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连接部件及光耦合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36851发布日期:2019-09-11 22:22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光连接部件及光耦合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连接部件及光耦合构造。

本申请基于在2017年1月26日申请的日本申请第2017-012212号而要求优先权,引用上述日本申请所记载的所有记载内容。



背景技术:

非专利文献1公开了与lc连接器型的多芯光纤(mcf:multicorefiber)进行pc(physicalcontact:实体相接)连接的扇出(fan-out)部件。该扇出部件是捆束7根单芯光纤而设为光纤带。在mcf中,7根纤芯中的1根配置于mcf的中心轴上,其它6根在其周围以等间隔配置。光纤带的7根单芯光纤与该mcf的纤芯配置分别对应而设置。即,在该光纤带中,7根单芯光纤中的1根配置于光纤带的中心轴上,其它6根在其周围以等间隔配置。

非专利文献1:岛川修、其它两名,《lcコネクタ型マルチコアファイバ用ファンアウト》,2015年電子情報通信学会通信ソサイエティ大会通信講演論文集、社団法人電子情報通信学会,b-13-34,2015年8月25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光连接部件涉及沿第1方向与具有多个光入射出射部的第1光波导部件、和具有多个光入射出射部的第2光波导部件对接而连接。该光连接部件该光连接部件具备:保持构件,其具有前端面、后端面、基准面、至少一对第1引导孔、以及至少一对第2引导,该前端面与第1方向交叉,该后端面在第1方向上位于前端面的相反侧,该基准面与正交于第1方向的第2方向交叉,该至少一对第1引导孔设置在前端面,该至少一对第2引导孔设置在后端面;以及光波导构件,其具有前表面、后表面、下表面以及多个光波导,该前表面与第1方向交叉,该后表面在第1方向位于前表面的相反侧,该下表面与第2方向交叉,该多个光波导从前表面延伸至后表面。多个光波导的前表面侧的第1端的配置与多个光波导的后表面侧的第2端的配置相互不同。光波导构件以下表面与基准面相互抵接的方式保持于保持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光连接部件的斜视图。

图2是沿图1所示光连接部件的ii-ii线的剖视图。

图3是光波导构件的斜视图。

图4是表示光波导构件的一端面的正视图。

图5是表示光波导构件的另一端面的后视图。

图6是表示包含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光连接部件的光耦合构造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7是变形例涉及的光波导构件的斜视图。

图8是表示变形例涉及的光波导构件的另一端面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非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扇出部件中,光纤带的纤芯也配置于中心轴的周围,mcf也成为同样的纤芯配置。因此,为了使光纤带的纤芯位置与mcf的纤芯位置一致,需要分别对光纤带与mcf进行旋转调芯的作业。例如,使用对开套管,使光纤带及mcf分别绕其中心轴旋转,分别使光纤带及mcf的绕中心轴的角度与特定的角度对齐。但是,在这种连接方式中,除了mcf的旋转调芯作业之外,还需要光纤带的旋转调芯作业,因此mcf与光纤带的连接所需的步骤增多,连接作业耗费时间。

[本公开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光连接部件及光耦合构造,能够简化具有多个入射出射部的光波导部件彼此的连接作业。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举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内容而进行说明。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光连接部件是关于一种光连接部件,其沿第1方向与具有多个光入射出射部的第1光波导部件、和具有多个光入射出射部的第2光波导部件对接而连接。该光连接部件具备:保持构件,其具有前端面、后端面、基准面、至少一对第1引导孔、以及至少一对第2引导,该前端面与第1方向交叉,该后端面在第1方向上位于前端面的相反侧,该基准面与正交于第1方向的第2方向交叉,该至少一对第1引导孔设置在前端面,该至少一对第2引导孔设置在后端面;以及光波导构件,其具有前表面、后表面、下表面以及多个光波导,该前表面与第1方向交叉,该后表面在第1方向位于前表面的相反侧,该下表面与第2方向交叉,该多个光波导从前表面延伸至后表面。多个光波导的前表面侧的第1端的配置与多个光波导的后表面侧的第2端的配置相互不同。光波导构件以下表面与基准面相互抵接的方式保持于保持构件。

在上述光连接部件中,通过使光波导构件的下表面与保持构件的基准面相互抵接,从而规定光波导构件相对于保持构件的绕第1方向的相对角度。另外,通过对保持构件的第1引导孔插入第1引导销,从而能够规定第1光波导部件相对于保持构件的绕第1方向的相对角度,通过对保持构件的第2引导孔插入第2引导销,从而能够规定第2光波导部件相对于保持构件的绕第1方向的相对角度。因此,能够省略使各光波导的第1端与第1光波导部件的各入射出射部相互光耦合时的旋转调芯作业、及使各光波导的第2端与第2光波导部件的各光入射出射部相互光耦合时的旋转调芯作业。即,根据上述光连接部件,能够简化第1光波导部件与第2光波导部件的连接作业。

在上述光连接部件中,保持构件可以具有主体部,该主体部设有在第2方向上凹陷的凹状内壁面,基准面可以是凹状内壁面中的底面,光波导构件可以收容于由凹状内壁面划定的主体部的凹部内。保持构件可以具有对主体部的凹部进行覆盖的盖。保持构件的凹状内壁面可以还具有在与第1及第2方向交叉的第3方向上相对的一对内壁面,光波导构件可以还具有在第3方向上相对的第1及第2侧面,光波导构件的第1侧面及第2侧面和下表面可以分别与保持构件的一对内壁面和基准面相对而相接。在上述情况下,能够将光波导构件的下表面与保持构件的基准面的抵接更可靠地具体化等,更可靠地规定光波导构件相对于保持构件的绕第1方向的相对角度。

在上述光连接部件中,也可以是前端面与前表面相互为同一面,后端面与后表面相互为同一面。保持构件可以还包含第1台阶,光波导构件在前表面与后表面之间在除了设有多个光波导的部分以外的其它部分,可以还具有与保持构件的第1台阶相对的第2台阶,可以通过保持构件的第1台阶与光波导构件的第2台阶相互抵接,从而规定光波导构件相对于保持构件的第1方向的位置。由于保持构件的前端面与光波导构件的前表面相互为同一面,因此能够使光连接部件与第1光波导部件对接而连接。另外,由于保持构件的后端面与光波导构件的后表面相互为同一面,因此能够使光连接部件与第2光波导部件的连接以对接的方式进行。如此,由于前端面与前表面成为同一面,后端面与后表面成为同一面,因此需要高精度地规定光波导构件相对于保持构件的第1方向的位置。因此,在上述光连接部件中,通过使保持构件的第1台阶与光波导构件的第2台阶相互抵接,从而规定光波导构件相对于保持构件的第1方向的位置。由此,能够高精度地定位光波导构件相对于保持构件的第1方向的位置。第2台阶可以设置于光波导构件的下表面侧的角部。

在上述光连接部件中,各光波导的第1端的模场直径与各光波导的第2端的模场直径可以相互不同。由此,即使在第1光波导部件的多个光入射出射部的模场直径与第2光波导部件的多个光入射出射部的模场直径相互不同的情况下,也能高效率地将它们连接。各光波导的第1端的模场直径与各光波导的第2端的模场直径可以相同。

在上述光连接部件中,在多个光波导的第1端的配置中,可以是第1端的各光波导以规定间隔沿与第1及第2方向交叉的第3方向配置,在多个光波导的第2端的配置中,可以是第2端的各光波导相对于规定的轴线旋转对称地配置。

在上述光连接部件中,包含多个光波导的光波导构件可以由石英玻璃构成。由此,能够使用例如飞秒激光这样的超短脉冲激光,良好地实现光波导构件的多个光波导。

在上述光连接部件中,包含多个光波导的光波导构件可以由添加有折射率调整材料的石英玻璃构成。由此,能够使用例如飞秒激光这样的超短脉冲激光,高效率地使各光波导的折射率变化,因此能够良好地实现光波导构件的多个光波导。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第1光耦合构造具备:光连接部件,其具有上述任意结构;第1光波导部件,其具有与光连接部件的多个光波导的第1端各自对应的多个光入射出射部;以及至少一对第1引导销,其沿第1方向延伸。第1光波导部件具有与至少一对第1引导销的第1方向的第1端分别嵌合的至少一对引导孔。光连接部件的至少一对第1引导孔与至少一对第1引导销的第2端分别嵌合。该第1光耦合构造具备上述光连接部件及第1光波导部件。因此,能够省略连接第1光波导部件与光连接部件时的旋转调芯作业。并且,在该第1光耦合构造中,通过一对第1引导销,决定光连接部件与第1光波导部件的绕第1方向的相对角度。由此,能够高精度地连接光连接部件与第1光波导部件。在第1光耦合构造中,第1光波导部件的多个光入射出射部可以包含多个单芯光纤的各纤芯端面。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第2光耦合构造具备:光连接部件,其具有上述任意结构;第2光波导部件,其具有与光连接部件的多个光波导的第2端各自对应的多个光入射出射部;以及至少一对第2引导销,其沿第1方向延伸。第2光波导部件具有与至少一对第2引导销的第1方向的第1端分别嵌合的至少一对引导孔。光连接部件的至少一对第2引导孔与至少一对第2引导销的第2端分别嵌合。该第2光耦合构造具备上述光连接部件及第2光波导部件。因此,能够省略连接第2光波导部件与光连接部件时的旋转调芯作业。并且,在该第2光耦合构造中,通过一对第2引导销,决定光连接部件与第2光波导部件的绕第1方向的相对角度。由此,能够高精度地连接光连接部件与第2光波导部件。第2光波导部件的多个光入射出射部可以包含多芯光纤的各纤芯端面,该多芯光纤具有多个纤芯及覆盖该多个纤芯的包层。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内容]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光连接部件及光耦合构造的具体例。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例示,意图包含由权利要求书示出的与权利要求等同的含义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在以下的说明中,在附图的说明中对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标号,省略重复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光连接部件的斜视图。图2是沿图1所示的光连接部件的ii-ii线的剖视图。图3是光波导构件的斜视图。在各图中根据需要示出xyz正交坐标系。如图1及图2所示,光连接部件1具备保持构件10及光波导构件20。保持构件10具有主体部11与盖12。主体部11在xy面内呈剖面凹状,在y方向开口。盖12为平板状,以覆盖主体部11的开口的部分(凹部)的方式安装。盖12与主体部11是通过粘接剂相互固定。

主体部11包含前端面11a、后端面11b、凹状内壁面13、至少一对引导孔14及后述的至少一对引导孔16(参照图6)。前端面11a为平坦面,与z方向交叉(例如正交)。后端面11b为平坦面,设置于前端面11a的相反侧,与z方向交叉(例如正交)。在一个例子中,前端面11a与后端面11b相互平行。凹状内壁面13为呈剖面凹状的主体部11的内侧部分的内壁面,包含多个面。凹状内壁面13从前端面11a遍及后端面11b而形成。凹状内壁面13包含内壁面13a、内壁面13b、内壁面13c及一对台阶15。内壁面13c也可以为本实施方式的基准面。内壁面13a与内壁面13b为与x方向交叉(例如正交)的平坦面,相互相对。在一个例子中,内壁面13a、13b相互平行,内壁面13a、13b与前端面11a及后端面11b所成的角度为90°。内壁面13c与y方向交叉(例如正交),将内壁面13a与内壁面13b连接。在一个例子中,内壁面13c、前端面11a及后端面11b以及内壁面13a、13b所成的角度各自为90°。

一对台阶15设置于前端面11a与内壁面13c所成的角的x方向的两端。一对台阶15在z方向上从前端面11a向后端面11b凸出,在y方向上从内壁面13c向主体部11的开口凸出。一对台阶15中的一个台阶15在x方向上从内壁面13a向内壁面13b凸出,另一个台阶15在x方向上从内壁面13b向内壁面13a凸出。一对台阶15具有与z方向交叉(例如正交)、与前端面11a平行的平坦的台阶面15a。台阶面15a相对于前端面11a设置于z方向的后端面11b侧。即,台阶面15a位于前端面11a与后端面11b之间。该保持构件10的台阶面15a与设置于后述的光波导构件20的一对台阶23(参照图3)的台阶面23a抵接。一对引导孔14的与其中心轴垂直的剖面为圆形状。一对引导孔14设置于前端面11a。具体而言,一对引导孔14从前端面11a向z方向延伸,在x方向上隔着凹状内壁面13而设置于两侧。一对引导孔14作为一个例子,能够以其各中心轴与前端面11a正交的方式形成于前端面11a。用于对保持构件10相对于后述的光波导部件30(参照图6)的绕中心轴c1(绕z方向)的角度进行规定的一对引导销40插入于一对引导孔14并嵌合。

光波导构件20保持于保持构件10。光波导构件20如图3所示,具有主体部21及多个光波导22。主体部21具有大致长方体状的外观。多个光波导22设置于主体部21内。以下针对多个光波导22的详细结构进行叙述。主体部21及多个光波导22也可以由相同材料构成。主体部21及多个光波导22例如由石英玻璃构成。或主体部21及多个光波导22也可以例如由添加有选自氟(f)、钾(k)、硼(b)、铝(al)、锗(ge)、及铷(rb)所成的组的折射率调整用添加材料(折射率调整材料)的石英玻璃构成。在该情况下,该添加材料可以遍及主体部21及多个光波导22整体添加,也可以仅限于包含主体部21的多个光波导22的一部分添加。

主体部21如图3所示,具有前表面21a、后表面21b、上表面21c、下表面21d、第1侧面21e、第2侧面21f、及一对台阶23。前表面21a为与z方向交叉(例如正交),沿包含前端面11a的架空平面的平坦面。在一个实施例中,前表面21a与前端面11a相互共面。后表面21b为设置于前表面21a的相反侧,与z方向交叉(例如正交),沿包含后端面11b的架空平面的平坦面。在一个实施例中,后表面21b与后端面11b相互共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共面不限于两个面的位置完全一致的情况,包含两个面的位置具有制造误差程度的差的情况。上表面21c及下表面21d与y方向交叉(例如正交),并相互相对而设置。第1侧面21e及第2侧面21f与x方向交叉(例如正交),相互相对而设置。通过下表面21d、第1侧面21e和第2侧面21f分别与内壁面13c、内壁面13a和内壁面13b相对而相接,从而使光波导构件20的主体部21保持于凹状内壁面13内,并且规定光波导构件20相对于凹状内壁面13的绕中心轴c1(绕z方向)的角度。而且,通过上表面21c与盖12抵接,从而将光波导构件20固定于保持构件10。

一对台阶23设置于主体部21的除了设置多个光波导22的部分以外的其它部分。具体而言,一对台阶23设置于前表面21a与下表面21d所成的角部的x方向的两端。一对台阶23呈与一对台阶15对应的形状,与一对台阶15嵌合。一对台阶23在z方向上构成相对于前表面21a的凹陷,在y方向上构成相对于下表面21d的凹陷。一对台阶23中的一个台阶23在x方向上构成相对于第1侧面21e的凹陷,另一个台阶23在x方向上构成相对于第2侧面21f的凹陷。一对台阶23具有与z方向交叉(例如正交)、与包含前表面21a的架空平面平行的平坦的台阶面23a。台阶面23a相对于前表面21a设置于z方向的后表面21b侧。即,台阶面23a位于前表面21a与后表面21b之间。台阶面23a与上述凹状内壁面13的台阶面15a相对。通过使光波导构件20的台阶面23a与保持构件10的台阶面15a抵接,从而规定光波导构件20相对于凹状内壁面13的z方向的位置。

多个光波导22如图3所示,从前表面21a延伸至后表面21b。多个光波导22的一端面22a(一端)包含于前表面21a中,多个光波导22的另一端面22b(另一端)包含于后表面21b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前表面21a相对于各一端面22a的光轴垂直,后表面21b相对于各另一端面22b的光轴垂直。此处,图4是表示光波导20的前表面21a的正视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4个一端面22a沿x方向等间隔地排列成一行,各一端面22a的模场的形状为圆形状。图5是表示光波导构件20的后表面21b的后视图。如图5所示,各另一端面22b的配置与各一端面22a的配置不同,各另一端面22b中的至少一者配置于光波导构件20的除中心轴c1上之外的位置。各另一端面22b相对于规定的轴线(即,中心轴c1)而旋转对称地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4个另一端面22b中的两个另一端面22b沿x方向排列,另两个另一端面22b以隔着该两个另一端面22b之间的中心的方式沿y方向排列。在一个实施例中,各另一端面22b的模场的形状为圆形状,各另一端面22b的模场直径与各一端面22a的模场直径一致。在制造光连接部件1时,例如以下表面21d的位置为基准,以多个光波导22的一端面22a及另一端面22b配置于规定的位置的方式,形成多个光波导22。而且,以下表面21d、第1侧面21e和第2侧面21f分别与内壁面13c、内壁面13a和内壁面13b相对而相接的方式,使光波导构件20保持于凹状内壁面13。

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的多个光波导22例如通过使用脉冲激光而形成于主体部21内。脉冲激光例如为钛蓝宝石飞秒激光(ti-sapphirefemtosecondlaser)。在从输出脉冲激光的光脉冲的聚光点处,由于主体部21的材料的折射率产生变化,因此通过扫描该聚光点,从而轨道不仅在x方向且在y方向上也变化的三维多个光波导22形成于主体部21内。此处,在主体部21及多个光波导22由添加有上述添加材料的石英玻璃构成的情况下,因该添加材料的差异,而光脉冲的聚光点处的主体部21的折射率的变化的情况不同。例如该添加材料为钾、锗、铝或铷的情况下,光脉冲的聚光点处的折射率高于(大于)其周围的折射率。因此,在该情况下,沿光脉冲的聚光点的轨道而形成多个光波导22(纤芯区域)。因这些添加材料的差异,其光脉冲的聚光点处的折射率的变化量不同。相对于此,例如该添加材料为氟或硼的情况下,光脉冲的聚光点处的折射率低于(小于)其周围的折射率。因此,在该情况下,沿光脉冲的聚光点的轨道而形成多个光波导22的周围(包层区域)。因这些添加材料的差异,其光脉冲的聚光点处的折射率的变化量不同。

图6是表示包含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光连接部件1的光耦合构造1a、1b的结构的俯视图。图6所示的xz坐标系与图1~图5所示的xyz正交坐标系对应。如图6所示,光耦合构造1a具备光连接部件1、光波导部件30、及至少一对引导销40。光连接部件1沿z方向与光波导部件30对接而连接。光波导部件30具备插芯31及多个单芯光纤32。插芯31例如为mt光连接器插芯。插芯31具有连接端面31a及至少一对引导孔31b。连接端面31a与前表面21a相对,在一个实施例中与前表面21a进行pc(physicalcontact:实体相接)连接。一对引导孔31b从连接端面31a向z方向延伸,与其中心轴垂直的剖面为圆形状。一对引导孔31b设置于与一对引导孔14对应的位置。一对引导孔31b的内径与一对引导孔14的内径一致。多个单芯光纤32保持于插芯31。多个单芯光纤32从连接端面31a向z方向延伸,在x方向上在一对引导孔31b之间排列成一行。多个单芯光纤32的端面32a各自具有从连接端面31a露出的纤芯。这些纤芯的端面为光波导部件30的多个光入射出射部。各纤芯与各一端面22a分别相对并光耦合。在一个实施例中,各纤芯的模场的形状为圆形状,各纤芯的模场直径与各一端面22a的模场直径相互一致。

一对引导销40沿z方向延伸,与其中心轴垂直的剖面为圆形状。一对引导销40的外径与光连接部件1的一对引导孔14的内径、及光波导部件30的一对引导孔31b的内径一致。一对引导销40的z方向上的一端插入至一对引导孔31b并嵌合,一对引导销40的另一端插入至一对引导孔14并嵌合。通过一对引导销40,定位光连接部件1的各一端面22a与光波导部件30的多个单芯光纤32的xy面内的相对位置,且决定绕z方向的相对角度。

光耦合构造1b如图6所示,具备光连接部件1、光波导部件50及至少一对引导销41。光连接部件1沿z方向与光波导部件50对接而连接。光连接部件1的一对引导孔16是与其中心轴垂直的剖面为圆形状,从后端面11b向z方向延伸。一对引导孔16作为一个例子,能够以其各中心轴与后端面11b正交的方式形成于后端面11b。一对引导孔16设置于与一对引导孔14同样的位置。即,一对引导孔16在x方向上隔着凹状内壁面13而设置于两侧。光波导部件50具备插芯51及至少1个mcf(multicorefiber:多芯光纤)52。mcf52具有多个纤芯及覆盖该多个纤芯的包层。插芯51例如为mt光连接器插芯。插芯51具有连接端面51a及一对引导孔51b。连接端面51a与后表面21b相对,在一个实施例中与后表面21b进行pc连接。一对引导孔51b从连接端面51a向z方向延伸,与其中心轴垂直的剖面为圆形状。一对引导孔51b设置于与一对引导孔16对应的位置。一对引导孔51b的内径与一对引导孔16的内径一致。

mcf52保持于插芯51。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一个mcf52保持于插芯51。mcf52从连接端面51a向z方向延伸,在x方向上配置于一对引导孔51b之间。mcf52的端面52a具有在连接端面51a露出的多个纤芯。这些纤芯的端面为光波导部件50的多个光入射出射部。多个纤芯相对于特定轴线(即,中心轴c2)旋转对称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各纤芯的模场的形状为圆形状,各纤芯的模场直径与各另一端面22b的模场直径相互一致。各纤芯与各另一端面22b分别相对并光耦合。在制造光波导部件50时,mcf52相对于插芯51绕该mcf52的中心轴c2旋转调芯。而且,在使绕mcf52的中心轴c2(绕z方向)的角度与规定的角度一致后,将mcf52固定于插芯51。在一个例子中,mcf52的中心轴c2与光波导构件20的中心轴c1的xy面内的位置相互一致。

一对引导销41沿z方向延伸,与其中心轴垂直的剖面为圆形状。引导销41的外径与引导孔16、51b的内径一致。一对引导销41的z方向的一端插入至一对引导孔51b并嵌合,一对引导销41的z方向的另一端插入至一对引导孔16并嵌合。如此,通过一对引导销41,定位光连接部件1的各另一端面22b与光波导部件50的多个纤芯的xy面内的相对位置,且决定绕z方向的相对角度。

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光耦合构造1a、1b中,从各单芯光纤32的纤芯射出的光分别射入至各一端面22a,从各另一端面22b分别射出,分别射入至mcf52的各纤芯。或者,从mcf52的各纤芯射出的光分别射入至各另一端面22b,从各一端面22a分别射出,分别射入至各单芯光纤32的纤芯。

针对通过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光连接部件1及光耦合构造1a、1b得到的效果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光波导构件20的下表面21d与凹状内壁面13的内壁面13c相互抵接,由此规定光波导构件20的绕z方向的角度。另外,通过向保持构件10的引导孔14插入引导销40,由此规定光波导部件30相对于保持构件10的绕z方向的相对角度,通过向对保持构件10的引导孔16插入引导销41,由此规定光波导部件50相对于保持构件10的绕z方向的角度。因此,能够省略使各光波导22的一端面22a与各单芯光纤32的纤芯相互光耦合时的旋转调芯作业、及使各另一端面22b与mcf52的各纤芯相互光耦合时的旋转调芯作业。即,根据上述光连接部件1,能够简化光波导部件30与光波导部件50的连接作业。

在光连接部件1中,前端面11a与前表面21a相互为同一面,后端面11b与后表面21b相互为同一面。凹状内壁面13还包含一对台阶15,光波导构件20也可以在前表面21a与后表面21b之间,在除了设有多个光波导22的部分以外的其它部分,还具有与一对台阶15相对的一对台阶23。如图2所示,前端面11a与前表面21a相互为同一面,后端面11b与后表面21b相互为同一面,因此能够使光连接部件1与光波导部件30、50的连接以对接的方式进行。此处,为了如上所述地使前端面11a与前表面21a相互成同一面,后端面11b与后表面21b相互成同一面,因此需要高精度地规定光波导构件20相对于保持构件10的凹状内壁面13的z方向的位置。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光连接部件1中,通过使一对台阶15、23相互抵接,由此规定光波导构件20相对于保持构件10的凹状内壁面13的z方向的位置。由此,能够高精度地定位光波导构件20相对于保持构件10的z方向的位置。

在光连接部件1中,多个光波导22可以由石英玻璃构成。由此,也能够使用例如飞秒激光这样的超短脉冲激光,良好地实现光波导构件20的多个光波导22。

在光连接部件1中,多个光波导22可以由添加有选自由氟、钾、硼、铝、锗、及铷所成的组的折射率调整用的添加材料的石英玻璃构成。由此,能够使用例如飞秒激光这样的超短脉冲激光,高效率地使各光波导22的折射率变化,因此能够良好地实现光波导构件20的多个光波导22。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光耦合构造1a具备光连接部件1、光波导部件30、及沿z方向延伸的一对引导销40。在光耦合构造1a中,光连接部件1与光波导部件30经由一对引导销40相互对接而连接。在该光耦合构造1a中,通过一对引导销40,决定光连接部件1与光波导部件30的绕z方向的相对角度。由此,能够高精度连接光连接部件1与光波导部件30。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光耦合构造1b具备光连接部件1、光波导部件50、及沿z方向延伸的一对引导销41。在光耦合构造1b中,光连接部件1与光波导部件50经由一对引导销41相互对接而连接。在该光耦合构造1b中,通过一对引导销41,决定光连接部件1与光波导部件50的绕z方向的相对角度。由此,能够高精度连接光连接部件1与光波导部件50。

图7是一个变形例涉及的光波导构件20a的斜视图。图8是表示光波导构件20a的后表面21b的后视图。本变形例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点是,光波导构件20的各另一端面22b及光波导部件50的mcf52的各纤芯的模场直径的大小。即,本变形例涉及的光波导构件20a的多个光波导22的另一端面22b的模场直径如图7及图8所示,大于多个光波导22的一端面22a的模场直径。换言之,在本变形例中,光波导22的一端面22a的模场直径与光波导22的另一端面22b的模场直径相互不同。由此,即使在各单芯光纤32的模场直径与mcf52的各纤芯的模场直径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高效率地将各单芯光纤32与mcf52的各纤芯光耦合。

本发明的光连接部件及光耦合构造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其它各种变形。例如,可以根据所需的目的及效果,相互组合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各光波导22的另一端面22b相对于规定的轴线(中心轴c1)旋转对称地配置,但也可以是不旋转对称的配置,还可以进一步配置于中心轴c1上。

标号的说明

1…光连接部件,1a、1b…光耦合构造,10…保持构件,11、21…主体部,11a…前端面,11b…后端面,12…盖,13…凹状内壁面,13a、13b、13c…内壁面,14、16、31b、51b…引导孔,15、23…台阶,15a、23a…台阶面,20、20a…光波导构件,21a…前表面,21b…后表面,21c…上表面,21d…下表面,21e…第1侧面,21f…第2侧面,22…光波导,22a…一端面,22b…另一端面,30、50…光波导部件,31、51…插芯,31a、51a…连接端面,32…单芯光纤,32a…端面,40、41…引导销,52…mcf,52a…端面,c1、c2…中心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