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76868发布日期:2020-02-08 06:31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一种显示面板,以tft-lcd(thinfilmtransistorliquidcrystaldisplay,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为例,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显示效果和外观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消费者越来越挑剔的审美,各种窄边框技术层出不穷。

在我们组装成电视机或者显示器的时候,电视或显示器厂商通常还需要设置标识图案(logo),因而,显示面板往往需要设置边框以设置logo,这不利于实现无边框。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实现设置标识装置的同时满足显示面板的无边框设计。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划分为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外围;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背光模组,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对应设置,所述背光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设置有标识装置,所述标识装置包括对应所述非显示区形成在第一基板和/或第二基板的镂空部,和与所述镂空部对应设置的一体成型的色阻块;所述非显示区对应所述标识装置设置有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所述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对应所述镂空部设置;所述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中的至少有一个偏光片对应所述镂空部设置开口。

可选的,所述第一基板对应所述非显示区设置有第一遮光层,所述第一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一遮光层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表面,所述第二基板对应所述非显示区设置有第二遮光层,所述第二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二遮光层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所述第一遮光层和第二遮光层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对应设置以形成所述镂空部;所述第一偏光片对应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三开口,所述标识装置至少包括一个标识图案;所述标识图案由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和色阻块共同形成。

可选的,所述第一基板对应所述非显示区设置有第一遮光层,所述第一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一遮光层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表面,所述第二基板对应所述非显示区设置有第二遮光层,所述第二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二遮光层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所述第一遮光层和第二遮光层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对应设置以形成所述镂空部;所述第二偏光片对应所述第二开口的位置设置有第四开口,所述标识装置至少包括一个标识图案;所述标识图案由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四开口和色阻块共同形成。

可选的,所述第一基板对应所述非显示区设置有第一遮光层,所述第一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一遮光层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表面,所述第二基板对应所述非显示区设置有第二遮光层,所述第二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二遮光层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所述第一遮光层和第二遮光层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对应设置以形成所述镂空部;所述第一偏光片对应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二偏光片对应所述第二开口的位置设置有第四开口,所述标识装置至少包括一个标识图案;所述标识图案由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第四开口和色阻块共同形成。

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重叠区域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标识图案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正投影重合;所述色阻块与所述标识图案的形状一致,所述色阻块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正投影,覆盖所述标识图案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正投影。

可选的,所述第三开口和/或第四开口的形状和所述标识图案的形状一致,所述第三开口和/或第四开口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正投影落在所述标识图案内。

可选的,所述标识图案包括至少一个标识子图案;一个所述标识子图案对应一个色阻块,所述第一开口包括多个第一子开口,第二开口包括多个第二子开口;每个所述标识子图案对应设置有一个第一子开口、一个第二子开口和一个一体成型的色阻块;两个相邻的色阻块的颜色相同或不同。

可选的,所述显示区包括显示色阻层,所述显示色阻层和所述标识装置的色阻块通过同一制程形成。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划分为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外围,所述非显示区设置有标识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液晶层、第二基板和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远离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基板对应所述非显示区设置有第一偏光片、第一遮光层和第一衬底、第一膜层,所述第一遮光层设置在第一偏光片和第一衬底之间,所述第一遮光层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偏光片对应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二基板对应所述非显示区依次设置有第二偏光片层、第二衬底、第二遮光层,所述第二遮光层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重叠区域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标识装置显示的标识图案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正投影重合;所述标识图案包括至少一个标识子图案,所述第一开口包括多个第一子开口,第二开口包括多个第二子开口;每个所述标识子图案对应设置有一个第一子开口、一个第二子开口和一个一体成型的色阻块,两个相邻的色阻块的颜色相同或不同。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相对于在显示面板的四周额外设置边框的方案来说,本申请中,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设置有标识装置,通过设置有镂空部与标识装置对应,这样就使得厂商不用再额外的设置边框以放置标识装置,实现无边框的设计;另外,标识装置包括与镂空部对应设置的一体成型的色阻块,如此设置,可以在不设置设置单独的电极层和控制电路的情况下,使得标识图案显示相同或不同的颜色,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由于偏光片对于光的透过率一般在30~60%之间,在偏光片对应镂空部的位置设置有开口,则光源发出的光线的透过率增大,在相同的背光模组前提下,使得标识图案更亮,这样在非显示区就可以实现显示更亮的标识图案。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图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图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表层涂布黑色物质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框图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图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图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标识装置对应的俯视图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对应的剖面图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对应的剖面图的示意图。

其中,100、显示装置;110、显示面板;111、显示区;112、非显示区;113、第一基板;114、液晶层;115、第二基板;116、背光模组;117、第一遮光层;118、第二遮光层;119、第一开口;120、第二开口;121、镂空部;122、色阻块;123、印刷电路板;124、长边;125、短边;126、第一长边;127、第二长边;128、第一偏光片;129、第二偏光片;130、第一膜层;131、第一衬底;132、第二衬底;133、标识装置;134、标识图案;135、标识子图案;136、第一子开口;137、第二子开口;138、第三开口;139、第四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是代表性的,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不应被解释成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除非另有说明,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为不排他的包含,可能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另外,“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相对位置关系描述的,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图的示意图,图2为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图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显示面板包括基板,以及pcba(printedcircuitboardassembly,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123是以cof(chiponfilm,覆晶薄膜)材质为基底制成的,其中基板包括包括第一基板113和第二基板115,第一基板113和第二基板115之间有液晶层114,在靠近第二基板一侧设置有背光模组116,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有显示区111。所述pcba与所述第一基板连接,并向下弯折,贴设在第一基板的下表面,可以将pcba藏匿于背板与显示面板之间,这样,我们只要用粘合剂将显示面板与背板进行贴合,我们从基板上面观看电视的时候,就不会看到pcba,只会看到正面的玻璃基板,这样就实现了极致窄边框或者无边框电视。

图3为一种显示面板表层涂布黑色物质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11和非显示区112,由于基板面向观众,我们在观看的时候,会看到基板的金属层反光,影响观看效果。所以在基板侧的表面会涂布一层黑色的遮光物质,例如可以是和bm(blackmatrix,黑色矩阵)一样的黑色树脂类材料,也可以是其他黑色物质,防止观众看到金属反光。在我们组装成电视机或者显示器时候,电视或显示器厂商通常还需要设置logo(logo为标识图案或品牌),所以在设置logo侧还会有边框存在,不利于实现无边框的设计。

下面参考附图和可选的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详细说明。

如图4、图5、图6以及图7所示,图4为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框图示意图,图5为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图的示意图,图6为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图的示意图,图7为一种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112对应的标识装置133对应的俯视图的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一种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面板110,所述显示面板110划分为显示区111和非显示区112,所述非显示区112位于所述显示区111的外围,所述显示面板110包括第一基板113、第二基板115和背光模组116,所述第一基板113与所述第二基板115对侧设置;所述背光模组116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115远离所述第一基板113的一侧;所述显示面板110的非显示区112设置有标识装置133,所述标识装置133包括对应所述非显示区112形成在第一基板113和/或第二基板115的镂空部121;和与所述镂空部121对应设置的一体成型的色阻块122;所述非显示区112对应所述标识装置133设置有第一偏光片128和第二偏光片129,所述第一偏光片128和第二偏光片129对应所述镂空部121设置;所述第一偏光片128和第二偏光片129中至少有一个偏光片对应所述镂空部121设置开口。

由于电视机或显示面板的厂商在组装成电视机的时候,通常还需要设置自己的logo,因此还要设置额外的边框位置放logo,这就不利于实现无边框的设置。而本方案中,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112设置有标识装置133,通过设置有镂空部121与标识装置133对应,这样就使得厂商不用再额外的设置边框以放置标识装置133,实现无边框的设计;另外,标识装置133包括与镂空部121对应设置的一体成型的色阻块122,如此设置,可以在不设置设置单独的电极层和控制电路的情况下,使得标识图案134显示相同或不同的颜色,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由于偏光片对于光的透过率一般在30~60%之间,在偏光片对应镂空部121的位置设置有开口,则光源发出的光线的透过率增大,在相同的背光模组116前提下,使得标识图案134更亮,这样在非显示区112就可以实现显示更亮的标识图案134。

在对应所述非显示区112的区域可以不用设置液晶层114,这样可以减少液晶的用量,进而节约成本。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其中,所述非显示区112包括长边124和短边125,所述长边124的长度大于所述短边125的长度,所述长边124包括第一长边126和第二长边127,所述第一长边126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长边127的宽度。所述标识装置133可以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112的任意一条边,例如可以设置在第一长边126,可选的,设置在第一长边126的中间区域;当然,该第一长边126在需要时,可以设置宽度宽于其他边,以更好的设置logo。当然,标识图案134不设置在第一长边126的中间区域也是可以的,也可以设置在短边,甚至logo包括多个标识图案134(例如字母或者汉字等),而分别设置在非显示区112的至少两条边从而组成完整的logo也是可以的,均有利于实现无边框的设计。

如图8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113对应所述非显示区112设置有第一遮光层117,所述第一偏光片128位于所述第一遮光层117远离所述第二基板115的表面,所述第二基板115对应所述非显示区112设置有第二遮光层118,所述第二偏光片129位于所述第二遮光层118远离所述第一基板113的表面;所述第一遮光层117和第二遮光层118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119和第二开口120;所述第一开口119和第二开口120对应设置以形成所述镂空部121;所述第一偏光片128和第二偏光片129中仅所述第一偏光片128对应所述第一开口119的位置设置有第三开口138,所述标识装置133至少包括一个标识图案134;所述标识图案134由所述第一开口119、第二开口120、第三开口138和色阻块122共同形成。

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偏光片128和第二偏光片129中仅所述第一偏光片128对应所述第二开口120的位置设置第三开口138,所述第二偏光片129对应所述第二开口120的位置不设置开口。一个偏光片对于光线的透过率一般在30~60%之间,如此使得背光透出的光线不至于太亮,又不至于太暗,其中一个偏光片对应遮光层的位置设置开口,可以使得光源的透过亮度增亮,使得预设标识装置133显示亮度更明亮。

当然,也可以设置为,所述第一偏光片128和第二偏光片129中仅所述第二偏光片129对应所述第二开口120的位置设置有第四开口139,所述标识装置133至少包括一个标识图案134;所述标识图案134由所述第一开口119、第二开口120、第四开口139和色阻块122共同形成。由于第四开口139靠近背光模组116,从背光模组116发射的光线在传播的过程损耗少,可以使得标识图案134的色彩的显示更鲜艳。

如图9所示,所述第一偏光片128对应所述第一开口119的位置设置有第三开口138,所述第二偏光片129对应所述第二开口120的位置设置有第四开口139,所述标识装置133至少包括一个标识图案134;所述标识图案134由所述第一开口119、第二开口120、第三开口138、第四开口139和色阻块122共同形成。第三开口138和第四开口139都进行开口,由于两个偏光片都设置有开口,相对于只设置有一个开口或没有设置有开口的方案来说,大大的提高了光线的透过率,使得标识图案134整体更加醒目明亮。

具体的,所述第一开口119和第二开口120的重叠区域的形状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标识图案134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正投影重合;所述色阻块122与所述标识图案134的形状一致,所述色阻块122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正投影,覆盖所述标识图案134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正投影。

色阻块122的覆盖范围应当至少涵盖了第一开口119和第二开口120的重叠区域,这样,对应预设的标识图案134的每个地方都有可以显示颜色,以均匀控制预设的标识图案134各部分的亮度均匀。

例如,预设的标识图案134包括一个字符h时,可以对应h的左侧竖边设置一块色阻块122,对应右侧竖边设置另一块色阻块122,对应水平衡边设置再一块色阻块122;色阻块122的颜色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当然其他设置方式也是可以的,但是这里的色阻块122的宽度要远远比显示区的色阻的宽度大。

所述标识图案134包括至少一个标识子图案135,标识子图案135可以只对应一个色阻块122,也可以对应多个不同颜色色阻块122的叠加,这样就可以不同标识子图案135对应相同或不同的颜色,以满足用户对不同色彩显示的需要。其中色阻块122可以包括红色色阻、绿色色阻或蓝色色阻等,其中色阻设置得较薄,比如红色的光阻不能完全阻隔其他颜色的光,绿色的光阻不能完全阻隔绿色的光,蓝色光阻不能完全阻隔蓝色颜色的光,所以三者叠加还是能看到混色的效果。

所述第三开口138和/或第四开口139的形状和所述标识图案134的形状一致,所述第三开口138和/或第四开口139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正投影落在所述标识图案134内。所述第三开口138和/或第四开口139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正投影落在所述标识图案134内,可以使得第三开口138和/或第四开口139与标识图案134重叠的区域光透过率更大,亮度更亮,而其他没有重叠的区域亮度较暗,整体的标识图案134亮度存在差异,因此会产生光晕的效果,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

当所述第一开口119小于所述第二开口120时,所述第一遮光层117中,所述第二开口120与所述第一遮光层117对应重叠的区域为第一半透区,所述第一半透区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遮光层117中其他区域的厚度。由于第一开口119的开口宽度小于第二开口120的开口宽度,当光线从第二开口120往第一开口119的方向发射时,第二开口120和第一遮光层117重叠的位置降低了光源的透过率,而设置第一遮光层117的第一半透区的厚度小于第一遮光层117中其他区域的厚度,使得部分的光线能透过第一半透区,从而使得预设标识图案134的显示亮度由亮到微暗直至全暗逐渐变化,呈现出一种层次感,以提升用户视觉体验。其中,开口大小指的是形状大小相同,且开口的边缘对齐,各边在垂直方向对齐。

当所述第一开口119的开口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开口120的开口宽度时,所述第二遮光层118中,所述第一开口119与所述第二遮光层118对应重叠的区域为第二半透区,所述第二半透区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遮光层118中其他区域的厚度。由于第一开口119的开口宽度大于第二开口120的开口宽度,当光源从第二开口120往第一开口119的方向发射时,第一开口119和第二遮光层118重叠的位置降低了光源的透过率,而设置第二遮光层118的第二半透区的厚度小于第二遮光层118中其他区域的厚度,使得部分的光线能透过第二半透区,从而使得预设的标识图案134的显示亮度由亮到微暗直至全暗逐渐变化,呈现出一种层次感,以提升用户视觉体验。

所述标识图案134包括至少一个标识子图案135;一个所述标识子图案135对应一个色阻块122,所述第一开口119包括多个第一子开口136,第二开口120包括多个第二子开口137;每个所述标识子图案135对应设置有一个第一子开口136、一个第二子开口137和一个一体成型的色阻块122;两个相邻的色阻块122之间的颜色相同或不同。单个所述标识子图案135是一体成型设置,一个标识子图案135对应一个子开口和一个色阻块122,每个标识子图案135的整体可以均匀的显示相同的颜色。

所述显示区包括显示色阻层,所述显示色阻层和所述标识装置133的色阻通过同一制程形成。显示区的色阻层和标识装置133的色阻通过同一制程形成,减少制程时间,提升生产效率。

作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划分为显示区和非显示区112,所述非显示区112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外围,所述非显示区112设置有标识装置133;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113、液晶层114、第二基板115和背光模组116,所述液晶层114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13和所述第二基板115之间,所述背光模组116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115远离第一基板113的一侧;所述第一基板113对应所述非显示区112设置有第一偏光片128、第一遮光层117和第一衬底131、第一膜层130,所述第一遮光层117设置在第一偏光片128和第一衬底131之间,所述第一遮光层117设置有第一开口119,所述第一偏光片128对应所述第一开口119的位置设置有第三开口138;所述第二基板115对应所述非显示区112依次设置有第二偏光片129层、第二衬底132、第二遮光层118,所述第二遮光层118设置有第二开口120;所述第一开口119和第二开口120的重叠区域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与所述标识装置133显示的标识图案134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正投影重合;所述标识图案134包括至少一个标识子图案135,一个所述标识子图案135对应一个色阻块122,所述第一开口119包括多个第一子开口136,第二开口120包括多个第二子开口137;每个所述标识子图案135对应设置有一个第一子开口136、一个第二子开口137和一个一体成型的色阻块122,两个相邻的色阻块122的颜色相同或不同。其中,第一基板113为阵列基板,第二基板115为彩膜基板,第一衬底131和第二衬底132都为玻璃基板,第一膜层130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包括金属层、绝缘层以及钝化层等必要膜层的其中一种或多种,以实现标识装置133的电连接和发光,在此不予赘述。

本方案中,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112设置有标识装置133,通过设置有镂空部121与标识装置133对应,这样就使得厂商不用再额外的设置边框以放置标识装置133,实现无边框的设计;另外,标识装置133包括与镂空部121对应设置的一体成型的色阻块122,如此设置,可以在不设置设置单独的电极层和控制电路的情况下,使得标识图案134显示相同或不同的颜色,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由于偏光片对于光的透过率一般在30~60%之间,在偏光片对应镂空部121的位置设置有开口,则光源发出的光线的透过率增大,在相同的背光模组116前提下,使得标识图案134更亮,这样在非显示区112就可以实现显示更亮的标识图案134。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广泛用于各种显示面板,如tn(twistednematic,扭曲向列型)显示面板、ips(in-planeswitching,平面转换型)显示面板、va(verticalalignment,垂直配向型)显示面板、mva(multi-domainverticalalignment,多象限垂直配向型)显示面板,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显示面板,如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均可适用上述方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可选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