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58971发布日期:2019-08-06 23:33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例如佩戴在使用者的头部上以供使用的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已知头戴式显示器(下文中也称为hmd)被构造为佩戴在使用者的头部上,以通过设置在使用者的眼睛前面的显示器将图像呈现给使用者个人。hmd需要将内部发热部位的热量有效地散发出去。例如,以下专利文献1提出将具有高导热性的材料用于显示部的机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本特开平11-84310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当发热部位和散热部分被刚性固定时,在该发热部位是形成图像的光源的情况下,很难调整该光源的位置。此外,当该光源被刚性固定至散热部分时,无法提供可以防止外力施加至受到位置调整的光源的构造。近年来,随着hmd的重量减小和尺寸缩小,上述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鉴于上述情形,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其能够确保光源的定位精度,并能够获得光源的优异的散热性能。

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其包括导光部、框体、投影部、热源和传热构件。

所述导光部设置在使用者的眼睛前面。

所述框体被固定至所述导光部。

所述投影部容纳在所述框体中,并被构造成能够将图像投影到所述导光部。

所述传热构件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连接至热源,所述第二端部连接至所述框体的内表面,所述传热构件被构造为可变形的。

在所述显示设备中,热源的热量能够通过设置在热源与框体之间的传热构件而有效地散发。此外,由于传热构件被构造为可变形的,因此由外力作用于框体所导致的变形被传热构件吸收。由此,即使在热源为光源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光源的定位精度。

所述框体可包括第一框体部和第二框体部。所述第一框体部支撑所述热源。所述第二框体部附接至所述第一框体部,并连接至所述第二端部。

由于传热构件被构造为可变形的,因此可以在第二端部连接至第二框体部的内表面的状态下,将第二框体部附接至所述第一框体部,并且还可以容易地调整例如作为热源的光源的位置。

所述第一框体部可构成所述框体的面向使用者的内侧面,并且所述第二框体部可构成所述框体的外侧面。

由此,在热源为光源的情形中,能够保护光源免受作用于框体的外侧面的外力的影响。

所述传热构件可由片状碳基材料构成。这使得可以实现显示设备的重量减小和尺寸缩小。

所述传热构件能够以折叠状态容纳在所述框体中。这使得可以改善显示设备的组装可加工性。

所述显示设备可进一步包括检测部。所述检测部被设置在所述框体上,并被构造成能够检测所述使用者的输入操作。这使得可以构造包括输入操作部的显示设备。

所述检测部可包括一对检测元件,所述一对检测元件被设置成把所述第二端部夹在中间。这使得可以在不损害热源的散热效果的情况下,检测使用者的输入操作。

所述一对检测元件可由接近传感器构成。

由于能够以不接触框体的非接触方式检测使用者的输入操作,因此可以在不对框体施加外力的情况下执行输入操作。

在热源为光源的情形中,所述投影部可包括投影光学部和图像调制元件,所述图像调制元件设置在所述光源与所述投影光学部之间。

或者,在热源为包括自发光元件的图像显示部的情形中,所述投影部可包括投影光学部,所述投影光学部将所述图像显示部的显示图像投影到所述导光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技术,可以提高热源的散热性能。

应注意,不必限制这里描述的效果,且可以产生本公开内容中描述的任意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整体透视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所述显示设备中的光学单元的内部构造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了所述光学单元的内部结构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4是示出了在所述光学单元中第二框体部被分离的状态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整体透视图。

图6是当从所述显示设备的一侧观察时的整体透视图。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所述显示设备中的光学单元的透视图。

图8是示出了所述光学单元的内部结构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9是示出了在所述光学单元中第二框体部被分离的状态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10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整体透视图。

图11是示出了所述显示设备的构造的修改实例的整体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当从前侧观察时,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透视图。在各图中,x轴、y轴和z轴为彼此正交的三个轴向方向,且x轴表示前后方向,y轴表示左右方向,z轴表示高度方向。

[显示设备的构造]

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100被构造为可佩戴在使用者的头部上的头戴式显示器。显示设备100包括导光部11以及光学单元14r和14l。

导光部11包括设置在使用者的眼睛前面的显示板11r和11l。显示板11r和11l由框架部12支撑。显示设备100进一步包括镜腿部13r和13l。镜腿部13r和13l以可变形的方式附接至框架部12。镜腿部13r和13l被构造为可佩戴在使用者的头部上。

光学单元14r和14l具有类似的构造,且被构造为左右对称。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光学单元14r的内部构造的透视图,图3是光学单元14r的内部构造的示意性平面图。

光学单元14r包括图像显示部21、框体22、传热构件23和准直器24。图像显示部21被构造为能够显示将要被投影到显示板11r上的图像。框体22容纳图像显示部21,并被固定到框架部12。传热构件23包括第一端部231和第二端部232,并被构造为可变形的。第一端部231连接至图像显示部21。第二端部232连接至框体22的内表面。准直器24被容纳在框体22中,并被构造为将图像显示部21的显示图像投影到显示板11r上的投影部或投影光学部。

在下文中,将描述各个部分的细节。

显示板11r和11l设置在使用者的眼睛前面并被构造为能够显示待呈现给使用者的图像。显示板11r显示右眼图像,显示板11l显示左眼图像。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板11r和11l由具有透光性的导光板构成,所述具有透光性的导光板能够将从光学单元14r和14l投影的图像,分别朝着使用者的右眼和左眼射出。显示板11r和11l可由共同的构件或由不同的构件构成。

框架部12是包括边框(rim)和桥接部的框架主体,所述边框支撑相应的显示板11r和11l,所述桥接部将这些部件连接。框架部12由诸如镁合金或铝合金之类的金属材料构成。框架部12设置有包括一对垫部的鼻垫(未示出)。

镜腿部13r和13l分别从框架部12的右边缘和左边缘向后方延伸,并且形成为可佩戴在使用者的头部两侧以及两只耳朵上部的形状。镜腿部13r和13l由能够相对于框架部12适当变形的合成树脂材料等等构成。镜腿部13r和13l被构造为使得当镜腿部13r和13l发生变形时,外力不作用于光学单元14r和14l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镜腿部13r和13l由单一构件构成,其中通过固定到框架部12的上表面处的连接部131将镜腿部13r和13l相互连接,但并不限于此,镜腿部13r和13l也可由不同的构件构成。

光学单元14r和14l分别被固定至框架部12的右侧边缘部分和左侧边缘部分,并且分别将右眼图像和左眼图像投影到显示板11r和11l上。如上所述,由于光学单元14r和14l被构造为左右对称,因此这里将描述一侧的光学单元14r。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100中,光学单元14r包括图像显示部21、准直器24、传热构件23、布线基板25和容纳这些部件的框体22。

准直器24被固定至显示板11r的内表面。图像显示部21被设置成面向准直器24的端部。图像显示部21被构造为能够经由准直器24将图像投影到显示板11r上的、包括诸如led(发光二极管)等自发光元件的光源,并且图像显示部21相当于显示设备100的代表性热源。在将图像显示部21的位置调整到准直器24的端部之后,使图像显示部21与该端部接合。图像显示部21经由诸如接合线(bondingwire)之类的布线构件,电连接至布线基板25。布线基板25设置在框体22的内部。

框体22包括第一框体部221和第二框体部222。第一框体部221构成框体22的面向使用者的内侧面。第二框体部222构成框体22的外侧面。第一框体部221和第二框体部222被构造为能够相互分离。图4是光学单元14r的示意性平面图,示出了第二框体部222与第一框体部221分离的状态。

第一框体部221支撑图像显示部21、准直器24和布线基板25。第一框体部221一体地固定至框架部1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框体部221还具有作为盖构件的功能,以覆盖框架部12的内表面侧。例如,第一框体部221由塑料材料制成的注塑成型体构成。

第二框体部222附接至第一框体部221,以便覆盖第一框体部221的内部。第二框体部222由塑料材料制成的注塑成型体构成,但也可由诸如铝合金之类的金属材料构成。第二框体部222通过例如一个或多个螺钉构件,固定至第一框体部221。

传热构件23由可变形的片状材料构成,具有第一端部231和第二端部232。第一端部231连接至图像显示部21。第二端部232连接至第二框体部222的内表面。第一端部231和第二端部232通过导热性粘合剂而分别粘合至图像显示部21和第二框体部222。作为导热性粘合剂,例如可使用包含从氧化铝、氮化铝、碳化硅、石墨等中选择的导热性填料的导热性粘合剂。

传热构件23具有将图像显示部21中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框体22(第二框体部222)的功能。具体而言,由于图像显示部21具有相对较高的发热量,为了确保稳定的图像显示功能,图像显示部21被构造为能够将热量散发至框体22。传热构件23的第一端部231附接至图像显示部21的背面(非发光表面)。

传热构件23的构成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可由碳基材料、金属材料、导热性合成树脂材料等等构成。碳基材料的实例包括石墨。导热性合成树脂材料的实例包括导热性丙烯酸片和导热性硅片等等。在本实施方式中,传热构件23由片状碳基材料(例如石墨片)构成。

传热构件23的厚度和长度没有特别限制,可根据传热构件23的传热特性、框体22的组装加工性等而适当地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传热构件23的长度可被设定为能够根据图像显示部21与第二框体部222之间的距离来伸缩。一般来说,石墨片的热导率值非常高(例如为1500w/mk),热量能够从图像显示部21传递到第二框体部222而不会受到片长度的很大影响。

在本实施方式中,假定与图像显示部21接触的第一端部231的表面以及与第二框体部222接触的第二端部232的表面分别是传热构件23的不同的片表面。然而,这两个表面也可以是相同的片表面(图8)。一般来说,石墨片在面内方向比在厚度方向具有更高的热导率值。因此,当各个端部231和232的连接表面设为相同的片表面时,可以进一步提高图像显示部21的散热效率。

传热构件23以折叠状态容纳在框体22的内部。折叠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在本实施方式中,传热构件23设置在图像显示部21与第二框体部222之间,以便能够绕着显示设备100的高度方向(z-轴方向)折叠多次,并能够沿着显示设备100的左右方向(y-轴方向)伸缩变形。这使得当第二框体部222附接至第一框体部221时,传热构件23易于变形为图3中所示的状态。因此,能够适当地并且容易地执行这样的附接操作。

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100包括检测部30(图1),检测部30构造为能够检测使用者的输入操作。检测部30被设置到一侧的光学单元14r上,但也可被设置到另一侧的光学单元14l上,或设置到光学单元14r和14l两者上。

如图2和图3所示,检测部30包括一对检测元件31a和31b。所述一对检测元件31a和31b设置在第二框体部222上,从而在前后方向(x-轴方向)上将传热构件23的第二端部232夹在中间。这样能够在不损害图像显示部21(热源)的散热效果的情况下检测使用者的输入操作。

所述一对检测元件31a和31b分别由接近传感器构成。检测元件31a和31b经由形成于第二框体部222中的窗口部分,暴露于外部。检测元件31a和31b经由诸如接合线之类的布线构件,电连接至布线基板25。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100被构造为能够根据由检测部30检测到的使用者的输入操作,来控制待显示在显示板11r和11l上的图像。作为图像的控制模式,包括图像的滚动、切换和放大缩小等模式。这样的图像控制是按照使用者的操作形式(手势)来执行的。关于操作形式的判定,可通过安装在布线基板25上的判定电路来执行,或可通过能够与布线基板25以有线或无线方式通信的控制电路(未示出)来执行。

[显示设备的操作]

接下来,将描述如上所述构造的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100的典型操作。

显示设备100是以佩戴在使用者的头部上的状态来使用的。显示设备100将图像呈现给使用者,所述图像是分别从成对的光学单元14r和14l投影到显示板11r和11l上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板11r和11l由具有透光性的导光板构成,因此使用者能够同时在视觉上识别前方视野和显示图像。

显示图像可以是2d图像或3d图像。典型地,光学单元14r和14l分别将图像数据投影到显示板11r和11l上。所述图像数据是从控制部(未示出)输入的。

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100中,图像显示部21的热量能够通过设置在图像显示部21和框体22之间的传热构件23有效地散发。这样能够抑制图像显示部21的热劣化,并能够防止显示图像的图像质量的下降。

此外,传热构件23与构成框体22的外侧面的第二框体部222相连接,因此使用者不会察觉框体22的温度上升。此外,第二框体部222由与第一框体部221不同的构件构成。因此,能够增大从第二框体部222到第一框体部221的热阻,并且能够抑制从第二框体部222到第一框体部221的热传递。

另外,由于将石墨片用于传热构件23,因此能够实现光学单元14r和14l的重量减小和尺寸缩小。这可有助于显示设备100的重量减小和尺寸缩小。

同时,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传热构件23被构造为可变形的,因此由外力作用于框体22上所导致的变形能够被传热构件23吸收。具体而言,由于图像显示部21不是被刚形固定至第二框体部222,因此可以防止由于作用于第二框体部222上的外力而导致图像显示部21等的定位精度下降。

此外,由于传热构件23被构造为可变形的,因此可以在第二端部232与第二框体部222的内表面相连接的状态下,将第二框体部222附接至第一框体部221,并且还可以容易地调整图像显示部21的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检测使用者的输入操作的检测部30被设置到光学单元14r上,因此光学单元14r能够用作显示设备100的输入装置。

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检测元件31a和31b分别由接近传感器构成,因此能够以不接触框体22的非接触方式来检测使用者的输入操作。这使得可以在不对框体22施加外力的情况下执行输入操作。因此,可以防止由于输入操作时的应力而导致应力被施加到图像显示部21的情形,并且可以防止图像显示部21的定位精度的下降。

<第二实施方式>

图5和图6分别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200的整体。图5是当从前面观察时的透视图,图6是当从侧面观察时的透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200被构造为可佩戴于使用者的头部上的头戴式显示器。显示设备200包括导光部51以及光学单元54r和54l。

导光部51包括设置在使用者的眼睛前面的显示板51r和51l。显示板51r和51l由框架部52支撑。显示设备200进一步包括镜腿部53r和53l。镜腿部53r和53l以可变形的方式附接至框架部52的两个侧部。镜腿部53r和53l被构造为可佩戴在使用者的头部上。

光学单元54r和54l具有类似的构造,且被构造为左右对称。图7是示出了光学单元54r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图8是示出了光学单元54r的内部结构的示意性平面图。

光学单元54r包括光源61、框体62、传热构件63、准直器64和液晶面板66。光源61例如由led构成,且起到从背面照亮液晶面板66的背光的作用。光源61相当于显示设备200的代表性热源。框体62容纳光源61、传热构件63、准直器64和液晶面板66等,并被固定到框架部52。传热构件63包括第一端部631和第二端部632,并被构造为可变形的。第一端部631连接至光源61。第二端部632连接至框体62的内表面。准直器64被构造为将液晶面板66的显示图像投影到显示板51r上的投影光学部。

在下文中,将描述各个部分的细节。

显示板51r和51l设置在使用者的眼睛前面,并被构造为能够显示待呈现给使用者的图像。显示板51r显示右眼图像,显示板51l显示左眼图像。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板51r和51l由具有透光性的导光板构成,所述具有透光性的导光板能够将从光学单元54r和54l投影的图像,分别朝着使用者的右眼和左眼射出。

框架部52是包括边框和桥接部的框架主体,所述边框支撑相应的显示板51r和51l,所述桥接部将这些部件连接。框架部52由诸如镁合金或铝合金之类的金属材料构成。尽管附图中未示出,但框架部52设置有鼻垫。

镜腿部53r和53l分别从框架部52的右边缘和左边缘向后方延伸,并且形成为可佩戴在使用者的头部两侧以及两只耳朵上部的形状。镜腿部53r和53l以与光学单元54r和54l非接触的方式设置在光学单元54r和54l的外侧。光学单元54r和54l被分别固定到在框架部52的两侧边缘部分处形成的固定部件521(图7)。

光学单元54r和54l分别被固定至框架部52的右侧边缘部分和左侧边缘部分,并分别将右眼图像和左眼图像投影到显示板51r和51l上。如上所述,由于光学单元54r和54l被构造为左右对称,因此这里将描述一侧的光学单元54r。

如图8所示,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200中,光学单元54r包括光源61、准直器64、液晶面板66、光导管67、传热构件63和容纳这些部件的框体62。

准直器64被固定至显示板51r的内表面。液晶面板66设置在光源61和准直器64之间,光导管(lightpipe)67设置在光源61和液晶面板66之间。液晶面板66起到图像调制元件的作用,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透射式液晶面板构成。在将液晶面板66的位置调整到准直器64的端部之后,将液晶面板66设置成面向该端部。准直器64和液晶面板66用作将图像投影到导光部51上的投影部。

光源61是设置在液晶面板66的背面上的照明光源,且由一个或多个led元件构成。发光颜色没有特别限制,可采用用于照明光的合适颜色,诸如白色、蓝色或绿色。光导管67由用于将从光源61射出的光引导到液晶面板66的背面的光学元件构成。分别相对于光导管67和液晶面板66,对光源61和光导管67的位置进行调整,然后将光源61和光导管67固定。光源61和液晶面板66经由诸如接合线之类的布线构件,电连接至布线基板。所述布线基板设置在框体62内。

框体62包括第一框体部621和第二框体部622。第一框体部621构成框体62的面向使用者的内侧面。第二框体部622构成框体62的外侧面。第一框体部621和第二框体部622被构造为能够相互分离。图9是光学单元54r的示意性平面图,示出了第二框体部622与第一框体部621分离的状态。

第一框体部621支撑光源61、准直器64、液晶面板66、光导管67、布线基板(未示出)等。第一框体部621一体地固定至框架部6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框体部621还具有作为盖构件的功能,以覆盖框架部52的内表面侧。例如,第一框体部521由塑料材料制成的注塑成型体构成。

第二框体部622附接至第一框体部621,以便覆盖第一框体部621的内部。第二框体部622由塑料材料制成的注塑成型体构成,但也可由诸如铝合金之类的金属材料构成。第二框体部622经由例如螺钉构件s(图7),固定至第一框体部621。

传热构件63由可变形的片状材料构成,具有第一端部631和第二端部632。第一端部631连接至光源61。第二端部632连接至第二框体部622的内表面。第一端部631和第二端部632通过导热性粘合剂而分别粘合至光源61和第二框体部622。作为导热性粘合剂,例如可使用包含从氧化铝、氮化铝、碳化硅、石墨等中选择的导热性填料的导热性粘合剂。

传热构件63具有将光源61中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框体62(第二框体部622)的功能。具体而言,由于光源61具有相对较高的发热量,为了确保稳定的图像显示功能,光源61被构造为能够将热量散发至框体62。传热构件63的第一端部631附接至光源61的背面(非发光表面)。

传热构件63的构成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可由碳基材料、金属材料、导热性合成树脂材料等构成。碳基材料的实例包括石墨。导热性合成树脂材料的实例包括导热性丙烯酸片和导热性硅片。在本实施方式中,传热构件63由片状碳基材料(例如石墨片)构成。

传热构件63的厚度和长度没有特别限制,可根据传热构件63的传热特性、框体62的组装加工性等而适当地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传热构件63的长度可被设定为能够根据光源61与第二框体部622之间的距离伸缩。一般来说,石墨片的热导率值非常高(例如为1500w/mk),热量能够从光源61传递到第二框体部622而不会受到片长度的很大影响。

在本实施方式中,假定与光源61接触的第一端部631的表面以及与第二框体部622接触的第二端部632的表面是传热构件63的相同的片表面。一般来说,石墨片在面内方向比在厚度方向具有更高的热导率值。因此,当各个端部631和632的连接表面被制成相同的片表面时,能够进一步提高光源61的散热效率。

传热构件63以折叠状态容纳在框体62的内部。折叠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在本实施方式中,传热构件63设置在光源61与第二框体部622之间,以便能够绕着显示设备200的高度方向(z-轴方向)折叠多次,并能够沿着显示设备200的左右方向(y-轴方向)伸缩变形。这使得当第二框体部622附接至第一框体部621时,传热构件63易于变形为图8中所示的状态。因此,能够适当地并且容易地执行这样的附接操作。

此外,在如上所述构造的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200中,同样能够获得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那些效果和作用类似的效果和作用。

具体而言,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在光源61和框体62之间的传热构件63,能够有效地散发光源61的热量,而且由作用于框体62上的外力所导致的变形能够被传热构件63吸收。由此,能够确保光源61等的定位精度。

<第三实施方式>

图10和图11分别为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透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300包括安装夹具80(如护目镜和头盔)和显示单元70。显示单元70被设置在安装夹具80的外侧,以便能够显示佩戴安装夹具80的使用者的一只眼睛(在示例中为左眼)的预定图像。

安装夹具80包括透明的盖81、支撑盖81的支撑件82、以及在支撑件82的两个侧部之间伸展的条带83。

显示单元70包括导光部71和光学单元74。导光部71由透明的导光板构成,且通过安装夹具80的盖81而设置在面向使用者的左眼的位置处。光学单元74被固定至导光部71的一侧的端部,且被构造为能够将呈现给使用者的左眼的图像投影到导光部71上。

显示单元70也可被构造为可附接至安装夹具80且可从安装夹具80上拆卸。具体而言,安装夹具80可不被构成为显示设备300的专有产品,而可以是市场上的通用物件。

光学单元74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光学单元14l和14r或光学单元54l和54r(图3和图8)类似的构造。光学单元74包括各种组成构件、和容纳这些组成构件的框体。所述各种组成构件包括图像显示部或光源、准直器(投影光学部)、图像调制元件、传热构件等等。上述的各种构件和框体具有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构件和框体类似的构造,因此将省略对这些构件和框体的描述。

在图10中所示的显示设备300中,显示单元70被设置在支撑件82(安装夹具80)的外侧。而作为替代,显示单元70也可被设置在支撑件82(安装夹具80)的内侧,如图11中所示的显示设备400。

此外,在如上所述构造的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300和400中,也可获得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那些效果和作用类似的效果和作用。应注意,显示单元70并不限于针对左眼的构造示例,也可针对右眼的构造,或针对两只眼睛的构造。

上文中,已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但显然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且可在不背离本技术的主旨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改。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将片状材料分别用于传热构件23和63,但作为替代,也可采用线状、绒毛状、块状或任何其它适当形状的构件。此外,通过提供折叠结构,可将传热构件23和63构造为沿预定方向可变形的,但折叠方法并不限于上述实例。此外,传热构件可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构成。

此外,如同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一样,上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200也可设置有能够检测使用者的输入操作的检测部。在这种情况下,该检测部同样可被设置在光学单元54r和54l的至少任何一个上。此外,在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300和400中,所述检测部同样可被设置在光学单元74上。

另外,所述检测部并不限于由一个或多个接近传感器构成的实例。例如,所述检测部也可由诸如静电传感器之类的接触传感器构成,或可由包括操作按钮等的机械输入装置构成。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光学单元的热源,已经描述了图像显示部21、光源61等作为实例,但热源并不限于此。热源也可以是诸如ic或cpu之类的半导体部件、电源电路部件、电池和其它发热元件。本技术也适合用作这些发热元件的散热机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显示设备,已经描述了眼镜型头戴式显示器和护目镜型显示设备作为实例,但本技术也可适用于具有其它形式的显示设备。

应注意,本技术可具有以下构造。

(1)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导光部,所述导光部设置在使用者的眼睛前面;

框体,所述框体被固定至所述导光部;

投影部,所述投影部容纳在所述框体中,并且能够将图像投影到所述导光部;

热源,所述热源设置在所述框体内;和

传热构件,所述传热构件是可变形的,并且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连接至所述热源,所述第二端部连接至所述框体的内表面。

(2)根据(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框体包括

第一框体部,所述第一框体部支撑所述热源,和

第二框体部,所述第二框体部附接至所述第一框体部,并连接至所述第二端部。

(3)根据(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框体部构成所述框体面向所述使用者的内侧面,并且

所述第二框体部构成所述框体的外侧面。

(4)根据(1)至(3)的任何一个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传热构件由片状碳基材料构成。

(5)根据(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传热构件以折叠状态容纳在所述框体中。

(6)根据(1)至(5)的任何一个所述的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检测部,所述检测部被设置到所述框体上,并且能够检测所述使用者的输入操作。

(7)根据(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检测部包括一对检测元件,所述一对检测元件被设置成把所述第二端部夹在中间。

(8)根据(7)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一对检测元件由接近传感器构成。

(9)根据(1)至(8)的任何一个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热源为光源。

(10)根据(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投影部包括投影光学部和图像调制元件,所述图像调制元件设置在所述光源与所述投影光学部之间。

(11)根据(1)至(8)的任何一个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热源为包括自发光元件的图像显示部,并且

所述投影部包括投影光学部,所述投影光学部将所述图像显示部的显示图像投影到所述导光部。

符号说明

11、51、71导光部

12、52框架部

13r、13l、53r、54l镜腿部

14r、14l、54r、54l、74光学单元

21图像显示部

22、62框体

23、63传热构件

24、64准直器

30检测部

31a、31b检测元件

61光源

66液晶面板

70显示单元

100、200、300、400显示设备

221、621第一框体部

222、622第二框体部

231、631第一端部

232、632第二端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