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体积光纤阵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3600发布日期:2020-05-15 16:02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体积光纤阵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阵列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小体积光纤阵列。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通讯的快速发展,现有的通信系统面临更大的挑战。人们对通信中带宽容量不断增大,传输的速度要求更高,因此速率和能耗是两大非常关键的因素。人们期望在更小的空间、更低的能耗条件下提供更大的带宽。由此并行光学收发模块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技术应用不断升级。在通信发射端,普遍采用ld、vcsel等常用通信激光器发射,其中发现vcsel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较低的阈值等优点,其功耗比其他种类的激光器更小,同时vcsel激光器是面发射方式,易于实现阵列,体积小巧,非常适合应用在并行光传输以及并行光互连等领域。因而,如何减小光纤阵列体积以及降低能量损耗,成为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一种小体积光纤阵列,节省占用空间,降低能量损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小体积光纤阵列,包括底座和光纤排组件,所述的光纤排组件包括一个连接块和多根并排连接的光纤,每根光纤均包括纤芯和包覆在纤芯外的包层,连接块设置有与所述光纤一一对应的穿孔,每根光纤均穿设于对应的穿孔内,且每根光纤的前端均穿出穿孔,各光纤位于穿孔内的部分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每根光纤的纤芯的前端均超出包层,各纤芯超出包层的部分用于与底座连接,所述的底座包括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的纤芯连接部和连接块连接部,所述的纤芯连接部的上表面具有与各纤芯一一对应的v型槽,所述的连接块连接部设置有用于安装连接块的凹槽,连接块固定设置于凹槽内,各纤芯设置于对应的v型槽内,各纤芯与对应的v型槽间仅具有两个线接触部,各纤芯与对应的v型槽之间通过低温石英粘接层固定连接,各纤芯的前端面与底座的前端面相平齐。

优选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光纤的包层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的方式不做限制,例如可以是胶粘、一体烧结、镀膜焊接等。

可选的,光纤位于穿孔内的部分与连接块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是胶粘、一体烧结、镀膜焊接等。

可选的,所述的纤芯连接部和连接块连接部为固定连接结构或一体成型结构。

可选的,所述的连接块与凹槽之间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的方式不做限制,例如可以是胶粘、连接件连接、焊接等。

优选的,所述的各纤芯位于v型槽上部的表面涂覆有保护剂层。由于光纤在封装过程中属于裸露工艺,在研磨工艺时保护剂层能够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光纤剥离和崩缺。

加工时,先固定底座,把低温石英粉均匀涂在v型槽里面,将连接块固定在凹槽后,纤芯置于对应的v型槽内,然后采用临时盖板压住纤芯,采用局部加热,使得玻璃粉由固体变为熔融状态,在压力作用下纤芯可以入槽,保证光纤的位置精度。

保护剂层的设置可在纤芯固定在v型槽后,在纤芯的表面涂抹保护剂,然后局部加热纤芯,紫外固化保护剂形成保护剂层。保护剂层设置后可在保护盖板压覆下进行研磨,完成研磨后去除保护盖板。保护剂可选的为紫外固化胶。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超小模块的空间设计问题,光纤前端通过单个底座实现固定,体积小,节省占用空间;光纤由两个线接触部确定位置,定位精确稳固,只要保证了产品的加工精度,则装配环节不易产生位置偏移;通过低温石英粘接层固定连接,连接结构稳固,使用寿命长;保护剂层的设置,避免了对纤芯的损坏,提高了加工良品率,并对成品的纤芯起到保护作用;纤芯裸露的结构使得光路实现了波导耦合,也节省了光路带来的光轴位移,利于光耦合效率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小体积光纤阵列,包括底座1和光纤排组件,所述的光纤排组件包括一个连接块2和多根并排连接的光纤3,每根光纤3均包括纤芯31和包覆在纤芯31外的包层32,连接块2设置有与所述光纤3一一对应的穿孔,每根光纤3均穿设于对应的穿孔内,且每根光纤3的前端均穿出穿孔,各光纤3位于穿孔内的部分与连接块2固定连接,每根光纤3的纤芯31的前端均超出包层32,各纤芯31超出包层32的部分用于与底座1连接,所述的底座1包括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的纤芯连接部11和连接块连接部12,所述的纤芯连接部11的上表面具有与各纤芯31一一对应的v型槽211,所述的连接块连接部12设置有用于安装连接块2的凹槽,连接块2固定设置于凹槽内,各纤芯31设置于对应的v型槽211内,各纤芯31与对应的v型槽211间仅具有两个线接触部,各纤芯31与对应的v型槽211之间通过低温石英粘接层固定连接,各纤芯31的前端面与底座1的前端面相平齐。

优选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光纤3的包层32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的方式不做限制,例如可以是胶粘、一体烧结、镀膜焊接等。

可选的,光纤3位于穿孔内的部分与连接块2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是胶粘、一体烧结、镀膜焊接等。

可选的,所述的纤芯连接部11和连接块连接部12为固定连接结构或一体成型结构。

可选的,所述的连接块2与凹槽之间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的方式不做限制,例如可以是胶粘、连接件连接、焊接等。

优选的,所述的各纤芯31位于v型槽211上部的表面涂覆有保护剂层。由于光纤3在封装过程中属于裸露工艺,在研磨工艺时保护剂层能够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光纤3剥离和崩缺。

加工时,先固定底座1,把低温石英粉均匀涂在v型槽211里面,将连接块2固定在凹槽后,纤芯31置于对应的v型槽211内,然后采用临时盖板压住纤芯31,采用局部加热,使得玻璃粉由固体变为熔融状态,在压力作用下纤芯31可以入槽,保证光纤3的位置精度。

保护剂层的设置可在纤芯31固定在v型槽211后,在纤芯31的表面涂抹保护剂,然后局部加热纤芯31,紫外固化保护剂形成保护剂层。保护剂层设置后可在保护盖板压覆下进行研磨,完成研磨后去除保护盖板。保护剂可选的为紫外固化胶。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超小模块的空间设计问题,光纤3前端通过单个底座1实现固定,体积小,节省占用空间;光纤3由两个线接触部确定位置,定位精确稳固,只要保证了产品的加工精度,则装配环节不易产生位置偏移;通过低温石英粘接层固定连接,连接结构稳固,使用寿命长;保护剂层的设置,避免了对纤芯31的损坏,提高了加工良品率,并对成品的纤芯31起到保护作用;纤芯31裸露的结构使得光路实现了波导耦合,也节省了光路带来的光轴位移,利于光耦合效率的提升。



技术特征:

1.一种小体积光纤阵列,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光纤排组件,所述的光纤排组件包括一个连接块和多根并排连接的光纤,每根光纤均包括纤芯和包覆在纤芯外的包层,连接块设置有与所述光纤一一对应的穿孔,每根光纤均穿设于对应的穿孔内,且每根光纤的前端均穿出穿孔,各光纤位于穿孔内的部分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每根光纤的纤芯的前端均超出包层,各纤芯超出包层的部分用于与底座连接,所述的底座包括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的纤芯连接部和连接块连接部,所述的纤芯连接部的上表面具有与各纤芯一一对应的v型槽,所述的连接块连接部设置有用于安装连接块的凹槽,连接块固定设置于凹槽内,各纤芯设置于对应的v型槽内,各纤芯与对应的v型槽间仅具有两个线接触部,各纤芯与对应的v型槽之间通过低温石英粘接层固定连接,各纤芯的前端面与底座的前端面相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体积光纤阵列,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相邻的光纤的包层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体积光纤阵列,其特征在于:光纤位于穿孔内的部分与连接块通过胶粘、一体烧结或镀膜焊接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体积光纤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芯连接部和连接块连接部为固定连接结构或一体成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体积光纤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块与凹槽之间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小体积光纤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块与凹槽之间通过胶粘、连接件连接或焊接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体积光纤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纤芯位于v型槽上部的表面涂覆有保护剂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体积光纤阵列,包括底座和光纤排组件,所述的光纤排组件包括一个连接块和多根并排连接的光纤,每根光纤均穿设于连接块对应的穿孔内,且每根光纤的前端均穿出穿孔,各纤芯超出包层的部分用于与底座连接,连接块固定设置于底座的凹槽内,各纤芯设置于底座对应的V型槽内,各纤芯与对应的V型槽间仅具有两个线接触部,各纤芯与对应的V型槽之间通过低温石英粘接层固定连接,各纤芯的前端面与底座的前端面相平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光纤前端通过单个底座实现固定,体积小,节省占用空间,定位精确稳定,连接结构稳固,使用寿命长,加工良品率高;实现了波导耦合,利于光耦合效率的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亚;丁护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加华微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3
技术公布日:2020.05.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