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片软片感知钮和回收钮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6099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相片软片感知钮和回收钮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相机内软片上卷时,抵触软片而感知软片存在的软片感知钮装置,以及软片的上卷、回收控制装置改良的相机软片感知钮、回收钮机构。
一般传统的相机为感应软片是否上卷,如


图1A所示,在相机内的暗室11下设一感知钮12,于装置软片盒后拉出软片13(如
图1B所示)横越暗室11时,软片13压掣感知钮12,该感知钮12通常处于凸出软片轨道14的平面,受软片13压掣令相机得以感知软片13于上卷状态(即为待拍摄状态并可随时作回收的动作);此为传统式的软片13的上卷方式及感知钮12的构造;请参阅图2所示,为较新式的软片盒20,该软片盒20具有一可旋转开闭的遮光门21,以封闭软片盒20,避免光线折射入,令软片盒更能确保保存期限内的品质,且保存更为方便;该软片盒20内的软片配合马达,令软片盒室16的传动轴15驱动软片盒20的软片主轴22,令软片自动卷出,上卷滚筒17同步驱动而卷入自动卷入软片13;因此,软片13无需以手动拉出,于相机内自动卷出;而且软片13自动卷出,该软片感知钮的机构以及控制软片上卷、回收的回收钮机构必需重新考量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确保片盒内软片在保存期内品质和方便保存的感知钮机构以及回收钮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相机的软片感知钮、回收钮机构,主要包含一感知钮机构以及一回收钮机构;其中感知钮机构包含容置于相机底座的推杆,推杆并可连动感知钮;推杆,容置于相机底座的滑槽内,其一端设一高低起优形状的推钮,容置于底座贯穿的滑槽以推动推钮。
感知钮,容置于镜头室底的容置孔,并可延出软片;其特征在于推杆的一端嵌设一推臂并与感知钮对应,感知钮的一端锁固于一下弹片,弹片末端设一龚起的触接点,下弹片的另端锁固于本体,下弹片上弹片,上、下弹片间设一绝缘板,使上、下弹片、不致导通且上、下导片并与电气回路连接,上弹片略倾斜;末端并与下弹片的触接点抵接而压持感知钮定位于容置孔内;感知钮的一侧的凸块延伸出本体,并与臂对应;并受推臂的连动于上卷或回卷位置。
为使读者对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完全了解,配合附图及图号就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详细说明于后
图1A、B为传统式相机的内部平面示意图;图2为新式软片盒的立体外观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相机的后、仰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图3的A-A剖视,即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图6A、B、C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作结构图;图8A、B为本实用新型作打开底片盖及其动作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线路图。
图号简单说明11、31暗室 412推臂12、42感知钮43下弹片13软片 431触接点14、32软片轨道 44上弹片15传动轴45绝缘片
16软片盒室 46本体17上卷滚筒 50回收钮机构20软片盒 501控制钮21遮光门 52螺栓22软片主轴 53定位勾30相机 60控制线路33底座 61上卷电路331滑槽62回收电路332方槽70弹簧34容置孔 SW7三刀双掷开关341凸阶80底片盖41推杆 81转轴座411推钮82定位块本实用新型主要包含一感知钮机构40以及回收钮机构50。
感知钮机构40,请参阅图3所示,为新式的相机30,于暗室31下的软片轨道32上设一感知钮42,该感知钮42由相机30底部控制软片上卷或回卷的控制钮501控制其凸出或容入的作动;请参阅图4、5所示,本实用新型软片感知机构40包含容置于相机30底座33的推杆41,推杆41并可连动感知钮42;推杆41,容置于相机底座33的滑槽331内,其一端设一高低起优形状的控制钮501,容置于底座33贯穿的滑槽332(如图3所示),以推动控制钮501,推杆41的另端嵌设一推臂412;感知钮42,容置于镜头室31底的容置孔34,并可延出软片轨道32,该感知钮42的一端锁固于一下弹片43,下弹片43末端设一龚起的触接点431,下弹片43的另端锁固于本体46,下弹片43上弹片44,上、下弹片44、43间设一绝缘板45,使上、下弹片43、44不致导通且上、下导片43、44并与电气回路连接,上弹片44略倾斜;末端并与下弹片43之触接点431抵接而压持感持知钮42定位于容置孔34内;感知钮42的一侧(如图5所示)的凸块421延伸出本体46,并与推412对应。
回收钮机构50,请参阅图3、7为本实用新型外观及结构图,于相机底部内装设有控制钮411、三刀双掷开关SW7、控制线路60、弹簧70及配合底片盖80所构成;其中,该控制钮501,为一板体设凸出于相机底面的块体,其中央位置设有滑道51,配合螺栓52呈可上、下滑动,其左下侧设有定位勾53,其右侧连设三刀双掷开关SW7,而可依控制接触控制线路60的不同设定位置;而控制钮501的板体并连设一连接于相机体的弹簧70;该底片盖80,设有一转轴座81枢接于相机的转轴上并呈可转动盖合或打开,其转轴座81侧边对应于控制钮501定位勾53位置处设有凸出的定位块82;该控制线路60,大体包含上卷电路61、回收电路62所构成(如图9所示),其并连接于相机的马达M及相机的其它数个的单刀双掷开关SW1、SW2、SW3、SW4、SW5、SW6;依上述元件、结构的组成,本实用新型的动作、功效说明如下一、感知钮机构4的使用请配合图5、6所示,推杆41位于图5的实线位置即图6C的位置为软片回卷的状态,因此必须推动钮501令推杆41后移,推412臂并连动推感知钮42之凸块421,令感知钮42后移,如图6A所示,此一位置即为软片上卷位置,且上、下弹片43、44抵接,并回授一讯号至电气回路,因此当软片20容置入软片盒20时,传动轴及上卷滚筒即可同步马达驱动,令软片卷出,因感知钮42后移,因此软片轨道32供软片上卷,直至上卷滚筒卷入软片13定位如图6B所示,即可进行拍照。
当软片13拍摄至最后一张或欲中途回卷时,即可推动推钮501前移,如图5实线位置,即为相机30回卷位置,反转传动轴及上卷滚筒,令软片13回收,如图5所示,推杆41位于回卷位置时,推杆412与感知钮42的凸块421脱离,因此感知钮42受上弹片44的压持,使感知钮42产生欲弹出软片轨道32的作用力,因软片轨道32上的软片13仍处于收卷状态,因此感知钮42的末端抵于软片13,使得上弹片44与下弹片43的触接点431抵接导通,讯号回授于电气回路,控制单元即可得知软13并未收卷完毕;请参阅图6C所示,当软片13的末端越过感知钮42时,感知钮42解除限位,受下弹片43的弹力而完全抵入容置孔34内,感知钮42的末端凸出软片轨道32,而上弹片44的末端抵于容置孔34孔口凸起的凸阶341,上、下弹片44、43脱离,回授讯号中断,电气回路感应不到回授讯号即可判知软片13接近回卷完毕,因此传动轴再回卷完毕,因此传动轴再回转数圈后即可完全回卷软片13入软片盒20内,电气回路即可令马达停止转动。
二、回收钮机构50的操作使用首先,就控制钮51机件操作部分作说明。请再参阅图3及参阅图8,装妥底片盖合底片盖80,将控制钮501扳下(至AL位置),控制钮501的定位勾53恰与底片盖80定位块82勾合而卡定,此时三刀双掷开关SW7接触于控制线路60可让相机马达M正转的位置,而令马达M转动使底片被卷出而上卷至可拍照的状态。
直至欲收回底片时,操作相机底片收回功能的单开关,控制线路60即使马达M反转而卷(收)回底片,此时打开底片盖80,而转动转轴座81,使得定位块82随的转动而滑出定位色83,亦即定位勾83不再被限定,藉由弹簧70之回复力而令控制钮501整体往上拉回原位,其三刀双掷开关SW7即脱离原接触于控制线路60的位置,操作极为简易。
而本实用新型控制线路60的控制功能说明如下(请配合参阅图9)
(一)底片上卷当主电源开关SW6为ON状态,三刀双掷开关SW7被连动至AL位置,当开关SW5呈ON的状态,此时VCC电源电流经由SW7-1之AL点、开关SW6、SW5、SW4、SW7-2AL点到晶体管T2的C极(集极,连接于马达M一端)及晶体管T1的E极、晶体管T3的E极;当于第二行程时,电容C1即开始充电,电晶体E、B极端的压降大于0.7V,晶体管T3的E、C端则呈导通状态,VCC电源加至电晶体T4之B端,同时VCC电压经马达M加至晶体管T4之C端,使晶体管T4的C-E极亦导通,而得马达M转动上卷一张范围的底片,此时SW5开关自动回复原来OFF位置,使马达两端短路而刹车,亦即底片上卷一张后即停止上卷;如此依使用需要,可得精确的上卷控制功能。
(二)回收底片将三刀双掷开关SW7切至AR位置,电池的电砂即经由SW7-1至马达M一端再至晶体管T2的C极,而另一端亦经由SW7-1AL端到电阻R8、R9至晶体管T2的B极,使得T2之C·E极导通,令马达M反转,即可完成软片回收的动作功能。
藉由上、下弹片44、43与感知钮42搭配产笪回授讯号,令电气回路判知软片13是否回卷完毕或上卷于软片轨道32上,使控制单元得以控制马达的停止时间,并于使用完毕时,自动确实回收,极具实用性,符合专利的规定。
权利要求1.一种相机的软片感知钮、回收钮机构,主要包含一感知钮机构以及一回收钮机构;其中感知钮机构包含容置于相机底座的推杆,推杆并可连动感知钮;推杆,容置于相机底座的滑槽内,其一端设一高低起伏形状的推钮,容置于底座贯穿的滑槽以推动推钮。感知钮,容置于镜头室底的容置孔,并可延出软片;其特征在于推杆的一端嵌设一推臂并与感知钮对应,感知钮的一端锁固于一下弹片,弹片末端设一龚起的触接点,下弹片的另端锁固于本体,下弹片上弹片,上、下弹片间设一绝缘板,使上、下弹片、不致导通且上、下导片并与电气回路连接,上弹片略倾斜;末端并与下弹片的触接点抵接而压持感知钮定位于容置孔内;感知钮的一侧的凸块延伸出本体,并与臂对应;并受推臂的连动于上卷或回卷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的软片感知钮、回收钮机构,其特征在于在相机底部内装设有控制钮、三刀双掷开关、控制线路、弹簧及配合底片盖所构成;其中,该控制钮,为一板体设凸出于相机底面的块体,其中央位置设有滑道,配合螺栓呈可上、下滑动,其左下侧设有定位勾,其右侧连设三刀双掷开关,而可依控制接触控制线路的不同设定位置;而控制钮的板体并连设一连装于相机体的弹簧;该底片盖,设有一转轴座枢接于相机的转轴呈可转动盖合或打开,其转轴侧边对应于控制钮定位勾位置处设有凸出的定位块;该控制线路,大体包含上卷电路、回收电路所构成,其并连接于相机的马达及相机的其它数个的单刀双掷开关。
专利摘要一种相机的软片感知钮、回收钮机构。包含容置于相机底的推杆,推杆并可连动感知钮;该推杆设于底座的滑槽内,其一端嵌设一推臂与感知钮的凸块对应;感知钮容置于暗室下的容置孔内,其一端锁固于下弹片的末端,该下弹片的末梢设一弓起的触接点,而下弹片受一上弹片之末端抵压接触,上、下弹片的另端间容置一绝缘片并由螺钉锁固;及回收钮机构;主要由控制钮、弹簧、三刀双掷开关、控制线路所构成。
文档编号G03B17/26GK2278230SQ9522581
公开日1998年4月8日 申请日期1995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1995年10月23日
发明者黄有福, 张锡哲 申请人:新普精密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