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框固定结构及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3372发布日期:2019-03-19 22:00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框固定结构及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胶框固定结构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审美的不断更新,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追求电子产品显示区域面积的最大化。为了提高显示面积占电子产品表面的比例(屏占比),生产商开始将电子产品的显示屏做得越来越大,并将用于固定显示屏的胶框做得越来越窄,以进一步在视觉效果上扩大显示屏的显示比例。

现有技术中,在制造面板时,一般采用双面胶贴覆实现胶框和背板的固定,或者直接采用一体化胶框和背板。但是由于胶框壁较薄,采用双面胶固定的方式不仅固定难度很大,维修时不宜拆解,且很容易在固定时发生变形弯曲现象,从而降低固定效率和固定效果。而采用一体化制成的胶框,由于胶框壁很薄,因此其制作难度大幅度增加,制作成本也随之会大幅度提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胶框固定结构是现在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框固定结构,该胶框固定结构固定效果好,固定效率高,固定过程中不易发生变形,便于拆解,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的胶框较窄,符合大众审美,结构紧凑,便于组装和拆解。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胶框固定结构,包括:

间隔设置在胶框的边框顶部的多个第一榫槽,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榫槽之间形成第一卡块;

间隔设置在背板的侧壁顶部并向所述背板中心翻折的多个第二卡块,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卡块之间形成第二榫槽;

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第二榫槽卡接,所述第二卡块与所述第一榫槽卡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卡块和所述第二榫槽过盈配合和/或

所述第二卡块和所述第一榫槽过盈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背板的顶面与所述胶框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胶框为“U”型结构,其包括三个边框,每一所述边框的顶部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卡块。

作为优选,所述背板中与所述胶框相对的三个侧壁上均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卡块,第四侧壁的顶部上设置有向中心翻折的压板。

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组件、背板以及胶框,还包含上述的胶框固定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背板的侧壁围绕形成容纳槽,所述胶框的轮廓能够与所述容纳槽的边缘相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显示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显示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光学膜片、导光片和反射片。

作为优选,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

遮光胶带,所述遮光胶带贴覆在所述胶框和所述背板的顶部,所述遮光胶带上设置有透视窗,所述显示组件与所述透视窗正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胶框固定结构,该胶框固定结构包括间隔设置在胶框的边框顶部的第一榫槽,相邻两个第一榫槽之间形成第一卡块、间隔设置在背板的侧壁顶部的第二卡块以及相邻第二卡块之间形成的第二榫槽。通过将第一卡块和第二榫槽卡接,第二卡块和第一榫槽卡接,实现了胶框和背板的快速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利用双面胶粘接,利用上述胶框固定结构连接不仅连接效率较高,连接效果较好,在连接过程中不易发生弯曲变形,且便于拆解,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胶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显示设备的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显示设备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显示设备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显示设备的爆炸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显示设备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显示设备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二。

图中:

1、胶框;11、第一卡块;12、第一榫槽;

2、背板;21、第二卡块;22、第二榫槽;23、压板;

3、显示组件;31、反射片;32、导光片;33、光学膜片;

4、遮光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胶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背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显示设备的轴测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显示设备的主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显示设备的侧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显示设备的爆炸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显示设备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一,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显示设备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二。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胶框固定结构,利用该胶框固定结构能够将胶框1快速固定在背板2上,该胶框固定结构尤其适合应用在壁厚较薄的胶框1上,从而使利用该胶框1的电子产品的显示区域能够最大化,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如图1和图2所示,胶框1具有多个边框,边框总体沿垂直于胶框1所在平面的方向延伸,使得胶框1总体具有一定厚度。胶框1中间用于固定显示面板,形成对显示面板的保护。类似地,背板2的侧壁也总体垂直于背板12所在平面。胶框1能够固定至背板2上,由背板2形成对胶框1的支撑。胶框1通过胶框固定结构固定至背板2上。该胶框固定结构包括凸设在胶框1的边框顶部的多个第一榫槽12。第一榫槽12为从边框顶部向下延伸的凹槽。多个第一榫槽12沿边框间隔设置,从而在第一榫槽12之间形成突起的多个第一卡块11。可选地,边框的每条边框上具有至少三个第一榫槽12。与第一榫槽12相对应地,在背板2的侧壁顶部向背板2中心翻折有至少三个第二卡块21。背板2侧壁围绕形成容纳胶框1的容纳槽,多个第二卡块21沿背板2侧壁间隔设置,从而在相邻两个第二卡块21之间形成第二榫槽22。

在组装胶框1和背板2时,首先将胶框1置于容纳槽内,然后调整胶框1的位置,使第一榫槽12位于第二卡块21的下方,并将第一卡块11和第二榫槽22相对放置,最后将第一卡块11和第二榫槽22卡接,第二卡块21和第一榫槽12卡接,从而实现胶框1和背板2的固定。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利用双面胶将胶框1和背板2贴覆起来或者采用一体化的胶框1和背板2,本实施例提供的胶框固定结构不仅更能够适应电子产品上壁厚较窄的胶框1和背板2的固定连接,有利于降低成本和连接难度,提高连接效率,且在连接过程中,胶框1不易发生弯曲变形。此外,在电子产品发生问题需要拆解维修或检测时,上述胶框固定结构便于拆解和重新组装。

胶框1的形状可以为封闭的环形结构,也可以为非封闭的开口结构,背板2上容纳槽的形状与胶框1的外形相适配。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降低将胶框1安装至背板2容纳槽内的难度,以及为了便于在胶框1内安装其他部件,将胶框1设置为“U”型结构,该“U”型胶框包括三个边框,每一边框的顶部均设置有多个第一卡块11。不同边框上的第一卡块11的高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只要保证三个边框最高处的高度相同即可。当不同边框上的第一卡块11的高度不同时,背板2上不同侧壁上的第二榫槽22的深度也不同。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与“U”型胶框卡接,将背板2设置为矩形结构,并将背板2上的容纳槽设置为矩形槽,在背板2的其中三个侧壁的顶部与第一卡块1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二榫槽22,与第一榫槽12相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一卡块11。为了对“U”型胶框1的两个自由端进行进一步限位,在背板2第四个侧壁的顶部向内翻折设置压板23,压板23还能够对设置在背板2内的其他部件进行抵压。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胶框1和背板2的固定连接强度,将第一卡块11的长度和第二榫槽22的长度设置为相同,从而能够使第一卡块11和第二榫槽22在卡接时能够实现过盈配合。同理,也可以将第二卡块21的长度和第一榫槽12的长度设置为相同,从而使第二卡块21和第一榫槽12也能够实现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胶框1和背板2固定连接后的美观性以及便于后期工序中与其他部件的连接,将背板2侧壁最高处的高度和胶框1上最高处的高度设置为相同,从而使胶框1和背板2组装后,能够使胶框1的顶面和背板2的顶面能够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胶框固定结构的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可以用在各种电子设备上执行显示图像的任务。如图3至图6所示,该显示设备具体包括上述背板2、胶框1以及显示组件3。如图7,该剖视图一是在第一卡块11和第二榫槽22的卡接处的剖视图;如图8,该剖视图二是在第二卡块21和第一榫槽12的卡接处的剖视图。如图7和图8所示,显示组件3设置在背板2的容纳槽内,显示组件3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光学膜片33、导光片32和反射片31,反射片31设置在容纳槽的最底处,导光片32设置在光学膜片33和反射片31之间,光学膜片33设置在最顶层。发光元件发出光线,并通过导光片32和反射片31将光线均匀地反射至光学膜片33上,并通过液晶显示模组形成光学图像。

为了避免光线外漏,在显示设备的最顶层还设置有遮光胶带4,遮光胶带4上设置有透视窗,透视窗的形状与显示组件3的形状相同,利用遮光胶带4遮住显示组件3与胶框1之间的缝隙,从而能够避免显示设备内的光线从缝隙中漏出来,影响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为了提高遮光胶带4和胶框1、背板2的连接强度,可以通过遮光胶带4的底面上设置固定胶带,利用固定胶带将遮光胶带4粘贴在胶框1和背板2的顶层。当然如果遮光胶带4自身的粘性足够,也可以不设置固定胶带。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