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形化HDR分区双面显示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2805发布日期:2020-09-29 09:28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薄形化HDR分区双面显示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别涉及一种薄形化hdr分区双面显示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商业显示逐渐成为液晶面板行业的一个重要部分,由于商业应用的场景更加广泛,商业显示所占拒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提高。双面显示器,是指一种正反两面都可以显示画面的显示器,其相对于传统的显示器,增加了一个显示面,可以显示的内容也更多;因此,双面显示器被广泛应用于人流密度大的空间,例如超市的双面显示广告屏、地铁的双面显示指示站牌、机场的双面显示广告屏或航班站牌等。由于液晶面板本身不能发光,所以需要使用背光模组中的背光源作为白光背光,经过液晶面板的rgb色阻,从而呈现五颜六色的显示画面。一般地,背光源主要为led光源,其可以分为侧入式背光和直下式背光;由于直下式背光厚度较大,而且背光出光方向为垂直于液晶面板方向,这样在双面显示器中的应用就比较困难,难以满足双面显示薄型化的设计理念;而侧入式背光由于需要使用导光板,将导致背光模组重量较大,这样在双面显示器中的应用会使整机重量变大,在一些双面显示器悬挂吊空的场合中给结构设计增加了成本和困难,又不符合双面显示轻巧的设计理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种薄形化hdr分区双面显示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薄形化hdr分区双面显示背光模组,包括上导光板、下导光板、设置于所述上导光板侧面的上灯条、设置于所述下导光板侧面的下灯条、设置于所述上灯条朝向上导光板一侧的上led灯珠、设置于所述下灯条朝向所述下导光板一侧的下led灯珠,所述上导光板和所述下导光板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上导光板的斜腰和所述下导光板的斜腰均贴合有反射层,所述上导光板的斜腰与所述下导光板的斜腰通过粘结剂贴合,所述上导光板厚度较厚的一侧与所述下导光板厚度最薄的一侧处于同一侧,即所述上导光板的出光面和所述下导光板的出光面相背,所述上led灯珠沿所述上灯条长度方向分区控制排列,所述下led灯珠沿所述下灯条长度方向分区控制排列,所述上led灯珠与所述上导光板最厚一侧贴合,所述下led灯珠与所述下导光板最厚一侧贴合。

上述设计中利用两个截面为直角梯形的上导光板和下导光板实现斜腰通过粘结剂贴合,便于降低整个模组的厚度和重量,同时强度较高,具有较大的出光面,便于治具对其进行组装,通过双侧设置led光源和散热片,避免了热量的集中,上led灯珠和下led灯珠分区控制根据画面亮暗区域控制上led灯珠和下led灯珠是否点亮或关闭。同时两层楔形导光板之间采用双面胶或胶水贴合,提升整体强度的同时也降低了使用双层导光板实现hdr效果的模组厚度,提供一种更加优异的侧入式hdr高对比度双面显示系统方案。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灯条背离所述上导光板一侧以及所述下灯条背离所述下导光板一侧均设有散热条,散热效果好。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粘结剂为涂覆在所述上导光板的斜腰与所述下导光板的斜腰之间的双面胶,贴附简单,便于控制整体厚度。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粘结剂为涂覆在所述上导光板的斜腰与所述下导光板的斜腰之间的uv光敏胶,连接强度高,上导光板和下导光板之间无空隙气泡等。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射层为反射镀膜,进一步降低模组厚度。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导光板较薄一边和所述下导光板较薄一边均贴附满麦拉片。便于保护上导光板和下导光板较薄一边,同时有效防止光源从上导光板和下导光板较薄一边进入,防止上导光板和下导光板光源相互干扰,显示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两个截面为直角梯形的上导光板和下导光板实现斜腰通过粘结剂贴合,便于降低整个模组的厚度和重量,同时强度较高,具有较大的出光面,便于治具对其进行组装,通过双侧设置led光源和散热片,避免了热量的集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上导光板,2.麦拉片,3.散热条,4.上led灯珠,5.反射层,6.下导光板,7.粘结剂,8.下led灯珠,9.上灯条,10.下灯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一种薄形化hdr分区双面显示背光模组,包括上导光板1、下导光板6、设置于所述上导光板1侧面的上灯条9、设置于所述下导光板6侧面的下灯条10、设置于所述上灯条9朝向上导光板1一侧的上led灯珠4、设置于所述下灯条10朝向所述下导光板6一侧的下led灯珠8,所述上导光板1和所述下导光板6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上导光板1的斜腰和所述下导光板6的斜腰均贴合有反射层5,所述上导光板1的斜腰与所述下导光板6的斜腰通过粘结剂7贴合,所述上导光板1厚度较厚的一侧与所述下导光板6厚度最薄的一侧处于同一侧,即所述上导光板1的出光面和所述下导光板6的出光面相背,所述上led灯珠4沿所述上灯条9长度方向分区控制排列,所述下led灯珠8沿所述下灯条10长度方向分区控制排列,所述上led灯珠4与所述上导光板1最厚一侧贴合,所述下led灯珠8与所述下导光板6最厚一侧贴合。

上述设计中利用两个截面为直角梯形的上导光板1和下导光板6实现斜腰通过粘结剂7贴合,便于降低整个模组的厚度和重量,同时强度较高,具有较大的出光面,便于治具对其进行组装,通过双侧设置led光源和散热片,避免了热量的集中,上led灯珠4和下led灯珠8分区控制根据画面亮暗区域控制上led灯珠4和下led灯珠8是否点亮或关闭。同时两层楔形导光板之间采用双面胶或胶水贴合,提升整体强度的同时也降低了使用双层导光板实现hdr效果的模组厚度,提供一种更加优异的侧入式hdr高对比度双面显示系统方案。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灯条9背离所述上导光板1一侧以及所述下灯条10背离所述下导光板6一侧均设有散热条3,散热效果好。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粘结剂7为涂覆在所述上导光板1的斜腰与所述下导光板6的斜腰之间的双面胶,贴附简单,便于控制整体厚度。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粘结剂7为涂覆在所述上导光板1的斜腰与所述下导光板6的斜腰之间的uv光敏胶,连接强度高,上导光板1和下导光板6之间无空隙气泡等。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射层5为反射镀膜,进一步降低模组厚度。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导光板1较薄一边和所述下导光板6较薄一边均贴附满麦拉片2。便于保护上导光板1和下导光板6较薄一边,同时有效防止光源从上导光板1和下导光板6较薄一边进入,防止上导光板1和下导光板6光源相互干扰,显示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