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及光亮扩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4525发布日期:2019-02-10 23:07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及光亮扩散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领域,具体为一种移动终端及光亮扩散结构。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移动终端领域,移动终端的屏幕背光后导致用户浏览信息不便,则需要提升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亮度,但随着亮度的提升,移动终端电池的电力损耗速度也会加快,导致降低用户体验,是当下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移动终端屏幕背光而提升屏幕亮度后导致电池电能损耗过快的技术弊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光亮扩散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光亮扩散结构具有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传输光纤,所述传输光纤的一端为入光端口,且所述传输光纤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光孔,以使得所述传输光纤的所述入光端口导入的光束从所述光孔导出。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光纤包括多个拐角光纤以及多个直线光纤,多个所述拐角光纤以及直线光纤依次间隔设置连成一条连通的管状形传输光纤。

进一步的,所述拐角光纤呈U型管状,所述直线光纤呈直线管状。

进一步的,所述直线光纤相互平行设置,且所述直线光纤均处于同一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光纤的另一端为出光端口。

进一步的,还包括发光源件,所述发光源件设于所述传输光纤的所述入光端口处。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光能转换器,所述第一光能转换器设于所述传输光纤的所述出光端口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光亮扩散结构以及显示屏,所述光亮扩散结构设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内部且贴近所述显示屏。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终端的内部设有第二光能转换器和光能采集器,所述第二光能转换器与所述光能采集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终端的内部还设有可充电电池,所述第二光能转换器以及光能采集器均与所述可充电电池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及光亮扩散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根据传输光纤具有的光束全反射原理,以防止光束在传递时出现光束损耗,因为传输光纤的一端为入光端口,并且传输光纤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光孔,以使得传输光纤的入光端口导入的光束从光孔导出,均匀地将光束无损耗的发射至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上,从而实现即提升移动终端显示屏的亮度,又减少电池的电量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光亮扩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光亮扩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亮扩散结构1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传输光纤104,传输光纤104的一端为入光端口2,且传输光纤104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光孔103,以使得传输光纤104的入光端口2导入的光束从光孔103导出。

具体的,传输光纤104为光传导工具且呈管状,其传输光的原理为将光束在传输光纤104的内部全部进行反射,以达到无损耗传输的效果。入光端口2为传输光纤104的一个端口,光束通过入光端口2导入至传输光纤104中。光孔103为开设于传输光纤104外表的透孔,光孔103用于导出在传输光纤104中的光束。

在具体过程中,当用户需要提升移动终端6的显示屏601亮度时,传输光纤104的入光端口2会接收光束,光束通过入光端口2导入至传输光纤104中,因为传输光纤104为无损耗的光传导工具,即光束在传输光纤104的内部进行传输,通过均匀分布在传输光纤104外表面上的光孔103将光束导出,最终,达到提升移动终端6的显示屏601的亮度,且光束无损耗的进行传输的效果,节省移动终端6的可充电电池604耗电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传输光纤104包括多个拐角光纤102以及多个直线光纤101,多个拐角光纤102以及直线光纤101依次间隔设置连成一条连通的管状形传输光纤104。

具体的,传输光纤104由多个拐角光纤102以及多个直线光纤101构成,其中,拐角光纤102为U形管状,直线光纤101为直线形管状,多个拐角光纤102与多个直线光纤101依次间隔设置连成一条接通的管状形传输光纤104,,而构成传输光纤104。多个直线光纤101之间相互平行设置并处于同一平面,即由多个直线光纤101和多个拐角光纤102一体成型的传输光纤104呈板面形设置。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拐角光纤102与多个直线光纤101通过依次连接而一体成型,从而构成传输光纤104。

在一个实施例中,光亮扩散结构1还包括发光源件4,发光源件4设于传输光纤104的入光端口2处。

具体的,发光源件4为用于发出光束的工具,发光源件4设置在传输光纤104的入光端口2处。

在具体实施时,当用户需要提升移动终端6的显示屏601的亮度后,发光元件发射出光束,光束经过传输光纤104的入光端口2进入传输光纤104的内部进行传输,最终,通过设置在传输光纤104外表面的光孔103将光束均匀的发射至移动终端6的显示屏601上,从而提升显示屏601的亮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传输光纤104的另一端为出光端口3。

具体的,传输光纤104的出光端口3处设置了第一光能转换器5,其中,第一光能转换器5用于采集出光端口3导出的光束,并将采集的光束转换为电能,并将该电能发送至可充电电池604,以实现光束的循环利用,以减少移动终端6的可充电电池604的电量损耗。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附图3所示,传输光纤104可呈不相交盘圈形,且发光源件4与第一光能转换器5分别设置在传输光纤104的两端。

参照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6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移动终端6包括光亮扩散结构1以及显示屏601,光亮扩散结构1设于移动终端6的内部且贴近显示屏601。

具体的,光亮扩散结构1设置于移动终端6的内部,其具体的位置为贴近移动终端6的显示屏601的一侧并与显示屏601连接。

在具体实施时,光亮扩散结构1发出光束,因为光亮扩散结构1包括传输光纤104,且在传输光纤104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光孔103,从而使光亮扩散结构1发出的光亮均匀的发射至移动终端6的显示屏601,以实现移动终端6的显示屏601的亮度提升。

在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6的内部设有第二光能转换器603和光能采集器602,第二光能转换器603与光能采集器602连接。

具体的,第二光能转换器603与第一光能转换器5运行效果相同,均为将光束转换为电能的器件,光能采集器602为采集移动终端6的屏幕上的光亮的器件,第二光能转换器603以及光能采集器602相互连接且均设于移动终端6的内部。

在具体实施时,移动终端6的显示屏601受到光照后,光能采集器602采集显示屏601所受到的光照光束,随后,第二光能转换器603将光能采集器602所采集的光束转换为电能,并将电能发送至可充电电池604,从而达到向可充电电池604“充电”的效果,有效的利用光束资源。

综上所述,在具体实施时,首先,若用户的移动终端6的显示屏601背光后,用户输入显示屏601的亮度提升,在移动终端6内部的可充电电池604向发光源件4提供电力,发光源件4接收到电力后,将电力转换为光束,并将光束通过入光端口2导入传输光纤104中,随后,通过均匀分布的传输光纤104外表面的光孔103将光束导出,从而使光束均匀的散布至移动终端6的显示屏601上,以提升显示屏601的亮度;在传输光纤104中的光束不会完全的被光孔103导出,剩余的光束通过出光端口3导出,因为在出光端口3的端口出设置了第一光能转换器5,从而将剩余的光束重新转换为电能,并将电能传输至可充电电池604;另外,因为移动终端6的显示屏601受到了光照,故光能采集其能够采集显示屏601所受到的光照光束,随后,第二光能转换器603将该转换为电能变发送至可充电电池604,实现最大程度的光能利用,以实现了用户提升移动终端6的显示屏601亮度后,减少可充电电池604的电量损耗。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