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盒和成像设备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204179阅读:来源:国知局
,而且还将调色剂经由调色剂开口 31e供给到显影室31b。顺便提及,在这个实施例中,采用了显影辊25和显影剂供应辊34设置在显影室31b中的构造。此外,调色剂容纳部31c相对于重力方向设置在显影室31b的下方,并且因此调色剂供给构件36相对于重力方向定位在显影室31b的下方。即,本实施例中的处理盒70具有向上汲取构造,在所述向上汲取构造中,抵抗重力由调色剂供给构件36将调色剂从调色剂容纳部31c供给到显影室31b,所述调色剂容纳部31c相对于重力方向布置在显影室31b的下方,所述显影室31b相对于重力方向布置在调色剂容纳部31c的上方。
[0104]从调色剂容纳部31c供给到显影室31b的显影剂停滞在显影室底部(部分)31f处,如图19所示。为了将停滞在显影室底部31f处的显影剂供给到显影剂供应辊,作为比较示例,如图26所示,显影室调色剂供给构件37设置在显影室底部31f处,并且显影室调色剂供给构件37运动,使得停滞在显影室31f处的显影剂被供应到显影剂供应辊34。
[0105]在这个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显影剂供应辊34设置成能够沿着与显影剂供应辊34的旋转方向(箭头B方向)相反的方向(箭头E方向)旋转。S卩,在显影辊25和显影剂供应辊34之间的接触部处,其相应表面在同一方向上沿着运动方向。顺便提及,如图1所示,感光鼓I的旋转方向与显影辊的旋转方向相反。此外,感光鼓I的旋转方向与显影剂供应辊34的旋转方向相同。
[0106]在图19中,显影剂供应辊34具有设置有海绵部(具有内多孔部的弹性层)34a的构造。此外,在图19中,显影辊25具有弹性层25a。显影剂供应辊34的表面硬度低于显影辊25的表面硬度,并且因此当两个辊相互接触时,如图19所示,显影剂供给辊凹陷(变形)。在此,如图19所示,显影剂供应辊34处于海绵部34a的表面对应于与显影辊25接触的接触部的侵入量变形的状态中。此时,从海绵部34a排放包含在海绵部34a中的调色剂。此后,通过海绵部34a变形而排放调色剂的部分被称作排放部34b并且将对该排放部进行描述。这种排放部34b是相对于显影剂供应辊34的旋转方向位于显影剂供应辊34和显影辊25之间的接触部上游侧中的区域。
[0107]另一方面,在显影剂供应辊34旋转前进的部分处并且在显影剂供应辊34从变形状态恢复的状态中,海绵部34a内部的气压随着恢复而降低。为此,产生用于将调色剂携带向海绵部34a内部的气流。此后,在其处海绵部34a的状态从变形状态恢复并且调色剂被带入的部分被称作进入部34c并且将对该进入部34c进行描述。这种进入部34c是相对于显影剂供应辊34的旋转方向位于显影剂供应辊34和显影辊25之间的接触部下游侧中的区域。进入到这个区域中的调色剂在排放部34b处再次被排放。
[0108]以这种方式,在显影剂供应辊34旋转驱动期间,通过连续实施上述进入和排放使得调色剂循环,并且在该过程中,进行将显影剂供应到显影辊25的供应。为了将显影剂稳定供应到显影辊25,重要的是将调色剂稳定供应到进入部34c。
[0109]如图26所示,在许多情况中,比较示例中的显影剂供应辊34的旋转方向(箭头C方向)设置成与显影辊25的旋转方向(箭头B方向)相同。在这种情况中,如在这个实施例中,在从下调色剂容纳部31c将调色剂供给到上显影室31b的构造中,进入部34c定位在显影辊25和显影剂供应辊34的上方。因此,为了将调色剂稳定地供应到进入部34c,需要设置这种布置关系,即,显影剂供应辊34自身不会阻塞通过调色剂开口 31e并朝定位在显影剂供应辊34上方的进入部34c运动的调色剂。此外,在显影室31c的底部31f处,形成了这样的状态,在所述状态中,聚集从排放部34b排放的调色剂、因显影刮刀35管制而下落的调色剂和从调色剂容纳部31c供给的调色剂。为了搅拌并且使得这些调色剂循环,在显影室31b的底部31f处,设置有作为搅拌构件的显影室调色剂供给构件37并且需要通过显影室调色剂供给构件37将调色剂供应到显影剂供应辊34。
[0110]另一方面,在这个实施例中,相对于如图19所示的重力方向,进入部34c定位在显影辊25和显影剂供应辊34的下方并且靠近显影室31b的底部31f。S卩,在进入部31c处产生的气流使得供给到显影室31b的调色剂向后部运动,使得进入部位于调色剂易于自然地抵达进入部31c的位置。因此,缓解了如在传统构造中那样调色剂开口 31e和显影剂供应辊34之间的布置关系制约,并且因此调色剂开口 31e和显影剂供应辊34的布置的设计灵活度变高。
[0111]在此,相对于重力方向,当调色剂开口 31e的下端31e2布置在高于显影室31的底部31f的位置处时,调色剂表面升高至靠近进入部34c的位置处,并且因此这种布置方案是更理想的。特别地,当调色剂开口 31e的下端31e2的位置相对于重力方向设置在高于进入部34c的位置处时,显影室31b中的调色剂表面总是达到进入部34c的高度,并且因此进一步稳定供应到显影室31c的调色剂供应性能。在这个实施例中,调色剂开口 31e的下端31e2的高度布置在高于显影剂供应辊34和显影辊25之间的接触部相对于显影剂供应辊34的旋转方向的下游端部的位置处。此外,进入部34c定位成靠近显影室31b的底部31f,并且因此聚集在底部31处的调色剂自然进入到显影剂供应辊34中并且被逐渐消耗。
[0112]因此,如在传统构造中,即使在没有使用如图26所示的显影室调色剂供给构件37时,也能使得调色剂循环,并且因此能够填充按照传统方式布置显影室调色剂供给构件37的空间,使得能够减少剩余调色剂。
[0113](显影棍和显影剂供应棍的表面速度和棍直径)
[0114]使用图19,将描述显影辊25和显影剂供应辊34的表面速度。如图19所示,显影辊25和显影剂供应辊34沿着相反方向旋转。顺便提及,在接触部处,相应表面沿着相同方向运动。在此,显影剂供应辊34的表面速度设置成高于显影辊25的表面速度。这是因为考虑到将调色剂供应到显影辊25的调色剂供应性能和剥落掉显影辊25上的没有用于显影的调色剂的性能。显影剂供应辊34的表面速度高于显影辊25的表面速度,使得海绵部34a的包含有充足量的调色剂的部分一直接触显影辊25,并且因此能够将调色剂稳定供应到显影辊25。此外,关于调色剂剥落性能,显影剂供应辊34的表面速度高于显影辊25的表面速度并且因此产生因圆周速度驱动力而导致的摩擦力,使得能够剥落掉没有用于显影的显影辊25上的调色剂。
[0115]顺便提及,关于调色剂供应性能和调色剂剥落性能,已知圆周速度差更大时效果更为显著。然而,显影辊25的转数对将调色剂供应到感光鼓I的调色剂供应性能有较大影响,并且因此从显影处理的角度来看,不理想的是,通过降低显影辊25的转数来提供圆周速度差。
[0116]因此,为了在保持显影辊25的转数的同时提高圆周速度,使用通过改变稍后描述的显影剂供应辊齿轮38和显影辊齿轮39之间的齿轮比(图1)来相对增加显影剂供应辊34的转数的方法以及其中海绵部34a的直径34r增加的方法。在在保持显影辊25的转数的同时显影剂供应辊34的转数相对增加的情况中,需要增加从作为驱动源的主组件驱动马达(未示出)的输出,并且因此需要大量的电力。因此,还为了抑制电力消耗,海绵部34a的直径34r可以理想地较大,并且在这个实施例中,显影辊25的直径25r设置成为12mm并且显影剂供应辊34的直径34r设置成为13.3mm,使得它们之间的直径比为大约1.11。然而,不必要求海绵部34a的直径34r大于显影辊25的直径25r,而是还可以通过齿轮比给定理想的圆周速度差。顺便提及,尽管将稍后描述本实施例中的驱动系统,但是关于直接彼此相连的显影剂供应辊齿轮38和显影辊齿轮39 (图1)的齿数,显影剂供应辊齿轮38的齿数设置成为18个齿,而显影辊齿轮39的齿数设置成为26个齿,使得它们之间的齿轮比为大约 1.44。
[0117]在此,相对于显影辊25和显影剂供应辊34之间的表面速度比(即,(显影剂供应辊表面速度)/(显影辊表面速度),下文中称作“圆周速度比”),理想的是圆周速度比设置成介于1.3或者更大和1.8或者更小之间。这种设置范围是使得能够保持必需且充分的调色剂供应性能和调色剂剥落性能的范围。当圆周速度比低于1.3时,可能不能保持良好的调色剂剥落性能,使得可能对图像质量造成重影等影响。此外,当圆周速度比为1.8或更小时,能够充分保持调色剂供应性能和调色剂剥落性能。为此,当圆周速度比超过1.8时,摩擦变大并且因此易于产生显影剂供应辊和显影辊的磨损,并且因此不理想的是显影剂供应辊34的表面速度过度增大。在此,在这个实施例中,通过上述直径比和齿轮比,显影辊25的表面速度设置成为大约304mm/s并且显影剂供应辊34的表面速度设置成为大约487mm/s,使得它们之间的圆周速度比为大约1.60。在这种设置中,已经证实的是,能够获得关于调色剂供应性能和调色剂剥落性能的充分效果。顺便提及,在此所称的表面速度是表面上的除了显影辊25和显影剂供应辊34之间的接触部之外的部分的速度,并且这类似地也可应用于圆周速度比。
[0118](用于显影单元的驱动输入和驱动系统)
[0119]使用图1和图20,将描述用于显影单元4的驱动输入构造和驱动系统的构造。如上所述,通过设备主组件100A的主组件显影联接件91与设置在显影剂供应辊34的轴部34j的端部部分处的欧式联轴器20的驱动侧接合部23的接合从作为设备主组件100A的驱动源的主组件驱动马达(未示出)输出的驱动力被输入到显影单元4中。
[0120]在此,首先,将使用图1描述显影单元4的驱动输入构造。图1是示出了用于显影单元4的驱动系统的示意图,并且为了简化解释,仅仅提取并且示出了显影辊25、显影剂供应辊34和关于这些辊的驱动系统。
[0121]如图1所示,显影剂供应辊34的轴部34 j设置有显影剂供应辊齿轮38,所述显影剂供应辊齿轮38是上游传动构件(第一传动部)。类似地,显影辊25的轴部34 j设置有作为下游传动构件(第二传动部)的显影辊齿轮39,所述显影辊齿轮39设置成能够与显影剂供应辊齿轮38直接啮合。顺便提及,在这个实施例中,从空间等的角度来看,诸如显影剂供应辊齿轮38的齿轮系相对于轴向方向设置在与显影单元4的驱动力输入部对向的侧部(另一侧上),但是齿轮系和驱动力输入部还可以设置在同一侧上。在此,显影辊25和显影剂供应辊34的旋转方向彼此相反,并且因此不需要在显影剂供应辊齿轮38和显影辊齿轮39之间提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