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装置、印刷控制方法及程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53165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印刷装置、印刷控制方法及程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印刷装置、印刷控制方法及程序。
【背景技术】
[0002]在印刷装置中,通常用辊施加热和压力,将转印后的调色剂像加热,使其定影到记录介质上。印刷装置在连续印刷的情况下,如果辊的加热宽度比记录介质的记录宽度宽,则记录介质没有通过的辊的部分的温度上升。如果记录介质没有通过的辊的部分的温度成为过热状态,则有在安全保护控制下印刷动作停止、在成为预先决定的温度以下之前无法再次开始印刷动作的情况。
[0003]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样的技术,即:在记录介质没有通过的部分的辊的温度超过了预先决定的温度的情况下,停止向加热器的供电,计算记录介质通过的部分和没有通过的部分的辊温度差成为预先决定的温度差所需的时间并显示该时间。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特开2013 — 15576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8]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即使预测出印刷再开始时间,由于在该时间之前印刷中断,所以印刷效率也较低。
[0009]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状况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防止印刷动作的中断的印刷装置、印刷控制方法及程序。
[0010]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印刷效率高的印刷装置、印刷控制方法及程序。
[0011]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2]有关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的一技术方案,具备:记录介质类别读取部,读取记录介质的类别;定影单元存放部,有选择地存放类别相互不同的多个定影单元中的某1个;以及适合判别部,判别存放在上述定影单元存放部中的上述定影单元的类别与由上述记录介质类别读取部读取的上述记录介质的类别是否适合。
[0013]此外,有关本发明的印刷控制方法的一技术方案,具备:记录介质类别读取步骤,读取记录介质的类别;定影单元存放步骤,有选择地存放类别相互不同的多个定影单元中的某1个;以及适合判别步骤,判别在上述定影单元存放步骤中存放的上述定影单元的类别与在上述记录介质类别读取步骤中读取的上述记录介质的类别是否适合。
[0014]此外,有关本发明的程序的一技术方案,使计算机执行以下处理:记录介质类别读取处理,读取记录介质的类别;定影单元存放处理,有选择地存放类别相互不同的多个定影单元中的某1个;以及适合判别处理,判别在上述定影单元存放处理中存放的上述定影单元的类别与在上述记录介质类别读取处理中读取的上述记录介质的类别是否适合。
[0015]发明效果
[0016]根据本发明,在印刷装置中能够防止印刷动作的中断。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印刷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
[0018]图2A是表示用来检测记录介质的记录宽度的结构的图,是表示开关的接通/断开状态与记录介质的记录宽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表。
[0019]图2B是用来检测记录介质的记录宽度的电路图。
[0020]图3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0021]图4A是表示定影单元内部的构造的概略图,是与定影辊及加压辊的长度方向正交的剖视图,也是图4B的B — B剖视图。
[0022]图4B是图4A的A — A剖视图。
[0023]图5A是表示用来检测定影单元的类别的结构的图,是表示定影单元的类别与检测电压的对应关系的表。
[0024]图5B是用来检测定影单元的类别的电路图。
[0025]图6是表示按定影单元的每个类别而内置在定影辊中的加热器的组合的图。
[0026]图7是表示有关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的结构的框图。
[0027]图8A是表示将定影单元的类别、记录介质的记录宽度、和第1加热器或第2加热器的哪个的选择信息建立了对应的定影单元对应表的图。
[0028]图8B是表示将定影单元的类别、第1加热器及第2加热器的加热宽度、和记录介质的记录宽度建立了对应的定影单元对应表的图。
[0029]图9是表示定影辊的非通过部的表面温度的转变的曲线图。
[0030]图10A是表示使用具有适合于B4宽度的加热宽度的第1加热器的情况或使用具有适合于A3宽度的加热宽度的第2加热器的情况下的定影辊的表面温度分布的示意的图。
[0031]图10B是表示使用具有适合于A4宽度的加热宽度的第1加热器的情况或使用具有适合于A3宽度的加热宽度的第2加热器的情况下的定影辊的表面温度分布的示意的图。
[0032]图10C是表示使用具有适合于A5宽度的加热宽度的第1加热器的情况或使用具有适合于A3宽度的加热宽度的第2加热器的情况下的定影辊的表面温度分布的示意的图。
[0033]图11是实施方式1的印刷装置执行的适合判别处理的流程图。
[0034]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印刷装置报告的消息画面的图。
[0035]图13是实施方式2的印刷装置执行的适合判别处理的流程图。
[0036]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印刷装置报告的消息画面的图。
[0037]图15是本发明的变形例的印刷装置执行的适合判别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目的及优点记载在以下的说明中,一部分根据说明会变得清楚,或者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来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特别可以通过以下指出的手段及组合来实现并得到。
[0039]附图组合到本说明书的一部分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赋予与上述一般性的说明及下述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0040]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进行说明。另外,在图中,对于相同或相当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
[0041]以下的各实施方式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不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的。因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采用将下述各构成要素替换为等价要素的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中。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使本发明的理解变容易,将不重要的周知技术性事项的说明适当省略。
[0042](实施方式1)
[0043]在图1中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印刷装置的整体结构。印刷装置100具备供给装置10和图像形成装置2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作为图像形成用的记录介质而表示卷状的记录介质99,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切断状的记录介质、带有针传送孔的连续记录介质等。
[0044]供给装置10将卷状的记录介质99向图像形成装置20供给。供给装置10将在卷芯(管)的周围以卷状缠绕着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99连续地拉出,向图像形成装置20输送。供给装置10在内部具备保持部(开卷机)18及输送部11。进而,供给装置10在其上方具备卷绕部(复卷机)19。供给装置10作为本发明的供给部发挥功能。
[0045]保持部18保持记录介质99。保持部18由将记录介质99的卷芯贯通而保持记录介质99的可旋转的旋转轴(shaft)、和支承旋转轴的支承台构成。保持部18将记录介质99可旋转地保持。保持部18作为本发明的保持部发挥功能。
[0046]保持部18搭载用来使旋转轴旋转的马达。保持部18以由该马达的驱动指示的每单位时间的转速使旋转轴旋转,将保持的记录介质99卷出而向输送部11送出。
[0047]输送部11将从保持部18卷出的记录介质99沿着输送路径输送,向图像形成装置20供给。输送部11作为本发明的输送部发挥功能。具体而言,输送部11具备张紧辊12、从动棍13、记录介质安设单元14、记录介质输送棍对15、自动切断器16及主体进入输送棍对17。
[0048]张紧辊12被设置在保持部18的紧后。张紧辊12进行控制,以使从保持部18送出的记录介质99不松弛。张紧辊12设置成可在铅直方向上移动,通过自重或弹簧等的力铅直朝下移动,对输送中的记录介质99施加后张力(back tens1n)。由此,作用在记录介质99上的张紧力(张力)被保持为一定,记录介质99的输送稳定。
[0049]从动辊13是从动于记录介质99的输送而绕位置固定的旋转轴旋转的辊。从动辊13配置在输送路径中的张紧辊12的下游。从动辊13调整记录介质99的输送方向。
[0050]记录介质安设单元14是为了操作者限制记录介质99的供给位置而准备的单元。记录介质安设单元14作为本发明的记录介质安设部发挥功能。记录介质安设单元14具备开闭自如地卡合于单元主体的顶罩、和限制记录介质99向记录宽度方向的偏移的限制导引体。顶罩与对记录介质输送辊对15的上侧的辊进行保持的部件一体地构成,与记录介质输送辊对15 —起被操作者开闭。限制导引体滑动移动自如地安装于记录介质安设单元14主体的底板。限制导引体作为记录介质99的记录宽度检测部发挥功能。
[0051]这里,参照图2对用来检测记录介质99的记录宽度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所谓记录宽度,是指与供给方向(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记录介质99的长度。
[0052]记录介质99被操作者从保持部18卷出而载置到记录介质安设单元14的底板上。操作者使限制导引体滑动而限制记录介质99的输送位置,以使得不发生记录介质99的记录宽度方向的偏移。在记录介质安设单元14中,在各定型记录介质的记录宽度的位置配置微开关、读开关等开关元件SW1及SW2。开关元件SW1及SW2的接通/断开对应于限制导引体的滑动而切换。图2A是表示具有各定型记录介质(B4、A4、A5)的记录宽度的记录介质99被限制导引体限制的情况及没有被限制的情况下的各个开关元件SW1及SW2的接通/断开状态的表。图像形成装置20基于根据开关元件SW1及SW2的接通/断开而变化的电压电平,判别记录介质99的记录宽度符合哪个定型记录介质的记录宽度。
[0053]如图2B所示,在将开关元件SW1与图像形成装置20的后述的CPU61的IN端口l(INl)连接的信号线上,经由上拉电阻R1连接着电源Vccl。此外,在将开关元件SW2与CPU61的IN端口 2(IN2)连接的信号线上,经由上拉电阻R2连接着电源Vcc2。此外,开关元件SW1与开关元件SW2被一端接地到地电平的地线连接。
[0054]例如,在没有载置记录介质99而没有通过限制导引体限制记录介质99的情况下,如图2A所示,开关元件SW1及SW2都是OFF的状态。在此情况下,如图2B所示,CPU61的IN端口 IN1和IN2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