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转印带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31087发布日期:2019-09-06 23:39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中间转印带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间转印带及图像形成装置,更具体而言涉及凹凸纸转印性和耐久性优异的中间转印带以及具备该中间转印带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作为使用中间转印带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将形成于感光体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将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纸(记录纸)等转印材料上。即,通过静电力将形成于感光体上且以指定极性带电的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然后,利用静电将中间转印带的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于转印材料上。

使用有该中间转印带的图像形成装置,利用静电力,可以将形成于各感光体上的调色剂图像依次叠加在中间转印带上,进一步将叠加的调色剂图像一起转印于转印材料,因此广泛用作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近年,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需要能应对使用的各种转印材料,不仅是普通纸和oa专用纸,还要求应对厚纸或涂布纸,进一步还需要应对表面具有凹凸的纸(下文中也称为“凹凸纸”)等纸张类型。特别是,表面经过压花处理的凹凸纸,其具有独特的纹理,越来越经常用于名片和印刷品的封面等。

然而,众所周知,凹凸纸的转印性不如其他光滑纸张,难以良好地形成图像,为提高凹凸纸转印性,已进行各种讨论研究。

例如,就弹性带而言,可以沿着凹凸纸的表面形状使带变形来提高转印性。然而,转印时弹性带伸缩,因此存在由于长期使用而劣化开裂的问题。

为提高转印性,可以考虑加强作用于调色剂的转印电场,但是,为增强转印电场,提高转印时的施加电压时,会发生由放电引起的图像噪声。作为在相同施加电压下提高调色剂的转印电场的方法,已经研究了降低中间转印带的体积电阻率或增加中间转印带的相对介电常数(参见专利文献1和2)等方法。

然而,为提高作用在调色剂的转印电场,提高中间转印带的相对介电常数时,由于介电极化中间转印带和调色剂的象力增大,不利于调色剂从中间转印带二次转印到转印材料。另外,添加高介电填料时,界面产生开裂等耐久性劣化,因此,需要凹凸纸转印性和耐久性优异的中间转印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3128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8-15275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考虑如上所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凹凸纸转印性和耐久性均优异的中间转印带。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所述中间转印带的图像形成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人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上述问题的原因等过程中发现:即使提高作用在调色剂的转印电场,通过将低介电常数表面层设置在中间转印带上,可以实现具有优异的凹凸纸转印性和耐久性的中间转印带,从而完成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所述课题可以通过以下手段解决。

1、一种中间转印带,其是用于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中间转印带,其中,所述中间转印带具有基材层和表面层,在温度23℃和湿度50%rh的环境下,所述中间转印带的相对介电常数为15以上,施加电压100v时的体积电阻率在1.0×105~9.0×109ω·cm的范围内,并且所述表面层的相对介电常数为6以下。

2、根据第1项所述的中间转印带,其中,所述中间转印带的相对介电常数在20~60的范围内。

3、根据第1项或第2项所述的中间转印带,其中,所述体积电阻率在5.0×106~5.0×108ω·cm的范围内。

4、根据第1项至第3项中任一项所述的中间转印带,其中,所述表面层的相对介电常数在3~5的范围内。

5、根据第1项至第4项中任一项所述的中间转印带,其中,所述基材层含有高介电填料。

6、根据第1项至第5项中任一项所述的中间转印带,其中,在温度23℃湿度50%rh的环境下,使用维氏四棱锥压头以最大载荷2mn按压时,表面层侧的通用硬度(universalhardness)在50~80mpa(n/mm2)的范围内。。

7、根据第1项至第6项中任一项所述的中间转印带,其中,所述表面层的厚度在2~20μm的范围内。

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第1项至第7项中任一项所述的中间转印带。

发明的效果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方法,可以提供一种凹凸纸转印性和耐久性均优异的中间转印带。另外,可以提供具备该中间转印带的图像形成装置。

尽管本发明效果的发挥机理或作用机理尚未明确,但推测如下。

通过提高中间转印带的相对介电常数并降低体积电阻率,可以提高作用在调色剂上的转印电场,并且在中间转印带的调色剂转印表面上设置低介电常数表面层,可以抑制中间转印带和调色剂的象力,并且可以提高调色剂相对于凹凸纸的转印性。

附图说明

图1表示中间转印带的层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概念剖面图。

图2表示可以使用本发明的中间转印带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剖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中间转印带,其为用于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中间转印带,其中,所述中间转印带具有基材层和表面层,在温度23℃、湿度50%rh的环境下,所述中间转印带的相对介电常数为15以上,施加电压100v时的体积电阻率在1.0×105~9.0×109ω·cm的范围内,并且所述表面层的相对介电常数为6以下。上述特征是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发明所共同或对应的技术特征。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从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出发,所述中间转印带的相对介电常数优选在20~60的范围内。

另外,从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出发,优选所述体积电阻率在5.0×106~5.0×108ω·cm的范围内。

并且,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表面层的相对介电常数在3~5的范围内。

另外,所述基材层含有高介质填料,相对介电常数可以设定为所需值,故优选。

并且,在本发明中,上述测量条件下,通用硬度优选在50~80mpa(n/mm2)的范围内。由此,可以提高中间转印带的耐久性。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优选所述表面层的厚度在2~20μm的范围内,可以更有效地提高作用在调色剂的转印电场并更有效地发挥抑制象力的效果,故优选。

本发明的中间转印带可以适当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

下文,将详细说明本发明、其技术特征以及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形态和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表示以该符号前后记载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和上限值而包含的意义使用。

另外,本发明中“表面层”是中间转印带的最外层并担载待转印的调色剂的层。

《中间转印带概述》

本发明的中间转印带是用于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中间转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转印带具有基材层和表面层,在温度23℃、湿度50%rh的环境下,所述中间转印带的相对介电常数为15以上,施加电压100v时的体积电阻率在1.0×105~9.0×109ω·cm的范围内,并且所述表面层的相对介电常数为6以下。

为了提高凹凸纸转印性,可以考虑加强作用在调色剂的转印电场。增大中间转印带的相对介电常数时,静电电容增加,施加到中间转印带的电场减小。结果,可以加强调色剂的转印电场。此外,即使使中间转印带的体积电阻率降低时,也可以增强施加至调色剂的转印电场。

已经确认了,降低中间转印带的体积电阻并提高相对介电常数时,调色剂的转印性提高至预期以上。虽然具体现象尚未明确,推测是因为低体积电阻率和高介电常数有效地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随着中间转印带的相对介电常数提高,由于中间转印带内部的介电极化,调色剂和中间转印带之间的象力增强,二次转印时,为消除上述现象需要施加更大的力。

本发明中,尽管使中间转印带具有高介电常数,通过在表面(调色剂转印表面)设置具有极化较小的低介电常数表面层,可以抑制调色剂和中间转印带的象力,可以有效地对调色剂施加转印电场,可以使凹凸纸转印性良好。另外,通过在调色剂转印面设置表面层,可以提高中间转印带的耐久性。

图1示出本发明的中间转印带的层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概念剖面图。图1中,1表示中间转印带、2表示基材层、3表示表面层。可以将基材层作为高介电常数层,可以将表面层作为低介电常数层。

[相对介电常数]

就本发明的中间转印带而言,在温度23℃、湿度50%rh的环境下,所述中间转印带的相对介电常数为15以上。通过将后述的体积电阻率设定在上述范围,可以增强作用于调色剂的转印电场。优选相对介电常数在20~60的范围内。相对介电常数低于15时,难以增强转移电场,故不优选。相对介电常数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被使用的材料限制。

中间转印带的相对介电常数的调整可以通过在中间转印带中含有高介电填料来进行调节。在本发明中,基材层可以是高介电常数层,表面层可以是低介电常数层。

中间转印带的相对介电常数的测定通过lcr测量仪并使用下述样品而进行,所述样品在中间转印带的两个表面上蒸鍍厚度为100μm的银,并且切割直径为1cm的圆而得到。作为lcr测量仪,可以使用例如e4990a阻抗分析仪(keysight公司制造)。

在本发明的中间转印带中,表面层的相对介电常数为6以下。优选表面层的相对介电常数在3~5的范围内。表面层的相对介电常数超过6时,难以减弱象力,故不优选。

通过将表面层设为具有低介电常数的层,即使加强作用在调色剂的转印电场,由于象力不会增强,二次转印性优异,并且可以改善凹凸纸转印性。

表面层的相对介电常数的测定使用通过将形成的带样品从背面用锉刀刮削至距离带的表面只剩2μm而制作的层或者剥离出的表面层,并以与中间转印带相同的方式进行。

[体积电阻率]

本发明的中间转印带在温度23℃、湿度50%rh的环境下,,在100v的施加电压下体积电阻率在1.0×105~9.0×109ω·cm的范围内。通过将上述相对介电常数设定在上述范围,可以增强作用在调色剂的转印电场。优选地体积电阻率在5.0×106~5.0×108ω·cm的范围内。

中间转印带的体积电阻率的调整可以通过对中间转印带所包含的导电材料的种类和量进行调节。

体积电阻率的测定在下列装置和测量条件下进行。

电阻计:hiresta-ux(mitsubishichemicalanalytics株式会社制造)

电极:urs探针(mitsubishichemicalanalytics株式会社制造)

<测量条件>

测量氛围:温度23℃·湿度50%rh

施加电压:100v

施加时间:10秒钟

切开得到的环形带(直径120mm、宽度238mm)中间转印带,通过上述测定装置在上述测定条件下,对宽度方向的中间并沿长度方向等间隔的16个点进行测定,求出平均值。需要说明的是,测量时的载荷为2.0kgf(19.6n)。

[中间转印带的通用硬度]

本发明的中间转印带在温度23℃、湿度50%rh的环境下,使用维氏四棱锥压头以最大载荷2mn压入时,优选表面层侧的通用硬度在50~80mpa(n/mm2)的范围内。设为如上所述的硬度可以提高中间转印带的耐久性。

在本发明中,通用硬度指施加载荷,将压头压入待测物体中,并通过下式(1)求出。

(1)通用硬度=(试验载荷)/(试验载荷下压头与测量对象的接触面积)

单位以mpa(n/mm2)表示。该通用硬度的测定可以使用市售的硬度测量装置进行测量,例如,使用超微硬度计“h-100v”(fischerinstruments公司制造)测量。在该测量装置中,施加试验载荷并将四角锥形压头压入待测物体,从压头达到所需深度时的压痕深度求出与待测物体接触的压头表面积,通过上式(1)计算通用硬度。

测量条件

测量机:硬度计压痕测试仪“h-100v”(fischerinstruments公司制造)

测量压头:维氏压头

测量环境:温度23℃、湿度50%rh

测量样品:将中间转印带切割成5cm×5cm的尺寸以制备测量样品

最大测试载荷:2mn

载荷条件:以最大测试载荷以10sec达到的速度,按时间比例施加载荷。

载荷蠕变时间:5秒钟

需要说明的是,测量时,对各材料随机测量10点,将平均值定义为通用硬度指定的硬度。

<中间转印带的详细情况>

本发明的中间转印带具有基材层和表面层,在温度23℃和湿度50%rh的环境下,所述中间转印带具有15以上的相对介电常数,100v的施加电压的体积电阻率为1.0×105~9.0×109ω·cm的范围内,并且,所述表面层的相对介电常数为6以下。

另外,就中间转印带的形状而言,环形结构的中间转印带的重叠不带来任何厚度变化,可以将任意部分设置为带旋转的开始位置,具有可以省略旋转开始位置的控制机关等优点,故优选。

[基材层]

本发明的基材层由含有树脂、导电材料和强介电填料的基材层形成组合物形成。

(树脂)

本发明涉及的基材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公知的树脂,通过公知的形成方法制备。作为公知树脂,可列举,例如:聚碳酸酯、聚苯硫醚、聚偏二氟乙烯、聚酰亚胺、聚酰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醚、醚酮等树脂、含有聚苯硫醚作为主要成分的树脂等。

其中,优选聚酰亚胺、聚酰胺和聚酰胺酰亚胺。其中更优选聚酰亚胺,其耐热性、耐挠曲性、柔韧性、尺寸稳定性等特性优异,适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中间转印带。就聚酰亚胺而言,例如,从酸酐和二胺化合物合成聚酰胺酸(聚酰亚胺前体),通过热或催化剂对该聚酰胺酸进行酰亚胺化而得到。作为用于合成聚酰亚胺的酸酐,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联苯四羧酸二酐、联三苯四羧酸二酐、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均苯四酸酐、羟基联苯二甲酸二酐、二苯基砜四羧酸二酐、六氟异叉丙基联苯二甲酸二酐、环丁烷四羧酸二酐等芳氧族四羧酸二酐等。

另外,作为用于合成聚酰亚胺的二胺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对苯二胺、间苯二胺、2,4-二氨基甲苯、4,4'-二氨基二苯甲烷、4,4'-二氨基二苯醚、3,4'-二氨基二苯醚、3,3'-二甲基-4,4'-二氨基联苯、2,2'-双(三氟甲基)-4,4'-二氨基联苯、3,7-二氨基-二甲基二苯并噻吩-5,5'-二氧化物、4,4'-二氨基二苯甲酮、4,4'-双(4-氨基苯基)硫醚、4,4'-二氨基苯甲酰苯胺、1,4-二(4-氨基苯氧基)苯等芳香族二胺等。

(导电剂)

作为分散于本发明的基材层中的导电剂,可以使用公知的电子导电性物质和离子导电性物质。

作为电子导电性物质,可以列举,例如:炭黑、saf(超耐磨损性)、isaf(准超耐磨损性)、haf(高耐磨损性)、fef(良好的挤出性)、gpf(通用性)、srf(中等补强性)、ft(微粒热分解性)、mt(中粒热分解性)等碳素橡胶、经过氧化处理等的颜色(墨水)用碳、热解性碳、天然石墨、合成石墨、锑掺杂的氧化锡、氧化钛、氧化锌、镍、铜、银和锗等金属以及金属氧化物、聚苯胺、聚吡咯和聚乙炔等导电聚合物等。

另外,作为离子导电物质,可以列举,例如:高氯酸钠、高氯酸锂、高氯酸钙、氯化锂等无机离子导电材料、十三烷基甲基二羟乙基铵高氯酸盐、月桂基三甲基铵高氯酸盐、改性脂族二甲基乙基铵乙基硫酸盐、n,n-双(2-羟乙基)-n-(3'-十二烷氧基-2'-羟丙基)甲基铵乙基硫酸盐、3-月桂酰胺丙基-三甲基铵甲基硫酸盐、硬脂酰胺丙基二甲基-β-羟乙基-铵-二金属氢磷酸盐、四丁基氟硼酸铵盐、乙酸硬脂基铵、月桂基乙酸铵等季铵高氯酸盐、硫酸盐、乙基硫酸酯盐、甲基硫酸酯盐、磷酸盐、氟硼酸盐、乙酸盐等有机离子导电材料及电荷转移络合物等。

所述导电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所述导电剂中,优选使用炭黑。作为炭黑,可列举,例如:气黑、乙炔黑、油炉黑、热黑、槽黑、科琴黑等。作为通过更少量的混合得到所需导电率的有效物质,可以列举:科琴黑、乙炔黑和油炉黑。需要说明的是,科琴黑是导电型的炭黑。

通过适当使用上述导电剂,可以赋予基材层导电性,并将中间转印带的体积电阻率调节至本发明的范围内。使用上述电子导电性物质作为导电剂时,基材层形成组合物100质量%中,导电剂的含量为6~20质量%,优选8~12质量%。所述离子导电性物质用作导电剂时,基材层形成组合物100质量%中,其优选使用10~50质量%,特别优选使用20~40质量%。

(高介电填料)

为了使本发明的中间转印带的相对介电常数在15以上,优选在基材层中包含相对介电常数为100以上的高介电填料。

例如,添加了二氧化钛(tio2)、钛酸钡(batio3)、氧化钽(ta2o3)、钛酸锶(sto:srtio3)、钛酸锶钡(bst:(baxsr1-x)tio3)、锆钛酸铅(pzt:pb(zr,ti)o3)、锆钛酸铅镧(plzt:(pb,la)(zr,ti)o3:la(镧))的锆钛酸铅等介电陶瓷本身具有高介电常数,因此通过在基材层包含高介电填料,可以使中间转印带10整体的相对介电常数为15以上。

所述高介电填料的添加量根据上述期望的物理性质而变化,相对基材形成组合物,其添加量优选为10~60体积%,更优选20~50体积%。

另外,本发明的基材层,除了高介电填料之外,可以添加其他无机填料。作为该无机填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能够添加到树脂的各种公知的无机填料。例如,滑石、云母、碳酸钙、二氧化硅、玻璃纤维等。特别是,就与聚酰亚胺树脂的相容性的观点出发,优选滑石。并且,为了提高所述无机填料与聚酰亚胺树脂的相容性,可以对所述无机填料进行适当表面处理。作为该表面处理方法,可列举通过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类偶联剂、锆类偶联剂等偶联剂进行公知的处理。

通过适当添加上述无机填料,可以提高基材层的拉伸弹性模量及通用硬度。

此外,基材层的厚度在30~200μm的范围内,优选在50~100μm的范围。厚度在上述范围内时,带的操作性良好,弯折的不良情况较少,制造成本优异。

需要说明的是,基材层根据需要,可以适当混合添加到树脂的公知添加剂,可以列举:抗氧化剂、热稳定剂、增塑剂、光稳定剂、润滑剂、防雾剂、抗结块剂、增滑剂、交联剂、交联助剂、粘合剂、阻燃剂、分散剂等。

[表面层]

本发明的中间转印带具有表面层,其相对介电常数为6以下。表面层由包含树脂和导电剂的表面层形成组合物形成。

表面层所含有的树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列举: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聚硅氧烷树脂、氟树脂、聚硅氧烷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等现有的树脂。基材层同样,优选使用聚酰亚胺。聚酰亚胺的耐热性、耐挠曲性、柔韧性、尺寸稳定性等特性优异,并且适合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中间转印带等。上述聚酰亚胺中,作为表面层中含有的树脂,优选芳香族聚酰亚胺类。此外,还优选使用聚硅氧烷和氟树脂。作为氟树脂,可以列举pvdf(聚偏二氟乙烯)。

作为所述芳香族聚酰亚胺类树脂,可以列举,例如:芳香族聚酰亚胺、芳香族聚酰胺酰亚胺、芳香族聚酯酰亚胺等在主骨架中具有酰亚胺基团的物质。此外,可以列举对软嵌段共聚物进行共聚和而得到的有机硅改性聚酰亚胺、聚氨酯改性聚酰亚胺等。其中,优选成型加工性优异的芳香族聚酰胺酰亚胺树脂。

作为芳香族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各种公知的树脂。通常,芳香族聚酰胺酰亚胺树脂与偏苯三酸酐代表的酸成分、芳香族二胺或芳香族二异氰酸酯通过已知方法进行缩聚反应而制备。因此,可以将该酸成分和芳香族二胺或芳香族二异氰酸酯溶解在溶剂中来制备本发明的表面层形成组合物。

作为此时使用的溶剂,可列举,例如:n-甲基-2-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六甲基膦酰基三胺、环己酮、γ-丁内酯、甲醇、四氢呋喃、乙醇、二甲苯等。根据需要,可以混合甲酚、苯酚和二甲苯酚等酚类、己烷苯、甲苯等烃类。另外,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作为两种以上的混合使用。优选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乙酰胺。

作为用于所述表面形成组合物的酸成分,除偏苯三酸及其酸酐或酰氯外,可以列举:均四苯甲酸、联苯四羧酸、联苯砜四羧酸、二苯甲酮四羧酸、联苯醚四羧酸、乙二醇双偏苯三酸酯、丙二醇双三偏苯三酸酯等四羧酸及它们的酸酐;草酸、己二酸、丙二酸、癸二酸、壬二酸、十二烷二羧酸、二羧基聚丁二烯、二羧基聚(丙烯腈-丁二烯)、二羧基聚(苯乙烯-丁二烯)等脂肪族二羧酸、环己烷羧酸等脂环族羧酸、1,4-环己烷二甲酸、1,3-环己烷二甲酸、4,4'-二环己基甲烷二羧酸和二聚酸等脂环族二羧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二苯基砜二羧酸、二苯醚二羧酸、萘二甲酸等芳香族二羧酸。上述物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另外,其中,优选使用偏苯三酸酐。

作为所述芳香族二胺,可以列举:间苯二胺、对苯二胺、2,4-氨基甲苯、2,6-氨基甲苯、2,4-二氨基氯苯、间苯二甲基二胺、对苯二甲基二胺、1,4-二氨基萘、1,5-二氨基萘、2,6-二氨基萘、2,4'-二氨基萘联苯、联苯胺、3,3-二甲基联苯胺、3,3'-二甲氧基联苯胺、3,4'-二氨基二苯醚、4,4'-二氨基二苯醚(oda)、4,4'-二氨基二苯基硫醚、3,3'-二氨基二苯甲酮、4,4'-二氨基苯砜、4,4'-二氨基偶氮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双氨基苯基丙烷等。优选作为芳香族二胺组分为使用对苯二胺或4,4'-二氨基二苯醚(oda)得到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

另外,作为所述芳香族二异氰酸酯,可以列举:所述芳香族二胺中的氨基被异氰酸酯基团取代而得到的化合物等。可以列举:乙二胺、丙二胺和六亚甲基二胺等脂族二胺的二异氰酸酯、1,4-环己二胺、1,3-环己二胺、异佛尔酮二胺、4,4'-二环己基甲烷二胺等脂环族二胺的二异氰酸酯、间苯二胺、对苯二胺、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4,4-二氨基二苯醚、4,4'-二氨基二苯基砜、联苯胺、联邻甲苯胺、2,4-甲苯二胺、2,6-甲苯二胺和苯二甲胺等芳香族二胺的二异氰酸酯。上述物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优选作为芳香族二异氰酸酯成分,为使用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得到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

作为分散在本发明的表面层中的导电剂,可以使用与分散在上述基材层中导电剂相同的导电剂。

表面层与基材层相同,为调整相对介电常数和通用硬度等,可以添加高介电填料和无机填料。然而,为了降低中间转印带和调色剂的象力并防止表面层开裂,优选该填料少。优选在表面层中不含有高介电填料。

并且,根据需要,表面层还可以适当混合树脂中所添加的公知的添加剂,可以列举,例如:抗氧化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润滑剂、防雾剂、增滑剂、阻燃剂、表面调整剂等。表面调整剂是指,在干燥过程的涂膜表面上取向,使涂膜的表面张力均匀,防止浮点和排斥性,并改善待涂物体上的润湿性。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使用市售的丙烯酸类表面调节剂和硅氧烷类表面调节剂。

作为公知的添加剂的添加量,在表面层形成组合物中,通常为0.01质量%以下。

另外,表面层的厚度优选为2~20μm。更优选在3~10μm的范围内。用作转印带时,从兼具调色剂、清洁刮板和纸导致的表面抗损性和表面层的抗裂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上述范围。

中间转印带具有如下优点:不会由于环形结构的中间转印带重叠而引起厚度改变,可以以任意部分作为带旋转的开始位置,可以省略旋转开始位置的控制机关,故优选。

《中间转印带的制造方法》

具有上述结构的中间转印带的制备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制造环形中间转印带。

(1)对含有树脂、导电剂、高介电填料及根据需要而添加的无机填料的基材形成组合物进行挤出成形,形成基材层的工序,

(2)使用圆筒形模具,对含有树脂和导电剂的表面层形成组合物进行离心成形,形成表面层的工序,以及

(3)将上述(1)中得到的基材层的外表面重叠于上述(2)中得到的表面层的内表面上,并且进行粘合或加热使其融粘的工序。

或者,环形中间转印带可以如下制造:通过上述(1)形成基材层,将包含(2')树脂以及导电剂的表面层形成组合物叠层在上述(1)中得到的基材层的外表面,形成表面层。

下面将说明各工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使用的原料及其含量如上所述。

工序(1)(基材层的形成)

例如,含有聚酰胺树脂的基材层可以通过对含有聚酰胺树脂、高介电填料、导电剂、根据需要添加的无机填料的基材形成组合物进行挤出成形来制备。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制造。使用聚酰亚胺树脂作为基材层时,也可以使用作为其前体的聚酰胺酸溶液。

首先,通过混合聚酰胺树脂、导电剂、高介电填料和根据需要的无机填料等来制备基材层形成组合物。就该混合物而言,可以使用公知的混合装置,例如,可以使用双螺杆挤出机。使用双螺杆挤出机时,优选在约160~250℃的机筒温度下进行加热混炼从而进行充分分散混合。

然后,对所述基材层形成组合物进行挤出成型。就该挤出成型而言,可以使用公知的挤出成型装置,例如,可以使用单螺杆挤出机和挤出成型用的圆形心轴模头。得到的基材层的厚度可以通过适当设定圆形心轴的唇宽和挤出成型条件来调节。为了在喷出后精确地保持管的形状,可以在模头出口处使用空气环等心轴。通过在双螺杆挤出机的尖端处安装圆形心轴模头,可以一次性形成环形带。

通过该压出成形,将基材层以连续的管的形成而得到,作为中间转印带使用时,可以以必要的宽度横切,作为带使用。

工序(2)(表面层的形成)

例如,含有芳香族聚酰亚胺树脂和导电剂的表面层,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制备膜。

首先,通过将芳香族聚酰亚胺类树脂、导电剂和根据需要而添加的上述公知的添加剂溶解或分散在n,n-二甲基乙酰胺等上述溶剂中,制备表面层形成组合物。所述表面层形成用组合物中的芳香族聚酰亚胺类树脂,作为固体成分浓度优选为5~30质量%,特别优选为10~20质量%。此时,固体成分浓度是指,通过将固体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时,用固体的质量除以溶液的质量而得到的值以百分比率(%)值表示。

然后,使用表面十点平均粗糙度(rz:jisb0601-1994)为0.25~1.25μm的圆筒形模具,对该表面层形成组合物进行离心成型。在该情况下,将得到的表面层的厚度调节为2~20μm左右。

表面层的离心成型,例如,在以重力加速度的0.5~10倍的离心加速度旋转的旋转滚筒(圆筒形模具)的内表面上,注入相当于得到最终厚度的量的表面层形成组合物,然后,逐渐提高旋转速度,加速旋转至重力加速度的2~20倍的离心加速度,利用离心力均匀地流延在内表面上。

将旋转滚筒的内表面抛光至指定的表面精度,该旋转滚筒的表面状态为几乎均转印于本发明的导电环形带的表面层的外表面。因此,通过控制旋转滚筒的内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可以将表面层的表面粗糙度调节到期望的范围。旋转滚筒的内表面的表面十点平均粗糙度(rz)设定在0.25~1.5μm的范围内时,可以形成大致与它们对应的表面十点平均粗糙度(rz)为0.25~1.5μm的表面层。然而,就导电环形带的表面层的表面粗糙度而言,由于吸收带的轻微的摇摆和波动会反应至测量中,存在略高于旋转滚筒的内表面的表面十点平均粗糙度(rz)的倾向。因此,也可以采用内表面的表面十点平均值(rz)略小于带表面层的所需表面粗糙度的旋转滚筒。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的模具内表面的粗糙度,可以通过在完成内表面时使用的磨砂纸的粒度号来任意控制。

旋转滚筒放置在旋转辊上,通过该旋转辊的旋转间接进行旋转。另外,该鼓的尺寸可以根据所需导电性环带的尺寸适当选择。

加热可以在该滚筒的周围,例如设置远红外线加热器等热源,通过从外侧进行的间接加热进行。加热温度可根据树脂的种类变化而得到,通常为约室温至树脂熔点左右的温度,例如,将树脂熔点设为tm时,约为(tm±40)℃左右,优选逐渐加热至(tm-40))℃~tm℃,升温后的温度下加热10~240分钟左右即可。结果,可以在滚筒的内表面上形成没有连接处(无缝)管状的表面层来进行成膜。

工序(3)(两层)

将上述工序(1)中得到的基材层的外表面和上述(2)中得到的表面层的内表面重叠,进行加热处理。

具体而言,在旋转滚筒内制膜而成的表面层的内表面上,涂布公知的粘合底漆等,风干后,在外表面上插入涂布有干式层压粘合剂等的基材层,进行重合。将重合的两层从带的内表面进行压合,然后,逐渐加热圆筒形模具的内表面至达到90~150℃左右,优选达到90~120℃左右。

升温速度可以为1~3℃/分钟即可。保持上述温度20~240分钟,在圆筒形模具内形成具有表面层和基材层的双层带。

或者,代替粘合剂的使用,可以加热使其熔化。加热温度为约170~220℃左右,加热时间为约60~240分钟左右。

从圆筒形模具上剥离贴合的双层带,并将两端部切割成所需的宽度,制造具有两层的导电性环形带。

此外,在上述制造方法中,代替所述工序(2)和(3),将含有芳香族聚酰亚胺基树脂和导电剂的表面层形成组合物叠层于工序(1)中得到的基材层的外表面上。由此,可以制造本发明的导电性环带(2')。

工序(2')(表面层的形成和两层化)

含有芳香族聚酰亚胺树脂和导电剂的表面层,可以通过在基材层的外表面上叠层含有芳香族聚酰亚胺类树脂、导电剂和溶剂的表面层形成组合物来制造。

具体而言,表面层形成组合物涂覆于基材层的外表面。作为涂布方法,可以使用任何公知的喷涂方法、浸涂方法、流涂方法等。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制造。

首先,通过将芳香族聚酰亚胺类树脂、导电剂和根据需要添加的上述公知添加剂溶解或分散于n,n-二甲基乙酰胺等溶剂中来制备表面层形成组合物。

所述表面层形成用组合物中的芳香族聚酰亚胺树脂中,作为固体成分浓度,优选为5~30质量%,特别优选为10~20质量%。这里,固体成分浓度是通过将固体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时的固体质量除以溶液的质量而得到的值以百分率表示的值(%)。

然后,将所述表面层形成组合物叠层于基材层的外表面。具体而言,将基材层外装于金属制的心轴上,然后,在以另外的表面层形成组合物的溶液装满的水浴中,将基材层作为外层的心轴垂直浸入该水浴中,然后通过以恒定速度上拉,在基材层上形成表面层。基材层上的表面层的厚度与干燥前的涂膜的厚度(h)成比例,其厚度由涂布液的密度(d)和粘度(η)以及拉伸速度(u)有关,具有下面的公式(2)表示关系。

式(2)h=a(ηu/dg)1/2

(此处,g代表重力加速度。)

然后,将其放入烘箱等加热炉,对表面层涂布液的溶剂进行干燥,将表面层固定与基材层上。例如,优选在90~200℃、60~240分钟的条件下干燥即可。

另外,基材层与表面层之间的密合性不充分时,作为涂层预处理,通过高频等离子体、电晕放电、喷砂等对基材层的外周表面进行表面处理,提高与表面层的密合性。

《图像形成装置》

《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形成装置》

然后,说明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优选在静电潜像载体(下文,也称为感光体)上具有带电机构、曝光机构、含有小直径调色剂的显影剂的显影机构、以及转印机构,上述转印机构为将通过显影机构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由中间转印带转印到转印材料的转印机构。

更具体而言,可以列举:复印机、激光打印机等,特别优选能够连续打印5000张以上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该装置中,由于短时间内进行大量的印刷制作,易于在中间转印带和转印材料之间产生电场,因此通过本发明的中间转印带抑制电场的产生,可以稳定地进行二次转印。

可以使用本发明的中间转印带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根据图像信息形成静电潜像的感光体、对在感光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的显影机构、将感光体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于中间转印带上的一次转印机构、将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或ohp纸等转印材料上的二次转印机构等。并且具有本发明的中间转印带作为中间转印带,在二次转印时不产生剥离放电而进行稳定的调色剂图像形成。

可以使用本发明的中间转印带的图像形成装置,可列举:进行单色调色剂形成图像的单色图像形成装置;将感光体上的调色剂图像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上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并且将不同颜色的多个感光体在中间转印带上串联设置的串联型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等。

本发明的中间转印带用于串联型彩色图像形成时有效。

图2表示可以使用本发明的中间转印带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剖面结构图。

图2中,附图标记1y、1m、1c和1k表示感光体,4y、4m、4c和4k表示显影机构,5y、5m、5c和5k表示作为一次转印机构的一次转印辊,5a表示二次转印机构的二次转印辊,6y、6m、6c和6k表示清洁机构,7表示环形带式中间转印带单元,24表示热辊型固定装置,70表示环形带状中间转印带。

该图像形成装置被称为串联型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因此具备多组图像形成部10y、10m、10c和10k,作为转印部的环形带状中间转印带单元7、输送记录部件p的环形带状纸张输送机构21以及作为定影机构的热辊型定影装置24。原始图像读取装置sc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a上方。

作为形成于各感光体的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之一,形成黄色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0y具有作为第一感光体的鼓状感光体1y、设置于该感光体1y周围的带电机构2y、曝光机构3y、显影机构4y、作为一次转印装置的一次转印辊5y和清洁机构6y。另外,作为其他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之一,形成品红色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0m具有作为第一感光体的鼓状感光体1m、设置于该感光体1m周围的带电机构2m、曝光机构3m、显影机构4m、作为一次转印装置的一次转印辊5m和清洁机构6m。并且,作为其他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之一,形成青色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0c,具有作为第一感光体的鼓状感光体1c、设置于该感光体1c周围的带电机构2c、曝光机构3c、显影机构4c、作为一次转印装置的一次转印辊5c和清洁机构6c。另外,作为其他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之一,形成黑色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0k具有作为第一感光体的鼓状感光体1k、设置于该感光体1k周围的带电机构2k、曝光机构3k、显影机构4k、作为一次转印装置的一次转印辊5k和清洁机构6k。

环形带状中间转印带单元7具有缠绕于多个辊上,并以可转动地被支撑的环形带状中间转印带70作为中间转印环形带状的第二图像载体。

通过图像形成部10y、10m、10c和10k形成的各颜色的图像通过一次转印辊5y、5m、5c和5k连续地转印到旋转的环形带状中间转印带70上,从而依次形成合成的彩色图像。纸张等记录部件p作为收容于供纸盒20内的转印材料,通过供纸传送机构21供给纸张,并经过多个中间辊22a、22b、22c、22d和阻挡辊23,输送至作为二次转印装置的二次转印辊5a,使得彩色图像一次性转印记录部件p上。已转印有彩色图像的记录部件p,通过加热辊型定影装置24进行定影处理,然后被排纸辊25夹持而载置于机外的排纸托盘26上。

另一方面,通过二次转印辊5a将彩色图像转印到记录部件p,然后,对记录部件p进行曲率分离后的环形带状中间转印带70利用清洁机构6a除去残留的调色剂。

图像形成处理中,一次转印辊5k始终与感光体k抵接。其他一次转印辊5y、5m和5c仅在彩色图像形成时,分别与相应的感光体1y、1m和1c抵接。

仅记录部件p通过二次转印辊5a进行二次转印时,二次转印辊5a与环形带状中间转印带70抵接。

另外,可以通过支持轨道82l、82r将框体8从装置主体a中拉出。

框体8包括图像形成部10y、10m、10c和10k以及环形带状中间转印单元7。

图像形成部10y、10m、10c和10k在垂直方向上纵列布置。环形带状中间转印带单元7设置于图中的感光体1y、1m、1c和1k的左侧。环形带状中间转印带单元7包括:通过卷绕辊71、72、73、74和76并可转动的环形带状中间转印带70;一次转印辊5y、5m、5c、5k以及清洁机构6a。

通过框体8的抽出操作,图像形成部10y、10m、10c、10k以及环形带状中间转印带单元7成为一体,从主体a拉出。

如上所述,使感光体1y、1m、1c和1k上带电、曝光、显影,由此形成调色剂图像,在环形带状中间转印带70上叠加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并一次性转印于记录部件p,以加热辊型定影装置24进行加压和加热来固定并定影。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部件p之后,感光体1y、1m、1c和1k通过清洁机构6a对转印时在感光体残留的调色剂进行清扫,然后重复上述带电、曝光和显影循环,形成下一个图像。

<转印材料>

作为用于本发明的转印材料,是保持调色剂图像的支持体,通常称为图像支持体、转印材料或转印纸。具体而言,可列举:从薄纸到厚纸的普通纸、铜版纸和涂布纸等涂布的印刷纸、市售的纸和明信片纸、ohp用塑料薄膜、布等各种转印材料。但是,在本发明中,特别优选用于如下用纸:经过压花加工等具有大凹凸的表面形状,并且坪量(每平方米纸的克数)为150-300gsm的用纸。

实施例

下文,将参考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本发明不限于此。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中,但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使用表述“份”或“%”表示“重量份”或“重量%”。

实施例1

(碳分散液1的制备)

向将67重量份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vylomaxhr-11nn(固体成分15质量%)”(东洋纺株式会社制造)和20重量份的nmp混合得到的溶液中,添加13重量份“printex150t”(orionengineeredcarbons株式会社制造、ph4、挥发成分:10%),并用球磨机分散,得到碳分散液1。

(碳分散液2的制备)

将67重量份“vylomaxhr-11nn”改变为55重量份的聚酰亚胺前体“upia-st1001(固体成分18质量%)”(宇部兴产株式会社制造),除此之外,与制备碳分散液1同样地操作,得到碳分散液2。

(高介电填料分散液1的制备)

将30重量份钛酸钡微粒与70重量份n-甲基-2-吡咯烷酮(nmp)混合并进行超声波处理,得到高介电填料分散液1。

(高介电填料分散液2的制备)

在高介电填料分散液1的制备中,将钛酸钡变更为钛酸锶,由此得到高介电填料分散液2。

(表面层溶液1的制备)

使用“upia-st1001(固体成分18质量%)。

(表面层溶液2的制备)

使用聚偏二氟乙烯“kynar740”(东京材料株式会社制造)的甲基乙基酮溶液(固体成分:5质量%)。

(表面层溶液3的制备)

使用聚硅氧烷树脂“maxsilv1”(max电子材料株式会社制造)的2-丙醇溶液(固体成分:10质量%)。

《中间转印带1的制备》

将105重量份的碳分散液1、210重量份的高介电填料分散液1与83重量份的“vylomaxhr-11nn(固体成分15质量%)”(东洋纺株式会社制造)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混合,脱泡后,涂布于圆筒形模具的内周面上,通过分配器干燥后的厚度为60μm,将该模具以1500rpm的速度旋转15分钟,得到具有均匀厚度的所述清漆的展开层。然后,将所述模型以250rpm旋转,并且,从模具外部对所述模具施加60℃的热风30分钟。然后,将所述模具在150℃下加热60分钟。如上所述地操作,得到环形带状的基材层带1。

将表面层溶液1涂布于得到的基材层带1的表面,通过使用浸渍涂布法的涂布装置进行涂布,使干燥后的厚度为3μm,形成涂膜,施加60℃的热风10分钟后,在150℃下加热15分钟,然后以2℃/分的加热速度加热所述模具至360℃,并且在360℃下加热10分钟,从所述展开层除去蒸发的溶剂、以及脱水闭环产生的水,完成所述展开层中的酰亚胺转化反应,得到中间转印带1。

《中间转印带2的制备》

向145重量份的聚酰亚胺前体的“yupia-st1001(固体成分18重量%)”(宇部兴产株式会社制造),47重量份的碳分散液2、210重量份的高介电填料分散液1混合,脱泡后,涂布于圆筒形模具的内周面上,通过分配器干燥后的厚度为60μm,将该模具以1500rpm旋转15分钟,形成具有均匀厚度的所述清漆的展开层。然后,将所述模具以250rpm旋转,并且,从模具外部对所述模具施加60℃的热风30分钟。然后,将所述模具在150℃下加热60分钟。然后,以2℃/分的加热速度加热所述模具至360℃,并且在360℃下加热60分钟,从所述展开层除去蒸发的溶剂、以及脱水闭环产生的水,完成所述展开层中的酰亚胺转化反应。由此,得到环形带状中间转印带2。

通过使用浸渍涂布法的涂布装置将表面层溶液1涂布在所得到的基材层带2的表面上,使干燥后的厚度为20μm,形成涂膜,得到中间转印带2。

《中间转印带3的制备》

通过使用浸渍涂布法的涂布装置将表面层溶液2涂布于得到的基材层带2的表面上,使干燥后的厚度为5μm,形成涂膜,施加60℃的热风10分钟之后,在120℃下干燥20分钟,得到中间转印带3。

《中间转印带4的制备》

在中间转印带3的制备中,使用的高介电填料分散液的种类和液体量(重量份)、碳分散液以及树脂液体量(重量份)改变为表1所示,除此以外,与中间转印带3同样地操作,得到中间转印带4。

“中间转印带5的制备”

在中间转印带2的制备中,将高介电填料分散液的液体量(重量份)、碳分散液和树脂的液体量(重量份)改变为如表1所示,除此以外,与制备中间转印带2同样地操作,在制备基材层带4之后通过,使用浸渍涂布法的涂布装置将表面层溶液3涂布于基材层带4的表面,使干燥后的厚度为5μm,形成涂膜,施加60℃的热风10分钟,然后在200℃下固化30分钟,得到中间转印带5。

《中间转印带6的制备》

在中间转印带2的制备中,将使用的高介电填料分散液的液体量(重量份)、碳分散液的液体量(重量份)和树脂的液体量(重量份)改变为如表1所示,除此以外,与制备中间转印带2同样地操作,在制备基材层带5之后,通过使用浸渍涂布法的涂布装置将表面层溶液3涂布于基材层带5的表面,使干燥后的厚度为8μm,形成涂膜,施加60℃的热风10分钟,然后在200℃下固化30分钟,得到中间转印带6。

《中间转印带7~9的制备》

在中间转印带2的制备中,将高介电填料分散液、碳分散液和树脂的种类和液体量(重量份)改变为如表1所示,除此以外,以与制备中间转印带2相同的方式,在制备基材层带6~8之后,使用涂布装置通过浸渍涂布法将表面层溶液3分别涂布于得到的基材层带6~8的表面,分别使干燥后的厚度为3μm,形成涂膜,得到中间转印带7~9。

《中间转印带10的制备》

在中间转印带2的制备中,将与基材层带2组分相同的表面层设置为厚度为5μm。即,使干燥后的厚度为65μm,与基材层带2同样地操作,制备得到中间转印带10。

需要说明的是,在表1中的基材层的树脂no.一栏中,1表示“vylomaxhr-11nn”(东洋纺株式会社制造),2表示“yupia-st1001(固体成分18质量%)”(宇部兴产株式会社制造)。另外,中间转印带的相对介电常数和体积电阻率以及表面层的相对介电常数通过上述方法进行测定。相对介电常数使用4990a阻抗分析仪(keysite公司制造)进行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中间转印带的评价》

搭载中间转印带1作为图像形成装置“bizhubpressc1100”(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制造)的中间转印带,作为图像支撑体使用压花纸(lesac302g纸)进行凹凸纸转印性、细线稳定性的评价试验,使用普通纸(j纸(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制造))进行耐久性评价试验。此外,通过上述方法测定通用硬度。

(凹凸纸转印性)

使用图像形成装置“bizhubpressc1100”(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制造),分别制备安装有上述中间转印带的评价机,使用上述评价机,每个评价机在rezac纸上输出调色剂浓度为100%的实心图像10张。将得到的各实心图像,通过扫描仪进行数字信息化,使用图像编辑和处理软件(adobesystemsincorporated制造的“photoshop(注册商标)”),通过图像处理求得各实心图像的图像浓度的平均值。然后,计算各实心图像中平均值的90%以下的面积率,并计算该面积率的对应的各中间转印带的平均值。将此为图像浓度90%以下的面积率。通过下述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a:图像浓度90%以下的面积比率为小于2%(合格)

b:图像浓度90%以下的面积比率为2%以上且小于4%(合格)

c:图像浓度90%以下的面积比率为4%以上且小于6%(合格)

d:图像浓度90%以下的面积比率为6%以上且小于8%(合格)

e:图像浓度90%以下的面积比率为8%以上且小于10%(不合格)

f:图像浓度90%以下的面积比率为10%以上且小于20%(不合格)

g:图像浓度90%以下的面积比率为20%以上(不合格)。

(细线稳定性)

通过以下方法,输出难以在凹凸纸上转印的细线图像,由此评价细线稳定性。使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在纸上形成8点红色(黄色+品红色)的十字线图像。对于形成的图像,使用便携式图像评估系统(pias-ii;trekjapan株式会社),对十字线的纵线进行线分析,以阈值10%测量的两端的模糊(blurriness)宽度的总和作为线宽。根据以下标准评价。

○:线宽<260μm(合格)

△:260μm≤线宽<300μm(合格)

×:300μm≤线宽(不合格)。

(耐久性)

搭载在“bizhubpressc1100”(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制造)上作为中间转印带,进行在100万枚的j纸(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制造)上形成印字率为10%的图像的耐久性试验。其中。在耐久性试验前后,根据jisb0601-1994表面测量表面十点平均粗糙度(rz),对中间转印带的表面十点的平均粗糙度进行测定,根据以下评价标准评价。

◎:表面十点平均粗糙度(rz)的差δrz小于0.5μm(合格)

○:表面十点平均粗糙度(rz)的差δrz为0.5μm以上且小于1.0μm(合格)

×:表面十点平均粗糙度(rz)的差δrz为1.0μm以上(不合格)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中间转印带9在耐久性过程中破损,不能测量表面十点平均粗糙度,但是由于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缺陷,因此将其设定为×(不合格)。

以上的结果显示于表2。

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中间转印带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和凹凸纸转印性。

[标记说明]

1中间转印带

2基材层

3表面层

1y、1m、1c、1k感光体

4y、4m、4c、4k显影机构

5y、5m、5c、5k作为一次转印装置的一次转印辊

5a作为二次转印装置的二次转印辊

6y、6m、6c、6k清洁机构

7环形带状中间转印带单元

70环形带状中间转印带

10y、10m、10c、10k图像形成部

p记录部件

21供纸输送机构

24热辊式定影装置

a图像形成装置主体

sc原始图像读取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