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照明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4147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红外照明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外照明器,为CCD摄像机视频摄像提供照明。
目前,现有技术中为配合CCD摄像机进行视频摄像的红外照明装置由外壳、红外发光管及印刷线路板组成。外壳内装印刷线路板,印刷线路板上装红外发光管,外壳外接电源线,这种红外照明装置内没有装透镜,因此聚光性能差,照明效果不佳,外壳外接电源线,使用起来也不方便,且照明器内没有通风设置,通风结构很不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而提供了一种装有透镜、发光管电源及风扇导风板的红外照明器,这种照明器既可独立使用,又可与CCD摄像机组合一起使用。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出如下技术方案该红外照明器包括壳体、透镜及红外发光管,壳体前端装保护玻璃,壳体内前部装印刷线路板,印刷线路板上装红外发光管,红外发光管的头部装在支架的透镜孔底部的中心管孔中,支架的透镜孔上装透镜。支架也可由带透镜孔的透镜板和发光管板组成,透镜板装在发光管板凹腔的开口端上,发光管板底部开有与透镜孔中心相对的中心管孔,印刷线路板一端及壳体侧壁前端开通风孔,印刷线路后面装
型导风板,导风板后面壳体背部装发光管电源及风扇,或者在印刷线路板两端及壳体背部一端开通风口,壳体背部通风口旁装
型导风板,导风板内的壳体背部上装发光管电源。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用透镜压缩发光管的发光角,提高了照明距离。装置内装有发光管电源,使用起来很方便,装置内的风扇有效地改善了通风结构,大大提高了其使用寿命和发光效率,且可独立使用,又可与CCD摄像机组合使用,造价低廉,易于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附


图1~3给出。
图1为红外照明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红外照明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结构为壳体1、保护玻璃2、支架3、透镜4、红外发光管5、通风口6、印刷线路板7、导风板8、发光管电源9、风扇10、凹腔11、透镜板12、发光管板13、管孔14、透镜孔15。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说明。
这种红外照明器如
图1所示,包括壳体1、透镜4及红外发光管5,壳体前端装保护玻璃2,壳体内前部装印刷线路板7,印刷线路板上装数个红外发光管,红外发光管的头部装在支架3的透镜孔15底部的中心管孔14中,支架的透镜孔上装透镜,印刷线路板一端及壳体的侧壁前端开有通风口6,印刷线路板后面装
型导风板8,导风板后面壳体背部装发光管电源9及风扇10,这种结构使得壳体内部的气流形成两个通道,一个通道由保护玻璃与印刷线路板形成,另一个由印刷线路板与导风板形成,线路板上的通风口将两通道中的气流汇合通向风扇。这种红外照明器中装有红外发光管及透镜的支架还可由带透镜孔15的透镜板12和发光管板13组成,如图2所示,透镜板装在发光管板的凹腔11开口端上,发光管板底部开有与透镜孔中心相对的中心管孔,如图3所示该装置还可在印刷线路板两端及壳体的背部一端开有通风口,壳体背部通风口旁装
型导风板,导风板内的壳体背部上装发光管电源,该结构将壳体内部气流也由印刷线路分成两个通道,一个通道由线路板与导风板形成,另一个通道由保护玻璃与线路板形成,线路板上与通风口同一端的通风口将气流分开,另一端的通风口将气流汇合。以上所述该装置的结构其通风及照明效果比以往技术大有改善,壳体内直接装发光管电源,使用起来很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红外照明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透镜及红外发光管,壳体前端装保护玻璃,壳体内前部装印刷线路板,印刷线路板上装数个红外发光管,红外发光管的头部装在支架的透镜孔底部的中心管孔中,支架的透镜孔上装透镜,印刷线路板一端及壳体的侧壁前端开有通风孔,印刷线路板后面装
型导风板,导风板后面壳体背部装发光管电源及风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照明器,其特征在于装有红外发光管及透镜的支架由带透镜孔的透镜板和发光管板组成,透镜板装在发光管板的凹腔的开口端上,发光管板底部开有与透镜孔中心相对的中心管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照明器,其特征在于印刷线路板两端及壳体的背部一端开有通风口,壳体背部通风口旁装
型导风板,导风板内的壳体背部上装发光管电源。
专利摘要一种红外照明器,包括壳体、透镜及红外发光管,壳体前端装保护玻璃,壳体内装带红外发光管及透镜的印刷线路板、导风板、发光管电源及电扇,壳体及印刷线路板上开有通风口。该装置结构简单、通风效果好、照明距离远、造价低廉,是一种有推广价值的新型红外照明器。
文档编号G03B15/02GK2172879SQ9324017
公开日1994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1993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1993年9月25日
发明者朱秋东 申请人:朱秋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