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43882发布日期:2020-01-21 17:58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为平面超薄的显示设备,它由一定数量的彩色或黑白像素组成,放置于光源或者反射面前方。液晶显示器功耗很低,因此倍受工程师青睐,适用于使用电池的电子设备。它的主要原理是以电流刺激液晶分子产生点、线、面配合背部灯管构成画面。

通常,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以及填充于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通常还会设置支撑柱,用以支撑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对于中大尺寸的液晶显示面板,例如车载用的液晶显示面板,其边框区较宽,为保证面压等性能需求,通常在彩膜基板对应的边框区设置大面积的色阻层来支撑上述支撑柱。但是彩膜基板的边框区通常均由黑矩阵覆盖,如果再大面积设置色阻层,会导致边框区的黑矩阵与色阻层的整体厚度大于显示区中黑矩阵与色阻层的总体厚度。显示面板在显示区与边框区厚度不均极易导致液晶显示面板在显示过程中出现周边异常颜色显示的现象,例如显示面板周边发黄等现象,严重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在第一非显示区引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用以减小显示面板在第一非显示区和显示区之间的厚度差异,改善由于第一非显示区厚度较大所带来的周边显示异常问题,从而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环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位于所述非显示区、且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框胶,所述框胶、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非显示区包括位于所述框胶和所述显示区之间的第一非显示区;

液晶,填充于所述容置空间中;

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设置于第一衬底朝向所述第二基板一侧的色阻层、设置于所述色阻层朝向所述第二基板一侧的第一平坦层;所述第一平坦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所述第一凹槽包括第一底面和至少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各所述第一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底面连接;所述第一凹槽的所述第一底面与所述第一衬底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显示区中所述第一平坦层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表面与所述第一衬底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设置于所述第二衬底朝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第二平坦层;所述第二平坦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所述第二凹槽包括第二底面和至少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面,各所述第二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二底面连接;所述第二凹槽的所述第二底面与所述第二衬底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显示区中所述第二平坦层朝向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与所述第二衬底之间的距离。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中,在第一基板中的第一平坦层引入第一凹槽,在第二基板中的第二平坦层引入第二凹槽,由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在的第一非显示区所对应的容置空间中同样是填充有液晶的,当在第一平坦层和第二平坦层上形成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后,相当于增加了第一非显示区中用于容纳液晶的空间,即增加了容置液晶的总体积。由于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所填充的液晶的量是固定的,在相同液晶扩散速度下,以及相同的压强作用下,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存在,使得第一非显示区的整体厚度减小(相比现有技术中的结构而言),相当于减小了显示面板在显示区和第一非显示区的厚度差异,从而有利于改善显示面板在显示区与边框区厚度不均导致显示面板在显示过程中出现周边异常颜色显示的现象,同样有利于改善显示面板周边发黄的现象,因而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进而有利于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效果。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中彩膜基板的一种截面图;

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俯视图;

图3所示为图2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aa’截面图;

图4所示为图2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aa’截面图;

图5所示为图2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aa’截面图;

图6所示为图2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aa’截面图;

图7所示为第一挖槽与第一基板的一种相对位置关系图;

图8所示为第一挖槽与第一基板的另一种相对位置关系图;

图9所示为第二挖槽与第二基板的一种相对位置关系图;

图10所示为第二挖槽与第二基板的另一种相对位置关系图;

图11所示为在第一基板上形成第一凹槽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所示为在第二基板上形成第二凹槽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3所示为图2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aa’截面图;

图1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中彩膜基板的一种截面图,该彩膜基板300包括衬底基板70、设置于衬底基板70上的黑矩阵层71、色阻层72和平坦层73。在显示区76,由于黑矩阵层71需要限定出多个像素开口,因此黑矩阵层71并非整面状结构,色阻层72设置在黑矩阵层71远离衬底基板70的一侧,在平坦层73远离衬底基板70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柱74。在非显示区75通常也设置有支撑柱74,而为保证面压等性能需求,通常在彩膜基板300对应的边框区设置大面积的色阻层72来支撑上述支撑柱74。但是,由于边框区的黑矩阵层71通常是整面状结构,在整面状的黑矩阵上形成色阻层72和平坦层73后,使得非显示区75的平坦层73与衬底基板70之间的距离s1大于显示区76中的平坦层73与衬底基板70之间的距离s2,也就是说,使得显示面板在非显示区75区的厚度增大,而显示面板在显示区与非显示区厚度不均极易导致显示面板在显示过程中出现周边异常颜色显示的现象,例如显示面板周边发黄等现象,严重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在第一非显示区引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用以减小显示面板在第一非显示区和显示区之间的厚度差异,改善由于第一非显示区厚度较大所带来的周边显示异常问题,从而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俯视图,图3所示为图2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aa’截面图,请结合图2和图3,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区10和环绕显示区10的非显示区11;显示面板100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20和第二基板30;

位于非显示区11、且位于第一基板20和第二基板30之间的框胶12,框胶12、第一基板20和第二基板30形成一容置空间;非显示区11包括位于框胶12和显示区10之间的第一非显示区19;可选地,框胶12所在的区域为第二非显示区18;

液晶40,填充于容置空间中;

第一基板20包括第一衬底21、设置于第一衬底21朝向第二基板30一侧的色阻层22、设置于色阻层22朝向第二基板30一侧的第一平坦层23;第一平坦层23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凹槽24,第一凹槽24位于第一非显示区19;第一凹槽24包括第一底面和至少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各第一侧面分别与第一底面连接;第一凹槽24的第一底面与第一衬底21之间的距离d1小于显示区10中第一平坦层23朝向第二基板30的表面与第一衬底21之间的距离d2;可选地,第二基板20还包括黑矩阵层28,在非显示区,黑矩阵层28呈面状结构,在显示区,黑矩阵层28呈网格状结构,限定出多个开口区;

第二基板30包括第二衬底31、设置于第二衬底31朝向第一基板20一侧的第二平坦层33;第二平坦层33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凹槽34,第二凹槽34位于第一非显示区19;第二凹槽34包括第二底面和至少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面,各第二侧面分别与第二底面连接;第二凹槽34的第二底面与第二衬底31之间的距离d3小于显示区10中第二平坦层33朝向第一基板20的表面与第二衬底31之间的距离d4。

需要说明的是,图3仅示意出第一基板20和第二基板30中所包含的部分膜层及相对位置关系,并不代表实际的膜层数量及尺寸。例如,通常第二基板30在第二平坦层33与第二衬底31之间还包括阵列层33等膜层,阵列层33又包括多个膜层结构,但是本案仅以一种填充膜层来代替阵列层33,其实并不代表阵列层的实际膜层结构。另外,第二基板30中在第二平坦层33远离第二衬底31的一侧可能还会设置有其他膜层,本申请中并未示出。如果在第二平坦层33远离第二衬底31的一侧还设置有其他膜层,在第一凹槽24对应的位置同样对形成相应的凹陷结构。

具体地,请继续参见图2和图3,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中,在第一非显示区19,在第一基板20对应的第一平坦层23上引入至少一个第一凹槽24,第一凹槽24的第一底面与第一衬底21之间的距离d1小于显示区10中第一平坦层23朝向第二基板30的表面与第一衬底21之间的距离d2,也就是说,第一凹槽24是朝向第一衬底21凹陷的;在第二基板30对应的第二平坦层33上引入至少一个第二凹槽34,第二凹槽34的第二底面与第二衬底31之间的距离d3小于显示区10中第二平坦层33朝向第一基板20的表面与第二衬底31之间的距离d4,也就是说,第二凹槽34是朝向第二衬底31凹陷的。由于第一凹槽24和第二凹槽34所在的第一非显示区19所对应的容置空间中同样是填充有液晶40的,当在第一平坦层23和第二平坦层33上形成第一凹槽24和第二凹槽34后,相当于增加了第一非显示区19中用于容纳液晶40的空间,即增加了容置液晶的总体积。由于在第一基板20和第二基板30之间所填充的液晶40的量是固定的,在相同液晶40扩散速度下,以及相同的压强作用下,第一凹槽24和第二凹槽34的存在,使得第一非显示区19的整体厚度减小(相比现有技术中的结构而言),相当于减小了显示面板100在显示区10和第一非显示区19的厚度差异,从而有利于改善显示面板100在显示区10与边框区厚度不均导致显示面板100在显示过程中出现周边异常颜色显示的现象,同样有利于改善显示面板100周边发黄的现象,因而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有利于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及的第一非显示区19和边框区指的是同一个区域。

可选地,请参见图3和图4,图4所示为图2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另一种aa’截面图,该显示面板100还包括位于第一基板20和第二基板30之间的支撑柱50;

在第一非显示区19,至少部分支撑柱50在第一衬底2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第一凹槽24和第二凹槽34中的一者交叠,且支撑柱50在第一衬底2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凹槽24或第二凹槽34中。

具体地,图3示出了支撑柱50在第一衬底2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凹槽24中的情形,图4示出了支撑柱50在第一衬底2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第二凹槽34中的情形。通常,显示面板100中的支撑柱50是形成与第一基板20上的第一平坦层23朝向第二基板30的一侧的,也就是说,支撑柱50的一端是固定于第一平坦层23朝向第二基板30的一侧的。请参见图3,当支撑柱50第一衬底2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凹槽24中时,相当于支撑柱50是形成在第一凹槽24中的;当支撑柱50在第一衬底21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第二凹槽34中时,支撑柱50远离第一衬底21的一端可位于第二凹槽34中。采用这两种设计方式,第一凹槽24或第二凹槽34均能够对支撑柱50起到一定的定位作用,有效避免在显示面板100受到外力作用时,支撑柱50发生偏移的现象,从而有利于提升支撑柱对显示面板的支撑可靠性。此外,当将支撑柱50设置在第一衬底21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设置在第一凹槽24或第二凹槽34中时,能够有效减小位于第一非显示区19中的第一平坦层23和第二平坦层33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能够减小显示面板100在第一非显示区19的厚度,减小的厚度例如可等于第一凹槽24或第二凹槽34的深度,如此,同样有利于减小显示面板100在显示区10和第一非显示区19的厚度差异,从而有利于改善显示面板100在显示区10与边框区厚度不均导致显示面板100在显示过程中出现周边异常颜色显示的现象,同样有利于改善显示面板100周边发黄的现象,因而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有利于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效果。

可选地,图5所示为图2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另一种aa’截面图,该显示面板100还包括位于第一基板20和第二基板30之间的支撑柱50;

在第一非显示区19,至少部分支撑柱50朝向第一基板20的一端位于第一凹槽24中,朝向第二基板30的一端位于第二凹槽34中。

具体地,请参见图5,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中,支撑柱50的一端位于第一凹槽24中,另一端位于第二凹槽34中,如此设置,第一凹槽24和第二凹槽34分别对支撑柱50的两端起到定位的作用,大大减小了在显示面板100受到外力作用时,支撑柱50发生偏移的可能,从而更有利于提升支撑柱50对显示面板100边框区的支撑性能。此外,在第一非显示区19中,当将支撑柱50的两端分别置入第一凹槽24和第二凹槽34中时,更加有利于减小位于第一非显示区19中的第一平坦层23和第二平坦层33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能够减小显示面板100在第一非显示区19的厚度,减小的厚度例如可等于第一凹槽24和第二凹槽34的深度之和,如此,同样有利于减小显示面板100在显示区10和第一非显示区19的厚度差异,从而有利于改善显示面板100在显示区10与边框区厚度不均导致显示面板100在显示过程中出现周边异常颜色显示的现象,同样有利于改善显示面板100周边发黄的现象,因而同样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有利于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效果。

可选地,图6所示为图2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另一种aa’截面图,该显示面板100还包括位于第一基板20和第二基板30之间的支撑柱50;

在第一非显示区19,支撑柱50在第一衬底2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第一凹槽24和第二凹槽34均不交叠。

具体地,请继续参见图6,在该实施例中,支撑柱50并未设置在第一凹槽24中,也未设置在第二凹槽34中,此种情况下,为方便制作,第一凹槽24和第二凹槽34可以对称设计,这样在第一平坦层23未设置第一凹槽24的表面形成支撑柱50时,就可以确保支撑柱50的另一端不会置入第二凹槽34中。此外,在第一平坦层23未设置第一凹槽24的表面形成支撑柱50时,还可以将第一凹槽24作为参照物,使得支撑柱50和第一凹槽24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更加容易控制。

可选地,图7所示为第一挖槽与第一基板20的一种相对位置关系图,在第一非显示区19,至少部分第一凹槽24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布,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交叉;沿第一方向,至少部分第一凹槽24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非显示区19的长度。

具体地,请参见图7,本申请在第一基板20的第一非显示区19中形成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一凹槽24,使得在显示面板100沿第一方向的长度方向,这部分第一凹槽24贯穿整个第一非显示区19,形成连续的挖槽结构,此种设计,采用数量较少的第一凹槽24即可达到减薄第一非显示区19的厚度的目的,而且形成数量较少的第一凹槽24的工艺简单,因而还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可选地,图8所示为第一挖槽与第一基板20的另一种相对位置关系图,在第一非显示区19,第一凹槽24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阵列排布;沿第一方向,各第一凹槽24的长度均小于第一非显示区19的长度。

具体地,请参见图8,本申请在第一基板20的第一非显示区19中形成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凹槽24,各第一凹槽24均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布。引入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一凹槽24的方式,同样能够达到减薄第一非显示区19的厚度的目的。

可选地,图9所示为第二挖槽与第二基板30的一种相对位置关系图,在第一非显示区19,至少部分第二凹槽34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布,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交叉;沿第一方向,至少部分第二凹槽34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非显示区19的长度。

具体地,请参见图9,本申请在第二基板30的第二非显示区11中形成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二凹槽34,使得在显示面板100沿第一方向的长度方向,这部分第二凹槽34贯穿整个第二非显示区11,形成连续的挖槽结构,此种设计,采用数量较少的第二凹槽34即可达到减薄第一非显示区19的厚度的目的,而且形成数量较少的第二凹槽34的工艺简单,因而还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可选地,图10所示为第二挖槽与第二基板30的另一种相对位置关系图,在第一非显示区19,第二凹槽34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阵列排布;沿第一方向,各第二凹槽34的长度均小于第一非显示区19的长度。

具体地,请参见图10,本申请在第二基板30的第一非显示区19中形成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凹槽24,各第二凹槽34均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布。引入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二凹槽34的方式,同样能够达到减薄第一非显示区19的厚度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图7和8示出了第一凹槽24在第一基板20上的两种排布方式,图9和10示出了第二凹槽34在第二基板30上的两种排布方式,当第一基板20和第二基板30组合形成显示面板100时,图7实施例中的第一基板20可以与图9或图10中的第二基板30任意组合,同理,图8实施例中的第一基板20也可以与图9或图10中的第二基板30任意组合,本申请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可选地,请参见图5和图6,第一凹槽24和第二凹槽34沿第一衬底2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重合,也就是说,第一凹槽24和第二凹槽34在显示面板100上呈对称分布,如此,采用相同的规格尺寸和数量分别形成第一凹槽24和第二凹槽34即可,无需考虑当第一凹槽24和第二凹槽34不对称设置时之间的相对距离,因此第一凹槽24和第二凹槽34对称设置的方式有利于简化显示面板100的生产工艺,提升显示面板100的生产效率。

可选地,图11所示为在第一基板20上形成第一凹槽24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沿垂直于第一衬底21所在平面的方向,第一凹槽24的深度为h1,1.2μm≤h1≤2.0μm。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凹槽24是在第一平坦层23上形成的,因此第一凹槽24沿垂直于第一衬底21所在平面的方向的深度应小于等于第一平坦层23沿垂直于第一衬底21所在平面的方向的厚度,当第一凹槽24的深度等于第一平坦层23的厚度时,第一凹槽24相当于在垂直于第一衬底21所在平面的方向贯穿第一平坦层23。本申请将第一凹槽24的深度设置为1.2μm≤h1≤2.0μm,既能增加第一非显示区19对应位置的液晶40盒内总体积,又不会对第一平坦层23靠近第一衬底21一侧的膜层结构造成影响,因而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可选地,图12所示为在第二基板30上形成第二凹槽34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沿垂直于第一衬底21所在平面的方向,第二凹槽34的深度为h2,1.5μm≤h2≤2.7μm。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凹槽34是在第二平坦层33上形成的,因此第二凹槽34沿垂直于第二衬底31所在平面的方向的深度应小于等于第二平坦层33沿垂直于第二衬底31所在平面的方向的厚度,当第二凹槽34的深度等于第二平坦层33的厚度时,第二凹槽34相当于在垂直于第二衬底31所在平面的方向贯穿第一平坦层23。本申请将第二凹槽34的深度设置为1.5μm≤h2≤2.7μm,既能增加第一非显示区19对应位置的液晶40盒内总体积,又不会对第二平坦层33靠近第二衬底31一侧的膜层结构造成影响,因而同样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可选地,图13所示为图2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另一种aa’截面图,在显示区10,色阻层22包括第一色阻层221、第二色阻层222和第三色阻层223,沿垂直于第一衬底21所在平面的方向,第一色阻层221的厚度小于第二色阻层222的厚度,第一色阻层221的厚度还小于第三色阻层223的厚度;在第一非显示区19,色阻层22仅包括第一色阻层221。

具体地,考虑到显示区10对不同颜色色阻的厚度需求,在显示区10设置的几种色阻层22的厚度并不完全相同。当将在第一非显示区19的色阻层22上仅设置厚度最小的第一色阻层221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第一非显示区19的厚度,从而减小第一非显示区19与显示区10之间的厚度差异,从而同样有利于改善显示面板100周边出现异常颜色显示的现象,同样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此外,位于第一非显示区19中的第一色阻层221可以与显示区10中的第一色阻层221在同一工艺中制备形成,因此无需为第一非显示区19中的色阻层22单独引入新的制备工序,在完成显示区10中第一色阻层221的制备的同时即可完成第一非显示区19中第一色阻层221的制备,因而有利于简化显示面板100的生产工艺,提升显示面板100的生产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提及的第一色阻层221、第二色阻层222和第三色阻层223分别可以为红色色阻层、绿色色阻层和蓝色色阻层中的任意一种,本申请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当然,除了红绿蓝三种颜色的色阻层之外,本申请还可设置其他颜色的色阻层,只要在第一非显示区19中设置厚度最小的色阻层即可有利于减薄显示面板100在第一非显示区19的厚度。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200,图1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20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200包括本申请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200的实施例可参见上述显示面板100的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装置2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中,在第一基板中的第一平坦层引入第一凹槽,在第二基板中的第二平坦层引入第二凹槽,由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在的第一非显示区所对应的容置空间中同样是填充有液晶的,当在第一平坦层和第二平坦层上形成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后,相当于增加了第一非显示区中用于容纳液晶的空间,即增加了容置液晶的总体积。由于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所填充的液晶的量是固定的,在相同液晶扩散速度下,以及相同的压强作用下,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存在,使得第一非显示区的整体厚度减小(相比现有技术中的结构而言),相当于减小了显示面板在显示区和第一非显示区的厚度差异,从而有利于改善显示面板在显示区与边框区厚度不均导致显示面板在显示过程中出现周边异常颜色显示的现象,同样有利于改善显示面板周边发黄的现象,因而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进而有利于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效果。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