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6482发布日期:2019-10-19 04:04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镜头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影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镜头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手机摄像头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然而,目前手机摄像头的传感器大多数安放在马达外的模组内,侧FPC采用柔性电路板,产生翘起等问题,传感器检测不稳定,同时侧FPC采用柔性电路板,安装不平整会影响实际运动行程,中间的载体的垂直方向运动部分,通过悬丝将底部FPC的电力传输到上簧片再传输到载体上的线圈内,在马达受到冲击时或者经过长久时间的运作后,悬丝可靠性变低,容易出现断裂等问题导致整个马达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镜头驱动机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镜头驱动机构,所述镜头驱动机构包括载体、框架、上簧片、下簧片、磁石、底部电路板以及侧部电路板,所述载体用于安装镜头并缠绕线圈,所述框架具有中心开口,所述磁石和所述侧部电路板环绕所述中心开口设置,所述载体设置于所述中心开口内,所述下簧片与所述框架和所述载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上簧片与所述框架和所述载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部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框架和所述载体的底部,电流通过所述侧部电路板引导至所述下簧片再经过所述下簧片引导至所述载体的线圈处,从而实现载体的垂直方向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部电路板为底部柔性电路板(底EPC),所述侧部电路板为侧部柔性电路板(侧EPC)。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具有第一侧部、第二侧部、第三侧部和第四侧部,其中所述第一侧部、第二侧部和第四侧部设有所述磁石,所述第三侧部设有所述电路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镜头驱动机构还包括底部传感器,所述底部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底部电路板上并与所述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或所述第一侧部和第四侧部的磁石配合,从而检测所述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或所述第一侧部和第四侧部的磁石的平面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镜头驱动机构还包括底座和盖板,所述底部电路板通过盖板封装于所述底座内,以及所述底部传感器嵌入到所述底座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内还设有框架内嵌金属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镜头驱动机构还包括悬丝,所述悬丝设置于所述镜头驱动机构的四个角部并将所述底部电路板与所述上簧片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流设置成通过两条线路进入所述侧部电路板,其中一条线路为设置成从底部电路板经过悬丝流向上簧片,再由所述上簧片经过所述框架内嵌金属片流向侧部电路板,以及另一条线路设置层从底部电路板经过所述悬丝流向上簧片,然后再从所述上簧片流向所述侧部电路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部电路板上设有IC芯片,所述IC芯片的电路设置为从IC芯片流过侧部电路板,再经下簧片流向所述载体上的线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部电路板上设有侧部传感器,所述载体上与所述侧部传感器对应的位置设有传感器用磁石,所述传感器用磁石与所述侧部传感器位于同一直线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镜头驱动机构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与所述底座配合将所述权利要求1-9涉及到的所有部件封装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底座限定的空间内。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通过侧FPC导通中心载体以及IC的电路,整个模组的体积更小,并且通过下簧片来导通电流,而不是仅仅采用悬丝来导通,可靠性更强,并且框架内部镶嵌金属片,导通电路的同时还增强磁石组所提供的磁场,加强运作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镜头驱动机构的立体图,其中外壳已经拆除;

图2是图1的镜头驱动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3示出底座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示出底座组件的主视图;

图5是侧FPC的立体图;

图6是框架和侧FPC组件的立体图;

图7是图1的镜头驱动机构的主视图;

图8是载体的立体图;

图9是图1的镜头驱动机构的剖视图;以及

图10是镜头驱动机构的俯视图,其中未安装上簧片和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

在下文的描述中,出于说明各种公开的实施例的目的阐述了某些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各种公开实施例的透彻理解。但是,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在无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个或多个细节的情况下来实践实施例。在其它情形下,与本申请相关联的熟知的装置、结构和技术可能并未详细地示出或描述从而避免不必要地混淆实施例的描述。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的提及表示结合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包括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的出现无需全都指相同实施例。另外,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可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何方式组合。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清楚展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将借助诸多方向性词语进行描述,但是应当将“前”、“后”、“左”、“右”、“外”、“内”、“向外”、“向内”、“上”、“下”等词语理解为方便用语,而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词语。

本实用新型总体上涉及一种镜头驱动机构,主要包括载体、框架、上簧片、下簧片、磁石、底部电路板(底FPC)以及侧部电路板(侧FPC),载体用于安装镜头并缠绕线圈,框架具有中心开口,磁石和侧FPC环绕中心开口设置,载体设置于中心开口内,下簧片与框架和载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上簧片与框架和载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底部电路板设置于框架和载体的底部,运行时电流通过侧FPC引导至下簧片再经过下簧片引导至载体的线圈处,从而实现载体的垂直方向运动。

图1是本实用新型镜头驱动机构100的立体图,其中外壳已经拆除,图2是图1的镜头驱动机构100的立体分解图。如图1-2所示,镜头驱动机构100包括外壳10、上簧片11、载体20、侧部传感器用磁石21、框架30、侧部柔性传感器(侧FPC)31、框架内嵌金属片40、磁石50、下簧片60、盖板70、底部柔性电路板(底FPC)80、底部传感器81以及底座90。其中,载体20上缠绕有线圈22,框架内设置所述框架内嵌金属片40,框架内嵌金属片用于加强磁石的磁场,同时也可以作为电路导通作用,节省组装难度以及节省部件。

图3示出底座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示出底座组件的主视图。如图3-4所示,底座组件包括底座90、底FPC80、底部传感器81以及盖板70。底座90上设有底部传感器避让位91,底部传感器81安装于底FPC的底部并与底部传感器避让位91配合,底FPC80安装于底座90上,底部传感器81嵌入底部传感器避让位91内,盖板70安装于底FPC80上并与底座90配合,从而将底FPC80限定在底座90余盖板70之间。其中,底部传感器对应框架上三个磁石中两个磁石的XY位置检测(下文会详细描述),盖板70将安装好的底FPC固定、按平,防止底FPC翘起。

图5是侧FPC的立体图。如图5所示,侧FPC31的表面设有驱动IC芯片311和侧部传感器312,载体20内与侧部传感器312对应的位置设有侧部传感器用磁石21,侧部传感器用磁石21与侧部传感器312在同一中心线上,从而侧FPC上的侧部传感器312可以检测出载体20的沿竖直方向,即Z轴方向的位移。继续参照图5,侧FPC的下部设有两个缺口313,缺口313用于卡入框架的第三侧部303的对应位置处,从而将侧FPC卡紧在框架30上。

图6是框架30和侧FPC组件的立体图。如图6所示,框架30中心开口310,载体20设置于框架30的中心开口310内,环绕中心开口310框架30依次具有第一侧部301、第二侧部302、第三侧部303和第四侧部304,其中第一侧部301、第二侧部302和第四侧部304设有磁石50,第三侧部303设有侧FPC31。底部柔性电路板80上的底部传感器81与第一侧部301和第二侧部302或第一侧部301和第四侧部304的磁石配合,从而检测第一侧部301和第二侧部302或第一侧部301和第四侧部304的磁石的平面位置,坐标X方向和Y方向的位置,没有与底部传感器81对应的磁石用于补充Z轴磁场。

图7是图1的镜头驱动机构100的主视图,如图7所示,下簧片60与框架30和载体2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上簧片11与框架30和载体2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从图中可以清楚看出,下簧片60设有线圈连接部61和侧FPC连接部62,线圈连接部61与线圈电连接,侧FPC连接部62与侧FPC电连接。

返回参照图1,在镜头驱动机构100的四个角部分别设有悬丝71,悬丝71将底部柔性电路板80与上簧片11电连接。

图8是载体20的立体图。如图8所示,载体20的中部设有载体中心开口23,载体中心开口23用于安装镜头,环绕中型开口23是载体20的周部,在载体20周部的两侧设有线圈绕部24,线圈22缠绕在线圈绕部24上。

图9是镜头驱动机构100的剖视图,图10是镜头驱动机构的俯视图,其中未安装上簧片和外壳。如图1、9和10所示,组装时,在载体20中插入传感器用磁石21,将下簧片60与载体固定连接,再将侧FPC31插入框架30的第三侧部303并固定,然后将各个磁石分别插入框架30的第一侧部301、第二侧部302以及第四侧部304并固定。再将载体组件装入框架内,将上簧片11固定连接到框架30和载体20的上表面,底座90上安装底FPC80,并与盖板70连接,底PFC80由底座90和盖板70限定在底座90和盖板70之间,然后将底座组件与固定了上簧片和下簧片的框架和载体组装并安放悬丝71,再由外壳10与底座90将框架与载体组成的所有部件封装于外壳10与底座90限定的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的镜头驱动机构100的电流设置成通过两条线路进入侧FPC,一条线路设置成从底FPC经过悬丝流向上簧片,再由上簧片经过框架内嵌金属片流向侧FPC,另一条线路设置成从底FPC经过悬丝流向上簧片,然后再从上簧片流向侧FPC,而侧FPC上的IC电流通过以下线路实现,侧FPC上的驱动IC的电流流向侧部FPC,再流向下簧片,再由下簧片流向载体上的线圈。

本实用新型的上簧片和下簧片皆有弹性材料制成,当载体上的线圈加载电流时,实现载体沿坐标轴Z轴方向的运动,从而带动载体上的镜头运动,实现对焦功能,而载体在框架内由于磁场的作用而进行的坐标X轴Y轴所构成的平面上的运动实现防抖功能。

以上已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应理解到,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