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30787发布日期:2020-06-02 19:02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处理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处理盒。



背景技术:

处理盒作为可更换耗材广泛的使用在打印机、复印机等电子成像装置中。在成像过程中电子成像装置主要工作过程如下:充电组件给感光部件表面充上均匀预定电荷;带有预定电荷的感光部件表面接受曝光处理后形成静电潜像;显影组件将显影剂送上感光部件,使感光部件表面的静电潜像获得显影;经转印作用后,静电潜像上的显影剂被转移到图像记录介质如纸张上;清洁组件清洁感光部件表面上的未完全转印的显影剂,以让感光部件进入下一次充电,即下一个循环过程。

在这个循环过程中,处理盒部分至少包括为感光部件,感光部件充电的充电部件,为感光部件提供显影剂的显影部件。现有技术中,所述的感光部件为感光鼓,所述的显影部件为显影辊。处理盒本身不包含如马达的驱动力生成部件,而是通过从其所位于的电子成像装置上接收旋转驱动力。由于处理盒是运用在电子成像装置上的可更换耗材,为保证普通用户可以轻松的自主更换处理盒,因而接收旋转驱动力时处理盒上设有的动力接收部件和电子成像装置上设有的传动部件可以在处理盒安装在电子成像装置上并传递旋转驱动力时耦合,处理盒从电子成像装置上取下且不传递旋转驱动力时可以分离。

通常在处理盒中,用于产生显影剂静电潜像的感光部件感光鼓、用于向感光部件提供显影剂的显影元件显影辊、用于搅拌显影剂的搅拌架、向显影元件提供显影剂的搅拌架,以及部分型号的处理盒中用于向感光部件充电的充电部件充电辊均为可旋转的类似于辊状结构,因此统称为旋转辊。动力接收部件可以与任一旋转辊连接并通过齿轮组向其他旋转辊传递旋转驱动力。处理盒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侧壁,动力接收部件从侧壁伸出,即动力接收部件位于所述侧壁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至电子成像装置中,该处理盒的一端设有一驱动头,所述驱动头可从电子成像装置接收旋转驱动力以驱动处理盒,

优选地,所述电子成像装置中设置有引导处理盒安装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位于第一导轨的前方,所述第二导轨为一弹性部件;

所述处理盒的一端还设有一防干涉部,所述防干涉部与所述驱动头设置在所述处理盒的同一端;

当所述处理盒从电子成像装置中拆卸时,所述防干涉部触碰第二导轨使其向下摆动避免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驱动头产生触碰使所述第二导轨损坏。

优选地,所述的防干涉部为相对于所述处理盒的壳体相对固定设置的突起。

优选地,所所述防干涉部沿与所述驱动头的轴线平行的方向突出,并相比所述驱动头设置在处理盒上的更靠近拆卸方向的前方。

优选地,所在处理盒拆卸的过程中,所述的防干涉部先于所述的驱动头与所述的第二导轨接触,并使所述第二导轨发生弹性摆动。

优选地,所所述的防干涉部突起距离所述处理盒的壳体的侧面高度为5mm至20mm。

优选地,所当所述处理盒安装进入所述电子成像装置时,所述的驱动头的外表面会沿着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表面进行安装。

优选地,所当所述处理盒安装进入所述电子成像装置时,所述驱动头会触碰到所述第一导轨或所述第二导轨,并使所述的驱动头绕其自身轴线转动。

优选地,所所述电子成像装置的第二导轨设置为扭簧部件。

本实用新型描述的动力接收部件的特点及优点将通过附图说明和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进行说明而变得更加明确。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动力接收部件的爆炸图;

图2为轮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驱动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动力接收部件的结构视图;

图5为实施例二中动力接收部件的机构视图;

图6为实施例二中动力接收部件的爆炸图;

图7为实施例三中动力接收部件的爆炸图;

图8为实施例三中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处理盒的结构视图。

图10为将处理盒安装到一种电子成像装置中的示意图;

图11为将处理盒从一种电子形成装置中拆卸的示意图;

图12为将处理盒从电子成像装置中拆卸时处理盒上的驱动头与电子成像装置的导轨接触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处理盒从电子成像装置中拆卸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四提供的处理盒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晰,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除、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给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揭示了一种动力接收部件,优选地,所述动力接收部件设置在感光元件(感光鼓)上。

图1为动力接收部件的爆炸图。动力接收部件包含驱动头110、第一连接部件120和第二连接部件130,这三个部件共同构成了一个十字联轴结构。动力接收部件还包含轮毂140和固定块150,轮毂140和固定块150将驱动头110、第一连接部件120和第二连接部件130组合成的十字联轴结构约束在轮毂140的内部,使其只能分别沿自身旋转轴旋转或沿垂直于其自身旋转轴的方向平动,而不能沿其自身旋转轴的方向进行轴向运动。优选地,固定块150上还设置有沟槽151,从而方便固定块150安装。优选地,沟槽151与驱动头110接触的部分的沟槽151宽度小于驱动头110的直径,使驱动头110不会在工作过程中进入沟槽151。这种设计可以通过设置固定块150为可形变材料安装到驱动头110上,或驱动头110具有不同的直径,装配完成时与沟槽抵接处为较大直径部分来实现。当然,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头110、第一连接部件120、第二连接部件130、轮毂140和固定块150的旋转轴均与动力接收部件的旋转轴平行。在第二连接部件130上还设置有一个凸起杆131,优选地,凸起杆131为两个,两个凸起杆131关于第二连接部件130的旋转轴对称。

图2为轮毂140从动力接收部件的驱动头110的自由端向处理盒方向俯视的结构视图。轮毂140的内壁设置有向轮毂旋转方向伸出的凸起块142,凸起块142可以与凸起杆131抵接。凸起块142沿平行于动力接收部件的旋转轴方向有一定的长度,从而保证抵接不会因为公差而出现问题。优选地,凸起块142为两个,两个凸起块142关于轮毂140的旋转轴对称。轮毂140靠近处理盒一侧的底部上还设置有孔143,第二连接部130设置在孔143中,从而使第二连接部130可以相对于轮毂沿第二连接部130和轮毂140的旋转轴旋转但不能关于第二连接部130和轮毂140的旋转轴发生径向运动。轮毂140的顶部靠近驱动头自由端的一端还设置有定位凸起144,定位凸起144向轮毂140的旋转轴方向伸出,并可以与固定块150上相应的凹陷抵接,从而将驱动头110、第一连接部件120、第二连接部件130和固定块150均约束在轮毂140的内部。优选地,固定块150与轮毂140之间是过盈配合。优选地,轮毂140的内壁靠近定位凸起144的一侧还设置有支撑台145,支撑台145可以与固定块150抵接,防止固定块150向处理盒方向运动。支撑台145和定位凸起144一起将固定块150限定在一个预设的固定位置,防止因为生产过程中的累计公差问题影响工作。

第二连接部件130和轮毂140之间还设置有弹性件141,弹性件141可以当轮毂140和驱动头110、第一连接部件120、第二连接部件130组成的十字联轴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使凸起杆131和凸起块142不抵接,从而使设置有本实施例中的动力接收部件的处理盒在安装前和安装时,驱动头都能够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这样的设计可以使驱动头更加灵活。优选地,弹性件141为扭簧。如图1所示,设置为扭簧的弹性件141固定在凸起杆上,扭簧的一脚固定在第二连接部件130内部,扭簧的另一脚自由伸出,可以与凸起块142抵接。

图3所示为驱动头110的结构视图。驱动头110包含接收齿111用于从电子成像装置的传动部件接收驱动力。驱动头110还包含复位柱112。复位柱沿垂直于驱动头110的旋转轴的方向向远离驱动头110的旋转轴的方向伸出。复位柱112可以与电子成像装置干涉,使驱动头110沿其自身旋转轴旋转到一个固定的位置。

图4所示为处理盒装入电子成像装置时,动力接收部件的整体结构视图。如图4所示,处理盒带动动力接收部件沿x方向装入电子成像装置,此时复位柱112可以与电子成像装置干涉并使驱动头110沿其自身旋转轴旋转。由于弹性件141的存在,驱动头110无论是沿顺时针旋转还是沿逆时针旋转均在凸起杆131和凸起块142抵接之前有一定的旷量,从而使驱动头110可以和电子成像装置的驱动部件啮合传动。当然,驱动部件也可以碰撞接收齿111,使驱动头110发生一个较小的偏转从而啮合。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涉及的动力接收部件与实施例一中的整体外形类似。如图5所示,包含接收齿211,复位柱212,以及轮毂140。包含该动力接收部件的处理盒装入电子成像装置中时的工作原理和运动方式也与实施例一中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动力接收部件的内部元件构成与实施例一中不同。

如图6所示,动力接收部件包含设置有接收齿211和复位柱212的驱动头210,驱动头210上还设置有第一直面213和第一斜面214以及可以安装卡簧250的卡槽215;第一传动部件220,包含第二斜面222,第二直面221、凸起柱223、第三斜面224、第三直面225和第一孔226;第二传动部件230,包含第四直面231、第四斜面232,定位凹槽233和第二孔234;轮毂140,轮毂140与实施例一和图2中的轮毂相同,在轮毂140和第二传动部件230之间还设置有弹性件240。其中第一直面213可以和第二直面221抵接,第一斜面214可以和第二斜面222抵接,第三直面225可以和第四直面231抵接,第三斜面224可以和第四斜面232抵接。

动力接收部件的装配过程如下:先将弹性件240装入轮毂140,再将第二传动部件230装入轮毂140,使弹性件240位于第二传动部件230和轮毂140之间。优选地,弹性件240为弹簧,弹簧一端与轮毂140抵接,另一端与第二传动部件230抵接。定位凹槽233安装在凸起块142上,凸起块142约束第二传动部件230,使第二传动部件230只能沿动力接收部件旋转轴的方向进行轴向方向的运动。接着将第一传动部件220装入轮毂140之中,与实施例一中相同,凸起柱223可以与凸起块142抵接并传动。最后将驱动头沿第一孔226、第二孔234、弹性件240和孔143的顺序插入轮毂140之中,使卡槽215从孔143中伸出并被卡簧250固定。同时定位凸起144和支撑台145也限定了驱动头210的位置,使驱动头只能沿动力接收部件的旋转轴(即驱动头的旋转轴,本实施例中驱动头210、第一传动部件220、第二传动部件230、轮毂140和动力接收部件的旋转轴均共线)旋转。

当驱动头210沿a方向(或称为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时,第一斜面214与第二斜面222抵接。当第三直面225与第四直面231抵接或凸起柱223和凸起块142抵接时,由于带动处理盒转动的力远大于弹性件240的力,第一斜面214会沿其和第二斜面222的抵接处向处理盒方向压缩第一传动部件220和第二传动部件230,直到驱动头210继续沿顺时针旋转使第一斜面214和第二斜面222不再抵接,弹性件240推动第一传动部件220和第二传动部件230回到原来的位置。因此在顺时针旋转时,驱动头可以无限空转。

当驱动头210沿a方向的反方向(或称为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一直面213与第二直面221抵接将动力从驱动头210传递到第一传动部件220,然后通过凸起柱223和凸起块142的抵接传动将动力从第一传动部件210传递到轮毂140,从而传递到处理盒。

优选地,还设置有第三斜面224和第四斜面232,使动力接收部件在不受外力时过凸起柱223和凸起块142不会抵接。具体的,当第三斜面224和第四斜面232抵接时,弹性件240具有推动第二传动部件230和第四斜面232向远离处理盒的方向运动,第三斜面224受力并使第一传动部件220顺时针旋转,从而使第三斜面224和第四斜面232不再接触。此时凸起柱223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也需要一定距离才能与凸起块142抵接,从而为驱动头210上的接收齿211和电子成像装置上的驱动部件干涉留出了足够的旷量。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动力接收部件,主要是基于实施例二中的动力接收部件的改进,同时也借鉴了实施例一中的部分结构。相比于实施例二中的动力接收部件,本实施例中的动力接收部件在驱动头的结构上设置有一个十字联轴,同时也使用了端盖使动力接收部件更加合理,下面将详细描述这一结构。

图7为本实施例中的动力接收部件的爆炸图。第三连接部件320的上半部分类似于实施例一中的第二连接部分130的上半部分,与实施例一中相同的驱动头110、第一连接部件120共同构成了十字联轴结构。第三连接部件320的下半部分类似于实施例二中的驱动头210的下半部分,与实施例二中的第一传动部件220、第二传动部件230、弹性件240、卡簧250均相同。本实施例中的轮毂140也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基本相同,但是为了容纳更多的部件,轮毂140在动力接收部件的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的长度比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轮毂更长。同时,本实施例中的轮毂140可以不设置支撑台145和定位凸起144。在本实施例中,不需要像实施例一种使用支撑台145和定位凸起144约束固定块150,或像实施例二中使用支撑台145和定位凸起144约束驱动头210,而是使用端盖310约束整个部件。

图8为端盖310的结构视图。端盖310设置在处理盒的侧壁上,不随动力接收部件旋转。端盖310上设置有固定部315,用于将端盖310固定在处理盒上。端盖310包含一个凹槽314,凹槽314可以容纳驱动头110,凹槽314设置在处理盒向电子成像装置上安装的方向的反面,当十字联轴支撑的驱动头110被碰撞时,可以进入凹槽314。端盖310还包含一个第一弹性件311,第一弹性件311可以与驱动头110抵接,并将驱动头110向远离凹槽314的方向(即处理盒安装方向)推动。优选地,第一弹性件311为扭簧,设置为扭簧的第一弹性件311固定在固定凸起312上,扭簧的一脚与抵接凸起313抵接,另一脚可以和驱动头110抵接。

当处理盒安装进电子成像装置时,本实施例中动力接收部件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基本相同,但是当遇见死点时,驱动头110可以暂时避让到凹槽314中,同时在弹性件311的抵接下始终与电子成像装置的驱动部件抵接,从而当驱动部件旋转时驱动头110可以顺利的与驱动部件啮合。

图9为处理盒的结构视图。处理盒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两个侧壁,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中的动力接收部件099设置在其中一个侧壁上。

实施例四: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一种实施方式,以便于适用于更多的电子成像装置的机型。

具体地,参见图10至图13,电子成像装置中设置有引导处理盒安装的第一导轨900、第二导轨910,其中第二导轨910为一弹性部件。具体地,的第二导轨910设置为扭簧部件,该扭簧部件的第一端9101作为导轨,引导处理盒安装,并且具有弹性。处理盒纵向端部设置有驱动头110,在处理盒沿图示x的方向安装进入电子成像装置的过程中,驱动头110的外表面会沿着第一导轨900和第二导轨910的表面进行安装,当沿着第二导轨910的第一端9101进行安装时,由于的第一端9101具有一定的有弹性,因而的驱动头110的外表面与第一端9101接触时,可使第一端9101沿w方向摆动,同时设置在驱动头110轴向上的复位柱112(见图12)不处于安装方向x方向上时,复位柱112就很可能触碰到第一导轨900或第二导轨910时,并使的驱动头110绕其自身轴线转动。

复位柱112为从驱动头外圆周表面突出的部分,当在沿处理盒的安装方向的反方向拆卸处理盒时,当复位柱112处于或者有部分拆卸处理盒的方向上时,复位柱112可能与的第二导轨910的第一端接触,参见图11、图12所示。同时,由于驱动头110与设置在电子成像装置内的驱动力传递部件920仍处于啮合的状态,操作者拆卸处理盒时,如果瞬间使力过大,复位柱120会勾住的第一端9101并使第一端9101发生翻转,因而损坏电子成像设备影响处理盒的下一次的安装。

为了防止以上情况的发生,本实施例中做了进一步的改进。

参见图13,在处理盒的壳体101上设置防干涉部1011,设置在驱动头110的侧方,并在拆卸处理盒的过程中,在拆卸方向上,防干涉部1011先于的驱动头110与第二导轨910的第一端9101触碰,并使第一端9101向下摆动,因而在处理盒100在拆卸的过程中,驱动头110上的复位柱112不会与的第二导轨910触碰,也不会使第二导轨损坏。

进一步地,防干涉部1011为相对于处理盒的壳体101相对固定设置的突起,防干涉部1011沿与驱动头110的轴线平行的方向突出,并相比驱动头110设置在处理盒上的更靠近拆卸方向的前方,即可使在处理盒拆卸的过程中,的防干涉部1011先于的驱动头110与的第二导轨910接触,并使第二导轨910发生弹性摆动。

防干涉部1011距离处理盒的壳体101的侧面具有设置为一定的距离,距离h的大致高度为5mm-20mm。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此,还涵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所做的各种变形。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此,还涵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所做的各种变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