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图1示出本公开一示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结构的示意图,该导光结构可以是导光板,还可以是导光膜。

如图1所示,该导光结构包括:至少两层导光层1,相邻的导光层之间设置有多个网点2。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提供的导光结构,一方面,通过至少两层导光层构成导光结构,并在相邻的导光层之间设置多个网点,实现导光结构的网点设置在导光结构内部,可以提高产品显示良率。另一方面,由多层导光层构成导光结构可以提升产品的遮蔽性,还可以提升光效,达到高亮度的效果。

接下来,将以导光结构中包括两层导光层为例,并结合图1和图2对本示例实施例中的导光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基于上述,图1示出本示例实施例提供的导光结构的一种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导光结构中包括两层导光层1,相邻的导光层之间设置有多个网点2。

图2示出本示例实施例提供的导光结构的压合前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导光结构包括第一导光层7和第二导光层8,第一导光层7在朝向第二导光层8的第一内表面S1上具有多个第一凹点5,第二导光层8在朝向第一导光层7的第一内表面S2上具有多个第二凹点6,多个第一凹点5和多个第二凹点6的位置相对应并构成多个网点,即图1中的网点2。

在本示例实施例中,第一凹点和第二凹点可以是半圆形,如图2所示,第一凹点5为只有上半部分的半圆形,第二凹点6为只有下半部分的半圆形,这两部分半圆形的圆心重合时组成完整的圆形网点。利用激光等方式可以很方便地在导光层上形成半圆形的凹点。

在本示例实施例中,第一导光层7和第二导光层8的材料可以为透明树脂或其他透明材料,导光层和其上的网点可采用注塑方式形成。

以图2所示为例,通过将第一导光层7和第二导光层8进行压合,形成图1所示的导光结构。具体的,在第一导光层7的第一内表面S1上设置有第一软化层41,第一软化层41位于多个第一凹点5之间的间隔区域,第二导光层8的第一内表面S2上设置有第二软化层42,第二软化层42位于多个第二凹点6之间的间隔区域,且第一软化层41和第二软化层42经第一导光层7和第二导光层8压合及加热后形成为一体。

在本示例实施例中,第一软化层41和第二软化层42的材料可以为透明陶瓷类材料、透明高分子复合材料等透明且受热后可变为熔融态的软化材料。

软化层的成型方式可以是在导光层制作后进行二次注塑形成,也可以是涂布在导光层表面再经刻蚀工艺保留凹点区域之外的膜层,即在凹点之间的间隔区域形成软化层。软化层在加热后变成熔融态,使得两个导光层在加热后能够贴合固定在一起,避免不同导光层之间贴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界面,通过加热软化使得不同导光层贴合后可以形成为一体,减少因不同导光层之间的界面造成的光学能量损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网点的大小相等,且直径大小为10μm~200μm。由于相邻的导光层之间的网点大小一致,能够有助于提升画面的均匀性,并降低光学设计的难度,易于加工。另外,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大小合适的直径,例如:在手机(SP)、平板(TPC)、车载、工控等领域,网点的直径可以选择10~50μm,在显示器(MNT)和电视(TV)等领域,网点的直径可以选择50~200μm。

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多个网点的大小相等,疏密程度不等,例如可以根据网点到光源的距离设置网点不同疏密程度的分布。随着网点到光源的距离变大网点的疏密程度也变密,即距离光源越远,网点越密集,距离光源越近,网点越稀疏,这样通过网点到光源的距离适应性调整网点的疏密程度,可以改善光源集中的区域亮度过高的问题,从而可以提升显示画面的均匀性。其中光源包括直下式或侧入式,当光源为侧入式时,光源设置在导光结构的侧边,网点的疏密程度为从导光结构的边缘向中央逐渐由疏到密;当光源为直下式时,光源设置在导光结构的底部,网点的疏密程度为从导光结构的边缘向中央逐渐由疏到密。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网点的疏密程度相同,但是网点的大小不等,例如以根据网点到光源的距离设置大小不同的网点。随着网点到光源的距离的变大而变密,即距离光源越远,网点越大,距离光源越近,网点越小,这样通过网点到光源的距离适应性调整网点的大小,也可以改善光源集中的区域亮度过高的问题,从而可以提升显示画面的均匀性。其中光源包括直下式或侧入式,当光源为侧入式时,光源设置在导光结构的侧边,网点的大小变化为从导光结构的边缘到中央逐渐变大,即距离光源越近,网点越小,距离光源越远,网点越大;当光源为直下式时,光源设置在导光结构的底部,网点的大小变化为从导光结构的边缘到中央逐渐变小,即光源正上方区域的网点较小,而远离光源的边缘区域的网点较大。

需要说明的是,图1和图2中仅示出网点位于导光结构内部的结构示意,并未示出网点疏密程度的变化,但是在具体实施例中需要根据需要对网点的疏密、大小进行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本示例实施例中的导光结构适用于厚度在0.2mm~6mm的导光板或导光膜。例如,应用在手机(SP)领域时,导光板或导光膜的厚度为0.2mm~0.5mm;应用在平板(TPC)、车载、工控等领域时,导光板或导光膜的厚度为0.5mm~2.0mm;应用在显示器(MNT)和电视(TV)等领域时,导光板或导光膜的厚度为1.5mm~3.0mm;应用在工控和电视(TV)等领域时,导光板或导光膜的厚度为3.0mm~6.0mm。

图1和图2所示的导管结构包括两层导光层,使得导光结构的遮蔽性能较传统技术中的单层导光层的遮蔽性能更好,同时提升产品的画面良率,如传统单层导光层的产品画面良率达到85%,而两层导光层的产品画面良率可以提升到92%以上。另外,在本示例实施例中网点占空比大大提升,光效提升可以达到30%以上。

本示例实施例中的导光结构不仅限于导光板,还可以是其他透明的部件或产品。

综上所述,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提供的导光结构,一方面,通过至少两层导光层构成导光结构,并在相邻的导光层之间设置具有多层网点,实现导光结构的网点设置在导光结构内部,可以提高产品显示良率;另一方面,由多层导光层构成导光结构可以提升产品的遮蔽性,还可以提升光效,达到高亮度的效果。

以图1和图2所示的导光结构为例,以下结合图3所示的导光结构的制作流程图介绍其制作过程,具体包括:

如图3所示,在步骤S31中,制作形成第一导光层和第二导光层,具体可以采用注塑方式形成。

如图3所示,在步骤S32中,在第一导光层和第二导光层上制作软化层,并在第一导光层上形成第一凹点,在第二导光层上形成第二凹点。具体可以采用注塑方式在导光层上形成凹点,还可以采用涂布、刻蚀等在导光层上形成凹点。具体的,该凹点可以是半圆形,还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为其他形状。如果采用激光打点等方式加工,半圆形的凹点更容易加工。

如图3所示,在步骤S33中,将第一导光层和第二导光层压合在一起。第一凹点和第二凹点关于第一导光层和第二导光层的结合面呈对称状态,第一凹点与第二凹点一一对应,由于第一凹点和第二凹点均是半圆形,经压合可以形成完整的圆形网点。

如图3所示,在步骤S34中,加热处理,使得凹点之间间隔区域的软化层软化,两个导光层结合在一起,避免不同导光层之间贴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界面,通过加热软化使得不同导光层贴合后可以形成为一体,减少因不同导光层之间的界面造成的光学能量损失。

对于加热温度需要根据软化层的材料来确定,例如,如果软化层是透明陶瓷类材料,则加热温度在80℃~100℃;如果软化层是透明高分子复合材料,则加热温度在100℃~110℃。经加热使软化层变为熔融态,在加热恢复常温后使第一导光层和第二导光层形成为一体,网点形成在导光结构的内部。

经图3所示步骤制作得到上述图1所示的导光结构。

在本公开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激光的方式制作形成具有内置网点的导光结构,如图4所示,利用凸透镜汇集光的作用在导光板内部制作网点。但这种方式光学调整难度较大,且受限工艺,网点太大,占空比无法做最佳,光效差;且适用此方式的LGP厚度至少在1.0mm以上,对于更薄一些的导光板或导光膜无法利用这种方式实现。

图1和图2以及相关描述仅是以两层导光层为例,在本公开其他实施例中导光结构中还可以包括三层甚至三层以上的导光层。接下来,将以导光结构中包括三层导光层为例,并结合图3和图6对本示例实施例中的导光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5示出本公开另一示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结构的示意图,该导光结构可以是导光板,还可以是导光膜。如图5所示,导光结构中包括三层导光层1,每相邻的导光层之间设置有多个网点2,三层导光层1之间共有两层网点。

图6示出本公开另一示例实施例提供的导光结构的压合前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导光结构包括第一导光层7、第二导光层8和第三导光层9,第一导光层7在朝向第二导光层8的第一内表面S1上具有多个第一凹点5,第二导光层8在朝向第一导光层7的第一内表面S2上具有多个第二凹点5',多个第一凹点5和多个第二凹点5'的位置相对应并构成多个网点,即图5中上层的网点。第二导光层8在朝向第三导光层9的第二内表面S3上具有多个第三凹点6,第三导光层9在朝向第二导光层8的第一内表面S4上具有多个第四凹点6',多个第三凹点6和多个第四凹点6'的位置相对应并构成多个网点,即图5中下层的网点。

其中导光层的材料、软化层的材料以及网点的大小以及网点的疏密程度均同上述图1和图2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和图6所示的导光结构中,由于存在两层网点,这两层网点中的网点分布的位置不必是一一对应的,而且不同层中网点的大小或疏密程度也可以是不同的,例如,如果光源是直下式(即光源设置在导光结构的底部),则靠近光源的那一层网点的密度大于远离光源的那一层网点的密度等等。对于同一层网点中网点的大小以及疏密程度参照上述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图5和图6所示的导管结构包括两层导光层,使得导光结构的遮蔽性能较单层或双层导光层的遮蔽性能更好,同时提升产品的画面良率,如传统单层导光层的产品画面良率达到85%,两层导光层的产品画面良率可以达到92%以上,而三层导光层的产品画面良率可以达到95%以上。

基于上述图1-图6,可以在导光结构内部设置多层网点,如:如果包含两层网点则需要堆叠三层导光层;如果包含三层网点则需要堆叠四层导光层……以此类推。当导光结构中的导光层的数目更多时,结构与上述图5和图6类似,需要将导光层上凹点位置对应的面进行压合,并通过软化层加热融合为一体,实现内部网点的导光结构,此处不再一一列举。对于在导光结构中设置多少层导光层还需结合具体的设计需求,如导光结构的厚度、网点的层的数目、显示良率等需求进行选择。

综上所述,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一方面,通过至少两层导光层构成导光结构,并在相邻的导光层之间设置具有多个网点,实现导光结构的网点设置在导光结构内部,可以提高产品显示良率;另一方面,由多层导光层构成导光结构可以提升产品的遮蔽性,还可以提升光效,达到高亮度的效果。另外,多层导光层压合在一起的导光结构大大提升了网点的占空比(即网点总面积与导光层总面积的比值),光效提升30%以上。

图7示出本示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背光模组中包括:以上所述的导光结构和设置在导光结构表面的反射涂层3。

在本示例实施例中的反射涂层为可以白色油墨或白漆,厚度为至少0.02~0.07mm。该涂层可以起到类似反射片的作用,可有效避免反射片与导光板之间的异物,提升产品良率。

同样参见图7所述的背光模组,除了包括以上所述的导光结构,设置在导光结构表面的反射涂层3还可以用反射片代替,但反射片的厚度为至少0.07mm。

图7中的背光模组能够实现与上述导光结构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本示例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其中显示面板位于背光模组的出光侧,且该显示装置能够实现与上述导光结构和背光模组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显示面板、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应清楚地理解,本公开描述了如何形成和使用特定示例,但本公开的原理不限于这些示例的任何细节。相反,基于本公开公开的内容的教导,这些原理能够应用于许多其它实施方式。

以上具体地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可理解的是,本公开不限于这里描述的详细结构、设置方式或实现方法;相反,本公开意图涵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设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