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431504阅读:来源:国知局
以保持一定的水平,避免了该镜头14的平行度发生变化产生的聚焦不良的状况。较佳的,该三个投影镜头承靠面1121沿该第四通光孔1120的周围对称或者均匀分布,但不以此为限。
[0039]进一步的,如图1、图3和图4所示,该投影显示元件15例如为数位微镜装置,该投影显示元件15设置于该第三侧壁113上,该第三侧壁113对应该投影显示元件15的反射区的位置具有第三通光孔1130,该第三通光孔1130用于通光,且该第三通光孔1130通过透明基材1104封闭,即实现通光的同时还能阻隔灰尘。当然,该第三通光孔1130上亦可以不设置透明基材1104,只要该投影显示元件15与该光机本体11之间能起到密封作用,并有效防止灰尘进入该第三通光孔1130,具体由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较佳的,该第三侧壁113上具有第一容置空间,用于容置该投影显示元件15,且该第一容置空间的大小以刚好容置该投影显示元件15,以便起到更好的防尘效果,但不以此为限。
[0040]于实际应用中,如图5所示,该第四侧壁114上配置有第一通光区1140,该光线经由该第一通光区1140入射至该色轮模组12,该第一通光区1140由透明基材形成,具体而言,该第一通光区1140包含第一通光孔和透明基材,该第一通光孔通过透明基材封闭,SP实现通光的同时还能阻隔灰尘。进一步的,该第一组件16设置于该第四侧壁114上,且该第一组件16上对应该第一通光区1140的位置具有第二通光孔,以使该光源装置提供的光线经由该第一通光区1140入射至该色轮模组12上。本实施例中,该透明基材可以是不影响光线传播的透明玻璃,但不以此为限。较佳的,该第四侧壁114上具有第二容置空间1142,用于容置该第一组件16,该第二容置空间1142的大小以刚好容置该第一组件16的大小,以便起到更好的防尘效果,但不以此为限。
[0041]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该光机本体11上设置该防尘材料1103的位置具有第一凹槽1131,该防尘材料1103设置于该第一凹槽1131上且凸出于该第一凹槽1131,该防尘材料1103与对应的该色轮模组12、该第一光学组件13、该第二光线组件14、该投影显示元件15或者该第一组件16相接触或者相抵顶,以实现密封防尘的效果。较佳的,该防尘材料1103未发生形变时凸出该第一凹槽1131的厚度为第一厚度,该防尘材料1103未发生形变时位于该第一凹槽1131内的厚度为第二厚度,且该第一厚度大于该第二厚度(例如图4所示,图中以该第三侧壁为例进行说明),例如该第一厚度等于该第二厚度的两倍,该第一厚度为2毫米,该第二厚度为I毫米。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该第一厚度与该第二厚度之间的关系,例如该第一厚度大于该第二厚度的数值,可有设计人员根据该防尘材料1103的压缩弹性系数以及使用情况而定,并不以此为限。此外,位于该光机本体11的不同位置的该第一厚度与该第二厚度的关系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且该第一凹槽1131的设置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例如,有些位置不设置第一凹槽113也能达到较好的防尘效果,那么就不用设置该第一凹槽,或者亦可通过其他方式以实现相同或者更好的防尘效果,并不以此为限。
[0042]于实际应用中,如图1所示,该第二侧壁112与该第三侧壁113相对,该第一侧壁111与该第二侧壁112、该第三侧壁113和该第四侧壁114相邻,该第四侧壁114与该第一侧壁111、该第二侧壁112和该第三侧壁113相邻,但不以此为限。
[0043]如图5所示,该色轮模组12具有走线,该光机本体11的该第四侧壁114上具有第一走线穿孔,且该第一组件16上对应该第一走线穿孔处具有第二走线穿孔1141,该第二走线穿孔1141处设置有弹性材料,阻隔该走线与该走线穿孔1141之间的间隙,进而阻隔灰尘且具有较好的耐磨性。
[0044]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该光机本体11的该第一侧壁111、该第二侧壁112、该第三侧壁113以及该第四侧壁114上,除去设置该投影镜头14、该投影显示元件15以及该第一组件16的位置,其它位置可设置散热结构,例如设置有散热鳍片,当然该光机本体11上除去该第一侧壁111、该第二侧壁112、该第三侧壁113以及该第四侧壁114的其它位置也可以设置散热结构,以散该色轮模组12、该第一光学组件13、该投影镜头14以及该投影显示元件15产生的热量,但不以此为限。
[0045]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该光机本体11上除了上述第一通光区1140、第三通光孔1130以及该第四通光孔1120,若该光机本体11还设置有其它通光孔,为了达到较好的密封性,亦可以通过透明基材1104进行封闭,当然,该光机本体11上的通光孔应尽量减少以实现较高的密封性。
[0046]另外,本发明中,该光机本体11的两个腔体分别用于容置该色轮模块12和该第一光学组件13,以起到防尘、提高结构强度的同时还能方便单独拆卸组装,该投影镜头14、该投影显示元件15以及该第一组件16分别设置于该光机本体11的侧壁上,起到防尘的同时还可方便拆卸和组装,有效避免了多个元件被密封于同一壳体而当其中一个需要维修、拆卸或者更换时其它光学元件也会同时被暴露于空气中而受到污染的情况发生。
[0047]综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投影装置,该投影装置包含光源模组、色轮模组、第一光学组件以及光机本体,该光机本体具有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且该第一侧壁、该第二侧壁、该第三侧壁以及该第四侧壁互不相同,该第一腔体用于容置并封闭该色轮模组,该第二腔体用于容置并封闭该第一光学组件,以防止该色轮模组和该第一光学组件外露,具有较好的防尘效果的同时还能提高光机的结构强度,进而使得光机能够承受更高的落摔值;且该光机本体与该色轮模组之间设置有防尘材料,以阻隔间隙,加强该光机本体与该色轮模组的密封性,进而达到较好的防尘效果。
[0048]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投影装置包含: 色轮模组; 第一光学组件; 光机本体,具有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且该第一侧壁、该第二侧壁、该第三侧壁以及该第四侧壁相异,该第四侧壁配置有第一通光区,该第一通光区由透明基材形成,该第一腔体用于容置并封闭该色轮模组,该第二腔体用于容置并封闭该第一光学组件,该光机本体与该色轮模组之间设置有防尘材料; 光源模组,用于提供光线,且该光源模组设置于该光机本体之外,该光源模组提供的光线经由该第一通光区入射至该色轮模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投影装置还具有投影镜头以及投影显示元件; 其中,该第二侧壁以及该第三侧壁分别用于与该投影镜头和该投影显示元件相配合,且该投影镜头以及该投影显示元件的边缘与该光机本体之间设置有防尘材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投影显示元件设置于该第三侧壁上,该第三侧壁上对应该投影显示元件的反射面的位置具有第三通光孔,用于通光,且该第三通光孔通过透明基材封闭。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侧壁上具有第四通光孔,该第四通光孔与该投影镜头的入光口封闭连接,该第二侧壁上对应该投影镜头的入光口的位置具有三个投影镜头承靠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组件还具有第五侧壁和第六侧壁,该第一侧壁与该第六侧壁相对,该第二侧壁与该第三侧壁相对,该第四侧壁与该第五侧壁相对,且该第一侧壁同时与该第二侧壁、该第三侧壁、该第四侧壁以及该第五侧壁相邻接,该第六侧壁同时与该第二侧壁、该第三侧壁、该第四侧壁以及该第五侧壁相邻接,该第二侧壁具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以分别连接该第四侧壁、该第五侧壁、该第一侧壁和该第六侧壁,该三个镜头承靠面设置于该第一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该第三连接部和该第四连接部之间。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投影装置还具有第一组件,第四侧壁分别用于与该第一组件相配合,且该第一光学组件的边缘与该光机本体之间设置有防尘材料。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组件设置于该第四侧壁上,且该第一组件上对应该第一通光区的位置具有第二通光孔,该光源模组提供的光线先经由该第二通光孔后再进入该第一通光区。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防尘材料为海绵状物体。9.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机本体上设置该防尘材料的位置具有第一凹槽,该防尘材料设置于该第一凹槽上且凸出于该第一凹槽并与对应的该色轮模组、该第一光学组件、该投影镜头、该投影显示元件或者该第一组件相接触或者抵顶。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防尘材料未发生形变时凸出该第一凹槽的厚度为第一厚度,该防尘材料未发生形变时位于该第一凹槽内的厚度为第二厚度,且该第一厚度大于该第二厚度。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机本体为一体成型。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腔体和该第二腔体的开口位于该第一侧壁上。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投影装置,该投影装置包含光源模组、色轮模组、第一光学组件以及光机本体,该光机本体具有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且该第一侧壁、该第二侧壁、该第三侧壁以及该第四侧壁相异,该第四侧壁配置有第一通光区,该第一通光区由透明基材形成,该第一腔体用于容置并封闭该色轮模组,该第二腔体用于容置并封闭该第一光学组件,该光机本体与该色轮模组之间设置有防尘材料;该光源模组用于提供光线,且该光源模组设置于该光机本体之外,该光源模组提供的光线经由该第一通光区入射至该色轮模组。如此,具有较好的防尘效果的同时还能提高光机的结构强度。
【IPC分类】G03B21/00, G03B21/14
【公开号】CN105182666
【申请号】CN201510483182
【发明人】曾映澍, 徐立彦, 萧启宏, 何文中, 林颖芳
【申请人】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8月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