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电润湿元件的方法

文档序号:8449114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制造电润湿元件的方法
【专利说明】
【背景技术】
[0001]在第一支撑板的表面的某一区域上提供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层以用于制造电润湿元件的方法是已知的。在提供第一流体层和第二流体层之后,将第二支撑板施加到第二流体上,以在所述支撑板之间形成闭合空间。有必要使用显著过量的第二流体来补偿施加第二支撑板时所溢出和浪费的第二流体。另外,已知方法中施加第二支撑板会将空气引入闭合空间中,且可能引入污染物。
[0002]提供用于制造电润湿显示装置的改进方法是合意的。
【附图说明】
[0003]图1示出用于沉积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层的设备;
[0004]图2示出具有分配通道的施加器;
[0005]图3示出部分被第一液体覆盖的表面的图案;
[0006]图4示出电润湿元件的横截面;
[0007]图5示意性地示出第二支撑板的提供;以及
[0008]图6示出用于进行根据实施方案的方法的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在实施方案中,提供一种制造电润湿元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10]在第一支撑板的表面的第一区域上提供第一液体层,
[0011]在所述第一液体层上提供第二液体层,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是不能混合的,且所述第一区域针对所述第一液体具有比所述第二液体高的可润湿性,以及
[0012]通过使第二支撑板沿所述第二液体层的表面移动,来在所述第二液体层上提供所述第二支撑板。
[0013]通过使第二支撑板沿第二液体层的表面移动,与将第二支撑板向下施加到第二液体上且使从支撑板之间挤出的第二液体溢出并浪费的已知方法相比,可减少制造方法期间所使用的第二液体的量。此外,与已知系统相比,使第二支撑板沿第二液体层移动减少了第二支撑板与第二液体层之间对空气或制造环境中的任何气体的俘获;这产生较高质量的电润湿元件,且减少或消除在额外制造步骤中去除空气的需要。另外,所述方法减少了电润湿元件的制造期间对支撑板的处置,且减少了施加第二支撑板之前液体的潜在污染;因此所述方法比已知方法更为清洁。此外,实施方案的所述方法比已知方法更快。
[0014]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通过用以提供第二液体层的施加器,使第二支撑板沿第二液体层的表面移动。这结合提供第二液体层的方法给出了提供第二支撑板的高效且简单的方法。因此,通过较小的调整,第二液体的施加器可被配置来提供第二支撑板。举例来说,第二支撑板可附接到施加器的尾侧,通过使施加器相对于第一支撑板移动来使第二支撑板沿第二液体层移动,以在第二液体层上提供第二支撑板。
[0015]在实例中,使施加器在第一支撑板上方移动,从而沿所述第二液体层的表面拉动第二支撑板。
[0016]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施加器被布置来在提供第二液体层之前提供第一液体层。因此,可使用单个施加器装置来提供第一液体层、第二液体层和第二支撑板。
[0017]在实例中,施加器是细长施加器,施加器与所述表面之间形成细长间隙,所述间隙填充有第一液体的细长小体,且
[0018]某一量的第二液体被布置成与所述施加器且与所述小体接触,所述方法包括在施加器与第一支撑板的表面之间施加相对运动的步骤,所述量的第二液体仅被布置在施加器的尾侧上。
[0019]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在于第二液体层上提供第二支撑板之后,使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对准。
[0020]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将第二支撑板附接到第一支撑板,以将第一液体层和第二液体层密封在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的空间内。
[0021]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将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朝彼此压缩,以界定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的距离。由于第二支撑板是通过使第二支撑板沿第二液体的表面移动而提供的,因此当提供第二支撑板时,与针对已知方法相比,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的距离更接近所制造的电润湿元件的支撑板之间的所需距离。因此,与已知系统中相比,需要较少的压缩,从而引致第二液体的较少溢出和浪费。
[0022]在实例中,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通过密封部件附接在一起,所述密封部件在所述压缩之后固定。
[0023]根据进一步实施方案,提供用于制造电润湿元件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包括:
[0024]第一施加器,其用于在第一支撑板的表面的第一区域上提供第一液体层;
[0025]第二施加器,其用于在所提供的所述第一液体层上提供第二液体层,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是不能混合的,且所述第一区域针对所述第一液体具有比所述第二液体高的可润湿性,以及
[0026]第三施加器,其用于通过使第二支撑板沿所述第二液体层的表面移动,来在所提供的所述第二液体层上提供所述第二支撑板。
[0027]在实施方案中,第一施加器、第二施加器和第三施加器组合在单个施加器装置中。因此,可使用简单的设备来提供第一液体、第二液体和第二支撑板。
[0028]在实例中,第一施加器适合形成第一施加器与第一支撑板的表面之间的细长间隙,且适合用第一液体的细长小体来填充所述细长间隙,以提供第一液体层;
[0029]第二施加器适合提供与第二施加器且与细长小体接触的某一量的第二液体,所述设备被布置来使第一施加器和第二施加器相对于第一支撑板的表面移动,用于仅在第二施加器的尾侧上提供所述量的第二液体;以及
[0030]第三施加器适合附接到第二支撑板,且所述设备被布置来使第三施加器相对于所提供的所述第二液体层移动,用于使第二支撑板沿所提供的所述第二液体层的表面移动。
[0031]现在将详细描述实施方案。
[0032]图1以横截面示出根据实施方案的设备的实施方案,所述设备用于在第一支撑板的表面的第一区域上提供第一液体层,且在第一液体层上提供第二液体层。也以横截面示出的板I具有表面2,第一液体层将提供于表面2上。呈条或滑道形式的施加器3悬挂在表面2上方。所述施加器和所述表面形成间隙4,在图中由示出施加器与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的箭头表示。所述施加器具有垂直于图平面的长轴;所述间隙在长轴方向上是细长的。用第一液体的细长小体5来填充所述间隙。
[0033]在操作中,使滑道3在方向6上在表面2上方移动。小体5具有引导界面7,其在施加器3前面具有气体8。界面7从表面2延伸到施加器3。具有细长形状的某一量9的第二液体仅布置在施加器3的尾侧10处,且不与施加器接触。施加器的尾侧10是背朝运动方向6的侧。施加器的面向方向6的侧11是引导侧。小体5具有第一液体与第二液体之间的尾界面12。第一液体与第二液体是不能混合的。
[0034]当施加器3在表面2上方移动时,第一液体5的移动小体5用第一液体层13来润湿板I的仍干燥的表面2,所述层的厚度随距施加器的距离而减小。在某一距离之后,层13的厚度变为与距离无关。类似的,所述量9的第二液体在第一液体层13上提供第二液体层14。换句话说,移动施加器3沿第一液体的小体5和某一量9的第二液体拖曳,所述两种液体在表面2上留下层13、14。
[0035]在施加器经过之后,第一液体层13留在表面区域上的厚度尤其取决于间隙4的大小、间隙4的形状、施加器的移动速度、界面12的形状、液体的粘度、施加到施加器的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量、两个界面之间的界面张力,以及化学成分对比,即两种液体与表面和施加器的各种组合之间的疏水性的差异。
[0036]第一液体可为烷烃,例如十六烷,或油,例如烃类油。图1的实施方案使用硅酮油。第二液体可为不能与第一液体混合的任何液体。第二液体可为极性或导电的,这覆盖有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板I的一些应用中有用。示出的实施方案使用水作为第二液体。或者,第二液体可包括水与至少一种非水组份的组合,或第二液体可包括第一非水组份和第二非水组份。第一组份的实例为碳酸乙烯酯,且第二组份的实例为赤藓糖醇。气体8可为任何气体,例如空气、氮气或氩气。所述实施方案使用空气。可使用的其它不合混合液体为碳氟化合物,以及例如水银等液态金属。
[0037]图1中示出的表面2的第一区域针对第一液体具有比第二液体高的可润湿性,这防止了第二液体使第一液体从所述区域移位。在示出的实施方案中,板I可由疏水层覆盖,例如非晶氟聚合物,如AF1600。所述疏水层增加了第一液体的与表面接合并排斥第二液体的趋向性。
[0038]界面7的形状尤其取决于表面2以及施加器3的表面对第一液体和气体8的可润湿性,以及间隙4的尺寸。界面12的形状尤其取决于施加器3的表面对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可润湿性、施加器在界面12触及施加器的位置附近的形状,以及间隙的尺寸。在图1中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可通过改变施加器的倾斜角度来改变所述形状。
[0039]在图1的实施方案中,施加器3与表面2之间的间隙的大小可为50微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