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造变造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449120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防伪造变造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防伪造变造装置。更详细地,涉及用户能够辨别防伪造变造对象物是否被伪造及变造的防伪造变造装置,其包括:可变物质含有部,其包含可变物质,所述可变物质在施加电场、磁场、温度、湿度、压力、光等显示性刺激时使反射光或透射光发生变化;动作部,其被施加外部刺激时,使可变物质的光反射特性或光透射特性发生变化,或改变施加于可变物质上的显示性刺激。
【背景技术】
[0002]为了防止高价产品和要求内容物真实性的产品被伪造及变造,引入了各种技术。以往为了防止产品的伪造及变造,主要利用了微细图案、点字、全息图、射频识别(RFID)等技术,但是这些现有技术存在普通用户难于鉴别产品是否被伪造及变造的局限性,或者存在制造防伪造变造单元所需费用不菲的问题。
[0003]对此,本发明的发明人利用随着磁场的施加就会改变颜色或透光率的材料,开发出了可使普通用户易于辨别防伪造变造的对象物是否被伪造及变造的方法及装置。

【发明内容】

[0004]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5]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的所有问题。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伪造变造装置,其包括:可变物质含有部,其包含可变物质,所述可变物质在施加电场、磁场、温度、湿度、压力、光等显示性刺激时使反射光或透射光发生变化;动作部,其被施加外部刺激时,使可变物质的光反射特性或光透射特性发生变化,或改变施加于可变物质上的显示性刺激,由此可改变可变物质的显示状态。
[0007]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0008]本发明涉及的防伪造变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变物质含有部,其包含可变物质,所述可变物质在施加显示性刺激时使反射光或透射光发生变化;动作部,其被施加外部刺激时,使所述可变物质的光反射特性或光透射特性发生变化,或改变施加于所述可变物质的所述显示性刺激,从而改变所述可变物质的显示。
[0009]所述显示性刺激可包括电场、磁场、温度、湿度、压力及光中的至少一种。
[0010]所述动作部可基于所施加的所述外部刺激进行移动、旋转或变形,从而改变施加于所述可变物质上的显示性刺激的强度、方向及模式中的至少一个。
[0011]所述动作部基于所施加的所述外部刺激进行移动、旋转或变形,从而使所述可变物质含有部位于被施加所述显示性刺激的区域。
[0012]所述动作部基于所施加的所述外部刺激进行移动、旋转或变形,从而使所述可变物质含有部中所包含的可变物质位于被施加所述显示性刺激的区域。
[0013]还可包括显示性刺激生成部,其产生可施加于所述可变物质含有部上的显示性刺激;所述动作部可基于所施加的所述外部刺激进行移动、旋转或变形,从而使所述显示性刺激生成部位于能够对所述可变物质施加所述显示性刺激的区域。
[0014]所述可变物质含有部及所述动作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通过所述外部刺激发生不可逆的破坏;当所述可变物质含有部及所述动作部中的至少一个发生不可逆的破坏时,在施加所述显示性刺激时所呈现出的所述可变物质的光反射特性或光透射特性,不同于所述可变物质含有部及所述动作部中的至少一个发生不可逆的破坏之前。
[0015]在所述可变物质含有部中,被施加所述显示性刺激的第一区域的显示状态与未被施加所述显示性刺激的第二区域的显示状态彼此不同。
[0016]所述可变物质含有部及所述动作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形成为容器盖、标签、卡片、薄膜、贴纸及识别码中的至少一种形式。
[0017]所述可变物质可包含分散有粒子的溶液,该粒子随着电场或磁场的变化,彼此之间的间距或位置发生变化。
[0018]所述可变物质可包含荧光物质、磷光物质、量子点(Quantum Dot)物质、示温(Temperature Indicating)物质及光变颜料(OVP:Optically Variable Pigment)物质中的至少一种。
[0019]所述可变物质可包含具有第一折射率的第一介质及具有第二折射率的第二介质,该第一介质及第二介质彼此有规律地排列。
[0020]所述第一介质及所述第二介质可交替层叠。
[0021]施加所述显示性刺激时,所述第一介质及所述第二介质中的至少一种的相(phase)或折射率可发生变化。
[0022]在所述第一介质中可分散有具有与所述第一折射率不同折射率的粒子。
[0023]所述第一介质包含固化材料,当通过所述显示性刺激使所述粒子在所述第一介质中以预定间距有规律地排列的状态下,所述固化材料发生固化时,随着所述第一介质的固化,不可逆地固定所述粒子在所述第一介质中以所述预定间距有规律地排列的状态。
[0024]所述第一介质及第二介质中的至少一种可以由透光物质进行胶囊化或分隔化。
[0025]所述第一介质及第二介质中的至少一种可以以液滴(droplet)形式分散在透光物质中。
[0026]还可包括额外的防伪造变造单元,该防伪造变造单元利用全息图、射频识别(RFID:Rad1 Frequency IDentificat1n)及生物信息识别中的至少一种。
[0027]还包括显示性刺激生成部,在施加电磁波(electromagnetic wave)时,其产生作为可施加于所述可变物质含有部上的显示性刺激、即电场;所述动作部可基于所施加的所述外部刺激进行移动、旋转或变形,从而使所述显示性刺激生成部位于被施加所述电磁波的区域,当所述显示性刺激生成部位于被施加所述电磁波的区域时,随着由所述显示性刺激生成部所产生的电场施加于所述可变物质含有部上,所述可变物质的显示状态发生变化。
[0028]所述电磁波可包括近距离无线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1n:NFC)或射频识别(Rad1 Frequency IDentificat1n:RFID)过程中所产生的电磁波。发明效果
[0029]根据本发明,达成以下效果:普通用户只对动作部进行简单操作后用肉眼观察可变物质的显示状态,就能够容易地辨别防伪造变造对象物是否被伪造及变造。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调节由可变物质所反射的光的波长的原理的示意图。
[0031]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施加不同强度的磁场时对所呈现出的可变物质的颜色变化进行拍摄的结果的示意图。
[0032]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测量的可变物质根据磁场强度所反射的光的波长的曲线的示意图。
[0033]图4的(a)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构成可变物质的磁性粒子的SEM照片的图。图4的(b)是拍摄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可变物质通过由透光物质制成的胶囊形成胶囊化后施加磁场使其反射草绿色系光的图。
[0034]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在可变物质上部形成蝴蝶模样的图案并在可变物质下部放置以条纹状交替形成彼此产生不同强度磁场的磁极的磁石之后,所观察到的随着磁石旋转可变物质的颜色及图案变化的照片示意图。
[0035]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可变物质的透光率被改变的结构的示意图。
[0036]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利用在施加显示性刺激时使反射光或透射光发生变化的可变物质来显示出识别码的结构的示意图。
[0037]图8至图2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防伪造变造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0038]附图标记
[0039]110:粒子
[0040]120:溶剂
[0041]130:胶囊
[0042]610:粒子
[0043]620:溶剂
[0044]630:胶囊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下面参照附图,以可实施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为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为了使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足以实施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虽然各不相同,但应理解为相互无排他性。例如,此处描述的一实施例中的特定形状、结构及特性,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可用其他实施例实现。此外,应理解为,各公开的实施例中的各构成要素的位置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