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_6

文档序号:9769121阅读:来源:国知局
其它处,维持透射4条、遮光4条的间距,与观察者向右方向移动的情况对应地,在第一共通驱动区251a(第一共通屏障模式区260内)和第三共通驱动区251c(第二共通屏障模式区260内),综合开口300在维持相等的宽度和间距的同时向右方向按照第一透射电极23的间距移动。
[0257]这是因为采用了如下结构,S卩,将基准视差屏障间距P内的第I透明电极23的数量设为偶数N,在共通驱动区251中,配置了(N.M+N/2)条第I透明电极23。此处,M是任意的正整数。由此,在以透射状态与遮光状态的第I透明电极23的条数相等的(N/2)条的状态驱动的情况下,在共通驱动区251的左右端,综合开口 300的相位偏移了半周期,所以在某一端必然出现遮光状态的第I透明电极。因此,能够在共通驱动区251的左右中的某一端,将遮光状态的第I透明电极23的条数减少I个,所以能够将共通驱动区251的左右中的某一端作为屏障模式转换边界270。
[0258]接下来,在观察距离小于设计观察距离D的情况下,如先前所述,为了增大显示面内的平均的视差屏障间距,需要在屏障模式转换边界270中,将作为光透射状态的子开口210的数量与遮光状态的子开口 210的数量之和的局部的视差屏障间距增加与I个子开口间距相当的量。
[0259]此处,作为将共通驱动区251的宽度增大与I个子开口间距相当的量的方法,有增加光透射状态的子开口 210而不改变遮光状态的子开口 210的数量的方法和不改变光透射状态的子开口 210的数量而增加遮光状态的子开口 210的方法。但是,如后所述,增加光透射状态的子开口 210而不改变遮光状态的子开口 210的数量的方法具有在观察者移动时不易感觉到亮度的时明时暗这样的效果,是优选的。
[0260]在图38中,示出向屏障模式转换边界270的附近的第I透明电极23施加电压的状态。图38是施加了图22所示的电压图案Nol8的电压的状态。电压图案Nol8是与视差屏障快门面板21配置于显示面板11的后侧且观察距离为近视距离(观察距离〈设计观察距离D)的情况对应地,从图22所示的电压图案中选择出的电压图案。此处,在第二共通驱动区251b与第三共通驱动区251c的边界部配置有5条施加O电压且透射状态的第I透明电极23。在其它处,维持透射4条、遮光4条的配置,在第二共通驱动区251b与第三共通驱动区251c的边界部形成屏障模式转换边界270,增加光透射状态的子开口 210而不改变遮光状态的子开口 210的数量,由此能够将作为光透射状态的子开口 210的数量与遮光状态的子开口 210的数量之和的局部的视差屏障间距增加与I个子开口间距相当的量。
[0261]另外,图22所示的电压图案Nol9的状态是同样地与观察者在比设计观察距离D近的观察距离处向左方向移动的情形对应地,使视差快门面板21的综合开口 300向右侧移动的情况。此处,在第一共通驱动区251a与第二共通驱动区251b的边界部配置有5条施加O电压且透射状态的第I透明电极23。在其它处,维持透射4条、遮光4条的间距,在第一共通驱动区251a与第二共通驱动区251b的边界部形成屏障模式转换边界270,增加光透射状态的子开口 210而不改变遮光状态的子开口 210的数量,由此能够将作为光透射状态的子开口 210的数量与遮光状态的子开口 210的数量之和的局部的视差屏障间距增加与I个子开口间距相当的量。
[0262]进而,在图22所示的电压图案No20的状态下也同样地,在第一共通驱动区251a与第二共通驱动区251b的边界部能够配置5条施加O电压且透射状态的第I透明电极23。在其它处,维持透射4条、遮光4条的间距,在第一共通驱动区251a与第二共通驱动区251b的边界部形成屏障模式转换边界270,增加光透射状态的子开口 210而不改变遮光状态的子开口210的数量,由此能够将作为光透射状态的子开口 210的数量与遮光状态的子开口 210的数量之和的局部的视差屏障间距增加与I个子开口间距相当的量。
[0263]可知,这样在观察距离比设计观察距离D近的情况下,也与观察者向右方向移动的情况对应地,在第一共通驱动区251a(第一共通屏障模式区内)和第三共通驱动区251c(第二共通屏障模式区内),综合开口300在维持相等的宽度和间距的同时向右方向按照第I透明电极23的间距ASW移动。
[0264]这是因为采用了如下结构,S卩,在共通驱动区251中,将基准视差屏障间距P内的第I透明电极23的数量设为偶数N,配置了(N.M+N/2)条第I透明电极23。此处,M是任意的正整数。由此,在以透射状态与遮光状态的第I透明电极2 3的条数相等的(N/2)条的状态驱动的情况下,在共通驱动区251的左右端,综合开口300的相位偏移了半周期,所以在某一端必然出现光透射状态的第I透明电极。因此,能够在共通驱动区251的左右中的某一端,将光透射状态的第I透明电极23的条数增加I条,所以能够将共通驱动区251的左右中的某一端作为屏障模式转换边界270。
[0265]〈遮光状态和透射状态的子开口的宽度与配光特性的关系〉
[0266]叙述在屏障模式转换边界中改变了遮光状态和透射状态的子开口的数量的情况下的配光特性的计算结果。
[0267]此处,考虑图39所示的、显示面板11的子像素411以及视差屏障快门面板21的综合开口 300的模型。在图39中,左右的子像素411e、411f之间的遮光壁18的中央位置与综合开口 300a的中央位置对应。另外,在综合开口 300e的左侧配置了综合开口 300f,在右侧配置了综合开口 300g。另外,图39是在图31所示的模型中改变了显示面板11和视差屏障快门面板21的上下位置的模型。子像素对41的间距是0.12mm,像素/屏障间距离是1mm,子像素的开口宽度是0.03mm。设计观察距离D是800mm,基准视差屏障间距P内的第I透明电极23的数量是偶数N=12。在几何光学计算中,配光特性与图31的模型的结果完全相同。
[0268]图40所示的是将透射状态和遮光状态的子开口210的数量分别设为N/2 = 6条的情况下的配光特性的计算结果。这是在显示面内不存在屏障模式转换边界270的情况,相当于观察距离与设计观察距离D相等的情况。横轴是将显示面的正面方向设为O度的左右方向的角度,纵轴是相对亮度。如图39所示,针对以综合开口 300e为中心,通过综合开口 300f、综合开口30(^并从左右的子像素4116、411€出来的4个光11111、1^12、1^13、11114进行了计算。这是因为,这4个光朝向接近观察者的方向。此处,用带标记的实线表示在左右的子像素411e、411f中分别进行了白色显示的情况下的合计亮度的分布。其结果与图32所示的配光完全相同。
[0269]此处,如果将观察者的眼间距离设为65mm,则眼间角度是4.6度。左右眼分别位于用粗的实线和粗的点线表示的、从综合开口 300e出来并通过了子像素41 Ie和411f的光LMl 2、LMl 3的配光分布的峰值的中心。而且,合计亮度的分布在中央附近的宽的角度范围内是完全平坦的。因此,观察者在观察距离800mm处向左右移动的情况下,不会感觉到由于亮度的变化而导致的时明时暗。
[0270]g卩,为了使得在观察者横向移动时感觉不到亮度时明时暗,适合的是,液晶快门面板21的综合开口 300的宽度是基准视差屏障间距P的50%,显示面板11的构成子像素对41的两个子开口411a和子开口411b的中心为子像素对41的间距Po的一半。即,光透射状态和遮光状态的第I透明电极23的条数为N/2且相等是适合的。
[0271 ]接下来,考虑观察距离为1000mm,比设计观察距离远的情况。在该情况下,需要在屏障模式转换边界270中,将作为光透射状态的子开口 210的数量与遮光状态的子开口 210的数量之和的局部的视差屏障间距减少与I个子开口间距相当的量。图41所示的是,在图39所示的模型中,综合开口300e的宽度是窄与I个子开口相当的量的与5条相当的量的情况。其它综合开口 300f和300g的宽度以及综合遮光部330e、330f、330g的宽度分别为6条子开口,没有变化。在该情况下,在正面方向上产生了亮度的波谷。这是起因于在屏障模式转换边界270将综合开口 300e的宽度设为与5个开口相当的量即将5条子开口 210设为透射状态而产生的亮度的波谷,被视觉辨认为暗线。此处,如果将观察者的眼间距离设为65mm,则眼间角度为3.7度之窄。如图41所示,相比亮度的波谷,眼间角度窄,所以存在观察者仅仅向左右少许移动就会感觉到在屏障模式转换边界270被视觉辨认为暗线的亮度变化的危险性。
[0272]相对于此,图42所示的是,在图39所示的模型中,在维持综合开口300e的宽度为与6条相当的量的状态下,综合遮光部330f的宽度为窄与I个子开口 210相当的量的与5条相当的量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在正面方向上亮度是平坦的,且在右端产生了亮度的波峰。这是起因于在屏障模式转换边界270将综合遮光部330f的宽度设为与5个开口相当的量即将5条子开口 210设为遮光状态而产生的亮度的波峰,被视觉辨认为亮线。图中的用粗的虚线表示的是以综合开口 300f为中心的情况下的配光角度分布,是与以综合开口 300e为中心的配光分布左右对称的分布,可知,在哪一个配光分布中都在中央部有亮度的平坦域。此处,如果与观察者的眼间角度相比较,可知,存在即使观察者向左右稍微移动也感觉不到被视觉辨认为亮线的屏障模式转换边界270的亮度差的区域。
[0273]S卩,在观察距离比设计观察距离D远的情况下,观察者的眼间角度变小,所以在屏障模式转换边界270中减少综合遮光部330的子开口 210的数量时,相比于减少综合开口 300的子开口 210的数量的情况,在观察者左右移动时感觉到在屏障模式转换边界270中被视觉辨认为亮线、暗线的亮度变化的危险性变少。
[0274]接下来,考虑观察距离是600mm,比设计观察距离D近的情况。在该情况下,需要在屏障模式转换边界270中,将作为光透射状态的子开口 210的数量与遮光状态的子开口 210的数量之和的局部的视差屏障间距增加与I个子开口间距相当的量。图43所示的是,在图39所示的模型中,综合开口300e的宽度为宽与I个子开口210相当的量的与7个开口相当的量的情况。其它综合开口 300f和300g的宽度以及综合遮光部330e、330f、330g的宽度分别为6条子开口,没有变化。在该情况下,在正面方向上产生亮度的波峰。这是起因于在屏障模式转换边界270将综合开口 300e的宽度设为与7个开口相当的量即将7条子开口 210设为透射状态而产生的亮度的波峰,被视觉辨认为亮线。但是,如果将观察者的眼间距离设为65mm,贝IJ眼间角宽度为6.2度之宽。因此,如图43所示,相比亮度的波峰间,眼间角度宽,所以有即使观察者向左右移动也感觉不到在屏障模式转换边界270被视觉辨认为亮线的亮度变化的区域。
[0275]相对于此,图44所示的是,在图39所示的模型中,在维持综合开口300e的宽度为与6条相当的量的状态下,综合遮光部330f的宽度是宽与I个子开口相当的量的与7个开口相当的量的情况。其它综合开口 300f、300g的宽度以及综合遮光部330e、330g的宽度分别为6条子开口,没有变化。在该情况下,正面方向的亮度是平坦的,且在右端产生亮度的波谷。这是起因于在屏障模式转换边界270将综合遮光部330f的宽度设为与7个开口相当的量即将7条子开口 210设为遮光状态而产生的亮度的波谷,被视觉辨认为暗线。图中的用粗的虚线表示的是以综合开口 300f为中心的情况下的配光角度分布,是与以综合开口 300e为中心的配光分布左右对称的分布,可知在哪一个配光分布中都在中央部有亮度的平坦域。但是,此处,如果与观察者的眼间角度相比较,则存在观察者若向左右稍微移动就会感觉到由于左右的亮度的波谷而被视觉辨认为暗线的屏障模式转换边界270的亮度差的危险性。
[0276]S卩,在观察距离比设计观察距离近的情况下,观察者的眼间角度变大,所以在屏障模式转换边界270增加了综合开口 300的子开口 210的数量时,相比于增加综合遮光部330的子开口 210的数量的情况,在观察者左右移动时感觉到在屏障模式转换边界270被视觉辨认为亮线、暗线的亮度变化的危险性变少。
[0277]另外,本发明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自由地组合各实施方式或者将各实施方式适当地进行变形、省略。
【主权项】
1.一种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所述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面板,按照预定的间距在横向上配置有多个由分别显示左右眼用的图像的两个子像素构成的子像素对;以及视差屏障快门面板,在配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与观察者相反侧的背光源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配置所述视差屏障快门面板,在所述视差屏障快门面板,按照对由预定的设计观察距离和所述子像素对的间距决定的基准视差屏障间距进行N分割而得到的间距在横向上配置有多个能够以电方式切换光透射状态和遮光状态的子开口,其中所述N是4以上的偶数,所述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观察者的位置与所述设计观察距离相等的情况下,将相邻的(N/2)个所述子开口设为所述光透射状态,将相邻的(N/2)个所述子开口设为所述遮光状态,形成I个综合开P, 在观察者的位置小于所述设计观察距离的情况下,在所述横向上至少设置一处将相邻的(N/2+1)个所述子开口设为所述光透射状态的部分,将相邻的(N/2)个所述子开口设为所述遮光状态, 在观察者的位置大于所述设计观察距离的情况下,在所述横向上至少设置一处将相邻的(N/2 — I)个所述子开口设为所述光透射状态的部分,将相邻的(N/2)个所述子开口设为所述遮光状态。2.—种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所述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面板,按照预定的间距在横向上配置有多个由分别显示左右眼用的图像的两个子像素构成的子像素对;以及视差屏障快门面板,配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观察者侧,在所述视差屏障快门面板,按照对由预定的设计观察距离和所述子像素对的间距决定的基准视差屏障间距进行N分割而得到的间距在横向上配置有多个能够以电方式切换光透射状态和遮光状态的子开口,其中所述N是4以上的偶数,所述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观察者的位置与所述设计观察距离相等的情况下,将相邻的(N/2)个所述子开口设为所述光透射状态,将相邻的(N/2)个所述子开口设为所述遮光状态,形成I个综合开P, 在所述观察者的位置小于所述设计观察距离的情况下,在所述横向上至少设置一处将相邻的(N/2 — I)个所述子开口设为所述光透射状态的部分,将相邻的(N/2)个所述子开口设为所述遮光状态, 在观察者的位置大于所述设计观察距离的情况下,在所述横向上至少设置一处将相邻的(N/2+1)个所述子开口设为所述光透射状态的部分,将相邻的(N/2)个子开口设为所述遮光状态。3.—种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面板,按照预定的间距在横向上配置有多个由分别显示左右眼用的图像的两个子像素构成的子像素对;以及视差屏障快门面板,按照对由预定的设计观察距离和所述子像素对的间距决定的基准视差屏障间距进行N分割而得到的间距,在横向上配置有多个能够通过利用在纵向上延伸的透明电极来驱动保持在两块透明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从而以电方式切换光透射状态和遮光状态的子开口,其中所述N是4以上的偶数,所述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视差屏障快门面板设置有在所述横向上对显示区进行分割而成的多个共通驱动区,配置在所述共通驱动区内的(N.M+N/2)条所述透明电极每隔N条被电连接,其中所述M是正整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配置于显示面板的与观察者相反侧的背光源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配置有视差屏障快门面板, 在观察者的位置与设计观察距离相等的情况下,以使相邻的(N/2)个子开口成为光透射状态并使相邻的(N/2)个所述子开口成为遮光状态而形成I个综合开口的方式,驱动透明电极, 在所述观察者的位置小于所述设计观察距离的情况下,以在相邻的共通驱动区的边界的至少一处使相邻的(N/2+1)个所述子开口成为所述光透射状态并使相邻的(N/2)个所述子开口成为所述遮光状态的方式,驱动所述透明电极, 在所述观察者的位置大于所述设计观察距离的情况下,以在相邻的所述共通驱动区的边界的至少一处使相邻的(N/2 — I)个所述子开口成为所述光透射状态并使相邻的(N/2)个所述子开口成为所述遮光状态的方式,驱动所述透明电极。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视差屏障快门面板配置于显示面板的观察者侧, 在所述观察者的位置与设计观察距离相等的情况下,以使相邻的(N/2)个子开口成为光透射状态并使相邻的(N/2)个所述子开口成为遮光状态而形成I个综合开口的方式,驱动透明电极, 在所述观察者的位置小于所述设计观察距离的情况下,以在相邻的共通驱动区的边界的至少一处使相邻的(N/2 — I)个所述子开口成为所述光透射状态并使相邻的(N/2)个所述子开口成为所述遮光状态的方式,驱动所述透明电极, 在所述观察者的位置大于所述设计观察距离的情况下,以在相邻的共通驱动区的边界的至少一处使相邻的(N/2+1)个所述子开口成为所述光透射状态并使相邻的(N/2)个子开口成为所述遮光状态的方式,驱动所述透明电极。
【专利摘要】具备:显示面板(11),按照预定间距在横向上配置有多个由显示左右眼用的图像的两个子像素(411)构成的子像素对(41);以及视差屏障快门面板(21),按照对由预定的设计观察距离和子像素对的间距决定的基准视差屏障间距进行N(N:4以上的偶数)分割而得到的间距,在横向上配置有多个能够通过利用在纵向上延伸的电极(23)来驱动保持在两块透明基板(22、26)之间的液晶层(24)从而切换光透射状态和遮光状态的子开口(210),在视差屏障快门面板(21)中,设置有对显示区在横向上进行分割而成的多个共通驱动区(251),将配置在共通驱动区(251)内的(N·M+N/2)条(M:正整数)电极(23)每隔N条电连接。
【IPC分类】G02B27/22, H04N13/04
【公开号】CN105531618
【申请号】CN201480047287
【发明人】结城昭正, 佐竹彻也, 庭野泰则, 藤野俊明, 吉良修一, 奥本和范, 永野慎吾, 石川敬充, 石口和博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4月27日
【申请日】2014年8月28日
【公告号】DE112014003485T5, US20160198149, WO2015029433A1
当前第6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